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院士:分子聚集体研究之我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聚集体学:无疆之域 待琢之玉
——分子聚集体研究之我见
▲ 作者唐本忠肖像画。张武昌绘
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组成物体的物质基础。当基本粒子汇聚形成聚集体时,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对此,还原论和整体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还原论认为,聚集体与组分粒子的性质完全相同,前者是后者的集成;而整体论则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线性组合,整体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
苏格兰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73年在布拉德福德市英国协会发表演讲时指出:“分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韦氏词典》将分子定义为“一种具有物质所有属性的最小粒子”。这种还原论学说将分子置于物质研究的中心基础地位。为了了解单个分子的行为,科学实验通常在极稀溶液中进行,以规避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或干扰。许多科学定律、规则、公式、定理等都根据稀溶液中的实验数据推导或发展而来,例如描叙单分子在稀溶液中光吸收过程的比尔–朗伯定律。
然而,在浓溶液中,分子从分散态变为聚集体,线性关系的比尔–朗伯定律便不再适用。在有些情况或场合下,分子与聚集体的行为和性质甚至迥然相异。例如,很多芳香族化合物在稀溶液中以单分子形式自由存在时可以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射荧光或磷光,而在聚集状态下却发光减弱甚至完全不发光。这一光物理现象常被称为聚集猝灭发光效应。另一方面,有些分子显示与聚集猝灭发光过程完全相反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聚集诱导发光基元在单分子自由状态不发光而在聚集态高效发光。聚集猝灭发光现象说明分子的性质可以在聚集体中消失(1?0),而聚集诱导发光现象说明新性质可以在聚集体中产生(0?1)。这些例子与人们普遍接受的“分子行为决定物质性质”(1?1)的观念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三生万物”。翻译成现代科学语言就是微粒聚集的量变可以带来质的飞跃。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菲利普·沃伦·安德森在加州大学的一个演讲中阐述了他的整体论观点:“不能从几个基本粒子的性质做简单外推,去理解大而复杂的聚集体的行为”,“在复杂性的每一个层次,都会有崭新的性质出现”。当许多分子混合或组装成一个聚集体时,所得聚集体的性质将受到不同因素(如数量、形状、形态、相互作用等)的非线性影响。理解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构筑和发展一种研究聚集体的新科学框架,即聚集体学(Aggregology)。
▲ 唐本忠和他任主编的国际学术杂志《聚集体》创刊号的封面。作者提供
分子科学研究的是不受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自由孤立粒子,而聚集体科学(或聚集体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作用相互影响的受限复杂系统。这种复杂性的一种体现方式是聚集体中存在的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效应和过程,如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涌现性、多样性等。这里略举数例稍加说明:(1)随机化/规律化、无定形化/晶化、柔软化/刚硬化等拮抗作用会影响聚集体的行为,深入了解这些拮抗过程,将有助于发展新手段和新方法去改变和调控聚集体的性质和功能;(2)多体系统中组分(主体–客体、给体–受体、发射源–敏化剂等)的正确搭配和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有可能导致完美共生聚集体的形成;(3)聚集过程中可能涌现出全新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原本无生色团的非共轭分子在团簇化后可能产生簇发光、非手性分子在螺旋组装后可能发射圆偏振光、纯有机分子聚集后可能实现高效室温磷光等;(4)聚集体可能同时显示丰富多样的性质和多姿多彩的功能,例如,同质多晶多色发光、辐射/非辐射同步跃迁、多模态(光/声/热)生物成像及诊疗等。
对聚集体科学中的拮抗论、协同论、涌现论、多元论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深远的学术影响。聚集体学研究将产生新模型,创造新知识,扩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加深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帮助我们解决用传统还原论方法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聚集体层次建立新的工作原理和机制将有助于科学家合理设计新系统和研发新材料。基于此,我们在广州市和黄埔区的支持下,在黄埔科学城成立了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在高等研究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资助下,我们与著名的国际科学出版社Wiley合作创办了国际学术杂志Aggregate《聚集体》,旨在为学术界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沙龙,供科学家讨论聚集体研究的挑战和机遇、分享聚集体研究的发现和突破。
分子汇集形成聚集体,因此分子层次之上的所有实体(entity)皆可称为聚集体。在聚集体中,分子可以是几个或无穷多个,成分可以是同种或异类,产物可以是零维或多维的纳微结构乃至宏观物体……聚集体源于分子,高于分子。聚集体研究是一片无远弗届的疆域,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元,然而分子本身却很难被直接利用。分子只有聚集成可加工/操控的材料才能做有用之功,如介晶分子只有在聚集之后才能实现液晶功能。聚集体研究十分重要,但遗憾的是,相对于对分子的深耕细刨,人们对聚集体涉猎不深、缺乏系统研究,堪称一待雕琢之璞玉。
作为分子聚集体的一个特例,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框架的搭建促进了纳米科学的发展。在聚集体层次的探索将构筑一个远远大于纳米研究的聚集体科学平台。分子之上有着广袤无垠的空间,聚集体学将推动科学研究从微观向介观到宏观的纵深扩展。我们希望并相信,聚集体学将促成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范式转移,为人们对多级结构和复杂系统的研究探索开辟一条新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聚集诱导发光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唐本忠,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唐本忠院士谈AIE
唐本忠院士《Aggregate》社论 “ 聚集体学:分子聚集研究领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 ”
相关进展
今天(27-29日)《Aggregate》期刊发布会暨聚集体科学研讨会举行
《Aggregate》期刊发布会计划于本月27-29日召开
IUPAC公布了2020年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唐本忠院士《Aggregate》社论 “ 聚集体学:分子聚集研究领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 ”
唐本忠院士领衔聚集体《Aggregate》期刊正式上线了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对准才能接好,AIE引导复合水凝胶精准自修复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Rev. Mater.》综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等《Adv. Mater.》:聚集体科学:走进介观世界
唐本忠院士团队《Angew. Chem. Int. Ed.》:芯-壳结构纤维实现AIE分子在纤维中的高效光热转换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和华南理工王志明研究员团队在机械变色材料机理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Adv. Sci.》:二氧化碳基超支化聚炔酯的构筑及选择性多步后修饰
唐本忠院士等60位高分子学者综述: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
刘斌教授、唐本忠院士: 聚集诱导发光(AIE) 研究的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唐本忠院士和钱骏教授:AIE材料用于大体积动物的长波长NIR-II大深度高分辨率活体成像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IE/CB[8]超分子荧光聚集体,大数据思维的细胞系鉴别与细胞污染追踪探索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大AIE研究中心王东副教授:掺杂AIE全纤维气凝胶实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界面水蒸发
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Commun.》:利用推拉电子效应调节有机发光体由荧光向磷光转化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 无催化剂的炔-胺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非传统发光的聚氨基马来酰亚胺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芳香性翻转驱动分子内振动用于构建振动受限型聚集诱导发光体系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关于AIEgen在生物过程监测和疾病诊疗学方面应用进展的综述
《Adv.Mater.》:高效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的合成及其在三光子荧光穿颅脑成像中应用的重要进展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西安交大党东锋/孟令杰教授等《Chem. Soc. Rev.》系统评述:高性能荧光材料及其高分辨成像应用
唐本忠院士/冯海涛/邹勃教授Mater. Horiz.:二元协同效应制备高对比度力致变色材料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用基于三键的聚合方法合成含氟聚二烯
唐本忠院士团队《Adv. Funct. Mater.》: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Adv. Sci.》:一种超两亲AIE分子实现超分子多形貌转变自组装并构筑高效的光捕获天线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大AIE研究中心王东副教授:掺杂AIE全纤维气凝胶实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界面水蒸发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与深大王东副教授《ANGEW》: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三重攻击强化“1+1+1>3”协同光动力治疗效应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圳大学AIE中心王东副教授《Chem. Soc. Rev.》: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超分子发光材料:构建与应用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王东副教授《Biomaterials》:利用刺激响应性和AIE特性纳米颗粒提高光动力治疗效率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dv. Sci.》:对刺激有非单调响应的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的设计思路和应用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在《ANGEW》发表综述:荧光高分子水凝胶中的多彩世界
唐本忠院士团队冯海涛和丁丹教授JACS:通过超分子置换作用调控光敏剂暗毒性,实现高效光动力治疗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Rev. Mater.》综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AFM:在聚集诱导自由基型光敏剂的分子设计及其乏氧肿瘤治疗应用取得进展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等《Adv. Mater.》:聚集体科学:走进介观世界
唐本忠院士团队《Angew. Chem. Int. Ed.》:芯-壳结构纤维实现AIE分子在纤维中的高效光热转换
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Commun.》:利用推拉电子效应调节有机发光体由荧光向磷光转化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内炔的C(sp3)−H活化胺化聚合反应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 无催化剂的炔-胺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非传统发光的聚氨基马来酰亚胺
《Adv.Mater.》:高效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的合成及其在三光子荧光穿颅脑成像中应用的重要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和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具有最优发光亮度的近红外AIE材料用于精准手术导航
“有生命的发光材料”?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提出一种新型构建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策略
聚集诱导发光20周年综述:聚集诱导发光从分子科学到聚集态科学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徐斌/西工大孔杰/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Nat.Commun.》:一种超高对比度柔性拓扑光传感技术
西工大孔杰/深大黄龙彪等《AFM》:基于人体红外热效应自修复的柔性自供能传感器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新型自发炔-胺点击聚合反应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与浙大钱骏教授《Nat. Commun.》: 调控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结构及形态,实现近红外IIb窗口活体成像
唐本忠院士团队《Coord. Chem. Rev.》: Self-assembly of AIEgens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AM》:可同时改变发光颜色、强度和形状的AIE之花
香港科技大学杨晶磊教授和唐本忠院士合作:巧妙构建自修复-自预警双功能防锈涂层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CS Nano封面:巧妙调控固态单分子运动实现可控荧光图案
唐本忠院士团队和浙大张兴宏教授团队《Materials Horizons》综述:聚合诱导发光(PIE)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在选择性活细胞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在序列可控超分子聚合上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综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首次揭示激发态分子运动在 “簇发光”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联合海内外多个课题组发表“簇发光”研究的综述
江科大李为立教授、澳洲国立Mike Tebyetekerwa和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AIE原理应用于智能荧光纳米纤维膜研究
西安交大孟令杰教授、党东锋副教授团队和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实现纳米螺旋组装体的超高分辨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JACS封面:调控温度构筑结构多样化的丙烯腈类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香港科大唐本忠教授等人主编的英国皇家化学会图书《 高分子合成化学:创新与展望》正式出版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C(sp3)−H活化的内炔与醇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AM》:可控宏观组装构筑新型AIE水凝胶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并制备了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弗林德斯大学唐友宏副教授、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和川工大周亚宾博士综述:AIEgens在基于细胞的复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芳香性翻转驱动分子内振动用于构建振动受限型聚集诱导发光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点亮”型的细胞成像和对细胞的原位杀伤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JACS:一锅法合成含氮阳离子的多功能聚电解质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综述:手性及潜在手性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结构、组装及功能研究
湖南大学曾泽兵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合作在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让细菌带着荧光飞: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提出一种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山东大学于晓强教授团队:新型超低浓度的AIE材料用于特异性双光子脂滴成像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南开大学丁丹教授提出“分子内运动诱导的光热转化(iMIPT)”新概念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和林荣业教授系统评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基于活化炔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郑磊教授合作:单一波长激发双色荧光AIE探针用于动脉粥样斑块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中科院化学所王树研究员团队合作:基于AIE分子构建一系列荧光传感器阵列用于快速准确鉴定病原菌
香港科大教授唐本忠院士和浙大钱骏教授合作:AIE材料用于1300 nm近红外II区激发和近红外I区发射的活体双光子成像
吉林大学田文晶教授课题组和浙江大学钱骏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近红外染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粒子及其双光子成像
华中大李忠安教授与武大/天大李振教授合作在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dv.Mater.》:柱芳烃超分子开关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ngew》综述:基于人工合成大环的非多孔自适应性晶体用于分子分离
中科院化学所李峻柏研究员获得2017年日本化学会Lectureship Award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王东辉研究员在苯酚选择性官能团化方面取得进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