善友问:人活着,每天都要吃饭,吃一些不同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有充分的营养。但是,除了食物之外,人活着到底还需要吃些什么呢?听说佛教对于有情众生的食物,有“段、触、思、识”四食的说法,烦请法师解释一下。 针对上述提问,笔者依佛教经典,略说一下: |
娑婆世界的一切情众生,活着都要吃食物,人人皆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道理。人由“物质和精神”构成,人活着,第一要吃食物,滋养自己的色身;第二有情众生除身体需要食物外,心理还需要精神食粮。从资益一切有情众生生命最强盛的作用方面来说,佛陀说“食”,总括为“四食”,梵语catvāra āhārāḥ或āhāra-catuṣka,巴利cattāroāhārā,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 佛教认为:约一期生命说,有情众生生命的延续,必须不断地加进新的动力——“四食”。佛教四食,包含了一切有情众生的身、心食物资粮与精神资粮。《杂含·三七一经》卷一五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食”是资益增长意思,就是世间人们常说的“营养”。食物,能使有情众生维持延长其生命,而扩展、长大。一个人从出生、发育成长到老年,每天都需要充足的食物,乃至心理的精神食粮。 一、段食
段食(梵语kavaḍiṃkārāhāra,巴利语kabaliṅkārāhāra),又叫“粗抟食”,它来源于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所谓“段食”,顾名思义就是“分段而食”。例如:一日三餐,早、中、晚的饭食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必须要能够滋养有情众生的身心,有助益于身心长养才符合“食”的定义。假如“服食毒品”等不能资益有情身心反而有损害身心,则于佛法中,不称为“食”。
佛教认为:“欲界”的有情众生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食,以口、鼻分分受之。“欲界”是佛教三界之一。
佛教把有情众生所住之世界分为三界(梵trayodhātavaḥ,巴tisso dhātuyo),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迷妄之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是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无边际,又称“苦界、苦海”。1、欲界(梵kāma -dhātu ),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2、色界(梵rūpa -dhā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3、无色界(梵ārūpya -dhātu ),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1、段食又分粗(梵odārika,巴odārika):普通食物中之饭、面、鱼、肉等;2、细(梵sūkṣma,巴sukhuma ):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 从有情众生一期生命的延续来看,段食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假如没有资益身体的食物,就难于维持生活下去,佛教修行者亦复如是。释迦牟尼佛经六年苦行后,舍弃无意义的苦行,接受牧羊女乳糜的供养,于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段食不但直接资益营养了有情众生的身体,而且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心理的健康精神间接资益有情众生的精神。作为未觉悟生命的一般世间俗人,其吃饭的目的与佛教真修行者吃饭的目的完全不同。
一般人吃饭,为了活着,传宗接代、取悦他人、自娱自乐等等,不知老之将至,轮回六道之苦痛。那么,佛教出家修行者,吃饭的目的是什么?
出家僧尼托钵乞食的目的在《增支部》145经中说:“比丘们,托钵乞食的目的”: 那不是为了纵情玩乐 那不是为了肥壮 那不是为了美丽 那不是为了装饰 只为了维持这个身体 让它能够支延生存下去 以便助于修习梵行 依照如此的实行 我将消除旧有的饥饿感受 以致不令新的饱胀感受产生
这样我才不致受苦 而得以无过的安住 由上可知,佛教出家真修行者,吃饭的目的是为了“持戒、修定、发慧”,修习清净梵行,以达到生命的解脱,离苦得乐,广度有缘众生,趋向涅槃圣道。(下图:西澳觉智寺 行愿 摄)
二、触食
触食(梵语sparśākārāhāra,巴利语phassākārāhā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根、境、识三者和合时所起合意的感觉,叫可意触;生起不合己意的感觉,叫不可意触。 《杂阿含》1171 经中说:"如是六根种种境界,各各自求所乐境界,不乐余境界。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声则生其厌;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则生其厌;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则生其厌;身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触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此六种根,种种行处,种种境界,各各不求异根境界。” 有情众生,从此可意、不可意触,起乐受、苦受等。如:有人观看戏剧,终日不食也不感饥饿;又如孔雀、鹦鹉等生卵毕,则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之,令生乐触,卵则受此温热而得资养,故又称“温食”。人衣服、洗浴、按摩等属于“触食”。
思食(梵manaḥ-saṃcetanākārāhāra,巴manosañcetanākārāhā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意欲属于爱染的,思愿属于与爱染相应的意志力,人的思愿表现最强的地方是永远生存的自我意欲。自我意欲,是使有情生命无限延续下去的主要动力。
又《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二0中)解释:“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鱼、龟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后,以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不思母即便腐坏;又如人之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由上可知,佛教所说的思食,就是心理的精神食物,例如:人人皆知的“望梅止渴”,就属于思食类。(下图来自网络)
四、识食
识食(梵语vijñānākārāhāra,巴利语viññāṇākārāhāra),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杂阿含》376经中,说到了四食与四识住的关系:“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
对四食有贪喜,就增长四识住,因为:段食,增长人的身体力量,触食,增长人的感受的力量,意思食,增长人的希望希求的愿欲,识食,增长后有的力量。由上可知,段、触、思、识四义殊胜,故佛教特称为“食”。其中,段食、触食含有能资益有情众生现身所依、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食、识食含有能引生“后有”之义,于此生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使业力熏习“识”中之种子,从而引生来生不断辗转相续之生起。“四食”中,段食仅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惟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湿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别而有所不同。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0记载:欲界众生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下图:澳洲华人佛堂 行愿 摄)
总之,“佛教四食”包括了一切有情众生,对身、心食物资粮的不同需求。其中,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对于有情众生,趋向解脱,离苦得乐的修道意义。因此,佛教所说的“四食”,它不同于世俗社会人们对于食物——“段食”的简单认知。若有心想要认识自己生命存在于世间所需的食物,有必要好好阅读佛教经论,去认识“人活着为什么要吃饭?”,除了吃饭,人还要吃些什么?
当然,更不能因为自己要吃食物而杀害其它众生的生命。地球上的每一个众生都想好好活着,活着是每一个众生的权利。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活在地球上,我们应尊重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 最后,愿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而是为了“持戒、修定、发慧”,修习清净梵行、解脱烦恼;为生命不再轮回,离苦得乐,广度有缘众生,趋向涅槃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