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修身诗课20

莫砺锋 程门问学 2022-07-15


今日主题词坚定  


朗读 | 采桑子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白居易《放言》



亚明《白居易》


元和十年(815),主张对藩镇用兵的宰相武元衡遇剌身亡。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激于义愤,首先上书请求朝廷急速捕贼,以雪国耻。当政者对白居易直言无忌的作风素来不满,于是深文罗织,以越职言事、居丧不孝等罪名,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作于白居易自长安赴江州的途中。


诗篇一开头就宣称自己有一个决断“狐疑”的方法,可以用来代替龟卜与蓍占。接着用两个例子从正面来阐述这一方法:检验玉的真假,要把它放在火中烧三天,不发热的是真玉;辨识木材的美恶,须耐心等待七年,豫章美木生长七年后才显示出与一般树木的不同。再用两个例子从反面来说明:周公在成王初立时,有流言说他有篡位的野心,王莽早年却颇有谦恭下士的美名,假如他们在当时便突然死去,那么周公之忠、王莽之奸又有谁能够分辨出来呢?总之,不论辨物,还是辨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时间去证明。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诗生动明快,有似格言,道出了一种鉴别事物真伪的方法,但白居易写这两句诗显然不只是出于玄谈这种普通生活哲理的兴趣,而是含有更深一层的道德意义。真玉之所以火烧三日不热,豫章美木之所以七年以后显示出与众不同,它们之所以敢于接受时间的检验,就在于它们不仅具有美好的资质,而且能始终保持之而不变。白居易其实是以这两句诗向世人宣告,他被贬江州是由于受人诬陷,他决心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的高尚。这表现了白居易对自身人格的强烈自信,更表现了坚守这种人格,“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人生在世,是需要这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坚定不移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基础。意志软弱、动摇反复,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美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发生变异而不复存在。许多人都喜欢说,让时间为自己作证,但只有真正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最终通过时间的检验。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相关阅读】

公开课 | 听莫砺锋讲白居易的诗意人生


【往期回顾】

0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 02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0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05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 07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09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 10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 11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 12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 13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 14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 15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 16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 17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 


【上期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