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回忆】建设兵团的单玉珍(陈志强)

2017-09-07 作者:陈志强 知青情缘

 


    去年9月10日的小学同学会上又见到了单玉珍同学。她也是当年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的知青。既是老同学,又是知青战友。当年我在云南勐腊水利兵团,她在勐腊建设兵团。1973年俩人分别被所在的兵团推荐为西双版纳州劳动模范,在劳模会上意外见面。79年先后离开勐腊回上海。在同学会上我们在手机微信上建立了联系方式。断断续续地听她讲述她在建设兵团的经历,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在云南高山密林里,单玉珍肩扛沉重的毛竹,跌跌撞撞地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衣服被树枝挂破了,手臂被擦伤了,没有人听得见她的哭喊,她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 .

                                                                                              

    单玉珍是1970年12月15日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火车出发时离开亲人就开始哭了,一直哭到杭州站。6女5男一共11人个奉贤知青,全部分配到勐腊县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六连。六团号称天下第一大团,全团下辖22个营。以后又改为二十团十八营六连,团部设在勐满,改制后又改为勐满农场二分场六队。


    12月25日到达勐腊县勐棒的营部所在地,然后营部用中型拖拉机将知青们拉到各连队。当年尚无公路,拖拉机摇摇晃晃地行进在树丛中的小路上,路两边的竹林树枝不时地打到站在拖拉机里的知青们的头上,扫到知青的脸上,拖拉机左右摇摆,吓得大家话也不敢说,只盼着快快到达目的地。拖拉机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连队。


    单玉珍所在的六连140号人,有湖南的老职工和云南本地的职工,其余的都是上海和四川的知青。六连是老连队,分到六连的知青,有的只呆了半年或一年就调到新建的连队当骨干。单玉珍的这批11个知青先后有8人调出六连到新建连队。


    6连建在大沙河对岸,附近除了有一个叫勐沙龙的傣族寨子外,四周山上都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旱季时要卷起裤腿涉水过河。营部所在地勐棒镇。说是镇,连街都没有,就是在公路边有两间砖瓦房的商店。商店里可买的东西很少,烟酒,煤油、盐巴等一些生活用品。公路边上还有一间竹木结构,茅草盖屋顶的大棚子,就是所谓的饭店,卖一些米干米线。单玉珍从连队要走一个小时才能走到镇上。单玉珍每个月都到去勐棒几次。她是连队的文书,要到勐棒营部领全连职工的工资。回连后再发给每个人。

 

     单玉珍所在的连队除了每月有40斤的大米定量外,没有油吃,没有菜吃,更别说是吃肉了。盐巴汤下饭。饿急了看见什么都吃,死猪,死马,死鱼都吃。每年过年时连队杀一头猪,白煮了吃,再自己加几个菜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吃一顿。连队每人发几两包谷酒,知青都吃醉了,想家的男生都哭着叫妈妈。


     到连队后发的第一个劳动工具就是砍刀。第一天上山砍坝就出了事故,单玉珍班里的知青砍倒了一棵大树,虽然每人间隔10公尺 39 38353 39 14940 0 0 1190 0 0:00:32 0:00:12 0:00:20 3303 39 38353 39 14940 0 0 1102 0 0:00:34 0:00:13 0:00:21 3042 39 38353 39 14940 0 0 1026 0 0:00:37 0:00:14 0:00:23 3043 39 38353 39 14940 0 0 960 0 0:00:39 0:00:15 0:00:24 3043 39 38353 39 14940 0 0 902 0 0:00:42 0:00:16 0:00:26 3043 39 38353 39 14940 0 0 850 0 0:00:45 0:00:17 0:00:28 0,但是大树的树梢的一个丫叉就直接插到了单玉珍边上的副班长的大腿根部,就是那么的巧躲也躲不过,因为是大会战的第一天,所以营干部开着吉普车来到山脚下视察,当场就看到了被排长背着下山的上海知青。单玉珍跟在后面害怕地看着受伤知青的大腿上一大块带血的鲜血淋漓的肉晃晃悠悠,刚到连队又是第一天上山。正好炊事班送午饭过来,大家谁也吃不下,谁也没吃那顿午饭。担心着被吉普车送去团部的战友的安危。副班长直接送上海治疗,经医院全力救治,保全了性命,但受伤的腿还是落下了残疾。


    上山砍毛竹,砍了十几根毛竹后再想法从山上拉到山下,在我们连队这都是男知青干的事。可是单玉珍告诉我,这种劳动她也干。没人帮她。“那年我18岁,身高1米六,体重100斤。就要完成从山顶砍10根毛竹的任务,从山顶一直滑到山脚身上的皮都被擦破了血迹斑斑,还要再走20分钟的小路扛到连队,现在想想不知怎么熬过来的。”,单玉珍说:“另外每天还要出义务工给伙房扛100斤柴火,小树枝就分几次拿。大树杆就一次扛回来。有好几次我100斤重的人扛100多斤的树。真不知道那时哪来的这么大的力量。”“我是一个拼了命的苦干没人帮我的人,反而我还要去帮助其他的人。”

       

    上山到橡胶林割胶,从连队到山脚下要经过一条小路,,路两边的草一人高,一路走到橡胶林,裤腿全被早上的露水打湿,鞋肚里全是蚂蟥,一条条肚子圆鼓鼓的,吃得都是单玉珍的血。

 

     和她一起分到连队的2个奉贤男知青,一个75年,一个78年分别病退回上海。真的无法想象身薄力单,孤独无助的她是如何咬牙度过艰苦的十年农场繁重艰苦的劳动和贫乏无趣的生活。


     玉珍活得太艰难了。这些劳动活儿我都干过,太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玉珍怎能和我比啊,她只是个瘦弱的女孩啊!


     1974年我被评为西双版纳州劳动模范。在州府景洪出席劳模大会时意外地看见了单玉珍,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千里之外的南疆会遇到我的小学同学,这时我才知道她也上山下乡到云南了,而且也是在勐腊,在农场。而且也被评为劳动模范出席劳模大会。我拉着她的手,坐在会场的最后一排叙旧。

 

      我实在是敬佩单同学啊。她就象山顶上的一株细细的小草。烈日暴晒,风吹雨打,无处藏身。死死地挣扎着度过一天又一天。她外表坚韧,内心柔弱。就象一首歌里唱的歌词:有点卑微,有点懦弱,却从不退缩。


      我问她:“你哭过吗?”她说,“我哭过三次。一次是刚到连队,晚上睡到半夜床塌了,房间里的6个人就一起哭了。一次是发高烧晕倒在地,卫生员弄醒我,就想家想妈妈就哭了。还有一次是离开连队回上海,和老职工告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就哭了。


     单玉珍的农场种橡胶。她是连队的割胶辅导员,,值保员,班长至连队文书和团支部副书记。在连队加入了共产党。到连队后每年被评为先进,以后又被评为营先进和县里的先进。1974年被评为西双版纳州劳动模范最后又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奖状寄到家里,父母亲可为女儿高兴了。在连队加入了共产党。是农场的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她被连队领导树立成知青标兵,知青的榜样,她没有退路了,只能拼命干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铁姑娘。为了荣誉,她放弃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将改变她人生命运的唯一的一次机会。把读大学的指标名额让给了别人。


      单玉珍还当过2个月的代课老师。农场小学就在连队的山脚下。学校设1、2、3的3个年级学生班级。因当时的老师回家探亲,她就顶了那个老师的位置,做了个临时的代课老师,教学生语文数学和体育。


     也有开心的时候,每年傣族的泼水节,连队就会放假,单玉珍和六连知青结伴去连队对面的勐沙龙傣族寨子。傣族村民们都很好客,家家都开门迎接六连的知青,招待大家吃饭吃水果,香蕉芭蕉和柚子。米干米线里放些香菜和辣子,知青们吃得爽极了。 泼水节也是傣家女最漂亮的时候,她们排成一队,头戴各式花环,身穿漂亮的筒裙,挑着一对水桶走步一步一摇,风姿绰约,撩人心弦。

 

    1979年正是知青大批返城的时候,而此时也正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的时候,知青们都要赶在春节前回家。但她不能走。连队开会布置防空防战。单玉珍负责妇女儿童的转移工作和保护好猪圈里的猪,把猪赶到安全地带。她为知青们办完了回家的手续,知青都走完了。有些知青人在上海,她就帮助他们把工资寄过去,把手续办好。1979年3月中旬她也接到回上海顶替她妈妈的工作的公函,单玉珍拿着顶替的公函到营部去办手续,营教导员还舍不得放她走,说我们把你培养成了骨干你倒要走了。单玉珍是最后一个离开连队返城的知青。今年的小学同学会上我告诉她,我也是我们公社最后一个离开的知青。我是1979年10月离开的。她说,我们有很多地方真得很象。


     79年3月30日回上海后到妈妈的单位商业供销社报到。在供销社,她曾承包油漆店,卖家具。在食品店时踏三轮车进货。那年已怀孕七个月了。两麻袋的白糖,每袋两百斤从冷库一直踏到门店。从冷库骑到门店要骑40分钟的路。我曾问她:"难道没有男同志来帮忙吗?"她回到我说:"我是店长要带头的,没办法的。"这就是单玉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忍辱负重,蹒跚前行。


     90年调往华亭商场。98年调往烟草集团公司,和每个上海知青一样,回上海后都要重新回炉文化补习。单玉珍补完全部高中课程,考了高级营业员。因为工作和家庭的缘故,她没有继续大学的课程。而知青回上海后要想出头是必须要拿文凭的。她在农场失去的大学机会再也无法弥补了。以后培训青年干部时又在年龄上卡住了。吃苦耐劳,工作勤奋的单玉珍在店长负责人的位置上一直做到退休。


     单玉珍是个念旧情的人,回上海后,昔日云南农场连队的人到上海看望她,她都要盛情款待。去年云南农场职工来她家看望当年连队的文书。澳门回归的那天来了两桌连队知青。世博会那年云南镇源的连队职工全家到单玉珍家住了18天。还带他们去金山,松江,上海参观世博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看见来的客人见到了他们想要见的,满意开心地返回云南。单玉珍说累也值了。


     太重情重义了。不仅要花很多钱,还要耗费很大的的精力和体力。上海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我对玉珍说,你这辈子就是一个字,累。


     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要照顾老人,又要给下一代做保姆。幸好,我们没有怨恨,我们都很开心。经过艰难岁月的人,什么都看开了,什么都放得下。

   

    秋意已浓,绯红的晚霞渲染了天空,斑斓绚丽的霞光簇拥着红日渐渐地西沉,犹如一曲贝多芬的悲怆交响乐,无比地华丽壮观,代之的是满天的繁星。苍穹下宇宙间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渺小,活着真好。


右二的单玉珍和她的六连姐妹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知青回忆】买菜的苦与乐(陈志强)

【知青回忆】难忘的南腊河(陈志强)

【知青回忆】工地上和茅草山上 (陈志强)

【知青回忆】45年前的边陲小镇勐腊(陈志强)

【知青回忆】1970年3月的一场大火(陈志强)

【知青回忆】连队生活回忆(陈志强)

【知青回忆】水利二团的团长政委(陈志强)

【知青回忆】恋爱与婚姻的困惑(陈志强)

【知青回忆】西双版纳的雨季(陈志强)

【知青回忆】勐腊中学语文教师周新寒(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沙仁的两年教书生活(陈志强)

【知青回忆】半年的老白寨教学生活(陈志强)

瑶区公社中学的那些日子(陈志强)

【知青爱情】火车上的偶遇~~~(陈志强)

【知青回忆】公社教师的轶事(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瑶区的5年里(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在瑶区的奇遇 (陈志强)

【2016年六六届小学同学会发言稿】难忘的岁月(陈志强)

【知青回忆】 我的小学同学庄群(陈志强)

【知青回忆】拉练(陈志强)

教师妻子探亲记(陈志强)

怀念父亲(陈志强)

【知青回忆】13连副指导员马振清(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同学周勇和他的姐姐(陈志强)

【知青回忆】瑶区的上海知青李颂源(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兄弟小擦板(陈志强)

【知青相册】逝去的青春(陈志强)

【知青回忆】胡湾行(陈志强)

【知青回忆】芜湖鲁港中学任教的四年(陈志强)

【知青回忆】知青花和尚(陈志强)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