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签公司无社保,疫情之下影视“临时工”们何去何从?

金牙 娱理 2020-04-05

封面图与上图均来自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工作照,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


影院停业,剧组停拍,这次的疫情让整个影视行业停摆,身处其中的每个影视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也深受影响。


当一批影视公司缩水发放工资时,还有大批影视从业者可能正处于零收入状态。


导演助理叶子告诉娱理工作室,她此前一直以Freelance(不签约公司,自己接项目的自由职业状态)的形式在剧组工作,如今的影视剧组里,场记、灯光、服化道、剪辑等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处于这种“临时工”的工作状态,基本都是靠朋友间互相推荐,一个戏接着一个戏地拍。


叶子年前刚刚签约了某导演的公司,项目还在筹备期,虽然薪水减了部分,但目前所受的影响不大,这几个月还是会有稳定的收入,可谓“躲过一劫”。叶子发现,她身边的很多Freelance状态的剧组朋友们,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焦虑。


受此次疫情影响,全国的剧组都停拍,对这些剧组“临时工”而言,意味着暂时没了收入。如果停工时间过长,今年可接的项目的数量也会减少,势必会影响全年的收入。



美剧《早间新闻》中的演播间,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相关场景及工种


娱理工作室之前的报道中,作家、编剧匪我思存曾对疫情后的剧组复工情况表示过担忧:“等到大家都正常大面积复工时,又会扎堆开机,到时候一定会形成另一种资源紧张,导演、演员、包括剧组中那些专业的工作人员等,又都会成为稀缺资源。”


三位Freelance的影视从业者向娱理工作室分享了他们在这次疫情中面临的困境与自救之法,面对复工后的前景,他们......

疫情下,他们所在的剧组遭遇了什么?


小钟(某电视剧制片组工作人员)

我们剧组筹备了半年,本来计划春节前开机的,目前是停工状态,可能要到疫情结束后才会复拍。


疫情消息爆出来那天,我们制片组就采购了第一批口罩,不到两天就全部消耗完了,大家当时开始重视疫情,各部门纷纷到制片组来领取。


之后的两天我们又陆陆续续采购了一批口罩,到第四天再去采购时,我们的供货方就说货源紧张了。后来口罩断货的时候,我们又紧急采购了洗手液、消毒液、体温枪,那个时候一切都是按照准时开机去准备的。


当时是抱着一线希望,觉得做好了防护措施还可以开机,没想到疫情这么严重。


春节期间陆续看到很多剧组的暂时停拍的声明,我们也当即做了停拍的决定。


像那些开机后停工的剧组,可能会涉及到高昂的摄影器材的租用费用等损失。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因为没还有正式开机,所以这方面损失还好。


电视剧《有翡》《大江大河2》《谢谢你医生》1月底发布的停拍公告


小肖(某电影后期制片)

我所在的剧组已经完成拍摄了,目前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疫情的影响,工期一拖再拖。


作为后期制片,我需要对接各个环节的后期公司,他们很多人都没复工。


这个行业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工作人员,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的村子处于封锁状态,他们那边的客运站是不开的,这样就没有办法去省会城市坐车到北京。


对后期来讲,最大的损失在于不知道电影院什么时候可以正常放映,我们的影片何时能上。如果电影不能正常排期,那么后期的时间战线拉长,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麦特文化CEO陈砺志早前给公司员工的一封信↑@娱理制图


小成(某电影制片组工作人员)

春节前我刚刚从横店杀青回来,我们剧组是1月15号杀青的,因为本来就计划好要让大家回去过年。


我1月20号离开横店,是我们剧组最后一个离开的。我离开横店的那天,疫情的事情好像才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当时我们剧组也都感叹杀青还挺及时的。


但我有朋友就被困在横店了,剧组管得很严,不让回家,也不能出酒店。他们剧组每天会送饭到酒店门口,酒店楼下有人看着。


现在最小的一个剧组,都有差不多七八十号人。据我了解他们现在都不敢贸然复工,因为一个剧组的安全是由整个剧组的领导来负责,制片组也是有管控的责任的,万一出了什么事,这个责任他们谁都担不起的。


微博@横店影视城娱乐频道2月10号、11号发布的复工通知相关信息


做主播寻出路、找公司求稳定,

疫情下他们有哪些应对之策?


小肖:疫情结束后,我要找一家稳定的公司

我2013年底入行后,跟着一个大剪辑师做剪辑助理,我们那个工作室大概20多人,大家也没有劳动合同,就是老板拉来活,大家一起干。


每个月不管多少工作量,就是固定工资。当时公司包吃包住,就住在公司里,几个人挤一间宿舍,一旦来活了熬夜通宵很正常,经常凌晨一两点给你打电话,然后就起来干活。


我第一年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就2000块钱工资,到我2017年离开时,一个月也就不到5000块。当时我们跟老板申请说我们也不要求涨工资,只是需要能上个社保,因为大家都昼夜颠倒在干活,身体状态已经跟不上了,都是成群结队往医院跑。


但是老板没有答应,因为这行不愁招人,剪辑基本上你学个三个月到半年就能上手了。


这次受疫情影响,很多剧组暂停拍摄,有的戏可能就这样没了。我做后期,其实见到过很多石沉大海的戏。


有一部网剧戏已经完全拍完了,后期的特效都做了一半了,整部片子相当于完成了70%,但因为甲方没钱了,只能放弃了。还有张翰和朴敏英主演的《锦衣夜行》,当时我们已经全部做完了,但因为限韩令,这个戏就只能躺在我们的电脑里。


电视剧《锦衣夜行》海报


2017年9月离开这家工作室后,我开始自己接活,目前在给一个电影项目做后期制片,作为后期总监的助理,我只跟甲方公司签了半年期的劳务合同,正好是2月1号到期。按正常情况是2月3号复工,我本来打算复工后把合同续上。现在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如果2月份对方不给我工资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去指责人家,因为我的合同到期了。 


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看招聘网站,很着急,觉得为什么让自己陷入这种工作不稳定的状态。


之前我自己在网上找的公司代缴社保,这段时间也停了,因为我还有房贷要还,这段时间确实资金压力比较大。


本来公司通知2月14号开工,后来又说复工时间另行通知。这次疫情结束之后,我希望现在这个项目还能继续让我干活,正常给我发工资。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话,我所有的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这个活干完以后,我再找新的活。但现在我觉得应该找家公司,给的钱少点不要紧,能给我交社保,给我固定发工资,特殊时期也能让我有收入。


配图来自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照,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工作状态


小钟:做直播变现,总能熬过去

我从片场回了北京,目前一直在家呆着,给自己充电。我发现身边很多做影视的朋友都开始做直播或者卖货了。


有个演员朋友,现在在朋友圈代购口罩,他之前就做一些代购,大部分是卖给朋友圈里的朋友。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找到的货源,那种普通的医用口罩,卖大概五块钱一个,我自己没买,但身边一些朋友买了,不管是真是假,先下单再说,可能有一种恐慌心理吧。


我在家无事就刷刷短视频平台,看看现在流行什么,以后用到自己的创作里,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人在开直播,有的主播一场直播就能赚几万块钱,我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也是出卖自己电影知识储备的一个变现方式,我就也想试一试。


坚持了几天,目前没什么效果,但我会坚持下去,万事开头难。


我毕业后只在一家影视公司待过四个月,之后就一直是自己找项目,行情好的时候一年接三四部,不好的时候一年一两部。


两个项目之间三四个月的空窗期这种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我也是经历过的,但我没有焦虑过,因为你只要还在这一行里面就始终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只是你愿不愿意接而已,总能熬过去。


这次疫情的后续影响我觉得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现在就开始转变,做直播也算一个新出路。


直播可以发展,但是做直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我还是希望能尽快复工。


电影《受益人》截图,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主播工作状态


小成:大家都很难,一切随缘

我2009年入行,到2016年都一直在剧组做演员助理,后来又做过化妆和场记,现在转到了制片组。


入行十年我没有签过公司。


做演员助理,有的人是签约经纪公司,但如果你想自由度大一点,肯定是不签公司,而且愿意签演员助理的公司也不多。做化妆的基本就没有公司,都是一个化妆老大带团队而已。做场记就更没有公司了,全是自己接项目。


做演员助理差不多一个月挣四五千,做场记能拿到一个月1万多。现在有很多流量演员,他们的粉丝也想进这行,当大量粉丝涌入后,有些剧组也愿意低价用这些人。


但是在这个行业久了,总有人觉得你还不错,愿意继续合作。我每次杀青了都会告诉朋友,我下戏了,我杀青了,这样有新项目大家就能互相推荐。


我每年休息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在横店。几个剧组的朋友在北京租了一个房子,谁下戏了就轮流回去住,相当于就是一个放东西的地方。


不开工的时候我也会焦虑,身边的一些小演员朋友也是这样的,大家情况都差不多,开工几个月赚的钱去填补没开工的日子。


我一般都是一部戏杀青了才去找下一个项目,因为如果提前答应,万一你去不了的话,一般下次别人不会再找你了。我年前刚从一个剧组杀青,所以目前就是休息的状态。


目前相当于一分钱都不挣,但是房租这些花销还是不可避免,肯定是有压力的。但目前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不只是我们影视行业,全中国大部分人都差不多。


所以一切随缘,希望尽快开工吧。


配图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幕后照,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工作状态

疫情后,剧组工作人员会供不应求吗?


制片人小钟:

我觉得疫情过后扎堆现象肯定会短时间内发生,就像市场/餐馆恢复营业,会有种’聚集式报复性消费’,但这肯定不会太长久,随着一切趋于正常运作,我们的影视行业也会恢复到正轨当中的。


后期制片小肖:

影视界至今没有从寒冬中恢复过来,疫情前业界也没有回温,哪那么容易扎堆开机呢?而且疫情中很多公司付出了很多钱,哪还有那么多现金流向影视圈?


在影视寒冬中,我的感受是挣得比以前少,抢活的人变多了,如果按原来的价格接活,对方可能会选择更便宜的人,为了保障自己被业内认可和工作量,我不得不降低价钱去接活。


我老大跟我说,在我之前有过两个助理,但是什么忙都帮不上,这种人怎么能接到活呢?就是价格低廉门路多。


假设原来有100部戏同时制作,那么就需要100个助理,如今影视寒冬缩减到了30部戏,但是助理依然有100人,再加上大量新人涌入,所以基层的剧组工作人员其实处于饱和的状态。


那对于那些业界知名的各个岗位的从业者,我觉得问题也不大。


一方面现在的影视圈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这个不合适可以找另一个合适的,没有不可替代的人;另一方面制片方也有用惯的人,我见到过有人饱死有人饿死,同样之前都是大剪辑,有的剪辑老师开始接不到活,有的大剪辑活儿扎堆,因为很多资方都习惯找固定的合作团队,有的片方资金稳定能一直开戏,有的片方在影视寒冬中现金流不稳定开不了戏,那依靠无钱资方生存的剪辑师、摄影师、录音师等等,也需要重新找开工的机会。


配图来自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照,与本文无关,仅为展示工作状态及工种


导演助理叶子:

专业的剧组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有自己的工作圈子,可以提前沟通好后续合作事宜。而且很多业界大佬也并不是同期只接一个项目,而是同时做好几个,有执行人员帮他们一起完成。


所以我觉得稀缺的不是人的资源,可能是投资方的资源,专业人士都在嗷嗷待哺。


推荐阅读

关联阅读

七位电影人自救录|2月起工资是未知数,一大批公司将倒闭

线上复工7天:焦虑、推迟、失业笼罩电视圈

宅草莓,播备录,等复工...肺炎疫情下的综艺演出市场现状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点击一下即可阅读

锦绣未央抄袭成立   李健苏州演唱会   灯光师之死

 内地港台艺人道歉方式   艺人名誉权  星美讨薪

下一个杨超越  下一个哪吒  联合声明  版权剧

最强大脑纠纷调查   翻唱版权   密室逃脱  明星肖像权

撞死了一只羊   何以为家   风雨云   美国队长   复联4

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机长 攀登者 双子杀手 

权力的游戏  百年孤独    甜宠剧   播放量   翻拍剧  

陈情令   我们不能是朋友  长安十二时辰    狮子王 

 九州缥缈录  全职高手  哪吒之魔童降世 FIRST三怪客

瓦尔达  仲代达矢  杜琪峰  谢飞  张艺谋  陈冲 李安

肖战   蔡徐坤  李宇春 赵忠祥  袁泉 鄂靖文 黄海波

NINE PERCENT  初代团  王源  二代团 

乐队的夏天 新裤子  幸福蓝海  刘洲案  Ella生育观

封神三部曲  X-crew  限酬令 电影民营公司   奥斯卡

电影节海报   柏林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