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历史版图变迁的思考

四野子弟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 国家是什么,领土代表什么,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才能令世人尊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阅读、一起思考吧……


现代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是「民族国家」,即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它由一个或者数个民族基于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体制而构成。「民族国家」是欧洲在19~20世纪发展出来的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概念及实践。

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要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纷繁复杂的那些国家,最好使用「文明国家」的概念,即具有独特的文明根基、悠久的历史、连续的文明认同等特征。

中华文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而变化。经研究表明,中华文明可以说是多中心多元并存的,是离散和统一交织而行的,是内涵和影响范围不时嬗变的。中华文明的开端是以黄河中下游的区域文化为核心,然后通过不断吸收、融合周边的文化,偶尔也引进遥远西方(印度、波斯、阿拉伯、欧洲)的某些文化元素发展而成的。中华文明的中心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变迁,文明的边界也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拓展或者收缩。中华文明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时甚至似乎超出了它所能驾驭的范围。

有一位欧洲哲人曾经这么说过:如果让我选择出生地,我会选择这样一个国家,它的面积和人们的智力相匹配,这样国家更有可能治理得好。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业,没有人需要将自己的职责托付于他人;在这里,人们彼此熟悉,无论是密谋犯罪还是谦恭美德,都逃不过人们的检视和裁决,因此,人们把热爱「公民」而不是热爱「领土」当作爱国。

德国在1871年的俾斯麦时代,领土是61万平方公里,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战,领土缩水为53万平方公里,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土缩水为35.65万平方公里,即在不到80年的时间里,德国领土就缩水到了只有原来的58%,将近一半的领土灰飞烟灭。中国有8个省、自治区(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黑龙江、甘肃、云南)的面积大于德国现有的领土面积。大量的德国历史文化名城被割让,就连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康德的出生地、生活地和逝世地——德国柯尼斯堡(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的首都或者首府),都已经被称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将近80年了。此地的德国人已经完全被俄罗斯人所取代,德语也已经被俄语所取代。因此,如果德国人需要拜访他们的历史文化中心,就只能出国旅行了。尽管如此,顽强的德国人仍然在近乎于亡国的二战废墟下很快就重新崛起了,而且成长为欧洲的第一大经济体,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远超它的那些欧洲战胜者们。特别是它对战争的反省态度更是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好感。所有这些,不禁令人陷入沉思: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德意志民族创造奇迹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从后面的附件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的领土在历史上总体而言是在扩张的,只是到了近代才遭遇了比较大的边疆领土缩水,而核心领土始终处于中华文明圈内。当然,就国际政治而言,关于历史疆界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在实践中也有不少的争议,对立的各方基本上都是各说各话,各有依据,在此就不做更多的讨论。

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领土问题无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过,我们更要关注那些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更为关键的因素,特别是软实力中的核心因素。中国传统政治有无道、霸道和王道之分,现在,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让世人痛恨无语的是无道,让世人畏惧腹诽的是霸道,让世人心悦诚服的是王道,而让世人尊敬爱戴的才是正道。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呢?预测不易,问题太大,还是让我们各自思考和各自遐想吧。也许,作为中华文明圈中的一份子,你,正在发挥着自己那份历史作用呢……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欣赏下面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说明。

附件:中国历史版图变迁


 活动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 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周 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 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 等。



战国 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朝。



西汉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大漠南北为匈奴地。青藏高原为诸羌地。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东汉 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领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 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形势。西域和境外方面,西晋仍设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东晋十六国 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西域校尉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青藏高原有吐谷浑及宝髻、孙波、女国等羌族聚居。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




隋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583年后突厥分为东西二部,分据隋朝北部及西北部。隋朝境外辽东为高丽,高丽东北至海为靺鞨诸部。靺鞨之西为室韦诸部。室韦之南至隋边塞为契丹、霫、奚等部。昆明、濮部等则位于隋之西南。青藏高原西部为女国,中部为宝髻、孙波等,东部则为附国等。



唐 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渐次削平隋末以来割据群雄,至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完成统一。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 灭高丽后,唐版图臻于极盛。吐蕃兴起于七世纪初,据青藏高原一带,连年与唐争衡。 唐之西南为濮子、金齿等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为靺鞨、室韦诸部。



五代十国 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





北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统一。传至1127年金兵破京师,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是为北宋。自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为辽、北宋南北对峙时期。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黠戛斯。



南宋 1127年金侵宋军北撤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是为高宗,南宋开始。自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 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疆界与北宋时相若。 金兵灭辽后,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其时,蒙古高原为乃蛮、克烈等突厥、鞑靼部族所有。




元 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是钦察汗国。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后,即北伐中原,元帝北逃,明继续四出征讨,1386年终完成统一大业。1368年元帝被明军追击而北逃后,传至1402年去国号称鞑靼。鞑靼之西则为瓦刺。 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永乐十六年(1418年), 东察合台汗西迁至亦力把里(新疆伊宁)。



清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先后统一东北诸部族,吞并漠南、蒙古,于1644年灭明朝,并不断拓展疆土,于1759年完成统一大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国远东地区边界,并划定外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边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中华民国 基本承袭了清朝的领土疆域。直至1946年1月,南京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抗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于1947年收回。此外,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亦同时归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位于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周边国家有俄罗斯、阿富汗、缅甸、尼泊尔、越南等。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



声明:附件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分享自己或前辈的记忆或人生感悟。

投稿:siyezidi@126.com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原创文章】



长按图形  赞赏文章


欣赏好听的音乐,享受此刻的时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