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伟大演奏家与钢琴技术风格演变丨俄罗斯学派丨鲁宾什坦兄弟丨涅高兹丨戈登威泽丨拉赫玛尼诺夫

2016-09-05 张佳林 西方音乐评论

伟大演奏家与钢琴技术风格演变(上)丨俄罗斯学派


    俄罗斯钢琴学派是对现代钢琴技术训练方法贡献最大的学派。该学派的演奏家无一不是以技术高超而闻名的大师,今天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钢琴家也以出自俄罗斯学派的居多。俄罗斯学派最主要的创始人是鲁宾什坦兄弟。

 鲁宾什坦兄弟中的哥哥安东·鲁宾什坦(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虽不是李斯特的正式学生,但深受李斯特的影响,演奏风格上也与其相似,都是以惊人的技巧与充沛的热情见长。弟弟尼古拉(Nicolai Rubinstein 1835-1881)是库拉克的学生,与其兄不同,他的演奏风格注重对作品理性的解析与细节的刻划,性格比较内敛。但他们兄弟二人都继承了贝多芬——车尔尼一系的技术传统,注重技术的全面发展并服务于音乐的表现,并且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基础。

 鲁宾什坦兄弟对俄罗斯音乐艺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办了可称是“俄罗斯音乐家培育基地”的两所音乐学院:安东于1862年创建了彼德堡皇家音乐学院;尼古拉于1864年创办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后来俄罗斯乃至东欧的许多器乐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均出自这两所学院,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高成材率一直保持至今。

 俄罗斯钢琴学派孕育出的第一代钢琴大师中以涅高兹、格登威泽和拉赫玛尼诺夫为代表人物,其中前两位还是伟大的钢琴教育家,是俄罗斯学派得以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


《涅高兹谈艺录》是涅高兹奉献给立志献身单元渠诉教师、学生,乃至所有热爱音乐艺术的人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这本书集中反映了作者的音乐思想、思维方式及音乐美学观,这即是一本学术专著,又是一本生动的教学考书,在俄罗期,教师必备,学生必读。作者在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深层次、多视角、科学地对学习音乐艺术应具备的案件,怎样学习音乐,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什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音乐,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渊博精深的风解。从音乐是整体艺术的意义上讲,本书读者范围不仅限于钢琴专业师生,而且适全中所有与音乐艺术有关的读者参阅。谨建议学习钢钢琴演奏的同学,将此书与涅高著的另一本书《论钢琴演奏艺术》,结合起来研习,会受僧更深,更有助于全面领悟涅高兹的音乐艺术思想。


 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 1888-1964)生于乌克兰,少年时代在维也纳随戈多夫斯基学习钢琴,后回国,1915年毕业于彼德堡音乐学院,开始其教学生涯。1922年起至逝世止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俄国在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几位钢琴家,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马里宁和其子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等等。涅高兹的演奏生涯因其繁重的教学工作和苏联相对封闭的政治环境而未尽显辉煌,但通过许多听过其演奏的钢琴家的描述,可知他是一位极富修养、技术高超的钢琴大师。

这本书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很有系统的,从钢琴表演的方法学的观点来看,很可能它还有些缺点。它的作者并不追求陈述的严格的循序渐进性,也不企图包罗万象;更不把它看作规则指令的汇编。他只求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借助于它们可以揭开钢琴艺术之谜。本书对我们说来是艺术家 的生动的思想的结晶,它深入地讨论了那些最“使人烦恼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想法,尽管它们有时很散乱,但却是鲜明而深刻的。本书的优点——笔调生动、内容丰富、比拟犀利——是无庸置疑的。这是一本对中国钢琴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表演论著。作者具有高度艺术修养,渗透到论述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本实际应用的教本,而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心法”。

   苏联解体以后,他的部分录音被录制成CD在全世界发行,才使我们对其演奏风格有了直接的了解。在许多同时代大师的描述中,涅高兹演奏的肖邦与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有着异常的魅力,但这并没有印证在他的CD录音中。应该说大师们的描述并没有夸大的成份,至少在笔者听过的一张苏联老LP唱片中涅高兹演奏的肖邦就远胜于Dante公司新发行的CD,可以说CD中涅高兹的演奏并不是他最佳状态的演出。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中听到其全面技术修养的表现:分句讲究,音色控制均衡温暖,作品结构和风格把握恰到好处,欠缺的是充分的感情投入和丰富的声音变化。而在另一张CD中,涅高兹演奏的莫扎特和德彪西的作品证明他无愧于世界一流的钢琴大师。他演奏的莫扎特回旋曲K448旋律的音色晶莹而饱满,像是露水可以滴到人的心灵上一样;德彪西的八首前奏曲展现了涅高兹魔术师一般营造音响色彩变幻的能力,比起许多法国钢琴家的演奏更胜一筹。相信随着他更多的录音被整理发行,涅高兹的演奏艺术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启发。(BMG 74321 25174-2)


 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1875-1961)可以说是李斯特的再传弟子,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就读时曾师从西洛蒂学习钢琴。他从1906年起至去世一直在母校任教,培养了苏联两代钢琴家:从早期的法因别格、金兹伯格(Grigory Ginzbourg,1904-1961)到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的贝尔曼等等,都是他杰出的学生。戈登威泽虽身处“浪漫时期”,但演奏风格却是以准确、冷静为特点的“学院派”,是典型的教师型演奏家。他的学生都是以准确的技术和忠实原作的音乐表现而著名的,可以说他是俄罗斯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对后世钢琴技术风格的转变影响很大。他留下的录音不多,但从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他端庄、理性的演奏风格和扎实准确的技术表现。(BMG 74321 25173-2)


 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初欧洲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由于其在作曲方面的成就,今天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作为钢琴家的成就。但在他在世时,评论家往往称其为“一流的钢琴家”,“二流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九岁入彼德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六年后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随西洛蒂学习。毕业后在俄国从事钢琴演奏与指挥活动,并开始成为知名的作曲家。十月革命后他移居美国,并在各地举行独奏会,成为当时最富盛名的钢琴大师。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录音,其中以其演奏自己作品的部分最具研究价值。在他演奏自己的第二、三协奏曲时,并不刻意张显其中浪漫抒情的成份,而是以充满忧郁甚至略显平淡的方式表现音乐,这与当代钢琴家的诠释方式截然不同。他在演奏其第二协奏曲的慢乐章时,将那悠长婉转的旋律弹奏得如低泣一般压抑,音色中充满了“含盐的水分”,令人听后有如遭电击般的震撼。他演奏的第三协奏曲充分展示了其霸王般的“凶猛”技巧,纵横于各种高难技巧之中而毫无费力勉强之感,至今仍少人能与之相比。他演奏的九首《音画练习曲》更是令人叹服,其如“光速”般的速度和清澈的音粒证明了他是那个时代技巧最卓越的钢琴家。

    除了他本人的作品外,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肖邦作品的录音也极具价值。他将第二奏鸣曲这样的大型作品诠释的浑然一体、棱角分明。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中他所表现的俨然是一个英雄的葬礼,从中我们感受不到温情与诗意,剩下的是果断与直率,肌肉与筋骨,以及一个冲动而忧郁的灵魂。拉赫玛尼诺夫对肖邦一些沙龙风格的作品如圆舞曲、几首早期夜曲的演绎也极具个性。他所使用的连奏技术与众不同,并不是依靠柔和的重量转移去触键,而是以一种近似于敲击的弹法去弹旋律中的每一个音。但这并不是那种死硬缺乏共鸣的敲击,而是如寺院鸣钟般的敲击,使钢琴发出如钟鸣般的持续共鸣,而在共鸣尚未明显衰减时再“敲击”下一个音,从而造成一种粗线条的连奏效果。正因为如此,拉赫玛尼诺夫手下的肖邦音乐是纯粹男性化的肖邦,甚至是“身着盔甲手持长矛”,但又不失温情与幻想的肖邦。他的这种连奏弹法我们在霍洛维茨和波格雷里奇的演奏中偶尔还能发现,但这种弹法需要演奏者具有厚实的技术功底和巨大的力量潜能,因此不能作为规范的技巧准则。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演奏艺术是极端个性化的典型,但这种个性展现是以无懈可击的技术和深刻的艺术内涵为基础的,这也是“浪漫时期”顶尖钢琴家的魅力所在。(RCA 09026-61265-2)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佳林,原载《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第3章 伟大的演奏家与技术风格的演变。 第1节 “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的演奏家。本书以教材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钢琴演奏技巧的原则与学习,并本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对钢琴伴奏技巧的特点做了具体的介绍与讲解。既可以作为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业余钢琴爱好者深入了解钢琴技术特点的通道。欢迎大家购买纸质版!

欢迎关注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今天公众号推荐购买的音乐图书

从莫扎特“像油在流”的神奇连音,到贝多芬海洋般汹涌澎湃;从克拉拉•舒曼“铅笔素描般清晰”的触键,到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不朽的钢琴家》一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群像。荣获普利茨奖的评论家兼作家哈罗德•勋伯格生动地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甚至他们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作者搜遍每一片材料,将其一一罗列,并加以分析阐释。勋伯格充满智慧、幽默风趣的文风令本书超越了音乐的范畴,即使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忍不住一看到底。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梅纽因米开朗杰利丨精炼的钢琴演奏发展史丨布伦德尔伊利亚•穆辛丨阿城丨瓦格纳范竞马丨阿格里奇丨托斯卡尼尼郑京和赵晓生肖邦张昊辰郎朗格拉夫曼丨弦乐必读丨郑延益丨400年小提琴演奏史大师记忆丨索弗罗尼茨基丨波格雷里奇尤金娜丨纪念马勒丨重磅译文丨索弗罗尼茨基丨王健谈巴赫丨纪念瓦格纳刘诗昆丨杨梦漪丨“原色李斯特”丨孙颖迪卢卡斯·迪巴格丨古尔达丨霍洛维茨他曾为毛主席演奏丨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波利尼访谈丨朱晓梅谈巴赫与中国思想以及古尔德丨讨厌孩子的霍洛维茨和喜欢孩子的鲁宾斯坦丨小泽征尔的坚持丨阿格里奇11岁的爱情十六岁便击败奥伊斯特拉赫的内芙丨小提琴家哈西德丨米科夫斯基谈钢琴教学丨纪念阿劳丨著名钢琴家谈肖邦陈萨谈钢琴家生涯丨陈萨语录丨陈宏宽的教、学感悟丨纪念科尔托丨纪念小提琴大师胡贝尔曼丨李传韵但昭义谈培养李云迪、陈萨的经验丨马友友《钢琴背谱十法》丨从解构主义视角看钢琴音乐表演中的个性问题丨听作家余华讲述勃拉姆斯的孤独丨焦元溥:为什么要背谱丨作曲家王西麟谈中国文学家的音乐修养丨我们向“为撒旦交税”的肖斯塔科维奇学习什么?丨李云迪与小泽征尔谈普罗科菲耶夫与拉威尔丨论巴赫音乐的精髓丨古尔德语录丨小提琴家穆特的莫扎特情怀丨现代西方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本身的抽象性保护着肖斯塔科维奇丨十九世纪法国音乐是如何冲破德国音乐束缚的?指挥家郑小瑛访谈贝多芬在我们中间指挥大师克伦佩勒邓泰山:东方语言不是拼音语言,而是音调性语言,这让我们对旋律更为敏感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来看声乐大师周小燕先生如何传授学生正确保护自己嗓子的妙方廖昌永演唱《老师,我总是想你》,周小燕含泪微笑起身为学生鼓掌……纪念马勒丨李欧梵和在天堂的马勒对话丨马勒作品的聆听次序丨马勒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血有泪丨死亡是件很普通的事情,马勒早就心有所悟……杨松斯谈马勒丨演出马勒令人兴奋丨最终目的是让听众感叹“我这两个小时就是生活在天堂”TED演讲“古典音乐与眼睛闪烁”古斯塔夫·马勒:用业余时间作曲的指挥家哈农库特走了,其倡导的“古乐运动”,你了解多少?门德尔松: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巴伦博伊姆丨打通歌剧与唱艺术歌曲任督二脉的菲舍尔·迪斯考世界悬于深渊之上时,富特文格勒用布鲁克纳摆脱人间苦恼王健丨中国民乐五分钟内天下无敌丨古典音乐更关乎人的灵魂阿格里奇丨缺少音乐天分没关系丨前提是你必须热爱音乐布伦德尔丨过分诗意是对莫扎特的误读丨给莫扎特演奏者的几点建议其实音符越少越难弹丨赵晓生采访周广仁丨响而不砸,轻而不飘才是钢琴好声音傅聪谈肖邦丨二十四首前奏曲丨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丨整个前奏曲都笼罩在卡珊德拉的预言里头从李传韵的肚痛坚持演出视频想到肋骨断了的傅聪丨“只要你对小提琴充满爱,用真情呵护它,琴得到了充分的情感滋润,它必然会给你回报!”傅聪的岳父梅纽因(1916.4.22)诞辰一百周年丨他年轻时从未进过电影院丨他的一生都花费在创造乌托邦傅聪的莫扎特丨K459丨K595丨K482丨莫扎特和希腊悲剧一样没有怜悯、世事无常丨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一些学琴必读丨傅聪谈如何"表达"音乐丨既忠实又生动丨演奏者的个性要渗入原作中丨一个人的个性越有弹性,能体会的作品就越多。傅聪深圳访谈丨我练琴的时候在想什么丨谈钢琴学派丨谈阿劳丨减压的惟一办法是投入丨很多学生缺乏整体知识丨面对大师作品我永远战战兢兢。傅聪写给父母亲的一封家书丨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我内心的东方气质古典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社会 丨“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词,直达内心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周广仁谈钢琴演奏风格问题丨朱晓玫谈海顿丨《傅雷家书》教你学习钢琴丨我心中的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丨世界动荡之际,她却借钱录制《哥德堡变奏曲》丨朱晓玫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陈萨读过很多音乐家传记拉赫的音乐是在“没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的斗争”丨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丨朱晓玫首次回国巡演访谈丨勃拉姆斯的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丨纪念维瓦尔第丨从舒曼早期钢琴套曲《大卫同盟之舞》看他的双重性格丨论格里格的音乐风格丨倾听拉赫的自我救赎丨肖邦说:“必须让每个音符歌唱起来!”丨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高雅、严肃,就是这俩字阻碍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丨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