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西南区TOP10城市:成渝之外,西南城市阶梯断层如何解决

林隐LY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截至昨日,2018年区域经济复盘系列的分省篇,还有广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6省尚未推送,我和大家一样还在持续关注这些省份的数据公布进度。


在等待以上这些省份分市经济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另行安排的七大行政区系列,目前也已陆续推送了华东篇、华中篇和华北篇。同样是受限于以上仍未公布分市区域经济数据省份影响,东北、西北、华南篇也还需要继续等待。所以今天能够推送的,自然也就是西南篇了。


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东临中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共五个省市区。口语中提及的西南地区有时也只指老四川(含重庆不含川西高原)、云南、贵州,即“西南三省”。


西南地区省区行政区划代码均以数字“5”开头。西南地区曾多次调整,直至1955年形成稳定格局:川、黔、滇、藏四地合称为“西南四省(区)”;1997年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四省一区区划格局部分调整,在此之后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合称为“西南五省(区、市)”。


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西南大区的2018年。



2018年西南地区经济体量及人口数据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西南各省的基本经济情况,我们不妨现在一起回顾下2018年五省的经济基础数据。


四川: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67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6.6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322.7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0928.75亿元,增长9.4%。


重庆:重庆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另数据显示,重庆工业“6+1”支柱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13.6%、材料行业增长11.0%、化医行业增长4.9%、装备制造业增长3.2%、消费品行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汽车制造业下降17.3%。


云南:2018年,云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81.1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国(6.6%)高2.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98.86亿元,同比增长6.3%,比全国(3.5%)高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957.44亿元,同比增长11.3%,比全国(5.8%)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424.82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与全国持平。


贵州: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6.6%)2.5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5755.5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6891.37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244元,比上年增加3288元。


西藏:2018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0.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0%。



按照2018年西南五省9.52万亿的总经济体量,可以排在7大行政区的第5位。领先于第6位东北大区的5.67万亿和第7位西北大区的5.15万亿。


不过距离华北大区的11.92万亿,还有比较明显的距离。即使目前西南地区经济增速全国领先,华北地区经济增速相对低迷,仍没办法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大区经济体量排名。


但西南大区的最大潜力,在于体量超出2亿的区域总人口。这一人口体量,可以排在全国7大行政区的第3位,仅次于华东的4.1万亿人口和华中的2.23亿人口。


比华北的1.75亿人口,华中的1.70亿人口,东北的1.09亿人口,西北的1.02亿人口优势都明显。事实上,这也恰恰是西南版块能够在过去十年间经济增速全国领先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GDP总量超一万亿的十余个新一线城市中,来自西南版块的重庆和成都,人口总量高居第一第二位。重庆人口超3000万,成都人口超1600万。而其余上榜新一线城市人口体量,往往集中在一千万左右。



2018年西南地区经济体量十强城市



由于西南地区远离东部,所以很多朋友对于西南地区的了解更多是关于旅游资源,比如近几年来伴随着短视频的爆发,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大理、丽江、拉萨都是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


但西南地区作为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该地区不仅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战略储备的重要基地,更是中国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五省支柱产业中发现端倪。


重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四川: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贵州: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


云南: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西藏: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关于西南版块十强城市的介绍,下文中还会出现,所以这里我们暂且一笔带过。



西南大区54市,入围全国百强仅5城



西南版块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2018年,西南五省经济增速分别为:四川8.0%,重庆6.0%,云南8.9%,贵州9.1%,西藏10.0%,区域平均增速高达8.4%。


西南版块在7大行政区中,不仅经济增速继续蝉联2018年冠军,且比亚军的华中版块的7.7%,高出0.7个百分点,领先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西南版块城市在中国城市经济体量总排名上,同样十分突出。2018年,中国十强城市榜单上,西南城市上榜2席——重庆,GDP总量20363亿元,全国第5位;成都,GDP总量15342亿元,全国第8位。


要知道,十强城市中,综合实力全国最强的华东(长三角)和华南(珠三角)两地,亦不过是分别上榜了三城和二城,华北和华中再各上榜两城和一城即名额全部“占定”。东北、西北两地区域经济最强市还在全国二十强排名前后徘徊。


但是,截至2018年,西南地区合计54个地级行政区中(含直辖市、地级市、州、地区),能够排进全国城市百强名单的,有且仅有5城。这5城之中,还包括上文中提到的重庆和成都。


如果除去此两城后,西南版块还称得上“能打”的城市,便仅剩下了昆明、贵阳和遵义。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经济总量门槛大致是2400亿元,而想要站稳百强席位不会随风飘摇,起码要有3000亿元左右的体量。目前,西南版块第6位的绵阳年度经济总量,刚过2300亿元。


看上去仅一步之遥,但是每年的全国百强市入围门槛都在水涨创高。如果继续保持既有的经济增速,那只有等待目前的百强城市中谁“马失前蹄”,经济增速开始挤水分,西南版块城市入围机会才会比较明显。


在西南版块十强城市中的第6到第10位中,四川城市占到了4席之多。而这些城市的经济体量又高度接近,换而言之,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对于四川地级市而言,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一件颇为“艰辛”的事情。而艰辛的理由,除去既有经济体量的薄弱和身居西南的区位劣势。更在于身侧的庞然大物——成都。



成都,西南版块未来破解僵局之关键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应该送给2018年的成都。作为过去几年中国炙手可热的明星城市成都,偏偏十分缺乏明星企业的加持。一言以蔽之,成都苦无独角兽企业久矣。


既然本地孵化太慢,那么干脆就砸钱引进。据成都财政局公布的《成都年鉴》(2018年卷)显示,2018年成都市科技与产业发展财政投入达到了27.91亿元,为历史最高,去年同期的投入为16.4亿元。这其中,就包括大手笔砸入锤子科技和人人车两家互联网公司的投资。


2017年8月,锤子科技完成近10亿元融资,本轮融资中,成都市成华区区属国有企业“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出资6亿元,随后,锤子与成都的关系日渐密切,创始人罗永浩多次在发布会上以“成都企业”自居。但2018年10月开始,媒体上关于锤子的倒闭报道一浪接着一浪。成立不到一年的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在烧光来自成都市政府方面6亿投资之后,早已名存实亡。后续不断有财经媒体跟踪报道锤子科技下架商品,清空写字楼,遣散员工,卖身今日头条,坐实创业失败真相。


2019年1月下旬,媒体报道人人车将在成都建立第二总部,搭建“北京—成都双总部”的运营体系,地址选定金牛区。1月18日,人人车创始人李健更是在其朋友圈表示,“感谢金牛区政府为人人车提供了40亿资金支持,极大助力了人人车的发展。”但时间尚不过一个月,2月18日,网络即传出“人人车正式宣布破产”“通知所有人离职”的新闻,还有消息表示人人车正在大规模的清退线下业务团队。


2018年,成都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省会城市中更是仅次于广州高居第2位。成都庞大的显然不仅仅是GDP总量,财力水平更是富甲西南。2017年成都财政收入高达1275.5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10位,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


2018年成都市经济总量15342.77亿元背后,是成都经济总量占比全省已超过37.7%,接近四成。这样的省会首位度,即使是有“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壮大省会”这样的旗帜在,同样也是令人咋舌的。


成都市政府手上,确实有钱,但是这个钱的来源,并不局限于1600多万成都市民,而应该算在8300多万全川人口身上。四川,是全国所有省份中,在区域经济建设上最“毕其功于一役”的代表。


中国经济增长看西南,西南经济增长看成渝。毫无疑问,下个十年中国西南大区经济增长究竟能够发展到怎样的高度,归根结底应在成渝都市群身上。


按照官方解释,成渝城市群具体范围包括重庆市的绝大部分区县,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一个健康成熟的城市圈的,对于成员城市的基本要求,即是要一超(两超)多强,一二三四线城市呈阶梯状分布。而目前的成渝都市圈中,成渝两座新一线城市之后,二三甚至四线城市全部断档,直接跟上的是一大堆经济体量仅一两千亿的五线城市,如何成圈?


对于未来几年,坐稳中国新一线城市前列多年的成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取之于全川的财政收入,未来如何用之于全川(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来自财政转移,更不应过量于成都一城)。起码要尽快打造出至少2座4000亿元GDP+体量的准三线城市,切实提高成渝都市圈的含金量。


把求急求快烧在锤子科技、人人车这种伪“独角兽”企业上的冤枉钱,扎扎实实花在为绵阳、德阳、宜宾、南充等省内小兄弟提高基础建设上面,好生自己培养川派原生企业。


单凭成都一城一市,无论经济和人口体量如何庞大,都远不足以支撑一家真独角兽企业的潜在市场需求。而整个川渝和西南版块整体的综合消费能力,才是未来成都真正的想象空间所在。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版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返乡置业 丨 空气质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递业务量 丨 2018年GDP数据 丨 广州轨道交通 丨 吞并莱芜 丨 中国超级楼盘 丨 宜居指数 丨 经营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业城市榜 丨 中国县域指南 丨 各省龙头行业


人文: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