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公司CEO自述:为什么我不愿签穷人的孩子?
短短几年时间,造星体系天翻地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只要在一档重磅级节目中露脸,有时甚至不用出道,积攒够了一定体量的粉丝,便有了当明星的资本。
艺人选秀节目,如火如荼。新人成名路径径清晰可见:签约某个经纪公司——唱跳训练——送进大平台的节目——充分曝光——出道或不出道。
以上流程的精髓为“充分曝光”这一环节。当代造星体系虽不那么成熟,但也有了工业化流程的味儿:只要资源砸到位,总能捧出个人。
残酷的是,没钱,资源便砸不到你头上。比如有训练生因付不起20万元版权费,放弃节目中的才艺展示。
另一个案例,更显示出在这个体系中,艺人因为没钱可能产生的极端行为:贫困艺人黄智博在新节目筹备期间,以贩卖口罩为由诈骗28万元,诈骗来的钱几乎都花在了其个人消费上,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相匹配的格调。黄智博最终被判了3年3个月。
截图自微博
时代是否已将穷人的明星梦越抛越远?穷人在当下是否失去了做明星的资格?
创业六年的一家上海偶像公司CEO对娱理工作室表示,他从一开始签人的时候,就不会考虑穷人家的孩子。
以下为他自述:
签错了人,出道成团了但没法运营
我2015年底的时候入这行,当时娱乐圈钱多,风口是直播,艺人经纪这块还是蓝海。
我们当时弄了个素人演唱会选人,每周都有,一场10来个人表演,还弄了VR直播。选人标准很简单,就是在人群里找最好看,找最有舞台感觉的那个。来的素人大部分都有评奖,有8888块、6888块的,最差的也有1000、2000块。
素人演唱会做了几期,手里就积攒了一批有潜质的素人,然后又投了上海的一家培训学校,加在一起,我们在训的素人有120多个。人足够了,就开始想的是怎么包装出道。
然后我们就做了个6人女团,成员有从手底下素人选拔的,有韩国公司推荐的,有合作伙伴推荐的。合作伙伴推荐的那个女孩,之前签过吴宗宪参股的公司,看履历很还不错,考核的时候表现也挺好,我们没做背景调查,直接就签了,现在看来这是当时巨大的隐患。
因为经费问题早已解散的1931女团2017年旧照,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为了把女团做好,我们给女团单独成立了个公司,每个女孩都持股,培训、宣传、日常开销都是公司负责,3个月投了300多万元。
我们想的就是,让女孩做股东,大家一起把这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好好干。但女孩们认为自己跟公司是对抗的关系,公司多赚一块钱,她们就少赚一块钱,她们对行业的看法、对自己的规划,跟公司都不一样。公司把女团当事业,她们想的是赚快钱,还不能便宜了公司。
这种自私又极具煽动力的想法,任何组合只要有一个人这么想,其他成员也会跟着这么想,那个合作伙伴推荐过来的女孩,在其中就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2016年,我们把这个女团送到韩国打榜,就在那出道了。出道没几个月,碰上限韩。团成员6个,有一个是韩国的,就来不了中国做演出了,实际在国内的团成员是5个。
砸了很多钱,终于把女团弄出道了,本来是开始做商业、大家一起赚钱的时候,但那时公司跟女团的沟通成本巨大,简直快到了沟通不了的程度。我们只好把女团转让出去,尽量收回成本。
那个煽风点火的女孩后来去了《创造101》,被人在微博上爆出很多黑历史,当过小三,家境不怎么好。从时间线来看,她跟我们签约的那段时间就在当小三,这事就是个定时炸弹,如果是爆在我们运营的那段时间,那么女团就可能转让不出去,那我们的300万元就打了水漂。
训练生节目《创造101》节目现场图片,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这事让我有了一个简单又粗暴的认知,长得好看的又家境不好的艺人,我不会对她们抱有什么期望。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和多年混社会的经历,容易导致她们自私狭隘,很难跟公司的规划匹配,而且你不知道她以前混社会的某个经历,会不会成为“炸弹”。
女团转让出去后,公司整体经纪业务全败。
我复盘总结是整个流程都有问题,包括新人开发、艺人管理、唱跳培训、榜单输出等等环节,都不成熟。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败在人身上,一开始选的人不对,后面不管你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都变成了无用功。
因为限韩、经济不景气,加上自身管理不成熟,公司2017年就转让出去了。总体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再投钱签人,我考虑的因素就多了,对行业和人性的思考也多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行业?——光环加身,艺人成名后的回报率巨大。
怎样的艺人能成名?——长得好看,对成为艺人有很强的欲望,意志坚定。
进这行的人图什么?——图眼前的钱,还是图以后的钱?
想通了,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了,最关键的就是区分艺人的欲望是哪种类型。
需要钱,为了赚钱的,他今天因为偶像离钱近就来当训练生,明天也可能因为直播赚钱多就去当主播了。而且你不知道他为了钱会干出什么事,像黄智博。你也不知道她以前干过什么事,像我签的那个上海小三。
图源微博
家境好的、不缺钱的,他如果来这行大概率是真的喜欢,想要长远发展。这样的人容易心无旁骛,能容忍长时间的训练和籍籍无名,跟公司规划达成一致的概率较高。
像我现在签的两个男艺人,很少让人操心,每天健身、训练,很自律,因为他们就是想做艺人,你都不用跟后面催着。三观也挺正,你不要说用口罩去诈骗,就算是真的卖口罩,他们都觉得这是在发国难财,要对倒卖者避而远之,发条微博也会跟工作人员商量着来。
我们签了艺人后,每个月给他们2万元补助,他们本身不需要再花费什么。正经的经纪公司签人后,艺人都不需要再出什么钱,包括去节目的花费,公司肯定都给你出了,你要是自己出,以后还得跟公司谈分成,公司可不愿意。当然公司花钱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预期时间里,如果你带来的收益做不到Cover成本,公司会选择放弃,我对现在这两位艺人的耐心是半年。
不用艺人花钱,我们还看重艺人的家境,就是为了排除掉他们可能面临“缺钱”时的道德风险,身边诱惑太多了。像黄智博,他要是骗个几百上千万,我还可以理解为是人一时的贪欲,但他最后骗的是20多万元,说明他是真的很需要钱,这就是“缺钱”的道德风险。
黄智博姐姐通过弟弟的微博描述的黄智博家境
我现在签的这俩艺人,之前确认过他们的家庭情况都还不错,这样才让人安心。乐华出黄智博这事,我觉得是因为乐华家大业大,艺人太多,筛选的时候就不那么严格。而且黄智博在乐华属于中不溜的那一档,乐华靠前的那几个艺人,我看家境就都不错啊。
我总结的就是:有钱、没钱直接对应的是艺人见过世面、还是没见过世面。见过世面的,有自己的想法和格局,不容易动摇,敬业程度也高,公司肯定都愿意跟这类人合作,风险小啊。
现实是很理性的,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本来素不相识,也没谁有义务、有时间非要去了解透一个人,只能根据客观条件筛选。就像大企业招聘,第一轮筛的就是名校学历,家境好、长得好的在我们这行,那就相当于名校学历。
乐华人气艺人吴宣仪、王一博、孟美岐,仅为展示,与本文无关
艺能可以赋予,人性不能
在看重艺人家境这件事上,对比隔壁成熟的韩国造星体系,我有更深刻的体会。
韩国有专门的训练生学院,四大娱乐公司选人大多数都是从训练生学院选的,训练生的背景在他们面前一览无余。
你来训练生学院的时候是坐地铁还是有人开车送?你在学院是吃家里带的便当还是在外面买的快餐?你平常去不去高档餐厅?你训练怎么样?你的背景和资质这几年在学院被展示的清清楚楚,公司的人只要观察一下,就能大概判断出你以后能成什么样。
我看SM签的艺人,全是有钱的。韩国公司给我们推荐训练生的时候,首先都会介绍家庭背景,这家是开公司的、那家的父亲是律师等等。
SM男团出身的韩国“富二代”艺人:H.O.T的安胜浩,神话的文晸赫,Super Junior的崔始源
他们成熟的造星工业体系决定了,人的素质在差不多的时候,艺能都能给你训练到70、80分,能不能往更高的水准去,看个人天赋和努力。在这个体系中,艺能是可以赋予的,最后总会生产出合格的艺人,不是非你不可。
做不到工业化生产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他的人性,这方面的风险从一开始就要谨慎评估。他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职业、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都在评估范围中,权重很高的。
我无意于贬损穷人的品质,只是按照商业逻辑去做选择。
常理就是,在大家都很优秀的情况下,当家境不好成为一个人明显的短板,娱乐公司肯定是选各方面都优秀的那个。经纪合约一签很多年,而公司出于家境考虑选拔出来的人,实则是在艺人品性上给自己加了道保险。
我相信以乐华现在的实力,他怎么训练出王一博的,现在就能怎么训练出其他人。而黄智博这个事,乐华实力再牛X,也无可挽回,此后只会对贫困艺人避而远之,甚至整个行业都不敢轻易选择穷人,态度会比此前更加保守。
训练生节目《创造营》节目剧照,仅为展示,与本文无关
穷人还有没有资格做明星梦?我不想说出“出身决定论”这么严重的词汇,只给大家理一理逻辑,你们自行判断。
首先,作为公司层面的考虑,“家境不好”是可以看成一个艺人明显的短板的,而这个短板可以阻碍他拿到进入娱乐圈的“入场券”。要解决这种阻碍,这个艺人或许要资质过于突出,或许要努力远大于常人,或者某方面品质实在稀缺(综艺感),才有可能实现。
其次,“家境不好”的艺人成功拿到了“入场券”,但你只是众多艺人中的一个,假如公司并不看重你,你要如何博出位?
这里有两个例子可以对比。一个是王菊,为了帮王菊拿下名次,保持人气,我知道她姐姐卖了上海两家咖啡店,给她投了几百万,硬把王菊砸出来了。而黄智博,也有个支持他明星梦的姐姐,但他姐姐实际能帮到他多少?以至于黄智博为了28万元诈骗?
最后,这个时代,有钱有颜家教好,又肯努力,目标明确还意志坚定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训练生节目《青春有你》节目剧照,仅为展示,与本文无关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点击一下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