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漫说长津湖战役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上)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刺菊,抗战锄奸团的北平往事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郑州战役侧看淮海大决战

海湾战争:大棒与蟑螂的搏斗

最新链接:

解析多哈和平协议,漫说美国阿富汗撤军 

漫说阿富汗战争的句号

被坦克碾过的布柳赫尔元帅:加仑将军往事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伏击: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牺牲: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文章,点击可阅:

详说庚子国变,清朝抵抗沙俄入侵东北之战

红军改编八路军史话

陈仪悬案往事:策反与被捕

上海青帮往事之张啸林:从杭州到上海

为九一八纪念日,漫谈那些淡忘的抗战琐碎往事

冲天:那些抗战空军的人与事…… 

史话陈纳德与飞虎队 

漫谈911事件20周年及美国反恐战争 

9月9日,国人不该忘怀的日子:侵华日军投降签字日

上篇文章:

漫说重庆的陪都时代 

详说上海青帮往事


最新:《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最近,我收到很多朋友要求我写作长津湖战事的短信。


为此,我抽空认真看了朋友发来的网络上的绝大部分文章。顿然唏嘘、感慨。


夏虫语冰,其实不是奇迹,互联网漫山遍野的那些曾经写情感、写八卦、写心情、写鸡汤的写手们明显临时起意,为了蹭一波电影《长津湖》的流量,可以变换着语序,吆喝着口号,写了长津湖战役的若干文章,这才是一种互联网文化的奇迹。


其实,朝鲜战争涉及二战波茨坦会议,二战苏联与美国分占日本,中国国共战争等等历史。想要写好朝鲜战争,实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长津湖战役在历史、军事等层面,为朝鲜战争最具争议的战役,并非之一,而是为最。


当年,第9兵团十数万官兵在长津湖战役期间,以平面步兵,于极寒、饥饿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陆战1师3个团级战斗群,以及陆战1师背后的美军第90特遣舰队,以及美军陆航、海航、陆战队航空兵等近300架战机对战。


如此实力悬殊,如此极端气候,如此后勤不畅,志愿军官兵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牺牲惨重,在所难免。


是以,满怀保家卫国信念,志愿军搏杀长津湖战场,要想争取战役胜利,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1950年12月8日,长津湖战役临近尾声,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江界指挥部,向北京和志司报告了参战长津湖战役的27军等各部减员,及受冰雪灾害袭击,全军冻、饿伤极广,且全军已近断粮的危险情况。


这是长津湖战事以来,宋时轮向北京及彭德怀第一次关于战况的详细报告。


当时,惊悉第9兵团减员、战损惨重,全军断粮等情况,彭德怀立即致电第9兵团,要求其撤向较为暖和地带,在朝鲜地方引导下,撤退黄草岭方向就粮。


同时,相机停止长津湖战事:


围敌一部打援计划,应即停止进行”。


在长津湖战役最后的兴南港攻击战,随着第9兵团主力转向休整,朝军的机械化兵团则续上为攻击主力……


12月9日以后,第9兵团残部撤退黄草岭地带。


这时,他们的敌人,不再是美军,而是纯粹的饥饿、寒冷。


诚然,长津湖战役期间,志愿军官兵在战场上是打击美军的战士,但是,他们同样无法抵抗天灾。


因而,作为人类,他们与美军、长津湖地区的韩国军民一样,都是大自然灾难面前的灾民。


1950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盖马高原遭遇百年不遇的酷寒、暴风雪威胁,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等,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多年来,中国、美国和朝鲜、韩国等,都在回避公开谈论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


某个程度上,长津湖战役最核心的战役,其实就是中国人、朝鲜人、美国人及英国人等与大自然的战役。


作为第二次战役最主要的战役之一,长津湖战役结束之时,志愿军主力在西线战场全军前推,锋芒直逼平壤、汉城。 而地9兵团在东线战场减员惨重,并没有实现歼敌数个师的战役目的。


这个战果,不会影响我们对志愿军第9兵团官兵的敬重。


毕竟,虽然得到少数、零星的朝军的坦克、战机掩护,志愿军是以步兵对抗美军陆海空军事集团作战,同时,又受后勤保障影响,本身重武器留在国内,军队缺少冬衣、粮食,如此劣势,能够打出这样的结果,实属人类战争史上非常罕见的事情。


如是真的敬重志愿军,就应该尊重这段悲痛、悲壮的历史。


尤其尊重铭刻在历史里,志愿军官兵与冰雪、酷寒等极端气候搏杀,与美军陆海空超强军力搏杀的战斗意志。


抛开政治、主义、外交和意识形态等等元素,无疑,志愿军官兵是为保家卫国信念而入朝参战。


为此,志愿军官兵在长津湖战役付出极为惨烈、惨痛的牺牲,应该都该是民族仰望的历史的高点。


不过,这个高点,远不是喊喊口号,再临摹电影情节写写碎片化、情绪化、激情化等等碎片文章就可以轻松表达。


可惜,最近多日,这类为蹭流量而匆忙写成的,与历史相去太远相关长津湖战役的文章确实汗牛充栋,看得多了,越看内心不免越感觉到了非常的尴尬。


毕竟,玩情感、弄八卦、涂心情、熬鸡汤、刷鸡血的许多写手们纵算灵光一闪,七手八脚喊着响亮的口号,就地起立,趴在网络,装出的一副民兵打枪的模样。其实,他们疏于对历史的认知,可能对朝鲜战争的很多问题,不甚明了。


比如,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是谁和谁干仗?


他们会认为是因为美国侵略朝鲜而爆发朝鲜战争。同时,这场战争是中国与美国打仗。


其实不然。


朝鲜战争爆发于朝鲜主动向三八线以南韩国发起的统一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因为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为韩国出头,于釜山反击、仁川登陆,重挫朝军,打过了三八线,并且顺势北上,一路冲向了中朝、苏朝边境……


为此,北京斟酌再三,终于决定派出志愿军参战。


当时,中国几乎才结束战争,国内确属一穷二白,经济、工业、军事相距美国太远。


不过,苏联为首的,拥有世界军工强国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东方阵营,都坚定地站在了中国的身后。


这是二战结束,铁幕落下,冷战拉开的首场热战,这是以美国、英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中国为首的东方阵营的正面较量。


当得悉中国派出志愿军参战,苏联即全开西伯利亚铁路运输,全力保障朝鲜战争。


在大量军火尚未从欧洲运往亚洲之前,苏军在伯力、旅顺等地,为志愿军调拨了第一批汽车、油料、炮弹及其他军火等等物资,用于志愿军入朝参战,以及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战役。


如无苏联的全力援助,志愿军也不可能短短一月之内,便能完成大兵团集结、机动、出国参战,并且连续发起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等二次进攻。


显然,这本该是常识性问题。


但是,现在很多人还在认为朝鲜战争纯属我国与美帝单挑,甚至说起苏联援助,都认为那是在第四次战役之后的事情。


如此肤浅、简单去想象朝鲜战争,确属是没有知识空白概念与缺乏常识的思维习惯,闹出夏虫语冰的历史冷笑话。


那么,长津湖在那?


长津湖战役前因后果究竟如何?


长津湖战役的战役准备和战役实施,以及战役影响究竟又该怎么去看?


近日,我写作了:


《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作为一位资深而朴素的民间战史学人,我自青年至今,间断而潜心研究朝鲜战争及长津湖战役,已经不下30年。


往年以来,我每每得到更新的资料、素材,都会自认有了新的收获。


相信就长津湖战事的推演上,作为专注军史的流浪的橡树,我自然有一些与其他朋友区别的见解。


这段历史,可以写成故事,可以写成剧本,也可以写成军事论文,更可以写成抒情散文。


总之,这段历史无论站在左、或者右的角度,毕竟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过去,本该是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和应该尊重的历史。


鉴于之前写作被删除较多,以及补充更多资料,在此,我将酌情就军事、战役的视角,全景写作长津湖战役。


从柳潭里之战,新兴里之战,再到史密斯突围,黄草岭阻击战、直至兴南港大撤退。


敬请诸君关注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