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行前首席安妮·克鲁格:全球经济只能寄望于每个人都意识到流行病学家一直以来都是对的!

安妮•克鲁格 网易研究局 2022-05-03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作者|安妮·O·克鲁格(Anne O. Krueger)(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第一副总裁)

世界经济的未来正在日益明朗。在疫情刚出现时人们对于是否应当采取封锁和其他措施或其经济成本是否过高还存在着较大分歧。但如今越来越明显的是,只有实施一定时期的封锁限制之后经济活动才可能完全恢复,否则新型冠状病毒将继续传播,持续快速的经济复苏也几乎成为泡影,直到有效且供广泛接种的疫苗问世为止。

当病毒刚开始传播导致封锁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水平急剧下降时,流行病学家就试图教育公众(在许多情况下还有政府当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警告说,只有在R值(受到每位患者传染的平均人数)小于1之后病毒才能得到充分遏制。如果这个数值刚好为1,也就是一位患者只传染一个人,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数就会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科学家还解释说我们可以通过迅速严格的出行管制,高效的检测和接触者追踪(以隔离病毒阳性病例)来更快地将该数值降到1以下。

在那些居家隔离令和其他措施都得到全面推行的地区,疫情的爆发都能被稳住,R值在两到三周内就会有所下降。在某些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一开始就呈指数式增长并引发了更为普遍的自我隔离。同时由于多个疫情热点地区的大部分人都遵守了封锁建议以及追踪/检测措施(或许是出于恐惧),因此流行病曲线也很快被削平了。

相比之下,在那些起初没有实施封锁限制的地方,很少有人采取措施去避免接触或防止病毒传播,或者对这种预防措施不甚在意,因此病例也如预期般上升。虽然确实有一些跟所在地相关的额外因素影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很显然封锁限制的范围以及遵守管制的程度才是度过疫情并实现复苏的单一最重要因素。

不幸的是,民众对限制措施的抵制刚好就在需要公众持续服从规定时愈演愈烈——特别是在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和评论员坚称挽救一条生命的经济成本相对于丧失收入或无法接受其他医疗服务的人们而言太高了。汹涌的公众压力在当时占了上风。尽管流行病学家不断发出警告,但美国许多州的初期封锁限制还是过早地被放宽了

更糟糕的是,许多人在重开启动之后当即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习惯,无视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扎堆(尤其是在室内)、戴口罩,洗手和实施其他预防措施的建议。工厂重新开放,许多零售场所和其他服务恢复了运营(只是缩减了自身接待能力)。短期内的产出和消费者支出大幅增加,失业率开始下降(尽管仍然很高)。但这类重开基本都是在R值接近或大于1开始启动的,这意味着人们一旦开始放松预防措施感染数量就会回升。

结果就造成了一种双输局面。当前的情况既不利于经济活动的持续改善,也不利于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持续减少。如果医疗卫生工作者,医疗设备和检测能力都相对充沛并得到适当分配,那么公共卫生当局或许就能实施足以抑制病毒传播的接触者追踪和隔离。而这也是德国新西兰韩国等国以及纽约这类城市的状况,纽约这个原本全美受灾最严重地区目前的R值已经降到了0.4~0.5。

如果要让病毒检测发挥效力,就必须快速出具检测结果以警告病毒携带者避免与他人接触。但问题是目前检测材料和设备供不应求(尤其是在热点地区),眼下R值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美国的一些医院已经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工人受到了感染,一些重开的工厂不得不再次关闭。受到严重影响的南部和西南各州政府当局已经在重新发布先前放宽的限制,还额外出台了更多限制措施。

但即便在人们坚持遵守预防措施且R值并未显著增加的地方,消费增长率也开始下降。消费者根本无法确信哪些重开能持续进行,而企业则面临着太多不确定性,无力实施长期投资。悲剧之处在于如果封锁措施能在所有地方下达并得到执行,那么将完全有可能实现快速的V型复苏。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甚至连近期的回升似乎都举步维艰。

因此全球经济只能寄望于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流行病学家一直以来都是对的过早的松绑已经为我们在健康和经济福祉方面带来了不必要的额外成本,而可以想象的最佳经济刺激形式莫过于公众对限制措施的遵守足以达到使R值低于1的程度。

R值远低于1意味着意味着限制取消后,消费者和企业可以确信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健康状况)回升将持续下去,经济和社会活动也将很快回复常态。

战胜病毒和恢复经济的两大目标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疫情的控制将决定我们可以以何种速度去安全地恢复经济活动,而公众对预防措施的遵守则将决定病毒被击败的速度。

本文由网易研究局(Netease Economic Research Bureau)与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联合出品。


【限时福利】


@所有人!网易研究局VIP报名限时开启!

-董事长、高管们每天都在看的财经情报-

我们每天都在为全国各地高管们提供独家的精选内容

现在,他们邀请你也加入

↓↓↓

网易研究局VIP能获得哪些权益?



限时特惠: 365元/年(原价:999元)(每天只要1块钱)

购买方式:

第一步:扫码支付365元。


支付365元↑↑

第二步:搜索微信号mmoney163888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研究局主编”微信,将付款成功的截图发给主编,即可加入VIP。


无需验证,1秒通过↑↑

(特殊提示:如您在晚11点-早7点之间下单,可能会遇到延迟回复的情况,主编也需要休息哦~)



【往期推荐】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戈登·布朗(英国前首相)

乔治·索罗斯(投资大鳄)

阿比吉特·班纳吉(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斯特·迪弗洛(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迈克尔·克雷默(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里克·马斯金(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迈克尔·斯宾塞(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詹姆斯·赫克曼(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作者)

卡门·莱因哈特(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考希克·巴苏(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伊恩·戈尔丁(世界银行原副行长)

拉古拉姆·拉詹(IMF前首席经济学家)

浜田弘一(安倍晋三特别顾问)

泽田康幸(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米歇尔·渥克(畅销书《灰犀牛》作者)

罗伯特·巴罗(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新古典经济学宗师)

......

周小川 | 林毅夫 | 朱民 | 黄有光 | 贺铿 | 魏尚进 陈志武 | 金刻羽 | 谢国忠 | 汪涛 | 吴晓求 | 刘元春 | 刘守英 | 许成钢 | 刘俏 | 张军 | 许小年 | 姚洋 | 余淼杰 | 余永定 | 李稻葵 | 李扬 | 田国强 | 曹远征 | 李礼辉 | 张文魁 | 李迅雷 | 巴曙松 | 刘国恩 | 曹凤岐 | 孟晓苏 | 丁学良 | 宋晓梧 | 陆挺 | 王小鲁 | 盛松成 | 洪灏 史晋川 任泽平 | 但斌 | 张礼卿 | 刘俊海 | 张燕生 | 卢锋 | 梁建章 | 甘犁 | 贾康 | 管涛 | 温铁军 | 潘向东......



关注我 看最有态度的财经言论


- 商务合作 -

WeChat:SYNERB | lizhao641807
Email:cehuazu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