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探索中国方案,听学术界怎么说

2017-12-16 国情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12月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方案理论探索研讨会”在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中央政策组全职顾问邵善波作主旨发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所副所长武力,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名誉研究员雷竞璇,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室主任田改伟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就主题进行讨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鄢一龙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中央政策组全职顾问邵善波作主旨发言


邵善波向与会者介绍了主要的课题研究方向。一是研究并批评西方的政治体系;二是向世界解释中国体系好的一面,同时也不否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三是研究西方的政治传统、经济体系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解释和论述中国的经济体系,搞清楚我们的基础价值观和理论构建,研究中、西方的分别以及可借鉴之处。邵善波随后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关系、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执政党的合法性。邵善波同时又点出了另外两不那么急但又是基本的问题,一是对外关系,“一带一路”共享共建和国家整个现实有什么样的关系;二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珠性,是不是永远都特殊。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发言


胡鞍钢教授简要介绍了国情研究院的三个研究方向。一是扎实做国情研究,代表成果有《中国国情与发展》等;二是国力研究,包括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国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五年规划和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包括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30健康中国和2030教育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独特的道路,独特的制度,独特的理论,独特的文化四个方面的自信。胡鞍钢指出,学术界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十九大报告总结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基本方略”框架中,吸收最重要的政治智慧,进一步探索,将中国独特论的原创性总结出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发言


潘维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方案的哲学基础第一是实事求是,第二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要批评把制度当成决定性因素这一制度迷信,这是历史唯心主义,也不是实事求是。我们还要谨慎地批判西方制度,西方制度有它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基础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结构的结 41 36457 41 15232 0 0 3460 0 0:00:10 0:00:04 0:00:06 3459果。中国的制度也是社会的结果。不同类别引导不同的结果,因而谈不上谁更完美,各有各的缺陷。潘维同时又指出,学术话语体系跟官方话语体系需要互动,社会学者的理论努力是重要的,官方需要理论指南,比如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对我们的国家事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很有意义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发言

关于党的理论创新,韩毓海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有极大特殊性。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作为政党的领袖军队的创始人,同时也开辟了一门学风,是一个伟大的学者。首先是开发了中国社会学,使社会学成为组织社会运动、进行阶级分析的最最主要方式,并形成非常了不起的著作。韩毓海指出,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社会科学家,这是由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因此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本身不同于其他政党非常重大的特征,全党应该考虑。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教授发言

房宁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检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我们人民,取决于我们进一步的奋斗和探索。房宁分析指出,中国方案具有四大优越性。第一,权力集中相对地降低了权力运行的内部交易成本,避免了西方政体经常发生的政策抹杀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第二,便于建立和形成整体性的发展规划和策略。第三,便于协调、照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利于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第四,利于保持长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行,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张蓝图绘到底。房宁同时也探讨了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权力集中的体制同时也易于集中社会矛盾,纠错机制的弱化,以及集中中央财力带来的问题等。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发言

武力研究员谈了几点感想。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之处,有一点在于把大家的先进思想吸收进来,是集体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是扎根于工人阶级基础之上的,把过去专业的、最先进的工业文明国家治理理念吸收进来,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集团,某一个世族或某一个理念。武力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吸收资本主义时发现了好多弊端,从理论上吸收了马克思基本理论,进而有了超越性。现在有一些知识分子滞后于中国共产党了。知识界应当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不仅仅体现为今天经济发展成就,如何从理论上把它变成一个科学的哲学社会理论话语体系是最重要的,这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名誉研究员雷竞璇发言

雷竞璇在发言中指出,我们有必要好好钻研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中央思想保持高度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国家安定,特别是在香港,要解决如何对外说清楚的问题。雷竞璇指出,关于国家治理,我们很难总结出一套客观的、长期有效的方案。从历史上看,不同的皇帝、不同的大臣,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处境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历史学不是关起门来做研究,而应当是应用型的。我们总结中国方案,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进行对话,有了这种参照和比较,研究则更为有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室主任田改伟发言

关于中国方案为什么要树哲学基础,田改伟指出,哲学本身是思维对存在的一个反映,其确立和揭示是有一个过程的。读历年党的重要文献选编,可以看到,中国话语体系理论自信悄然发生变化,从民主话语向党的话语转变,这个变化就是政治斗争社会发展的实践,这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回应、不断思考的结果。田改伟分析指出,民主不能够防治党内犯重大错误,党的十九大是一个重要转折。社会主义最大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今后我们的话语体系都要从党的角度去解读,这也是践行党的宗旨必然要求。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鄢一龙主持研讨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当天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供稿|国情研究院 阮萍晶

更多阅读

聚焦|鞠建东做客『国情讲坛』谈亚洲共同体与三足鼎立

书荐|《中国道路辩证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新尝试

胡鞍钢:“中国崩溃论”就是个国际笑话

孟庆国:线上线下融合是政务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国情讲坛』第三讲|白钢:《不易、变易、简易:从中国传统看中国学派》

胡鞍钢:中国新时代与习近平强国战略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理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上)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中)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道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下)

聚焦|名校专家聚首清华,热议国家能力与现代化强国建设

研究|邓小平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长期红利

聚焦丨胡鞍钢做客“大师微沙龙”畅谈中国国情研究之路

胡鞍钢、唐啸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聚焦|过勇教授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在专题会议上发言

学术沙龙|梁平汉教授:实验经济学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胡鞍钢、杨竺松合作文章: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启示

胡鞍钢、鄢一龙:教育发展创造人力资源红利

胡鞍钢:河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高地

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东北亚发展新格局

中国梦,14亿人民之梦

胡鞍钢、杨竺松:黄金时代的黄金领导力

研究回眸|十八年前看中国: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聚焦|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聚焦丨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胡鞍钢为北师大师生作学习十九大报告专题讲座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胡鞍钢、鄢一龙:中国未来走向

胡鞍钢:中国发展实践已超越“洋本本” 马克思主义是真法宝

胡鞍钢:如何“为人民留点文”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创造另一个人口红利?

胡鞍钢、程文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

聚焦|胡鞍钢做客清华大学『荷声讲坛』主讲“中国进入新时代”

聚焦|2050中国伟大梦想研讨会暨《2050中国》新书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