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钢琴家戈多夫斯基丨他推进了钢琴演奏的极限丨唱片文献里的肖邦演奏大师(五)

2016-09-17 张靖腾 西方音乐评论

往期内容:唱片文献里的肖邦演奏大师丨普兰特丨普尼奥丨米查洛夫斯基帕赫曼帕德列夫斯基丨弗里德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25ogekor&width=500&height=375&auto=0Leopold Godowsky- Gardens of Buitenzorg by Carl Petersson

唱片文献里的肖邦演奏大师(五)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钢琴界可谓大师辈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只能概叹造化的神奇。在今天这个大师凋零的时代回望过去,会发现很多人的天赋和履历实在是匪夷所思。波兰人列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1870—1938)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人物。

   他生于波兰的索什利,父亲在出生不久后就撒手人寰,除了一台钢琴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他和母亲长时间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孩子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就能够弹琴和作曲,并能和一群朋友演奏室内乐。他的整个童年都没有接受一般的文化教育和正规的音乐教育。一个名叫帕西诺克的小提琴家发现了他的天赋,于是义务地当起了他的保护人。在他的帮助下,这个小神童九岁时在维尔纽斯首次举行公开演出,自此便开启了他的传奇生涯。

   两次巡演之后,戈多夫斯基的才华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位热心的赞助人给他提供了书本和玩具,还为他安排了律师,避免他遭到剥削。同样为他的天赋所震惊的一位银行家向他的保护人提出,如果他能送这个孩子到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的话将支付他一笔可观的费用。这样,戈多夫斯基便去往柏林接受音乐教育,师从鲁道夫。这位鲁道夫先生并非什么名师,只是因为教过戈多夫斯基而得以留名后世。但仅过了三个月波兰人就中止了他的学业,离开了柏林。至于他离开的原因,任何关于戈氏的传记都没有解释清楚。最大的可能是,他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学了。之后戈多夫斯基过起云游四方的生活。1884年—1885年间,他和一群音乐家进行穿梭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旅行演出,却被他们在中途抛弃,几乎身无分文地回到纽约。某位富商建议他去拜访李斯特,正当他踏上旅途时,却在半路听说大师已经去世的消息。于是他绕道前往巴黎见了圣 -桑,后者没有教他,但热情地鼓励他继续自己的事业。

   戈多夫斯基旅居巴黎三年后回到美国,在卡内基音乐厅开了一场独奏会并加入美国国籍。这个毕生只受过三个月学校教育的人在十九世纪的90年代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他在纽约、费城、芝加哥的音乐学院里教课。1900年戈多夫斯基回到欧洲,在柏林举行了一场引起轰动的音乐会。自此他的艺术生涯平步青云,受到音乐界普遍的尊崇。他定居柏林,从那里前往欧洲各地举行演出并进行私人授课,其后接替布索尼任维也纳音乐学院钢琴演奏高等学校校长。俄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亨利·涅高兹曾在维也纳短期师从戈多夫斯基,后来涅高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以一个名家的眼光评价戈氏的教学和演奏,指出他的艺术尽管并不扣人心弦,缺乏洋溢的激情,却拥有对音乐细节的准确退敲、晶莹透亮的音色和完美的技巧。——伟大演奏家与钢琴技术风格演变丨俄罗斯学派丨涅高兹

   戈多夫斯基在一战爆发后移居美国,到二十世纪20年代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的足迹遍及欧美并延伸到遥远的亚洲和非洲。他的辉煌的舞台生涯一直持续到1930年患中风时为止。在演出和教学之余,戈多夫斯基还持续尝试作曲,当晚年因健康原因终止演奏以后,他更将全部精力花在音乐创作上。他根据肖邦《练习曲》写成的53首改编曲,以及根据约翰·施特劳斯主题而作的变奏曲被认为是钢琴文献里技巧难度最高的作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58ycoyzh&width=500&height=375&auto=0
Francesco Libetta plays Chopin-Godowsky

   基于钢琴家写下的音乐作品,结合同时代人的记述,后世的评论家推测戈多夫斯基曾拥有所有钢琴家中最为全面的技巧。他推进了钢琴演奏的极限,这一极限可能已超越李斯特的能力范畴。那么,他是如何获得这番惊人的本领呢?他在柏林的三个月到底学了些什么?这些问题恐怕谁也无法说清。于是在很多辞典或传记里,都以“自学成才”来概括这位波兰大师的学习经历。其实说他是自学成才,还不如说是上帝将弹奏钢琴的全部秘诀直接赐给了他更符合事实。戈多夫斯基这个名字就是“天才”的最佳代名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25ymx796&width=500&height=375&auto=0
Leopold Godowsky- Borobudur in Moonlight by Carl Petersson

   戈多夫斯基生前曾为一两家唱片公司灌录了为数不多的几张唱片。但他厌烦录音,这种厌烦的情绪屡次出现在他写给朋友的信中,他抱怨录音过程没完没了的重复带来的折磨神经的体验,而同时代的很多大师也深有同感。但戈多夫斯基的特别之处是,即使在音乐厅里为公众演奏的时候,他也有着某种程度的拘束。只有当他回到家里,关上房门,面对着自己熟悉的朋友(也是可敬可畏的同行)弹上一曲时,才会散发出无法抵挡的神奇魅力。许多钢琴界的名人,从同辈的帕赫曼、帕德雷夫斯基、霍夫曼、拉赫玛尼诺夫、列文涅、汉伯格、加布里洛维奇到晚辈的霍洛维茨,都经常到他府上欣赏其演奏。霍夫曼有一天在戈氏家中听过他弹的肖邦作品后对一位在场的后辈钢琴家说:“不要忘记你今晚听到的声音,绝不要忘记,因为世上再无他物可与之相比!”

   可惜后世的人们却没有这个福气,谁也无法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二十世纪初,到大师的府上去领略他神奇的艺术。我们只能通过机械再现的艺术复制品去试图捕捉神奇事物的吉光片羽。但这时我们又立刻遭遇另一个巨大的遗憾。首先,由于戈多夫斯基不喜欢录音,可以断定他在录音室里的演奏应该远低于他的真实水平,这已经打了一层折扣。而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录音在效果方面大多很不理想,部分甚至是糟糕透顶,这又打了第二层折扣。经此双重遮蔽,霍夫曼所说的世上独一无二的琴音,传到我们耳朵里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

   不过,即使是通过带有严重缺陷的载体,我们还是可以领略到一些美妙的东西。从唱片听出,戈多夫斯基具有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而他无与伦比的技术又足以将任何艰难的作品片段融入这份优雅与从容之中。某些钢琴家的演奏会让人惊叹其手指功夫的凌厉、快速。但戈多夫斯基不会。听他弹奏任何一首乐曲,你都不会意识到手指与速度的存在。在他的演奏中好像压根没有技术这回事,弹钢琴对他来说实在太轻松了。他的音色浑圆饱满,有着白璧无瑕的晶莹的质感,不论在任何强度中都能保持弹性,绝无干硬或爆裂的现象。如果不是糟糕的录音极大地扭曲了大师的发音,很难想象这种音色原本该有多么美妙!

   戈多夫斯基擅长的曲目主要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各家作品,包括各种改编曲。肖邦的音乐当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灌录的12首肖邦《夜曲》选曲和《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录于1928—1930年)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考虑到戈多夫斯基事实上不属于任何学派这个特殊的背景,这批录音文献虽不无缺陷,却仍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Appian唱片公司完整地翻制了这批录音。提起肖邦的《夜曲》,大家熟悉的演绎者无疑是鲁宾斯坦、弗朗索瓦、阿劳、傅聪、皮尔斯等名家。他们风格各异的诠释都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美学特征,像鲁宾斯坦的高贵浪漫,弗朗索瓦的风流倜傥,阿劳的深沉凝重早已在人们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和他们色彩丰富的演绎相比,戈多夫斯基的处理可谓纯朴自然。在这12首选曲里,大师抛弃了繁复的起伏曲折,以简单明快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幅音乐画卷,音色则是一贯的晶莹清澈。但是,对《夜曲》这个体裁体会深刻的听众们可能会感到不满足,尤其在那些意蕴深沉,含有内在冲突性的作品中(如作品27号之1、作品48号之2),戈多夫斯基的演奏因缺乏色彩变化而略显平板。

   《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一次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的演奏。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录下他伟大的RCA版本的两个月后完成的。首乐章堪称戈多夫斯基全部肖邦录音中最震撼的篇章。无论是结构把握之紧凑、乐句铺陈之绵密还是技术运用之从容无碍,在此曲的的录音文献里实属罕见!大师在呈示部第81小节到101小节这一段的演奏扶摇直上如入无人之境,表现令人拍案!钢琴家的精彩诠释使人不禁联想,或许这就是那个在自家客厅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戈多夫斯基吧!可惜,戈氏在后面三个乐章中的表现很快就打消了这种联想。特别令人失望的是“葬礼”乐章,它本是整部作品的重点,是音乐的灵魂所在。但波兰人却将它弹得无精打采,毫无内涵可言,结尾的急板乐章也演奏得松松垮垮,与精彩的首乐章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这就使人纳闷,为何钢琴家在同一部作品中的表现如此大起大落?是钢琴家自身的风格气质不适合悲剧性的音乐吗?或只是因为他对录音室环境的不适应而压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呢?无论如何,戈多夫斯基在后面三个乐章中平庸的演出毁掉了整部作品的艺术品位,从而也使这个录音版本没能成为经典之作。

     肖邦《E大调谐谑曲》是戈多夫斯基生平录制的最后一首乐曲。录完这首曲子后,钢琴家那双在键盘上无所不能的手就因中风而被迫永远停止了活动。这份录音的母带也被毁坏,只留下一份音效非常糟糕的测试样本。而原本计划录制的24首《练习曲》却没能如期完成。大师最后留给世人的,仍然还是遗憾!

   如果将戈多夫斯基看成肖邦音乐演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评价的话,那现存的音响资料肯定不足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大师在生前就已预见到这种情况,一再呼吁人们不要用他的唱片去评判他。但对于那些没有机会亲身体会其艺术的神奇魅力的人,依旧只能通过录音这个带有缺陷的媒介去欣赏和尝试作出判断,这实属无奈。当然,大师传奇的光环不会因为几张差强人意的唱片而失色,只要肖邦这个名字还能与世长存,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戈多夫斯基这位钢琴史上的旷世奇才!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靖腾,原载《钢琴艺术》, 2011年,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古典音乐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

北上广音乐会转票群开放

点击阅读原文,今天公众号推荐购买的音乐图书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TED演讲“古典音乐与眼睛闪烁”古斯塔夫·马勒:用业余时间作曲的指挥家哈农库特走了,其倡导的“古乐运动”,你了解多少?门德尔松: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巴伦博伊姆丨打通歌剧与唱艺术歌曲任督二脉的菲舍尔·迪斯考世界悬于深渊之上时,富特文格勒用布鲁克纳摆脱人间苦恼王健丨中国民乐五分钟内天下无敌丨古典音乐更关乎人的灵魂阿格里奇丨缺少音乐天分没关系丨前提是你必须热爱音乐布伦德尔丨过分诗意是对莫扎特的误读丨给莫扎特演奏者的几点建议其实音符越少越难弹丨赵晓生采访周广仁丨响而不砸,轻而不飘才是钢琴好声音傅聪谈肖邦丨二十四首前奏曲丨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丨整个前奏曲都笼罩在卡珊德拉的预言里头从李传韵的肚痛坚持演出视频想到肋骨断了的傅聪丨“只要你对小提琴充满爱,用真情呵护它,琴得到了充分的情感滋润,它必然会给你回报!”傅聪的岳父梅纽因(1916.4.22)诞辰一百周年丨他年轻时从未进过电影院丨他的一生都花费在创造乌托邦傅聪的莫扎特丨K459丨K595丨K482丨莫扎特和希腊悲剧一样没有怜悯、世事无常丨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一些学琴必读丨傅聪谈如何"表达"音乐丨既忠实又生动丨演奏者的个性要渗入原作中丨一个人的个性越有弹性,能体会的作品就越多。傅聪深圳访谈丨我练琴的时候在想什么丨谈钢琴学派丨谈阿劳丨减压的惟一办法是投入丨很多学生缺乏整体知识丨面对大师作品我永远战战兢兢。傅聪写给父母亲的一封家书丨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我内心的东方气质古典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