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它有关的17个故事 | 世界读书日策划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0-09-04

或是带来一段奇遇,或是引发一次深刻启蒙,或是助你度过一道难关,或是因它结交了挚友、爱人,或是对两代人有着特殊意义、是家风的代代传承……世界读书日,我们幸运地收集到了17个与书有关的独特故事,与你分享。




小鱼儿 23岁 在校学生


我开始觉得自己之前的日子根本就是为了别人而活。


很多人都说《我与地坛》读起来非常的压抑,苍凉沉重,但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讲是一本好书,对于我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记得是在上高中之前,从小生活在传统家庭中,“成绩就意味着一切”,成绩的好坏似乎成了判断人好与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其他的方面可以不管不顾。我就生活在一个有“别人家孩子”的家庭里,弟弟非常优秀,在全区甚至全市成绩都名列前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成了陪衬他的人。


这样的日子我度过了十年,每天陪伴我的都是“看看你弟弟,再看看你”,“你说人家怎么就这么聪明,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我所有的努力被一纸结果掩盖了。从小懂事的我其实生活得非常孤独,渐渐地不明白人为什么要这么累?为什么要作别人的陪衬?如果我没有别人优秀,那我的价值在哪里?一如既往,中考我也没有考好,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无法面对周围人的询问和“关心”,非常抑郁,常常为“人为什么要生下来,为什么要活在这世上”的问题所困扰,想不明白,想不透彻。


这时候,我读了《我与地坛》。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沧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那时候,我开始觉得自己之前的日子根本就是为了别人而活,并没有看到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其实我每天都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能不断地完善昨天的空白,我就这样开始单纯抱着让自己进步的想法,这么一路走了下去。




就一只鸽 21岁 在校学生


他太不一样了,好像凭一己之力颠覆了我对整个高中男生的看法。


我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对性懵懂又好奇的年纪,大胆的男孩故意满口不离生殖器官以炫耀自己的见多识广,内敛些的男孩附随在每一句话后吃吃地笑。女孩子呢,女孩子既不说也不敢笑,但是每个耳朵都朝这堆男生支棱着。每个晚自习都有一本《男人装》在最后几排桌子之间撕扯传递,男孩们从这本被翻烂了的杂志、和粗糙明艳的小网站上认识女性的身体。


当晚自习又一次爆发出此起彼伏的低骂惊呼时,新一轮的“漂流书”也飞快到了我同桌手里,令我意外的是,这次的引起骚动的并不是性感时装杂志,而是一本整齐柔和的书。封面是线条简单的裸体画像,简单到分不清性别,即使这样,男孩们还是坚持将ta看作一个裸女,一个裸露了足够多他们平常所未见过的肌肤的女性。


我也大吃一惊,还不如男生在网站和杂志上的学习经验丰富,我面对裸体的第一反应竟是厌恶和回避。在西北内陆的某一城市里,在课外书全被老师强令要求为推荐书目的重点高中里,语文成绩优秀如我,文学阅读匮乏如我,竟是第一次见到名为散文诗集的书本,封面上还不羞不臊地画了一个裸女。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起来又下流,又不像那么下流,我实在是太好奇了,直接伸手向目前持着这本书的男孩大喊:“给我看看!”话音刚落就引发了一阵爆笑,男孩们滴溜溜的眼珠瞬间集中在了我的身上,“诶嘿嘿”的笑声让我一下子感到羞耻。我接过书故意不去看封面,端了端身子翻开第一章装模作样地读了起来,一边看书一边偷瞄着周围人是否转移了对我的注意。前排的一个男生突然转过头来,有几分惊喜地问我:“你也喜欢纪伯伦的散文诗?!”哦,原来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早有耳闻的纪伯伦,这种云里雾里的文字就是散文诗。


我之前从未留意过这个男孩,他异常的瘦,皮肤又白,是不太符合man的形象的,也不常出现在那些高声说着黄色笑话的男生堆里,所以我从未留意过他,留意过他有一双同样滴溜溜却清澈许多的大眼睛。现在,这双亮亮的眼睛就盯着我,紧接着说道:“不过这本我还没看完,你先看这个吧!”他从桌兜里抽出一本书递给我,我顺势把手里的“裸女”书还给他。


他转回去了,继续看他的书,刚才的嗤笑吵闹没有对他造成一点影响。期间还有男生专门来拍拍他的肩开玩笑:“哟,你咋还看这呢?”他也笑:“这就是书,我挺喜欢这个作者的。”我低头看他给我的书,《先知》,晕,更是看的云里雾里。


放学后他主动来邀我一起回家,回家路上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喜欢的作家和书籍,我虽然大多没听说过,但频繁地点头和适时地笑两声足以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在充斥着典型标签式“直男”的理科班,在读诗会被看作异类的男生堆里,在封面上裸体线条画像都能引起躁动的年纪,我认识了他,这个看裸女封面的纪伯伦的散文诗的男生。我不知道是他所讲述的那些文学吸引了我,还是讲述文学时眼神熠熠发光的他吸引了我,我有着强烈的和他亲近的愿望,他太不一样了,好像凭一己之力颠覆了我对整个高中男生的看法。


如我所愿,现在的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他还是和周围的男生很不一样,他喜欢水晶,养了一阳台多肉,喜欢穿紧腿裤也喜欢挽裤边,总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思考。


他还是很喜欢文学,家里有满满一墙的书。我从中抽出那本“裸女”,开玩笑问他:“诶你咋当时要买本这个封面的呢?”他还是笑着回答:“这就是本书嘛,我喜欢啊。”




荷泽 70后 公务员 


我想要为有更丰富美好的人生而努力,不只是结果,努力付出的过程似乎也是值得享受的了。


对我最有意义的一本书是美国作家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是高中时候读的。小时候家里太穷太难了,只想赶紧能吃“皇粮”,不饿肚子。那个年代,村里要是考出一个大学生,全村人教育孩子都会拿她举例,看谁家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娃,祖坟都冒青烟了。要是考上大学,父母呢,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孩子也是,不需要父母督促也会拼命学。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差,很自卑的,见人都不说话,虽然成绩好,但总觉得命不好自己努力也是白费。后来,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分析自己,学习不差,父母健在,身体健康,容貌不丑,若自己再努力,从农村就可以到城里了。忽然想通了,发现原来自卑的东西大多是自己认为的,其实往后美好的日子都在等我呢。


之前铆足了劲考学,是想着出来之后,父母以后可以靠我了,我要挣钱给父母买新衣,盖新房,让别人看我们家好。从这本书开始,我想要为有更丰富美好的人生而努力,不只是结果,努力付出的过程似乎也是值得享受的了。后来,我如愿考进大学,和人交往忽然就自信起来了。




赵翌宏 90后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老师


《货币战争》于那位14岁的少年而言,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老家的书架上有一套表皮泛黄的系列书,每次回家看到它们,我都忍不住回想起14、15岁的高中岁月。得到这套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中的时候我经常看外国古典文学,有一次班级交换书籍,我带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书已经看过两回了,想着和同学们交换一本我没看过的。我同桌带来了一套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这书封皮一下把我迷住了,我跟他借了后带回家看,那天吃饭我妈叫我都没听见,如痴如醉。书里面描绘了各大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其精彩好比一部战争片,无声却把财阀间的厮杀描绘得淋漓尽致。没看过财金书籍的我一下子陷入进去,一位14岁少年的眼前仿佛徐徐打开了一道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


从那以后,我不断去了解金融领域,通过更多书籍、电影、报刊等丰富我自己的知识。经济是国民的命脉,金融是实体的血液,在大学中我汲取更多有趣的金融知识,工作后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金融领域。


《货币战争》于那位14岁的少年而言,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长大后我也渐渐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亲自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但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别人的生活怎么过的,然后我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去试着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也有幸在少年时期,通过启蒙书去了解财经领域并早早迷恋上。“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就是我心中对书最好的诠释。



林南 70后 公务员


落榜以后,失落的时候感觉那个孙少平写得就是自己。


《平凡的世界》,那是高中时候读的,正是人生彷徨的时候(笑),它契合我们那时候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高考落榜以后,心情失落的时候感觉那个孙少平写得就是自己。当时看了这本书,感觉人生总要在现实和理想中找到一个位置,人最终要走在现实里面,不能说总想着将来做生意或者当大官什么,可以说是对我有一定影响吧。


我高中时候偏科,按文化课走不了,于是学了一年多学美术,打算走艺考。我们高考是九零年,没想到八九年正好遇上“六四动乱”,于是第二年大学压缩招生。本来招三个班的人,最后只招了一个班,我就“落榜”了。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学习也一般,感觉人生茫茫。


七、八月份毕业后,我在城里广告公司找了份搞设计的工作,但没干多久,同年年底招兵,体检通过我就入伍了。我在军队待了两年多三年,但文化课一直没丢掉。本来打算考军校,后来赶上地方从军队特招,有很大优惠,加上地方不用考虑二次择业,就没走军校。那是当兵第三年,当时如果考不上学,就只能回农村了,所以想着一定得考。哪怕中专吧,起码不至于当了三年兵,又回到农村当农民。军校考试偏数理化,我学着比较吃力,但语文地理是我的强项。当时我们辅导员劝我报中专,中专招200多人。当时也是有些心气,孤注一掷报了大专。那一年大专招收60人,我比分数线高出几分,考上了。


孙少安让少平到他的砖厂帮忙,他没去,说是要出去闯荡闯荡。离开农村之后给人家当小工,在矿井找了份临时的工作,最后转为正式工,慢慢的越来越好。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你必须得有文化基础,再下来就是人的机遇。路遥在《人生》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几步走对了,你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变...




猕猴桃 90后 培训机构老师


“我觉得你像小波。”


高二的时候超级喜欢看桐华写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一直想要像书里的主人公一样逆袭。看书前那段时间我感觉特别丧,比如暗恋的男生不喜欢自己啊,学习成绩很差啊,被老师叫去聊天啊,开什么重大退步的会议啊。我当时成绩差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全年级1700多人吧,我考1500、1600的样子。虽然我不像女主角一样有社会朋友、自己喜欢的男生也恰好喜欢自己。但是我和她一样,学习成绩不好、重度近视、也不属于漂亮的女孩,更重要的是我们英语都很差。


但是,看了书之后,我记得里面分享的很多学习方法和道理。比如,高中这三栋楼里,每天都有人会定下各种目标,但是又有谁能坚持下来呢?又比如,书里的主角不是努力一下就有成果的,学英语她努力了,当然也有失败,最后她还是觉得不管怎样都要坚持下去,如果只能是这样的水平那她也认了。她那股子倔劲,影响了我的学习。我开始每天中午不做完一套英语阅读不去吃饭。就这样,我的英语提升得很快啦,考英语都不怕啦。


再之后,又利用这本书泡到现在的男朋友。高中时候,他看到我一直看那本书,就借来看。然后我们就讨论书中哪个男生比较适合女主。我还记得那是雨夜,聊着聊着我就和他杠起来了,我好像说了句,“我觉得你像小波(书中人物)”,然后我和他就脸红了,不过真正在一起是那之后蛮久的事情了。




花无缺 22岁 在校学生


遗憾的是,至今,我仍未真正学会那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家里有一本破破烂烂的上海译文出版的《乱世佳人》。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总看见妈妈翻这本大厚书,当时它的硬壳封皮还在,上面是电影里“郝思嘉”和“白瑞德”相拥对视的侧颜。我小时候就近视得比较厉害,父母不让我看电视,但唯独晚上电影频道播放《乱世佳人》的时候,妈妈会让我在旁边一起看。儿时的好奇心让这部书成了我读得最早的一本外国大部头。


刚上初中,当时嫌家里那本书太破,我又拿压岁钱买了崭新的精装版的《飘》回来看,为此还被家长骂了一顿。一页页阅读时,眼前总映出费雯·丽狡黠的眼睛和她天鹅绒窗帘布做的绿裙子。后来英语阅读能力足够了,又在Kindle上下载了英文版来龟速阅读。


如今,到了20多岁要自己面对社会的年纪,再看家里这本掉页的《乱世佳人》,感慨这是一本“传家书”。如同我妈妈从小教育我要成为独立的、自强的女性一样,斯嘉丽或许在我儿时就以榜样的形象影响我。不论我看的是崭新的、掉页的,纸质的、电子的,中文的、英文的,这种家庭教育、精神价值并未随着媒介或年代的更迭而改变。也许哪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女儿,依然会让她读这本书。遗憾的是,至今,我仍未真正学会那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Bianca 23 在校学生


一个人的听书,似乎可以变成两个人的沟通。


回想一下,也快一年了。


《悉达多》是他给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喜马拉雅的音频里,主播的声音可以让人把心平静下来。我便开始在通勤时间听书,这里的夏季多暴雨,至今我还记得路上一层积水与滴滴答答的雨声,微凉。


也许是因为别人推荐的,在阅读的过程里,总会想着他读到这里会有什么想法呢?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一个人的听书,似乎可以变成两个人的沟通。


书听完了,印象最深的是河流这个意象,在这里似乎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分界线。此岸与彼岸之分,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深意,觉得富含韵味,就像是旅程的转折点。倾听河流之声,河流可以告诉我们许多道理。


和他交流读书心得,没想到他说,这本书他也有很多没有读懂的地方。喜欢一本读不懂的书?当时让我有些惊异。


后来,我慢慢知道,自以为读懂了的书,真的是读懂吗?有些书,有些别离,会像生活一样,随着时间推移,总是会有新的理解与感悟,所以值得我们一直去探索,学习,进步。




村长 22岁 在校学生


 安静地阅读着苏格拉底建立“理想国”,真是十分“理想”的生活状态。


可能和很多同学一样,《理想国》是我读的第一本哲学原著。那是去年的春季学期,我在国际关系学院程农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课上,第一次接触真正的哲学著作。那节课在周五下午,我周四周五的上午没课,便经常在这两天上午的第二节课跑到教二草坪旁边,盘腿坐在草坪旁的凳子上,打开书读个把小时。由于是上课时间,旁边过路人很少,几乎没人打扰;正是冬春之交,天气也凉快,还有阳光。


那一个多小时里我总是过得非常惬意,安静地阅读苏格拉底建立“理想国”,真是十分“理想”的生活状态。直到11点半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又从教学楼中涌出来,校园重归热闹,我便“回到”“可感世界”(其实也从没离开过)。作为启蒙,《理想国》为我打开了哲学之门的一条小小的缝隙,但就是这条缝隙,有着无限的可能,通往未知而精彩的世界。




金子 70后 公务员


不怕你笑话,从此我的偶像就是曾国藩。


我上班几年后开始有一些懒散、混日子,偶然看到百家讲坛的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很受感触。不怕你笑话,从此我的偶像就是曾国藩。我买来了这个节目相关的书籍、光盘,越看越喜欢。曾国藩风趣幽默,充满智慧,最主要的是他在当时社会环境如此逆境之下,能够独善其身,不断学习不断自省。而我身处这样和平优渥的生活中,却浑浑噩噩的度日,真是汗颜。至于对行动或者心态上的具体影响,自己惰性太强,行动上没能坚持得很好,可是心里每每想到曾国藩都会提醒自己行动起来,虽然只动了一小步,哈哈。



文王 21岁 在校学生


很喜欢边看边就点儿什么吃,有一种吃饺子必须蘸醋的感觉。


我这个人从小好静,别的男孩子打打闹闹的时候我不太喜欢,而且也追不上他们......他们也因此不太跟我玩,而读书是不需要别人陪伴的。我父母也都是职工,平时上班没有时间陪我,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而图书馆可以一坐一下午,就成了适合我的好去处。


读书对我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功利地说这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不少事例,其他的各种影响可能比较抽象。包括这种阅读习惯我也长时间保留下来了,只不过内容不再是图书馆的实体书,可能还有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新闻这样的信息流,包括培养了看小说的爱好…我很喜欢看网络小说,而且很喜欢边看边就点儿什么吃,有一种吃饺子必须蘸醋的感觉……




钟新 60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影响人生的书应该不只一本,也不只一个作者的书影响过人生价值观。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提醒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更懂得可以为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做点什么。影响人生的书应该不只一本,也不只一个作者的书影响过人生价值观,但整体而言,我所出生、成长的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书的选择远没有现在多。


中学时代,琼瑶的书、三毛的书我们都读,帮助我们理解美好情感,理解爱情。关于人生该怎么度过,我想很多人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还记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那段话: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书和电影都看过,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热血沸腾。这也可能是当年支持我一定要上大学的信念。


我是80年代中期上大学, 那期间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伤痕文学的作品,特殊的时代給个人和集体留下难以弥合的伤痕,我当时的一个感受就是不能再让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时代重演。 


这些年主要读书时间是读专业的书,围绕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广播电视新闻看各种书和研究论文,不断延展我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例如,公共外交、国际传播的目标如何在“利己”、“利他”与“互利”之间平衡,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身份的竞争力。愿同学们享受阅读!




喜庆 21岁 在校学生


无论过了多少年,我依旧觉得那个世界是存在的。


第一次看哈利波特是我在小学一二年级左右,在拉萨,一个晚上,和我妈一起躺在客厅的床上,那时第一部在电影频道放映的《哈利波特》。小时候喜欢,可能是因为他满足了小孩子所有的幻想,神奇的魔法世界、飞行、法术,还有遨游在异世界中与众不同的自己。


我们都有同样亲密的朋友,同样喜爱的老师,同样吓人的考试。但他又与我不同,他们有我希望自己所能拥有的不羁,热爱,真诚,自由,他们是我想要成为的人。我喜欢小天狼星,喜欢斯内普教授,喜欢韦斯利一家人,喜欢对角巷,海格做的岩皮饼……


他陪伴我的十年,也是我陪着波特,赫敏,罗恩成长的十年。直到我坐在电影院,终结篇《死亡圣器(下)》的落幕似乎宣告着某种结束。陪伴我从小学到初中,从拉萨、成都再到中山的一群人,不会再继续走下去了。可能对现在的我来说,喜欢的书、电影和故事更像是对最快乐时光的怀念。也是对那个额头上有闪电样疤痕,鼻子上有些灰,头发像只炸毛猫一样的女孩儿的怀念。


《哈利波特》是罗琳写给自己孩子的,即使是儿童文学,但她却是尊重孩子的,人物设定合理,故事情节也有逻辑,还有很多伏笔,随着读者年龄的增大能读出更多更复杂的内容。我相信他是有生命力的,无论过了多少年,我依旧觉得那个世界是存在的。




悠悠 25 海外事业从业者


“这辈子守着这家老店,把书卖给喜欢的人。”


之前去上海遇到一家老书店,陈旧的老店铺里面每一个角落都塞满了纸质泛黄的老书。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便是书店的主人,七八十岁,感觉书店也就比他小十几岁。一番交谈之后便知悉老爷爷一辈子守着这家老店,把书卖给喜欢的人。还给我展示了十几年前一位中山大学的学生给他寄的一封信。信里说感谢老爷爷那些书给她带来的鼓舞。本人对于旧书,也是极为喜爱,一口气挑了二十本老书买了。都是我最喜欢的书,都是我最想保留的那种泛黄历史老旧的感觉。包括《飘》全套等几部巨著。拖着一箱子书从上海回来真的是有点傻,但这也成为了我一辈子很难忘记的回忆。



To the moon 21岁 在校学生


同一本《人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


直到现在翻开《人生》这本书,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定是高中语文老师一头不屈的、冲冠的头发。语文老师姓沈,高且瘦,除去没有一字胡,像拉长版的鲁迅。《人生》是他向每届学生必推荐的书目,他说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沈老师喜欢回忆自己第一次看这本书的场景:从乡村坐着摇摇晃晃的绿皮车到城市上大学,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了《人生》,“书里不知身是客”,下车后,在陌生的拥挤的人潮中,感到一股无名的颤动,从天灵盖一直传到脚底。


由于老师描绘得实在太生动,我总是忍不住把他的形象带入高加林。巧合的是,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闲置多年,第一次翻开它也是在火车上,只不过阅读载体从纸张变成了电子屏。尽管时代不同,在合上书的一刻,我好像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感受,就像有人在你的脑海中凿开了一条缝,醍醐灌顶不够,还要“醍醐入顶”。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比推崇读书的意义,因为同一本《人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




一只羊 22岁 在校学生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我外公去世之后留了一书柜的书在家里,小时侯去里面翻过四大名著,当时很喜欢《红楼梦》,虽然年龄太小看得也不是很精,但很神奇地记住了史湘云柳絮词里面的一句“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还用到了小学的语文作文里,结果被老师拿出来当着全班念了。当时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现在想起来会觉得这种人生最初的文学以及美学启蒙对小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可能以后也会让我的孩子读!

初中时候,很喜欢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上历史课时总是一边看着历史老师啤酒肚上险些爆出的纽扣,一边回想着书里那些随着朝代起起伏伏的人和事。当时幻想过长大以后像当年明月一样,白天过很平凡的公务员人生,晚上打开电脑开始用文字搭建自己宏大的世界观。一直都觉得写故事、写小说是很美好的事情,希望以后能实现这个英雄梦想,最好是写着写着写出一个大IP,嘿嘿嘿~



@科目三必过 22岁 在校学生


这本字典现在还留在家里当做祖师爷供着,希望能传给我儿子。


舅舅出国留学以前把几大箱子书寄在了我家,里面有一本很厚的《朗文英汉双解字典》,是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在用的,全文都还是繁体字。我读高中的时候一心想学好英语,高年级有一个被耶鲁录取的明星学姐给我们分享经验,说她高一一年把一本字典背了三遍,词汇量至少有三万。我大受激励,回家翻出了舅舅那本朗文,开始从A背起,花了半个学期一页一页地阅读、摘抄,把字典画的密密麻麻,终于还是没有背完A,哈哈哈。不过那本字典现在还留在家里当做祖师爷供着,希望能传给我儿子。

写在最后

不论年龄,不论身份,不论媒介,读书带来知识的积累,建造想象力的王国,埋下爱与友情的萌芽。与一本书的相遇,可能是懵懂的开始,是对青葱岁月的追忆,是一封训诫的家书,也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你是否也有与书籍的一段奇缘?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的你的故事!


(图片来源:受访者)

本期编辑:牛艺霖 姚思妤 高铢


往期回顾


报道全球大流行病:记者面临的挑战 | 编译

梳理45起性侵事件报道,让我们聊聊真相与边界丨特别策划

“认识真相是一个漫长而崎岖的过程”丨访谈

封在武汉,我每天都在救人和自救 | 毕业设计

特别策划

求助者画像 | 肺炎报道 | 武汉来稿

疫情故事 | 新年献词 | 澳大利亚山火

伤医 李子柒 | 抖肩舞 |  主持人大赛

高以翔 | 双十二 大学排行 | 申报广告

小欢喜 | 利奇马 | 埃航事件 | 甘柴劣火

原生家庭 | 圣母院火灾 | 基因编辑婴儿

记者节快乐 | 信息之美奖 | 周杰伦新歌 

第19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上)

第19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下)


技术前沿

AI世界 | 相关性驱动报道 | 新闻业算法变革

记者行业 | 自动事实核查 | 媒体未来技术

最佳杂志封面 | 品质新闻 | 记者新技能

传媒市场的18个趋势 | 在线评论与可信度


报道规范

流行病 女性记者 | 社交媒体信息引用

家庭暴力 | 强奸和性暴力事件 | 环境报道

报道地震 | 采访儿童 | 枪击案 | 核辐射 


趣闻杂谈

“转发锦鲤” | 新闻史手迹 | 双十一的心理血型 

家长进游戏群 |年度热词“有毒” | 亲友群辟谣


数据新闻习作

角膜捐献 | 卡车司机 | 北京月嫂 

男性医美 | JK制服 | 相声新江湖

古风音乐之辨 | 赴美抗癌 | 临终关怀在中国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