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总第178期)

2017-05-16 杜骏飞等 杜课

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

文|杜骏飞


二十年前的今天,汪曾祺先生去世。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意思是:他的去世,标志着他那一代有士人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消失。

 

汪曾祺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同学们让我谈谈他的文学,但是,比之文学,我还是想谈谈众人口中“士大夫”这个词。


1


士大夫,是一个复合称谓。士和大夫阶层,原本是有民与官的差别。但战国后期,士大夫作为一个合称,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绝大部分的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但早期的大夫却未必,他们大部分只是贵族世家子而已。从士人到士大夫,表明了知识分子开始介入治理,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精英治理体系



“学而优则仕”不是一个完整规范的制度,但还是要比世袭制强很多。如果我们今天以官二代作为组织文化,不鼓励阶层流动,关闭草根精英上升通道,那无异于以世袭制来实施政治选拔,这是自战国以来的政治选拔进化趋势的总倒退。


2


不用把士大夫精神只与儒家绑定士的阶层在儒家学说之前就出现了。在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容纳了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墨家、道家。事实上,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对士大夫道统的本质的伤害,它使得后世的士大夫精神里,普遍缺少了一些儒家文化所不具备的知识分子品格。好在,诸子的学统并未中绝,甚至在宋、明各朝代,也还残留着形形色色的百家精神。

 

今天,我们在谈及士大夫精神的时候,还是要把信念、立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放在首位,不能以偏盖全,挂一漏万,甚至唯儒独尊。如果以狭隘的定义框定所谓标准,那是对士大夫精神源泉的背叛。


3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在实然的中国历史中,士大夫精神主要是儒家气质,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如果从读书人的立场说,他们的行动逻辑就是:文以载道。这个道,可以说是气节、王道、仁义道德的总体,是精神家园的所在,也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坚执的人生底线。

 

今天,我们这些后世的知识阶层,还当得起“士人”这一称谓吗?当我们写文章,只知写言不由衷的遵命文章,做“智库”,只知揣摩上意注释讴歌的时候,我们已与“士”的精神毫无关联。尊王而不循道,这在精神上是何等的倒退。奴颜卑膝,曲学阿世,甚至也远离了儒家文化里的“忠君爱民”。

 

至于以文化人身份致仕者,其普遍之风气更不必提。真正的“士大夫”精神,恐怕已然不在人世。


4


士大夫精神,是“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清高不移。

 

孔子自己的一生,当得起士大夫这三个字,他致力于克己复礼,辅佐仁政,栖栖惶惶,席不暇温,他也很想有辉煌的仕途成就,但即使如此,却始终没有丧失对道的坚守。

 

鲁定公六年时,季孙氏僭越公室,大臣们掌握了祭祀、征伐等国家政事,孔子当时四十八岁,看不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愤而“退修诗书”:不求做官,专心修诗书,定礼乐。


 

后来,孔子由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改任为司空,鲁定公十一年又晋升为大司寇,并代理执行宰相的职务。当鲁君中了齐人的计,沉迷于女乐,怠惰于国事,郊祭后又没有按照礼仪惯例向大夫们分送祭祀的胙肉时,孔子于是“因膰去鲁”:毅然辞职出走,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

 

自然,今天的所谓“士大夫”阶层是不会有这样的故事了。我们都熟知儒家文化的温柔敦厚,何曾想到过孔子的弘毅不屈?当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时,是不是也要汲取一下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士大夫精神?


5


自然,士大夫精神,我们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墨家那摩顶放踵以济世的伟大情怀。 


《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看来,墨学是从儒家学派中诞生出来的。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在战国时墨家成为与儒家并美的人生哲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学篇》)。墨家与道家,也成分庭抗礼之势,所谓“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



墨者们大多是这样一种士人,具有理想信念:公天下、兼爱天下;具有勇敢精神,为了公理与道义,可以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西汉初年的陆贾说:墨门多勇士。《淮南子》书则说,墨家中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些,都是对墨家献身精神的真实记载。

 

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我也曾由此,认为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与墨家思想一脉相承,认为王阳明在内心深处是一位墨者的传人。

 

孟子对墨家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地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家之士大夫精神虽好,可惜其社群体系已是灭绝了。据学者考证,最迟在汉代,先秦墨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已经消失。


6


好在,后世的中国,我们还有文天祥、岳飞那样壮怀激烈、以节死国的忠烈豪迈。

 

我们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奋发宣言,还有一代又一代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而奔走不息的士人。

 

自然,我们也还有独善其身的士大夫精神,有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蹈独立。

 

然后,我们终于谈到了我们所尊敬的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颠沛流离,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的文章就像一片海,温润却并不苍凉。他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人是有诗意的。”

 

我是很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我也深感他的内心难得地葆有着士的情怀。但是,当我回顾两千五百年来的不绝如缕的士大夫精神时,不得不说:汪先生温润退守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深夜在历史中读到的士大夫,与形形色色的壮美无匹、刚健清新、矫矫不群、直道而行的禀赋,还有差别。也许,所谓“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他之前,已经悄然离开了人世。



人物生平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曾以《他乡的咸鸭蛋我是瞧不上的》一文小范围走红于互联网。1997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今天,是汪曾祺先生逝世20周年。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汪老写诗,写散文,写戏剧,写小说。此外,爱研究饮食,喝酒,写字,画画,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这话说得挺狠的。不过汪先生没了,这个阶层确实也不存在了。

 

汪老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一点都不端架子,也不迂腐做作,他的真性情即便是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相当可爱。



汪曾祺的散文不讲什么大道理,也不谈什么玄奥主题,没有主旋律,只娓娓道来生活里那些细小琐屑之事,如话家常,却常常使人感受到平凡的事物中所蕴藏的温暖和趣味,感受到日子里流淌的慢。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有的同志建议我写写剧团演员,写写他们的心灵美。我是想写的,但一直还没有写,因为我还没有找到美的心灵。”



文以载道

率性自由

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一个士的传统,这个传统被各类革命基本荡涤后,优劣具损,连闪光的一面也难见了。汪曾祺自己可能并非天生如沈从文先生那样,是星斗流水、天生如此的纯然散仙,他比沈先生更聪明,有点小狡猾,所以更通透。也唯此,能够相对平安的,度过十年浩劫。

 

文学评论家杨早说:汪曾祺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曹雪芹,他大部分的作品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写作,是住在西山黄叶村开始回顾当年繁华梦的这样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他的小说越到后来,越是返璞归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跌宕起伏故事,只是呈现情景。朴实字句、大量短句、对民间生活的平静陈述,这已经成为一种“汪曾祺符号”了。



1985年,汪曾祺先生如是说:

 

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汪曾祺不仅打动了某个特定地域人们的心灵,更用他的笔沟通了整个汉语读者的心灵,用恬淡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共同的故乡。



二十年前人已走

江湖迄今茶未凉

二十年前的今天,汪曾祺先生去世。

 

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阿庆嫂有几句唱: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对汪先生来说,不仅没有“人走茶凉”,相反,二十年来,他这壶酽茶小火慢煮,从未凉薄。相反,他的知情识趣、他的淡泊襟怀、他的茶酒人生、他的诗书画意,正在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钟情。

 

很喜欢读汪曾祺的《随遇而安》,虽然书取名随遇而安,在骨子里却感到一股乐观向上的劲,字里行间感觉得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丈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颠沛流离,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的文章就像一片海,温润却并不苍凉。他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人是有诗意的。

 

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本期资料整理:魏晓惠

汪曾祺生平资料来源于360百科

部分文字资料参考:公众号群学书院《“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二十年前人已走,江湖迄今茶未凉》;公众号果麦文化《汪曾祺|文艺界的泥石流、市井里的小清新》;知乎张佳玮答案《如何评价汪曾祺和他的文学作品?》;孙郁《革命时代的士大夫》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 | 新闻理想 | 父母与子女 | 大学规划 


文字: 反韩与爱国 | 死亡课 | 杜课密码 | 《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 | 苦难与重生 | 共享单车 | 知识付费 |  阶层固化 | 范雨素 |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 | 夜话劳动 | 乌里之死 | 秦玥飞的选择 |KO | 实习戒律 | 阿米尔·汗 | 敬畏 | 父亲 | 校庆 | 雍园记· 二 |《雍园记》· 三  | 雍园记· 四 | 母亲节的作业与杜老师的点评 | 雍园记· 五 | “极致”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体验


音频:一诚天下动 | 罗尔事件 | 青春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魏晓惠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