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偶像公司CEO自述②:那些年我打过交道的训练生父母

霍水 娱理 2020-09-21


经过国内几档节目沉淀,想必大家对偶像节目、偶像公司、偶像职业已不再陌生,但偶像父母这个群体却鲜少被提及。


前段时间,一位偶像公司CEO向娱理工作室讲述了他只签有钱人的孩子,(偶像公司CEO自述:为什么我不愿签穷人的孩子?),他的这种商业逻辑指向了“贫富”带来的家教和见识差异。训练生父母的“素质”,包括收入、职业、学历,明显成为业内人士筛选签约训练生的标准。


那么被签约的训练生,他们的父母在业内人士眼中,是怎样的一些人?是鲜明的个体还是模糊的群体?他们是否具有一些共性?偶像公司与训练生父母相处的模式是怎样的?


还是这位CEO,创业6年,曾跟上百位训练生父母打过交道,他表示在他眼中没有特别的父母。训练生父母总体呈现出“对女性性别很敏感”,“嘴上很佛系行动很诚实”,“孩子越优秀越想掌控”,“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一样”,“偏见持续到底”等几种特质。


娱理工作室独家制图


这是偶像公司CEO自述第二篇,以下为他的观点:

“签我女儿,你们想干什么?”


对于训练生父母,我有一段关于“性别”的深刻记忆,这导致我潜意识一直觉得做女团很麻烦。训练生性别上的刻板印象首先不是来自于行业,而是来自于家长们的态度。


刚入行的时候是2015年,那时候我们是同时做男团女团的,选中的训练生们来公司签约的时候,男女对比反差很大。


男团成员都自己来了,也没家长跟着,一些未成年的,后面补个监护人签名就行,很顺。女团成员都是父母全部到场,不在上海的,也要不远万里飞过来看看我们公司什么情况。


那场女团签约,让我时常回想的一个场景是这样的:


一个女孩的父亲站在我们公司楼底下,拦着其他女孩的父母,阻止他们上楼签约。同时,他还斥责与他一起站着的女儿、和下楼对她进行劝导的我们公司员工。这位父亲声称知道自己女儿是什么“货色”,也知道公司签她女儿是想干什么。


在他的理解范围里,偶像行业进来就是明星,当明星门槛那么高,怎么会轮到他女儿?他说,女儿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平平,艺术天赋也一般,就剩长的好看,我们想干什么?我们是不是要拿他女儿做什么利益交换?女孩脸胀得通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听到这位父亲说的话,我们都惊呆了,签个女孩还能有这么大的图谋?在不了解行业的家长的眼中,孩子做偶像就是当明星,他把孩子和电视上的那些大众明星一对比,差别很大,就很容易把偶像公司当成图谋不轨的下流之地。


男女区别看待、女训练生父母往往过度参与,这是家长们给我上的第一课。


男团大通铺,女团大城堡=训练生节目《创造营2019》和《创造营2020》的区别。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最优秀的训练生,

总有想掌控全局的家长


我接触的训练生,最优秀的那几个有一成的比例——她们样样出众,父母更是存在感十足。


孩子在外人看来都那么出众,在父母眼里就是下一个章子怡,下一个范冰冰。这些家长对孩子都是“给予厚望”,也想当然的认为公司应该砸最大的资源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同时,在家长滤镜下,公司给的资源总是不够,配不上他们的孩子。


其实不管多优秀,训练生在公司眼里都是发展期的艺人,最后谁能出来,谁能赚更多的钱没有定论。公司资源有限,不可能只砸在某一个人身上,这群训练生的父母则功利心比较强,对行业多少有些了解,不会跟你明摆着说诉求,但会找别扭来戳你。


比如有一个训练生家长,跟我们一直虚与委蛇,就不签约,说要看看女儿跟公司的匹配度。人是我们前期花了钱和时间培训出来的,但家长就拖着,暗地里找下家,最后我们也没签成。还有一个家长,不停暗示我们应该全力捧她女儿,资源砸不到位就不合作,最后双方都很消磨,签约了也只能解约。


这类家长,我觉得偶像公司都会遇到几个,他们真的是对孩子“给予厚望”,认为一切都该围绕他们孩子转。


那么他们最后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孩子通过努力,最后出来了,他们就是类似于孙杨妈妈那样的人,孩子干什么事、说什么话,都得从他们这儿出,而这些孩子大概率也会依赖这种关系,让父母掌控全局。那经纪公司在其中就会很难做,根本规划不了这个艺人的职业前程。


外行人强烈干预内行人,恕我直言,在强势家长掌控下的优秀训练生生,走不了多远。


截止发稿前,热搜#孙杨妈妈#阅读8.7亿+,讨论9万+

“就是让孩子多学点艺能、长见识”


这句话可以说是未成年训练生父母们的标准话术了,但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家长,不实诚。只要有机会能让自家孩子在舞台上露面,一个个都挺舍得花钱,争角色、争位置、比行头。


我们的主流文化还是内敛的,在名利上,大家真正的想法都在心里憋着。娱乐圈包括我们偶像行业,其实给大众的印象并不好。家长们都听过、见过娱乐圈各类负面事件,包括艺人自我膨胀、素质不高、潜规则多等,你问一个父母对娱乐圈印象怎样?回答都是“大染缸”。


真让孩子学艺能、长见识,何必到这个他们认为的大染缸中?还签约?培训班上上就可以了。


我跟一个女孩的父亲进行过一次长谈,这位父亲起初的基调就是标准话术,但说起国内已经出名的几个女偶像,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多评价几句。你能感觉到他是向往的,娱乐圈给他的印象也是负面的,但如果他的女儿能够成为TOP级的偶像,那无论如何都要上,负面算啥?换自己肯定能摆平。


“BBC NEWS中文”2019年发布的新闻短片《如何打造一名中国偶像》截图,短片主角是一名当了三年训练生的12岁少女。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还有儿童训练生的父母的案例。


SMG旗下有个小荧星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儿童训练生。小荧星每年都会搞年终汇报演出,但是这个演出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孩子要自己花钱买衣服、买道具,演出时候的站位、最后评奖都要运作。我知道的那些口口声声标准话术的家长,一个个都挺舍得花钱。真没想出名,艺能都学完了,还花这钱干嘛?


“BBC NEWS中文”2019年发布的新闻短片《如何打造一名中国偶像》截图,图为训练生素人海选现场。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总以为自己是特别的那一个


我没见过很特别的家长,但却有不少自认为自己和孩子很特别的家长。


上文说的那个女孩父亲,内在实质渴望女儿成为TOP级艺人,而他的潜台词是TOP级艺人他要,同时他还要闺女“出淤泥而不染”,跟他听说的那些娱乐圈“脏乱差”明星不一样。还有来咨询儿童训练生的家长,有一家也是这样认为——娱乐圈是“大染缸”,但儿子在她的管教下,不会“同流合污”。


这里我先不说娱乐圈、偶像行业是不是这些家长认为的“脏乱差”,仅从逻辑上来看,这种想法就很浅薄自负。这种心理就很像在澳门赌场赌博的人,都知道是万丈深渊,但一开始连赢几把,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忘了自己是谁,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能赢到最后。


人类社会的规律就是个体容易受大环境影响,尤其在学坏方面,滑落更是轻而易举。


我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描述这种现象。2016年,我们的韩国业务代表普及业务知识时提到过韩国有一个腰部女团,也没曝光,5个成员4个吸毒,没吸毒的那个反而被逼退团了;我之前建的6人女团,有一个人对公司怀有对抗情绪,其他5人很快抱团,团队根本运营不了。


假如娱乐圈、偶像行业真是他们认为的“大染缸”,那孩子进来后,还能“冰清玉洁”逆流而上?这些家长想象的是凭一己之力挑战社会规律。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所有人都走一条差不多的路,10000个来训练的人,坚持下来的有1000个,最后挑100个上节目,然后9个出道成团。你的孩子大概率是那10000个里面没坚持下来的那些,如果最后真有机会能出道,那么别人吃过的苦,经历过的事,她一样也不会少。


韩国女团“少女时代”9人时期旧照,成员多为训练多年后才得到机会成功出道的训练生。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根深蒂固的偏见


前面一直在说娱乐圈、偶像行业“大染缸”,这都是家长们的普遍印象。就连我妈,她在我创业的时候都会提醒我,要我洁身自好,什么黄赌毒别沾,我还是个创业者呢,还不是训练生。


但在名利的诱惑下,这种负面印象依然不妨碍家长们的涌入,其中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是特别的,能做到跟别人不一样;还有一部分家长欲望低一些,尝试的态度,会受负面新闻影响。我还没有见过真正把“偶像”当正经职业的家长,当然这也跟行业发展和国内文化有关。


最近一档很火的训练生选秀节目,有成员被爆出当小三,就有家长来跟我说“果然娱乐圈就是这么乌烟瘴气”。这件事就加深了这位家长娱乐圈“大染缸”的负面认知,至于他的孩子要不要继续当偶像,就看以后一个个娱乐圈负面新闻对他的刺激程度了。


在偶像行业发展还没能到影响主流认识,让家长认可“偶像”是个职业,即使当不了明星也能一年拿十几二十万当个“白领”的时候,这种偏见整体都不会改变。


不好的事每个行业都有,只是娱乐圈太被关注了。


“BBC NEWS中文”2019年发布的新闻短片《如何打造一名中国偶像》截图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我知道的影视圈大佬,那些业内人士通常不建议自己的孩子在娱乐圈发展,但他们的理由绝不是娱乐圈乱,而是更加具体和实际地指向了“付出与回报比”。


这行成名是偶然,但是成名后,你就没有隐私、没有个性、没有时间,用自己的一切去换钱,太苦,不划算。成名的路径更苦,奋斗的过程还不能跟其它行业一样,无法形成被社会认可的“资历”,人家能成为资深律师、工程师、专家,你没出名难道会成什么资深艺人么?

以上是我接触的训练生家长,以女孩家长居多,男孩家长一般放养,管的少。


我开过一个偶像培训学校,有很多未成年男生自己带着钱就来了,至于他们是怎么说服家长拿到钱的,还是跟家长吵架翻脸拿到钱的,我们也不知道。这部分不管事的家长,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研究家长心理。


就我接触的家长来说,偶像公司跟他们相处时的最好的模式,就是不相处。


训练生、公司、家长,我认为三方最好的状态就是,公司跟训练生沟通,把事情确认好,然后他们回去跟家长沟通,能不能摆平父母就是他们的事了,摆不平,也请不要带到公司来。根据合同,大家各自履行好自己的权利义务。


对于未成年训练生,家长作为监护人,总撇不开,这个没办法。所以我的选择是要做也只做男团,因为家长几乎是放养,不插手业务,绝不碰未成年女团,太麻烦了。


2017年出道,平均年龄11岁的内地女团TG—YUMMY。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台剧文艺复兴  我们都是湖北人  90后三十而立

疫情下的综艺   疫情下的剧组  疫情下的电影人 

疫情下的临时工  疫情下的电视人  疫情下的影视行业 

疫情下的新人演员  训练生节目版权费调查

偶像公司CEO谈新人标准  音乐综艺修改歌词之谜

影视剧综艺配音  粉丝运营请就位

国产剧滤镜调查  韩国N号房事件

庆余年  囧妈  寄生虫  想见你  安家

花木兰  三千鸦杀  王国  青春有你2

张国荣  巩俐  汤唯  梅小青  孙俪

黄晓明  佘诗曼  李宇春  许光汉  邱泽

 黄轩  孔雪儿 楼姐楼炅择  刘维  黄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