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去地产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2017-11-07 UDL和无界建筑师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在小编还年轻的时候,对地产公司也不太了解,基本没怎么考虑就稀里糊涂地进入了设计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孩子们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明确的计划(也有助于对后文的理解),所以这一期,首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地产公司的基本架构。


一般,建筑系的朋友们毕业了,都会进入上面架构图中的“建筑设计公司”,或者叫“设计部”“研发部”,这个部门并不是当当甲方爸爸天天欺负我们这些画图狗就完事的,除了要懂建筑的各种知识,还要跪舔各种政府部门、协调各种乙方丙方,同时要和公司内部其它部门做好配(si)合(bi),还有些时候自己也得上手画图。具体什么情况,来看看下面这些朋友们怎么说。


 Stupido

坐标:上海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91白羊男,老四校建筑硕士。


Q2:工作后应该是进设计部吧?正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是的,目前在跟一个3万㎡规模的别墅项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


Q3:好高大上啊(迷妹脸),能再谈具体一些吗?

对接各个部门,设计方面对接设计院及设计部景观、室内、机电、结构同事,还有像合约部、营销部、报建部、运营部...等设计部以外的部门,对内对外传达意见,目的是把控项目进度和质量,符合各部门要求。


Q4:这……得从早忙到晚吧?工作时间是个啥情况?


公司上班时间朝九晚六,忙碌程度因个人经验、项目节点和负责任程度而异,像我因为刚毕业没经验所以经常加班来弥补经验不足的短板,差不多是晚上10点后才回去,周末也时不时来公司。


Q5:所以,甲方爸爸并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虐设计院孙子是么?


虐设计院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能带来什么快感,“虐”设计院最后也只是为了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我们把设计部和其他部门的意见转达给设计院,只能说项目节点计划要求所带来的压力最后转嫁到设计院那边去了,有时候也觉得设计院挺可怜的。


Q6:工作效率怎么样呢?和其它部门打交道会很复杂吗?


工作效率也因事项重要程度而异,对重要节点影响大的事项完成效率高;和其他部门打交道,平时还算和气,但如果重要节点没完成追究责任的时候各部门之间又不免互相推卸责任,每个部门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当彼此冲突的时候也需要好好协商一番。


Q7:身累心也累啊,钱到位了么?


第一年17W,据说下一届的校招生会更高。


Q8:日后上升空间怎么样?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空间还不错,公司对校招生蛮重视的,往届的校招生升职也蛮快的,主要看领导赏识程度和绩效表现了。


Q9:平常公司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团建活动吗?

活动有但不算有趣,就是集体聚餐爬山出游,但毕竟大家比较忙,所以都是选择短平快、让人轻松的活动,如果有领导在其中,往往就不会很有趣。


Q10:这么忙,和对象相处得还好么?


本人目前单身(微笑)。


Q11:休息时间怎么度过?


我现在外派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休息时间基本就是睡觉、看电影。


Q12:考虑转行或跳槽吗?


暂时不考虑。


Q13: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多跟毕业去设计院和地产的学长学姐聊聊,寻找各自的利弊,有条件的话最好各自去实习一番,面试的时候也多看多听多面,甭管自己想不想去,多积攒面试经验也是有帮助的。


 Micco

坐标:深圳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建筑女,研究僧毕业,在某排名前十、年销售额700亿的私营地产工作一年多。


Q2:工作后应该是进设计部吧?正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对的。进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超高层,这个项目建筑施工图完成,现场建设即将开始,面临着很多后续专业和后续单位的配合,方案优化和调整,以及开发报建配合。我参与了裙房建设阶段和售楼处建设阶段。


Q3:好高大上啊(迷妹脸),能再谈具体一些吗?


建筑专业基本情况就是要管所有的小专业,除了建筑的图一边改一边出以外,景观、精装修、机电、BIM、室外灯光、幕墙,所有的东西都要进入了。所有专业图纸,我们需要审图、对图,以及安排设计院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对图,因为每版图纸都面临着非常大的修改和调整,保不齐哪个单位用的就是旧的图纸,保不齐哪个单位不严谨,给到其他单位的就是错的图纸。

建筑专业在项目里面担负设计负责人的工作,是总协调。超高层项目比较复杂,基本所有的专业,都有一个方案单位和一个施工图单位(包括方案单位、施工图单位、精装修方案、精装修施工图、景观方案、景观施工图、BIM、机电顾问、结构顾问、灯光、标识设计单位)。

除了协调设计单位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施工单位优化图纸的事情。就是说所有的设计施工图纸,给到施工单位以后,还需要由负责施工的单位自己再消化一遍图纸,他们会把设计图纸转化为供施工的图纸,这个图纸也要得到设计部和设计单位的审核才行。

设计部还有一大重要工作,就是配合开发报建,取得各个资质证书。超高层在这一点上尤其麻烦,消防局、测绘单位、规划单位、审图单位、气象局,一个都不能少……



Q4:这……得从早忙到晚吧?工作时间是个啥情况?


白天一般就是开会,然后协调这个协调那个,成本,工程,开发,还要做每个月给设计单位付款的资金计划,以及准备付款材料,好提交给财务。然后积累几十封邮件,只能等晚上下班以后再一一看,一一回。基本就是晚上9:30以后才会开始做这件事情。

早上9点上班,晚上10点多回家,1点睡。周末一般是没有的,傻X领导最喜欢在周末开会。我们什么时候会放假呢?比如十一长假这种,工地上的工人放假了····

我经常第二天来上班,很多设计院的人跟我说:你咋昨晚那么晚还在发邮件···



Q5:所以,甲方爸爸并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虐设计院孙子是么?


之前,我的设计院的负责人,直接把qq签名改成了:“XX(地产公司名称)请不要来找我”。一点都不晦涩……因为设计院已经配合了两年多了,然后方案还在各种改,设计院也疲了,人手也全部都撤到新项目上去了。




Q6:工作效率怎么样呢?和其它部门打交道会很复杂吗?


首先,你得有一个好领导,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比如我们部门新来的这位BOSS,已经快把整个部门的人都逼走了。每天都在翻旧账,把所有之前讨论过的问题再翻出来讨论一遍,所谓的“各种优化”,只提问题,不管下面的人能不能解决···大家做设计都知道做设计受着各种限制条件制约,而且下面的人按照他的要求达不到,就是下面的人不配合。所以,我们就里外不是人。工作效率被BOSS拉得灰常低下。

我们每天直面工程部,有非常多的现场的技术问题要等待解决,施工单位也不是吃屎的,一有问题就要找设计部和设计院。而且,工程部找设计来帮忙解决事情,其实也是有其他的想法的,因为,他要推责,他宁愿说所有的事情都是设计部的图纸,设计部来告诉我怎么做,他不自己解决,而是把问题甩出来,这样出了问题也是设计部的责任。当地产所有的部门都这样的时候,最后死的就是设计部。因为你项目从0开始的时候,都是从我的图纸上出去的啊,所以基本最后所有的问题(成本、工程、财务、开发)都是找到我们头上来,这就是没有套路的公司和没有能力的部门做的事情。



Q7:身累心也累啊,钱到位了么?


税后大概7500左右,年终一般第一年会有2-3个月的薪水吧。

开车一个月补助1000,停车费都不够。打车一个月好像是500。我上班每天要跑快30公里,买车半年就因为工作已经开了一万多公里了······



Q8:日后上升空间怎么样?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设计部门在地产上升空间不如同时期其他部门大,地产的上升空间一般都在运营部门,或者产业部门,或者负责政策、拿地、策略研究、资产这些部门,升职对基本工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好赖都看奖金,奖金看市场



Q9:平常公司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团建活动吗?


我们公司没有有趣的活动,地产公司这种结果为导向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即便是公司给你组织活动,也是培训等,且强度非常非常大,相信我,基本你也不太想参加那种。地产公司控成本都控的很死,旅游就别想了。唯一安慰的就是出差的时候住的酒店不错。



Q10:这么忙,和男盆友相处得还好么?


我们是同行,很容易理解的……😂



Q11:休息时间怎么度过?


休息时间很少,会做跟工作毫不相关的事情以及睡觉。



Q12:考虑转行或跳槽吗?


认真考虑转行中,已被这份工作耗得毫无激情和兴趣。



Q13: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如果现在有小朋友问我,毕业了是去设计院还是地产?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地产的。一是,现在设计院的生存环境确实太不利于年轻人成长;二是,地产即便会很心累,但是接触的面也会更广,也许在地产思路会打的更开。

对于年轻人来说地产公司就只分两档:一档是万科、中海;一档是剩下的那些后面几年冲的比较快的地产公司,都是一个鸟样,工程质量和设计质量基本就是开发商的底线,毫无追求。


 ANDY

坐标:武汉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90后,建筑男(所以为什么要叫ANDY),老八校本科。已在地产公司工作一年。



Q2:正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住宅项目的设计管理,事无巨细,拿地、强排、材料定样、和设计院签合同、付款等等。专业算是地产公司里最对口的之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建筑师,骨子里变成半个商人,设计很多程度要兼顾管理、运营和成本。这个逼装的,给自己99分。


 


Q3:工作时间是个啥情况?

 

朝九晚六,一周加班两三次,偶尔碰方案到11点也正常,比设计院的兄弟们好很多。感觉还是木有时间约会。


 

Q4:工作效率怎么样呢?

 

在设计院:我要坚持设计院原则or甲方让我咋整我就咋整!!!

在地产:规划局要A,营销要B,成本说太贵,boss说这个mall不要,心好累~~

什么?!消防协审没过!!!地方规定又TM不一样!!!


 

Q5:钱到位了么?

 

年薪到手10W+,感觉很不到位。


 

Q6:日后上升空间怎么样?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可以看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薪资和职位都会慢慢的上升,主要还是看能力


 

Q7:平常公司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团建活动吗?

 

乐跑、出国旅游啥的,其实假期想自己玩,团建活动没意思。


 

Q8:有对象了么?

 

木有对象,一个人挺好,异地身心俱疲,单身自由,单身旺旺旺~


 

Q9:休息时间怎么度过?

 

上班后多了项爱好:足球。周末被加班、团建、足球占了大半。

 


Q10:考虑转行或跳槽吗?

 

不考虑,赶我走都不走,LZ降龙十八掌还没学会呢!!!


   

 

Q11: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无论读研、出国、工作,早做准备。在学校天天看菇凉其实很幸福。再不表白就毕业了!


lop

坐标:昆明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风景园林研究生,昆明人,就职于昆明某大型地产公司,工作一年时间。


Q2:正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项目业态主要是住宅,同时也有少量公园、学校、商业、城市综合体类项目。目前负责三个项目15个地块的景观管控(在师父的指导下),工作内容包括前期配合、设计单位选定、各设计阶段审图、方案报批、施工现场管控、标准化构建、标准化落位、各专业协调、设计费支付…是的,就这么琐碎又繁杂,多项目多线程的工作模式,说实在很容易忘事儿,工作一年时间已经用完两本A4的厚笔记本了。


Q3:工作时间是个啥情况?

 

工作前半年基本双休朝九晚五,后半年慢慢朝九晚十,周末审图+现场,不再能保证双休,工作总量蛮大,但基本都有一定的计划,合理安排,倒是没有通宵过。

 

Q4:工作环境怎么样呢?

 

A级写字楼,大办公室里每人一个小办公桌,各专业各部门交流起来很方便。公司内部有食堂需要自费,周边综合商圈。

 

Q5:钱到位了么?

 

跟一线城市没法比,工作初期工资都不高,工资涨幅较慢较小,想大幅涨薪基本只能靠跳槽。


Q6:日后上升空间怎么样?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作为非核心板块的非核心专业,不得不面对上升空间非常有限的这个现实。专业口晋升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综合管理线需要大量恶补地产各板块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以在入职初期就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确一条发展路线及努力方向

 

Q7:平常公司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团建活动吗?

 

公司里有各类社团,足球、篮球、羽毛球、舞蹈、游泳、瑜伽、赛艇、长跑、户外,可以说只要有空,只要你想,总有有趣的活动等着你!

 

Q8:有女朋友了么?


我就是女朋友本人

 

Q9:考虑转行或跳槽吗?

 

转行暂时还没有考虑,但面对现如今跨界创新的总体形势,广泛了解和学习各行业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跳槽的话,说实话在私企工作是应该时刻做好跳槽的准备,具体来说应该用心做好手上每一件事,每个项目结束都进行总结,跳槽做积累。

 

Q10: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说一下我毕业后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定位在地产的原因以及工作一年的成长吧。正式工作以前,以自己在和同学们在设计单位实习的经历来看,在设计单位初期很容易固化在一个点,工作内容较为初级,在有一定熟悉度之后才会参与到方案整体的构思和把控中,而这个周期大概在2-3年的时间。接触施工及现场的机会十分有限,设计容易“不接地气”。而地产设计管理则不同,多项目多线程的工作模式会让人在短时间内遇到大量实际问题,能够快速的理解施工及现场。设计管理的工作性质也让人能够理解整个项目从前期到设计再到施工的全过程,对设计方案能有更准确的判断,做到以上大概在1-2年的时间。但是作为毫无经验的白纸,很难对设计进行精准而有效的管控,这意味着工作初期将困难重重甚至无从下手,因为地产的工作方式可能跟学校主流培养的模式大相径庭,如果能找到有心的领路人,上手能稍微容易些。对即将毕业的同学有两点建议:做设计,找每个环节都能参与的单位,切勿固化于一点。做管理,找项目量饱和的,对景观品质有追求的单位。



 墨希爸

坐标:广州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建筑男,研究僧毕业,在广州某地产工作快一年。



Q2:工作后进入哪个部门?现在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研发部或者叫设计部。跟设计相关的所有活都干,预案、招标、变更、合同附图、报建图纸等等。

现在在做一个高层加别墅的高低配项目,目前是助理设计师,协助经理各项工作。反正我什么都做,上至预案,下至现场施工铝合金窗安装要几个固定点。唉,其实就是高级打杂的!




Q3:具体谈谈打些什么杂?


具体一点的话就分不同的工作来说吧。

预案,就是根据地产公司负责拿地的部门在意向土地拍地之前一起去看地,了解项目周边情况,结合土地指标和客研部门(客研是研究客户需求,梳理客户细分和产品价格与产品关系的一个部门。 现在地产不好做,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客研部门就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出产品判断的部门。我们把他们对产品的一些硬性要求和美好愿景进行实现的一个部门,因为他们不懂规范,不懂结构,不懂美观,主要是了解面积、价格、市场。品牌开发商的这部分内容做的都还是挺好的, 因为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块地的成本都是几十亿,一旦定位错误,会有很大影响)同事提供的定位需要,做强排方案,有时候自己做,有时候给设计单位做。 预案,基本上做10-15个,才会有一个最终拿到地。

预案结束拿到地以后,就要开始做所谓的项目启动会——地产设计部最蛋疼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工作量基本上可以让你每天加班到12点,连续2-3个月不带歇的。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拿地一个月之内,搞定概念方案设计。接着,一个月时间搞定设计方案,45天的时间搞定施工图过程之中还要负责所有招标图纸, 规划报建图纸,消防图纸等等等等。

其中概念方案设计,就是设计院做方案, 我们几选一。 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块周边的产品做全面梳理,拿到周边产品的规划、户型资料,结合他们的产品做出策划,并把这些内容作为设计条件输出给设计院。过程中,要协助客研部门,对产品优劣进行一定分析,同时对规划报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读。



Q4:那你参与过这个最累的项目启动会阶段了吗?


启动会现在木有参与, 领导没有让我太早介入这个东西。也算是一种保护吧,不然我估计会对这份工作早早的放弃希望了。我两个一起进来的同学,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厦门,两个女生做启动会,做完都跟我说,做的过程中一直想要辞职。因为完全就是一个小白,被推到一个需要非常有经验的人才能胜任的位置上,压力非常大。一旦有时间节点受到影响, 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Q5:唔……工作时间是个啥情况?


我现在在做PPT呢……(此时周五晚上11点23)

我们部门大部分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下班了基本上就回家陪老婆孩子了, 我自己加班加了半年,发现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加班,感受真的很差。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和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导致自己食量大了不少。现在150斤,怎么都减不下来了……




Q6:工作效率怎么样呢?和其它部门打交道会很复杂吗?


私企公司,主要还是讲求办事效率和公平公正的,部门之间也会有撕逼,但整体来讲还是为了推进项目,所以大家也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地方。 不过,情商这种东西吧,在任何地方都会有用,所以最终也还要看人。



Q7:薪水怎么样?


还算可以吧,税前不到20W



Q8:日后上升空间大吗?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薪资主要和职级、绩效有关, 绩效综合公司绩效和个人绩效一起考虑。



Q9:平常公司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团建活动?


部门层面主要就是吃饭唱歌,部门领导是个美铝,喜欢唱歌,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吃饭+K歌。公司的话,各项体育活动都有组织, 我就参与一下篮球和足球。



Q10:女盆友呢?平时有空陪她吗?


女盆友是研究生童鞋,她在设计院。没办法, 有时间的时候尽量去陪她吧。其实现在能在家里加班,就尽量在家里加班了,虽然不能一起做事情,但是人至少在身边了。

我们还有一个怪圈,就是我不加班的时候,女盆友总是在加班……

我俩不加班的时候大部分都宅在家里。主要也没有车,去远一点也不太方便,出去的话就是逛逛街,看看电影。



Q11:考虑转行或跳槽吗?


近期不会,以后的话还是想要试试其他行业的。



Q12: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毕业的时候,想清楚一点到底想要干什么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至少二者选其一地产绝对不是逃避行业下行的一个避风港。



 诺兰

坐标:珠海

Q1:朋友,介绍下你自己?


1989-,建筑男。本科华南理工,硕士代尔夫特,荷兰设计公司工作一年。目前在某地产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任职


Q2:工作后进入哪个部门?现在在做什么项目?其中担任什么工作任务?


建筑人进甲方一般两个去向,设计管理或产品研发。设计管理是甲方负责跟图管图改图的存在,一切服从实际项目落地要求。产品研发则是为了突破传统地产业务的利润瓶颈,寻求新的溢价增长点而设立的甲方研究机构,重点在于探索创新点制定新套路,不会被实际项目紧缚手脚。产品研发工作大概可分技术探究和客户研究两类。技术探究类主要探索前沿建筑科技对建筑价值的提升点,例如以绿色住宅为研究导向的朗诗研发中心。客户研究类着重分析客户需求变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点,比如深访客户从而优化户型设计的龙湖客户研究中心。目前不少地产公司还停留在打着产品研发名义做设计管理内容的层面,只有少数像万科这样的老牌强企,能实现技术探究和客户研究两手抓两手硬。

 

我所在的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新成立不久,目前的定位属于技术探究型。搜集各种建筑科技,走访各类楼盘样板,参加各行技术交流,是我的工作常态。目前主要参与的项目是一个概念住宅研究,任务是探究未来3到5年后的住宅发展方向,联系先进研发机构讨论合作,目标是限期内建成一个体现企业人居价值观的,领先行业面向未来的标杆豪宅。具体信息不多透露。



Q3:工作时间啥情况?


工作时间朝九晚五点半,个人习惯早到迟退各半小时。周一到周五基本不加班,周六和周日坚决不工作。


Q4:工作环境怎么样呢?


目前在公司的总部工作,每天刷员工卡进出一楼大门。办公室里放置3X5格子间办公桌,采光充足设备齐全。虽然硬件服务不差,但氛围并不活泼。至于人际方面,部门主管经验丰富,做事强调简单正确,对下属态度好;部门成立不久,大家都是新同事,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彼此关系较为融洽。总的来说工作环境还是不错的。


Q5:待遇怎么样?


总部食堂提供三餐,隐形福利接连不断。五险一金全,收入较固定,总数上看和同等资历的画图人差不多,但生活明显没有那么累啊。


Q6:公司有什么活动?


部门团建不少,酒桌文化和体育运动都有。但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大家都表现的有所保留。真正有趣的活动都发生在领导不在的时候,比如跟几个关系较近的同事下班后约电影打麻将啥的。

 

和其它部门的人下班后约球约饭也常有发生。这样做一方面是结交志同道合新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工作沟通发展需要。因为公司规模很大,各个下属公司和部门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彼此之间沟通不顺的现象很常见。同一公司不同部门之间交换资料一般要请示双方部门负责人,不同公司之间资料分享需要走公函,十分麻烦。与其说花精力走正式流程,肯定不如在各部门之间发展熟人关系,随口拈来的方便。



Q7:女盆友呢?平时有空陪她吗?


专注单身28年,身高五尺,较为健康,无不良生活嗜好。爱好羽毛球,PS4,西班牙语。有房有存款正在考驾照。坐标珠海。有意者可向文章后台要微信:P


Q8:日后上升空间大吗?升值加薪主要和哪些方面挂钩?


刚进公司,发展前景还不明朗。先兢兢业业工作,慢慢观察摸索。争取把别人拿来加班的时间用来多考几个证吧。如果我们部门将来能够达到公司所希望的规模和地位,相信作为部门元老,上升空间应该不小。


Q9:考虑转行或者跳槽吗?


道路已经明朗,短期内不考虑转行。



Q10: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甲方的本质是围绕土地价值开发,进行全行业资源整合的大资本玩家;乙方的本质是追求人居环境改善,满足开发者利益诉求的新工匠联盟。两者的思维和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希望各位童鞋 62 49995 62 31326 0 0 3368 0 0:00:14 0:00:09 0:00:05 5949在充分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再开始思考个人职业选择的问题。

 

在此前提下,给童鞋们两个建议:1.建筑出身的大家在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之前,最好对甲乙双方都做详细了解。了解的方法嘛,与其去咨询朋友前辈,不如利用假期时间去双方单位亲身实习来得明白;2.那些到了毕业的时候,仍然不能决定发展方向的童鞋,离开学校后最好先去设计单位从施工图干起,期间多观察多思考多打听行业动态,有机会多去下工地。干够三年设计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分析自身兴趣和个人长处,决定未来出路。因为从乙方跳甲方,一般难度不大;但想从甲方改回画图的话,不好意思,基本做不到的。趁着还坐在设计的位置上,打下扎实的设计基本功,多练些硬活儿傍身,以后坚守乙方或转行甲方都能用得到,正所谓是进可攻来退可守,条条大路任我走。


结语

即将毕业的建筑系朋友,楼上的建议真的很中肯,首先应该认清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想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做设计而选择地产。地产是个高管理值行业,接触面向非常多,需要双商都高、视野开阔、思维广、经得起鸭梨,并且跟建筑师一样,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对于在做乙方的朋友们,即使咱再专业,项目的很多个阶段我们也是不了解甚至脱节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甲方爸爸傻X,一边跪舔着人家一边心里翻白眼,其实是我们自己傻X,根本不知道人家想要什么。


希望这篇文能给不同立场的大家都有一些启示。

本文部分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无界建筑师(ID:archxyz)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毕业去外企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留国外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建筑学毕业去国企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转行不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去事务所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国内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欧洲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美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德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英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日本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学建筑这些年,旅行给我带来了什么

那些知名建筑师的八卦秘闻

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作品,都会是别人眼中的建筑学

哈佛可能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中国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修改)

为什么要去摸建筑而不是在屏幕面前看建筑?

再见理想——某大院年轻建筑师成长报告

建筑学毕业去国企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要放弃画图,去甲方!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

建筑留学毕业如何开自己的工作室?

建筑学本科毕业两年,我们做了些什么

建筑学本科毕业两年,她们做了些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