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的这边与那边
5月底,诚品敦南24小时书店将正式熄灯,据媒体报道是因为房东收回物业拆了重盖。在地标性书店捂热的这个地块上,土地带来的溢价肯定远远超过敦南店能够给付的租金,但在商业利益面前书店还是不得不让步。所以,租赁房子开店一直就是这个问题,当辛辛苦苦经营、感觉好不容易可以熬过来的时候,租期也差不多到了,后面面临着是撤场还是接受涨租,你只能有一个选择。这些年,实体书店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不是少数了。实体店生意好时,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难的是现在生意不好做了。
我去过敦南店两次,分别是在2010年和2017年。第一次是匆匆而过,第二次去才有机会认真体验了下深夜读书的感觉。说句实话:“氛围真的让我很喜欢,确实好,但坐几个小时读书这个感觉可能就不太美妙了,偶尔感受可以,高频次体验不太现实”。
我去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半左右,9月份的台北天气还是闷热的,但店里冷气十足,因此店里确实有很多人在看书。敦南店是一个综合型商场店,总共5层营业,但24小时营业的区域只有2F的书店,B2的文具馆和音乐馆营业时间会到晚上11点半。台北的晚间还是很热闹的,我离开敦南店时,路上还有很多步行的人。所以,有夜生活习惯的城市才有24小时书店的基本生存土壤。但也不代表市民就一定要去书店度过,因为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忙碌了一天,轻松的方式不仅仅只有阅读而已。
敦南店外景
诚品酒窖
诚品风格文具馆
诚品音乐馆
图书区域,这里是人最多的
吴清友先生在那年夏天突然离世,每间稍大的诚品店面都设了纪念的位置,看到这些留言你会真切感受到诚品品牌真的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纪念即将关闭的诚品敦南店,诚品开展了众多的企划活动,也推出了相关的限定产品。这些活动时间跨度很长,产品构思精妙,将敦南店闭店作为一个持续性大事件来筹划,下面这些图片都来自于诚品的网站,而这个网站的名称就很有意思:迷诚品,meet eslite。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诚品宣布24小时书店将移至台北的信义旗舰店,在正式揭晓前,诚品的官网也放出了一些参与性的消息,公布了5个可能性店,分别是:台北信义店、台北南西店、台北松烟店、台大店和台中园道店。我曾经估计可能是在信义店和台大店中产生。理由是信义店的知名度在这里,可以无缝承接,而台大店的规模合适,附近大学多,也是好的选择。但当时,我没有估计到诚品的决心,因为开24小时书店的投入是很大的。最后,由信义店承接了这盏持续传承的24小时书店之灯。
滑动查看更多
信义店24小时营业将于5月29日进行试营业,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24小时营业的其实是3楼书店区域包括图书、音乐馆、知味市集,2楼开放到11点,而诚品咖啡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点。这几类业态也是诚品在对外宣传时重点强调的。信义店曾经的定位是“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而这次改成了“一座生活与书夜阅读的博物馆”。诚品在广告语中将生活放到了阅读的前面,其中意味耐人回味。
24小时书店是前些年大陆书业界比较火的一个话题,自从北京三联的美术馆店开设24小时书店并获得巨大影响力后,很多城市的书店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大陆的24小时书店,我去过北京三联的美术馆店、皖新传媒的三孝口店、南京凤凰书城的云书坊、沈阳的歌德书店、上海大隐书局的创智天地店(营业到凌晨两点)、北京坊的PAGE ONE,苏州凤凰广场的自在书店在几年前也尝试过周末的24小时书店。我去过的这些店,人真的不算多,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如何。
以我在敦南店的实际体验看,如果书店没有更丰富的内容,很难让人在书店内长时间停留。敦南是有咖啡区域的,但当时坐满了人,那里灯光较暗也不适合阅读,这是一处社交场所,而非阅读空间。你可以在有书的区域席地而坐,或坐在台阶边,但时间长了这个滋味不会太好受。三孝口店,我曾经去的时候人确实蛮多的,不知道现在怎样,但当时了解到的信息是周边有大学,所以去学习的大学生比较多。学生去不会买书的,但那里的饮料和泡面应该是可以消费的。
其实,24小时书店也好,深夜书房也好,都是实体书店的一种积极尝试。很多集团或者大型书店也不是养不起几个这样的店。但除了养的起、不用担心活不下去以外,24小时书店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才是我们现在应该想想的。我认为:24小时书店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不能简单是过去的那种开法了!诚品在彼岸进行了新的尝试,那么大陆的实体书店呢。对于24小时书店这个特殊的书店形态,我有如下的一些思考:
1、能否搭上“夜经济”的顺风车
夜经济是今年以来比较火的一个概念,24小时书店、收费自习室等都作为政府鼓励的业态出现在文件中。我所在的苏州正式启动了“姑苏八点半”打造的夜经济活动,灯光、摊位、活动都很到位,观前街上应该很久没看到这么多人了。这个活动是全市联动的,各个区域都有参与。但大家要注意到,夜经济的落脚点是“经济”,书店不能老是想着夜间阅读这些事,这和经济无关。24小时书店除了提供阅读的功能外,空间、活动、内容等怎么形成收入,这才是需要考虑的。
2、24小时书店的本质是深夜的社交场所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日剧《深夜食堂》的场景,大家聚集到那里不是因为有多么好吃,而是在那样的场景下,大家会卸下包袱、敞开心扉,与一群陌生人共处,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某种意义上看,阅读是很私密的事情,其实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场所,有灯光、有书就可以了,所以这不是24小时书店所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把一群人集中到一起默默看书,这种场景你需要吗?反正我是不会需要的,我可以在家。用什么样的理由让大家走出来,走进24小时书店,除了环境和书以外,我想,成为一个深夜的有质感的社交场所,应该是不错的方向。
3、提供与书店场景搭配的各类消费功能
夜间的消费,吃肯定是重点,但书店不可能像大排档一样做小吃,这不符合书店的场景。如果书店能把吃的做好,也不用开书店了。从书店的场景看,比较适合的有:饮品(茶、咖啡、果汁、调制鸡尾酒、洋酒)、小吃、自习、桌游(需要独立小型空间)、观影(独立空间、可收费)。但这些业态和阅读是有点冲突的,有些需要安静,有些可能安静不了。我的认识是:动静可以分开,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满足付费用户的需求。比如说,来花钱自习的,在重要性上要高于免费阅读的,那么书店就要为这些自习复习人群提供合适的场地和服务。那种免费来看书的,欢迎,但不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对象。
4、24小时书店运营的根本还是人和社群
24小时书店依靠的不是游客和流动人群,还是本地化人群,那种有深夜生活习惯的本地化人群。如果说书店就是开着,等着人来上门,这样的24小时书店是空守、开不下去的。其实,我们更希望做到诚品曾经在敦南店做到的—专程前往,但这就需要给予一个愿意专程前往的理由。疫情之中,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消费者在哪里?为什么不来?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24小时书店的运营。
有些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有些人群是可以慢慢集聚的,图书和活动只是书店运营的工具而非根本,根本的还是抓住人。用可以想到的一些手段去抓住人,洞察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愿望。
诚品敦南店的调整正好是租约到期,我查了下信义店的租约是到2023年,3年之后,信义店还能开吗?估计我们应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吧。24小时书店作为诚品的标签之一,可以有序传承,不是还有南西店和松烟店吗?
为什么要做24小时书店,我们可以给出无数的理由,但怎么做24小时书店,可能就需要看各自的思考和功夫了。希望24小时书店不再是一种噱头或者口号,而是成为大家真正愿意去的深夜空间,希望这样的空间能够再多一些!
-END-
想看更多书业原创好文,
请关注“曾锋书业随笔”。
向上滑动阅览
●让世界读书日纯粹一点●我对蔦屋中国的五点看法
●【新店报告】奈良蔦屋书店VOL.2
●【新店报告】社区型书店:TSUTAYA BOOKSTORE菊阳店●【新店报告】东京羽田空港蔦屋书店开幕●【新店报告】奈良蔦屋书店今日正式开幕●没有实体书店的世界不用遗憾●理性在左,感性在右:诚品文创感悟●我和书店文创品的一次对话●书店,你首先是家店●书店里的人间故事—书友“花”●书店里的人间故事—初恋●一个新华书店小主播的独白●书店人的焦虑●十字路口的离河书店●书店老板就是个卖货郎
●疫情下实体书店的观察及未来策略●保卫,坚持,你更愿意支持哪种风格的书店?●书店人最值得的一笔投资,他们花在了这里●2020年春节原创书业观点汇编●开卷丨《防疫攻坚战,书业在行动》征稿函●征稿函丨《书店里的人间故事》,想听你讲述读者与书店间的故事●疫情笼罩下的实体书店呼声 丨超千家实体书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万紫千红总是春丨一个书业人的鼠年春节随想(三)●疫情之下,实体书店生存艰难——2020年春节实体书店紧急调查分析报告●风起于青萍之末丨一个书业人的鼠年春节随想(二)●一个书业人的鼠年春节随想●太二酸菜鱼和西西弗书店●书店中的场景Vol.3丨天花设计特辑(一)●实体书店2020年需要关注的问题丨读北京开卷2019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有感●不止于情怀和梦想丨上海大学路考察记
●书店中的场景Vol.2丨柱子设计特辑●五色成文章 | 镇江凤凰广场图文考察报告●西西弗定制店探店报告丨定制时代,IT'S TIMES●令人行动的书店之书丨博客来网站购书记●书店中的场景Vol.1丨墙面设计特辑●从网红市集想到的实体书店定位
在个人公号之外,
欢迎你加入“探索未来的书店”微信群。
(据说是目前书店业最热闹的微信群哦)
*入群需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
备注“入群+姓名+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