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通史 | 第六十三集:契丹兴起(视频、文字)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历史书籍可免费下载。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第六十三集:契丹兴起(上)






  

 第六十三集:契丹兴起(下)




 



解说词


      


第六十三集:契丹兴起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唤起了我们一幕幕新记忆,那些纵马驰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既保持刚健雄武之风,又汲取先进的中原文明,开创出颇具特色的王朝,创造了光辉的成就。他们曾经被忽视,误解,乃至被遗忘过,而如今,当我以全新的角度回顾时,发现,不论他们的族称是否继续存在,其草原文明的基因早已植入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中,其族群也一直繁衍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里。


公元907年正月,北方草原,一场隆重的蕃柴告天仪式正在举行,这是契丹联盟部落首领的即为仪式,木柴在大火中熊熊燃烧,浓烟直上云霄,象征着对上天的宣誓,经过前一年的推选,从此时起,耶律阿保机正式成为契丹的首领,可汗。他将承担起契丹强大兴起的重大使命,契丹长期受强邻压迫,他们渴望内部出现一位强大的首领,能带领他们挺直腰杆,走出弱势。耶律阿保机雄健勇武,富有谋略,在他的率领下,契丹军队东征西伐,屡屡获胜。几乎所有的契丹人,都对阿保机寄予厚望,尤其是阿保机所在的迭剌部,但谁也不会想到,四年之后,阿保机所遭到的最大挑战就来自契丹内部。


关于契丹的起源,《辽史》记载,很久以前,有男子骑白马从土河而东,有女子架青牛自潢河而下,他俩在两河汇合处的西南的木叶山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繁衍称契丹的八个部落。契丹人有坚强的意志,但由于各自为营,力量分散,强敌压境时,曾屡遭惨重的失败,他们先后归附隋、唐,也曾长期被突厥、回鹘所统治,但最终他们在内部联合起来,形成契丹部落联盟。他们渴望强大,当回鹘汗国灭亡,唐朝衰落时,契丹终于等到了最好的契机。耶律阿保机即于此时脱颖而出,耶律阿保机所在迭剌部是契丹诸部中最强大的一部,阿保机的祖父、叔父都做过军事首领,不久阿保机本人也成为契丹军事首领,并在战争中建立威信,先后蚕食了鞑靼、室韦、女真等部落,成为契丹大规模对外征伐的核心人物,阿保机还试图在中原政权的争夺战中获利,以便为契丹赢得最大的发展空间。公元911年,正当耶律阿宝的雄心勃勃要带领契丹争雄于天下的时候,契丹内部却发生了叛乱。


刘浦江:契丹这个可汗的选举制度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制度,我们传统上称为世选制,世选制就说它即有这个世袭的因素,也有选举的因素,从唐朝以来,这个契丹这个民族上到可汗,下到小吏,都有这个世选的因素,比如说嗯,包括一个看仓库的小官僚、小吏,他可能也是实实在在的都在他这个家族里边传袭,但是他不见得是嫡长子,就是谁合适就传给谁。


早在公元909年,契丹内部就应该重新推举可汗,这样一来,阿保机的弟弟迭剌等人和阿保机一样,有资格通过选举成为新的可汗。但阿保机另有打算,他强烈的意识到契丹长期衰弱的根本原因,正来源于以选汗制为核心的世选制,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契丹的所有胜利都将是短暂的。阿保机下决心废除旧制,仿效中原王朝建立世袭的君权,以达到最高统治权的集中和长久。


刘浦江:对于这个王朝的稳定性来说的话,嫡长子继承制肯定有利于这个稳定,因为每个皇帝即位之后,他原则上就是嫡长子,是太子,然后就是他才有这个皇位继承权,其他人是没有这个权利的,所有不容易造成这个皇位的纠纷。


阿保机下决心废除选汗制度,然而废除原始的部落选举制,势必引起无数的权力纷争,耶律阿保机必须谨慎处理,从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起,他就一步步实施着改革,使此前契丹八部落权力进一步向家族集中。然而,即便如此,耶律阿保机不敢贸然公开世袭君权的举措,909年,是选可汗之年,尽管遭到了很多的质疑,但耶律阿保机仍然有意的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如果在这个时候,他立即实施世袭君权,势必会引发契丹内部巨大的反弹,有着无法预料的政治风险,他该怎样应对这些风险呢。公元911年,耶律阿保机必须直面第一叛乱了,他的弟弟拉格等人密谋背叛,阿保机事先掌握了情报,阴谋胎死腹中,对此,阿保机没有采取任何报复措施,他与拉格等人一起登山,发下誓言,赦免了背叛者的罪行,阿保机也借此公开了自己打破旧制的意图。矛盾仍在激化,耶律阿保机试图以拖延的方式,避开选汗制度,但拉格等人并不愿意。公元912年,拉格等人认为,选汗仪式必须在今年完成,并打算在阿保机远征返回途中起兵阻击,阿保机避开风险,抢先回到本部,举行了选汗的蕃柴仪式,造成事实连任,这一次,阿保机仍然没有采取任何报复行为,他不断采取妥协的方式,就是试图以和平稳定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公元913年,迭剌部发生了最大的叛乱,为获得最高权力,拉格等人不惜武力对抗,要杀掉阿保机,叛军力量强大,拉格打算自立为可汗,双发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阿保机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次,阿保机体现出政治家刚毅的一面,果断的将参与叛乱的族叔等核心人物处死,对弟弟也做了象征性的处罚。


刘浦江:阿保机做了可汗之后,明显的是想往这个中原王朝的这个帝制王朝,你也朝这个方向走,想建立这个专制皇权,这个和契丹的政治传统是不相符的,所以当时这个几个弟弟先后三次起来叛乱,而且叛乱之后呢,阿保机对他们并没有直接处死,这个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契丹的世选制的那种传统。


公元915年,又是一个选可汗的年头,阿保机已不担心迭剌部内部会出现叛乱了,除迭剌部外,契丹还要七部,当他出征室韦返回途中,七部酋长联合起来,拦住了阿保机,一起谴责、围攻,在强大的压力下,阿保机不得不交出可汗旗鼓,不再担任契丹首领。不过,在交出可汗旗鼓的同时,他提出请求,因所得汉人众多,希望建立一个汉城,自为一部,七部酋长答应了阿保机的请求。他们当然不曾料到,这正是阿保机转败为胜的法宝。阿保机所说的汉人,多来自战争,由于中原王朝已进入割据时代,阿保机多次向南攻掠,俘回大量汉人,也有一个一些汉人不甘忍受中原割据势力的苛政,主动归附契丹。这里是滦河,河水清冽,不知养育了多少中国人,阿保机也是其中之一,在汉人韩延徽的建议下,阿保机在滦河附近仿照幽州建造起了汉城。与汉人的交往中,阿保机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建立世袭君权便是在一位汉人的力劝下开始实施的。


康鹏:其实汉城的话,是一种一种定居的农业生活,它与这个草原的游牧生活,实际上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就是阿保机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开通的一个人,整个契丹贵族,实际上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开通的,他具有一个开放性,他并不排外,所以他可以把不同的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草原地区你可以建立城市,所以这是他们一个很大的创举。


这里有盐铁之利,又适合种植五谷,阿保机带领手下的汉人和契丹人迅速地将这里变成一个富饶的地方,汉城的盐铁还被输送到契丹的其他部落,为阿保机赢得了民心,他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契丹各部的经济命脉。建立汉城不到一年,实现雄心的机会便已成熟,阿保机派人遍告契丹诸部大人,我有盐池,诸部同食,只知道食盐之利,却不知答谢主人,这样行吗,你们都应该来犒劳我。于是,契丹诸部大热均来面见阿保机,酒酣耳热之际,阿保机的伏兵突然杀出,将契丹诸部大人全部杀掉。自成为可汗起,阿保机花费了九年时间,最终摆脱契丹旧制的约束。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中原王朝体制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尊号大圣大明天皇帝,一个统一的契丹王朝迅速崛起。


刘浦江:耶律阿保机建立这个契丹帝国,从更多的来说,应该是时势造英雄,但是从那个公元八世纪、九世纪以后,因为突厥、回鹘先后在蒙古高原衰落了之后,蒙古高原这个出现一个政治上的真空状态,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崛起。


称帝建国后,阿保机开始大刀阔斧地着手内部建设,他派汉人在林潢兴建皇都,契丹人叫它西楼,也就是后来的辽上京,这是草原游牧民族空前的创举,表明契丹人在积极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就是契丹大字,公元920年,阿保机的命大臣以汉字、隶书之半,就加增减,创制契丹大字,其后,阿保机的弟弟迭剌又以回鹘文字创制契丹小字。


康鹏:阿保机吸收汉文化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他仿照汉字的字形,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这实际上大大地扩大了汉字文化圈的范围,是汉文化与草原民族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


阿保机也开始法律建设,他坚持藩汉分治的原则,以国制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公元921年,成文法《治契丹及诸夷之法》得以制定,这部法律即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习惯法的传统,又深受唐朝法律的影响,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犯罪,根据这部法律判定,汉人犯罪则根据唐律处罚。同一年,阿保机做出规定,南府宰相由宗室出任,加上此前已规定北府宰相由后族担任,这样,原契丹八部分别隶属北南二府后,两府的宰相就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契丹原有的旧制被清除,家天下的世袭君权彻底巩固。阿保机随即开始扩张,契丹铁骑相继征服了悉族,巫古,黑车子室韦,鞑靼,甘州回鹘,阿保机还试图南下,夺取幽冀以致黄河以北的土地,这是他希望做到的,富庶的中原以及先进的文明,始终强烈的吸引着阿保机。此时中原王朝已经到了五代时期,公元916年,阿保机借晋王李存勖与后梁战争之际,收编了李存勖位于山北的八个军镇,公元922年,阿保机又一次与李存勖展开大战,结果大败,被逐出百余里,经过这次重大的打击,阿保机意识到契丹的力量还不足以与中原抗衡,他需要更加强大的国力才能卷土重来,但事不遂人愿,公元926年,同年夏,耶律阿保机病死,他的愿望只能由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完成。


康鹏:阿保机很重要的贡献就是草创制度,大力吸收汉族文化,在吸收汉文化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还有非常重要的的一点,就是在草原地区建立了城郭。


公元928年,契丹数万骑兵与中原的后唐军队展开激战,经过反复较量,契丹大败,生还者寥寥无几。其后多年,契丹不敢轻易南下,新即为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虽然已将战略重心男移,但他必须养精蓄锐,等待机会。不久,耶律德光的机会终于到来,后唐发生内乱,镇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抵御新皇帝李从珂,派使者主动向契丹求援。为获取契丹大军的帮助,石敬瑭许诺,一旦事成,不仅供奉金帛,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作为酬谢。谋求契丹帮助的不仅是石敬瑭,还有拥兵自重的赵德均父子,朝代更迭之际,赵德均也想夺取中原政权,希望耶律德光帮他成为中原皇帝。耶律德光本已答应石敬瑭,但他见赵德均父子兵力甚强,也拟许诺,石敬瑭听说赵德均之事,十分害怕,赶紧派重臣桑维翰面见耶律德光,许诺将竭全国财富以奉契丹。耶律德光最终答应舍弃赵德均,全力帮助石敬瑭。

公元936年9月,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号称三十万,向南进发,到晋阳后,契丹军首战告捷,大败后唐军队,十一月,在耶律德光的册封下,石敬瑭成为后晋皇帝,即为当日,石敬瑭变允诺,每年供契丹帛三十万匹,并将幽州所辖及新、武、云、应、朔州等地正式割让给契丹,加之此前契丹占有的十一州,中原北部与契丹接壤的幽云十六州全部被契丹占据。幽云十六州,北部为崇山峻岭,军事重地,南部则多适合农耕的平原,对于中原政权而言,这一地区一旦失去,北方将再无险可守。对于契丹来说,获取幽云十六州的意义,则更为重大,不仅是在军事上取得了攻守自如的地位,而且富庶的幽云十六州,以及这里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将使契丹真正强大,并获得长久发展。


关树东:契丹原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啊他的这个生产啊,游牧生产他有不稳定性,他需要农业和手工业的这个配合,那么幽云十六州这广大的汉地,应该说生产力很发达,相对来讲在,在契丹统治区域生产力是最发达的,财富也是应该说是最丰富的,那么契丹统治者他占据了幽云十六州,应该说获得了很大的经济上、财富上的优势。

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耶律德光将当地汉制政权组织,纳入契丹的地方官系统,耶律阿保机时期已经形成的因俗而治的思想得到强化,全面确立了南北面官制。南北面官的叫法与契丹习俗有关,契丹族崇尚太阳,皇帝的御账朝东,中枢官员分列南北,两面官衙也分别在御账的南北两侧。北面官一契丹制度治理契丹人,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也是如此。契丹、奚和其他草原游牧民族全部实行部族制,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根据汉制设置州县。


康鹏:对于辽朝境内的汉人,契丹人他是非常开明的,如果这个汉人他接受契丹文化,那么他们认为这个汉人实际上就是契丹人,没有什么区别,他并不以种族与血缘来论你是哪个民族,他实际上更多的是以文化来论你是哪个民族。


这里是北京,当时是幽云十六州中的幽州,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经考古调查发现,南京城的东西南北城墙均有部分遗迹存在,这里成为当时契丹王朝最为繁华的都市。这里是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以南的波罗城,历史上,耶律阿保机曾在这里建成皇都,耶律德光将皇都改为上京,设立临潢府,辽宁辽阳市,契丹王朝在这里建立了东京,设立辽阳府,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契丹王朝曾在这里营建中京,设立大定府,山西大同市,昔日的云州,契丹王朝曾在这里建立西京,设立大同府。上京、东京、中京、南京,西京,这些契丹王朝在不同时期根据汉制建立的五座城池,合称五京。


康鹏:辽朝为什么最后要建立五京,除了受到唐以来的多京制的这种传统以外,实际上更主要的是因自己的因俗而致的统治政策,他要统治不同的民族地区,那么他最多充其量也仅仅是一个礼仪性的、象征性的都城,辽朝真正的政治中心是在四时捺钵之中,也就是说了辽朝的政治中心是不固定的,是随着皇帝的营帐而迁徙的。

这里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湖,清澈的湖水中养育了大量的鱼,生活在附近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每到春季,人们就来到湖边,撒网捞鱼,收获的喜悦在夕阳绿水间扩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古代,这样的场景也经常出现在契丹人四季捺钵的地方,契丹君主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和渔猎传统,四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行宫,称为捺钵,四时捺钵分别有春水,秋山、坐冬、坐夏等名称,主要活动为春捕鹅,捕鱼,夏放鹰,秋射鹿,东猎虎。捺钵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他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捺钵之时,大部分宗室贵族和大臣都随从前往,冬夏捺钵,还要召开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军国大事。


公元942年,又一件重大决议在捺钵中形成,石敬瑭死去,他的继承人石重贵继立,坚持对辽致书而不奉表,称孙而不称臣,这一举动激怒了耶律德光,他决心灭掉后晋,统一7中原。公元944年到947三年多的时间,耶律德光先后三次率军南下。公元947年攻下开封,灭掉后晋,同年二月,耶律德光穿上中原皇帝的通天冠和绛纱袍,在开封登基,下诏将国号改为大辽,改元大同。做了中原的皇帝,耶律德光的事业达到巅峰,这是契丹族先前从未想过的,也是耶律阿保机未敢有过的奢望,从此是起,辽国正式定鼎中原,耶律阿保机被尊为辽太祖,而耶律德光即辽太宗。


然而,这又是一次昙花一现的一线的辉煌,耶律德光很快就尝到了苦果,他虽然打进中原,却没有治理中原的经验,他纵容骑兵与牧马为名,抢掠粮草财物,随意搜刮人民财产,任用契丹部族首领和通事管理汉地,这些措施受到中原民众的强烈抵制,没过多久,耶律德光无法在中原立足,被迫北撤,在北返途中病重身亡。


刘浦江:之所以这样一种结果,我觉得,但是那个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当时这个契丹人汉化程度不高,他们对这个占领广大的中原地区,农业地区,没有太多的兴趣,他没有那种大一统的观念,所以当时呢对中原没有太多的留恋,再有一个呢就是当时的政策,他占领后晋之后,中原地区,他统治政策有问题,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农业民族,统治农业民族的这种方式,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辽太宗之后,辽世宗当政时,耶律家族矛盾重重,辽世宗始终处于此起彼伏的暗杀风潮中,仅仅五年即被刺杀,辽穆宗不仅不理朝政,而且嗜酒无度,整个辽国进入政昏兵衰的萧条状态。公元969年二月的一天夜里,辽穆宗在打猎时,被六名近恃刺杀,接下来的辽国皇帝是辽景宗,他试图通过政治革新以改变辽国中衰的局面。然而,他首先要面临自己最大的缺陷,常年卧病在床,要想力挽狂澜,辽景宗必须要有一位好帮手。那么,这个人究竟会是谁,这个人就是自己辽景宗的皇后,此时被称为萧皇后,她小字燕燕,所以也称萧燕燕,正是她成为辽景宗最可信赖的帮手。萧皇后是一位深悉治国大义的政治家,由于她的杰出表现,公元976年,辽景宗吩咐史馆学士,也有城镇的与,今后书写皇后时,也要称朕暨予,并作为定式,辽人把皇后与皇帝一样看待,合称宫中二圣,据《契丹国志》记载,燕燕皇后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萧皇后成为辽朝最重要的掌权者,她与辽景宗共同努力,使辽国境内气象一新。然而,内部的局势刚刚稳定,外部的危机又重新降临。此时,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宋朝跃然而起,宋朝大军一完全平定了南方,直指北方。


公元979年,在宋太宗亲率大军攻打辽国的附属国北汉时,辽朝派兵援助北汉,经过惨败,宋太宗胜利之余,决定一举夺回被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宋、辽的大战在所难免,萧皇后以辽景宗和自己的名义,调兵遣将,与宋军在幽州展开激战,并取得了高粱和大捷,大挫宋军元气,此后,辽、宋两国互相征战,各有胜败,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辽国加紧了内部建设,在萧皇后的支持下,辽景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重用了大量的汉人官员,这样使辽朝内部政治更加稳定。然而,没过几年,辽景宗病逝,辽国重新面临危机。


公元982年,辽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辽圣宗,当时辽圣宗年仅12岁,他的母亲萧燕燕奉遗诏辅助幼主,被称为萧太后,摄政之初,萧太后非常担忧宗室诸王拥兵权重者比比皆是,对辽圣宗的皇位产生巨大威胁,而宋太宗得到辽景宗去世的消息,再次做大战的准备,萧太后于是令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参决大政,并让韩德让执掌宫卫禁军,从而基本上控制了朝廷内外大权。公元986年,辽军击败了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彻底摆脱了宋朝的威胁,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治已稳如磐石。


在契丹王朝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汉人官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人蓟州玉田韩氏,是最具代表性的家族,韩知古最初只是阿保机皇后的陪嫁私奴,由于深得阿保机赏识,成为管理契丹境内汉人事务的最高官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得到景宗重用,有了自己的领地,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更是深得景宗信任,韩德让身为汉人,深悉中原的治国方法,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治理辽国,屡建功勋,萧太后不仅重用、信任韩德让,而且还被韩德让所特有的魅力所吸引,《辽史》中称,韩德让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这些都是萧太后所欣赏的。作为汉人,韩德让身上所具备的汉民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对萧太后乃至整个契丹民族都产生了很大的吸引。


关树东:辽朝中后期以后啊,很多这个契丹人啊,也都信奉这个儒家的文化,从他们的这个起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很多这个契丹人的这个汉名了,就是用一些儒家经典的一些这个字来取的,辽朝禁止契丹人从事这个,就是科举,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呢其他很多契丹贵族啊,也是积极学习汉文化,甚至冒着这个违法的这个危险来参加科举考试。


韩德让可以毫无顾忌的出入萧太后的幕账,与萧太后共同处理政务,在韩德让的建议和主持下,萧太后进一步实施开明政策,实行不分番汉的选现任官的标准,团结契丹贵族和汉人官员,确立科举取士制度,劝农植桑,促进经济商贸,辽国从此更加强盛,而韩德让则贡献了自己全部才智。公元1004年,萧太后赐韩德让姓耶律,并肯定其为皇族,从此韩氏家奴的身份得以改变,成为契丹贵族中的一员。


康鹏:虽然从血缘上,玉田韩氏是汉人,但是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已经契丹化了,这样就为玉田韩氏家族很好的融入契丹民族,或者是将汉族文化带入契丹族文化之中,建立了很好的联系。玉田韩氏家族实际上是汉族文化与契丹族文化,或者是草原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缩影。


公元1004年,在国力强大之后,萧太后试图向南发展,她与辽圣宗亲率水大军南下犯宋,韩德让随行,辽军相继攻占了遂城,定州等地,兵临澶州城下,不过,由于有耶律德光的前车之鉴,无论是萧太后、辽圣宗还是韩德让,他们都没有打算灭掉宋朝,只是想在有利的情况下,实现与宋朝和解,最终萧太后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大战之后,辽宋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约定,宋每年送给辽朝白银十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互守疆界,互不干扰。澶渊之盟,结束了双方无休止的战争,双方正式互称南朝、北朝,成为兄弟之邦,从而使辽朝进入鼎盛时期。


康鹏:承天太后对宋和战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她的军事才能,她在辽圣宗初期,抵御住了宋太宗的雍熙北伐,同时在统和中,她又率军南下,逼迫宋真宗达成了澶渊之盟,造成了宋辽两国长久的和平局面,实际上就是以战求和。

公元1009年,萧太后病逝,葬在了医巫闾山,萧太后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即统领着走向鼎盛,造福了一方百姓,也为中华民族的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萧太后死后,辽圣宗继续厚待韩德让,赐得让名隆运,韩德让从辽圣宗东伐高丽回师时重病,圣宗和皇后甚至亲自奉汤药。他死后,圣宗和皇后、诸王、公主以下大臣都制服行丧,他的葬礼遵照承天太后的规格,灵车启动时,圣宗亲自挽拉灵车哭送,最终葬在萧太后墓旁。此时,汉人历来所尊崇的忠孝礼仪已完全融入了辽圣宗的思想。经过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萧太后几代人的努力,先进的中原文化,最终在契丹生根发芽,持续不断的经济联系,政治影响与文化认同,促使各民族间真正融合,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大辽,赫然凸显于中国历史上。


编辑:王子



据央视


【往期列表】

第六十集:东京梦华

第五十九集:偏安东南

第五十八集:宋金和战

第五十七集:靖康之难

第五十六集:王安石变法

第五十五集:士大夫共治天下

第五十四集:澶渊之盟

第五十三集:宋太祖

第五十二集:五代十国

第五十一集:唐代宗教

第五十集:唐朝的对外关系

第四十九集:敦煌

第四十八集:吐蕃兴衰

第四十七集:世界都会长安

第四十六集:中晚唐的困局

第四十五集:安史之乱

第四十四集:开天盛世

第四十三集:武则天

第四十二集:贞观之治

第四十一集:炀帝功过

第四十集:再造统一

第三十九集:魏晋佛教

第三十八集:陈朝兴亡

第三十七集:北周武帝

第三十六集: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十五集:梁武帝治国

第三十四集:门阀政治

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

第三十二集:西晋统一

第三十一集:诸葛亮治蜀

第三十集:三足鼎立

第二十九集:黄巾起义

第二十八集:清议与党锢

第二十七集:丝绸之路

第二十六集:光武中兴

第二十五集:王莽改制

第二十四集:昭宣政治

第二十三集:两汉经学

第二十二集:汉武帝

第二十一集:文景之治

第二十集:郡国并行

第十九集:楚汉战争

第十八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第十七集:秦国崛起

第十六集:诸子百家

第十五集:战国七雄

第十四集:列国变法

第十三集:孔子

第十二集:春秋争霸

第十一集:周王室衰落

第十集:周公摄政

第九集:武王克商

第八集:商代文明

第七集:殷商兴亡

第六集:夏王朝觅踪

第五集:邦国时代

第四集:文明起源

第三集:农业起源

第二集:中华先祖

第一集:中华道路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精品课程】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20)〔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9)〔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8)〔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7)〔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6)〔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5)〔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4)〔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3)〔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2)〔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1)〔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0)〔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9)〔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8)〔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7)〔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6)〔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5)〔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4)〔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3)〔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2)〔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视频〕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历法(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职官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王立群读史记》04储君之争(汉武帝系列)

《王立群读史记》03立储风波(汉武帝系列)

《王立群读史记》02宫闱角逐(汉武帝系列)

《王立群读史记》01史家绝唱(汉武帝系列)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东汉辞赋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两汉乐府诗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秦及西汉散文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诗经》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绪论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中国通史 | 一百集(前50集)【视频、文字】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