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晓燕:疫情之下,研学旅行的再思考

王晓燕 研学猫
2024-09-02


作者王晓燕

单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首届研学猫实践教育在线论坛

           第8讲总12讲(2月16日)

         (本讲座为免费公益讲座)
说明:文章为作者独家授权发表
          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非常感谢亲子猫提供的这个线上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时刻,让我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个非常时期,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近期关于教育、特别是研学实践教育的一些再思考。所以,今天的交流题目就是:疫情之下,研学旅行的再思考。


近一个月来,我一直在想,2020年一定会成为中国研学旅行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从春节前开始,这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给三年来一路狂歌、突飞猛进式发展的研学旅行按下了一个暂停键,让我们有时间,对过去三年的发展经验、成果与问题进行深刻地反思。


01

疫情危机是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的重要契机
根据携程旅游《2017-2018年度游学旅行市场报告》报告估算,目前我国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阶段参与游学、夏令营近1000万人次,其中国内研学占绝大部分。从国外和国内游学人数增长对比来看,2018年暑假比2017年,国外游学人数增长50%,而国内游学增长达到了120%


来自旅游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国包含研学性质的公司多达44884家,仅2018年一年新成立的研学机构便有5934家,平均每天就有16家新的研学旅行机构诞生。


在这样一个研学旅行机构野蛮式增长的时期,这次疫情突然给我们按下了一个暂停键,让我们对过去三年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反思。让过热的研学旅行有一段冷静的时间,回归理性、回归科学有序,回归教育本质。


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研学旅行的制度体系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重大风险的挑战?应对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条件下有效推进研学实践教育。风险过后,当这场疫情结束后,我们该给孩子们提供什么样的安全防控保障体系?以让孩子安心,让家长和学校放心。我们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以让他们面对真实的世界,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担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经历了这场始料未及、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原有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和线路设计,包括体制机制,是否还能够足以应对或者说更好满足学校、家长以及孩子们的需要与诉求?还有哪些地方、哪些制度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认为,从这些方面想一想,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正是我们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的重要契机。


当前,面对疫情,许多有责任感、有教育情怀、有长远眼光的机构都纷纷拿出了具体应对措施,积极行动。面对疫后,大家也在从各个角度对未来研学旅行的发展进行调研、预测与分析。


我想,今天我着重就未来研学旅行的内容和形式谈一下我的再思考。

02

研学旅行新的生长点:国情、科技、自然

首先,从未来研学旅行的主题内容来说,经历过这次疫情,我想可能有一些内容需要更加突出强调。


回顾研学旅行三年来推进的内容,基本按照教育部确定的五大主题板块: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相比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板块的百分百推进,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板块相对薄弱。而这三方面可能是未来研学旅行推进的新的生长点。



第一,从推进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来说,经历过这次疫情,是深入理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契机。


让学生在这次重大疫情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中,深刻地思考和体会

  • 什么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 什么是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

  • 什么是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


这次疫情,让每个学生都已经有了切身体验,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门;开学了,不能正常回到学校上学。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这种切身体验升华,让他们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层面,而是上升到国家、国内外社会,上升到关怀他人和人民生活,上升到思考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人类的关系中去探究、去考察。


以往许多概念中小学生是难以理解、难以有切身体会的,譬如祖国、国际、社会、责任、价值观等等,而全民动员的抗战疫情过程,将这一切变得非常具体形象。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牟海军老师布置的一份与疫情相关的作业。我深有同感,也生发出对牟老师的无比钦佩。在这个特殊时期,面对疫情,不少学校都布置了与之相关的作业。它们一般是这样的: 

01

给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封信。

02

编写与疫情相关的小报。

03

记录2月5日至15日期间所在地区的疫情数据,制表或绘图,并加以分析。

04

录制一个小视频,亲身出演,介绍一则防控疫情的知识。


但牟老师说:或许,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疫情,更需要教给学生的是:独立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在灾难面前,一个民族的成长,更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


为此,他设计了11个高能问题,这11个问题都是研究性学习课题。举几个例子:


01

假想多年以后,你会向后人怎么讲述这场灾难?在灾难面前,会暴露出美丑不一的人性。尽你所知,请列举代表性人事。

04

如果你是武汉人,得知八小时后要封城,你的选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05

因为疫情,许多地方实行了封道。一重庆男人开车载妻子和幼儿回乡。过桥,逢重庆界执勤人员拦阻:“不许贵州人进重庆!”男人的妻子是贵州人,于是折返,遭贵州界执勤人员拦阻:“不许重庆人入黔!”一家人进退两难,束手无措。如果你是一位在场的执勤人员,会怎么做?

06

山东寿光免费向武汉捐赠350吨新鲜蔬菜,如果你是武汉市市长,会怎么做?

08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局在支援湖北高校物资的外箱上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文字,你认为日本人想表达什么情感?请详细说明。

09

通过这场灾难,你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10

如果你是美国总统,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会怎么对待中国的本次疫情?如果你是马云,会怎么做?先想想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百度一下,查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比较一下,你和他们,会有什么不同?


这份作业,我不知道有没有引发诸位的思考?


我们的研学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疫情防控和疫后,该如何去操作?去发展?我们看到,这些问题都是已经发生或者需要我们面对、解决的真实问题,他涉及到人与未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很多感人事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各条防控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等,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良好素材。对中小学生而言,眼下的经历是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契机,通过相关课程设计和引导,可以教会他们学会理性思考、科学判断。从这场在疫情中的个体生活、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中,能够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如今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青少年学子也不能置身事外。多难兴邦,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次危机所带来的教育契机,通过这次疫情,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探究每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是如何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如果你是武汉人,你该怎么做?如果你不是武汉人,你又该怎么做?从而真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未来成长出更多具有使命担当、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担负起建设富强、文明之国的国民责任。这也是我们研学实践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研学实践课程就是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第二,经历过这次疫情,是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契机。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将成为未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我们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就已经表明学校和家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的校长、书记和老师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在过去的三年里,也出现了个别安全事件。但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形成巨大的舆论和社会伤害。然而,这次的事件级别不同,我相信这次疫情之后,学校校长、教师和家长们,包括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会非常看重,非常谨慎。所以,这也正是我们未来研学旅行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主题。


每当有重大危机出现,当每个人都直面危机感之时,才会深刻感受到生命安全的可贵。

这使我又回想起去上海东方绿洲营地参观安全教育馆时,看到的教育理念:知险、避险、自救、互救。我们有很多发生的安全事件,包括这次的疫情都是因为不知道危险,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只有知险才能去避险。所以,未来上海东方绿洲营地的这种安全教育理念应该大力弘扬普及。


当然,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此时也是对我们的研学师资队伍进行培训的良好契机。也是基地(营地)进一步构筑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契机。

从这次危机中,我们看到,研学旅行的安全不仅仅是路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还包括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等。我们必须培训教师能够对这种突发事件科学应对处置。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对突发事件应有“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一级为最高级别。我们这次疫情就是最高级别:一级。另外,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 启动应急预案;


  • 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 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 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 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我想这都是我们在构筑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对我们各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急处理体制机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经历过这次疫情,是进行自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契机。


这次疫情再次给人类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2003年的非典被普遍认为是人类吃野生动物造成的,此次新冠病毒的源头也被高度怀疑是来自于野生动物。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未来研学实践教育应该推进的重点内容。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一书中,将果子狸归为可食用的范畴。《果子狸》一文中称,“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可以医治烫伤,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针毛可制成毛笔和画笔……”

 

2003年中国大规模爆发的SARS病毒感染事件,就是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食用了携带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从而将这一病毒暴露于世。而如今的新冠状病毒,其来源与17年前仿佛如出一辙。


为何野生动物总是难逃人类的餐桌?甚至连儿童刊物都深受其荼毒!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关于人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的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向孩子们讲授?过去,我们的教育反复灌输给孩子的是“人定胜天”,反复讲述的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壮举,当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就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就怀揣着战胜自然的狂妄想法,将来他们只能是大自然的破坏者。


就目前来看,我们对青少年的自然教育更多还是局限于应试教育,注重实用性,缺乏长远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思维及价值观的培养未放在首位。虽然地理、生物、政治等课涉及一些环保内容,但仅是知识介绍,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了解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使在研学旅行中,设置了自然生态主题板块,也大多停留于表面化,象征性的到公园、景区、展区参观,或现场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没有针对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而对青少年来说,实践教育更要通过切身体验,落实生态道德教育,通过正确的自然教育理念使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道德知识、接受道德熏陶、形成道德信念和习惯。


为此,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提出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乐享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就非常值得提倡。



第四,经历过这次疫情,是进行国防科工、大力推进科学实践教育的重要契机。


中国科协在2018年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8.47%,而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是在20%以上。在其指标体系中有一个二级指标是“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对网络谣言和伪科学的辨别;科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次疫情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反映了我们的科学教育还任重而道远。疫情宣布初期,很多人照常走亲访友到处活动,似乎无动于衷;疫情迅速蔓延之后,微信朋友圈和自媒体各种关于吃什么遏制病毒的“报道”疯传,引发了各种抢购并加剧了恐慌。这都反映出普通民众医学常识的缺乏,以及在过往所接受的教育中科学教育的缺位。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注重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科技支撑至关重要。防控策略的制定,建立在科研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解码的基础上,救治措施的完善,也有赖于科研人员不断取得的专业突破。


因此,对于未来的研学实践教育,多渠道多途径传播卫生健康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 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科普作品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疾病防控、健康生活常识、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和对医卫知识的理解。

  • 另一方面,要更多带领学生到学校之外的卫生相关单位开展各种体验、实践活动,通过现场教学、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推动科学教育从纸上谈兵向实践教育转型。


我们每一次应对的重大危机,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契机。经历过这次重大危机,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人人都是时代的主角,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谁也不是局外人。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会敏锐地洞察,深刻地反思,从容地应对,智慧地学习,努力地付出,慷慨地给予,正是我们教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他们有关。”

03

未来线上与线下研学将有更好衔接与融合

下面就未来研学旅行的形式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目前研学旅行因“疫情而暂停”。但研学实践教育不会因疫情而停摆。面向未来,会因为疫情而有更多的出口、更多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这次疫情,或者说这次危机必将引发我们对研学实践教育的更深、更高、更广的思考。必将在确保活动安全、拓展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效果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相信未来的研学实践教育将迎来更高的升级版。


针对目前市场的情况,教育、文旅、医疗、心理健康等的在线内容似乎一瞬间遍地开花。这既是应对疫情期间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研学实践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需要。我相信随着疫情完全被控制,彻底结束后,这段时间被压抑的需要”面对面“才可深刻体验的研学实践会回归和反弹。在线上线下的衔接与融合中,会逐步沉淀形成,更多样化的推进模式。


就此,亦会出现:

01

线上研学实践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出炉;

02

线上研学培训及论坛也会增多;

03

全景小实验式的体验教学会从原来的基地营地教室走进家庭,走进个体。例如:山西晋中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就推出了家庭微课堂,足不出户参观晋中博物馆——战国编钟,把晋中市博物馆线上参观攻略送给大家,让家长和孩子足不出户感受精彩文化。

因此,未来线上与线下研学会有一个有效衔接与融合的过程。但我认为,纯粹的在线教学,依然无法取代面对面的实践体验教学。所有智能化手段只是为研学实践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工具,不是研学实践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未来哪些适合于纯线上,哪些更重在线下体验,哪些反而要线上线下紧密深度衔接,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基于以上,我想下一步:

01

搭建研学实践教育线上平台,更强调场景化建设、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02

线下营地基地的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丰富;

03

研学课程开发和线路设计需要重新整合;

04

研学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必须及时跟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超越,都是战胜了种种困难和挑战的。危机中有困难,也有积极的意义。先“危”后“机”,“危”既产生压力,也引发动力、带来警醒;“机”是危机,也是机遇,是希望。


最后,我想借顾明远先生的诗书大作,结束今天交流,并与大家共勉:天使在前线,教师是后盾,教育青少年,科学抗疫情,停课不停学,读书又锻炼,师生同努力,战疫必胜利。


各位朋友,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愿我们所有致力于研学旅行事业的人携起手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共克时艰的危机中创造新的教育契机。愿这次重大危机,能成为研学旅行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让专业成为研学人的力量

(文字不过瘾,长按识别二维码收看视频回放


往期精彩


调查报告|疫情下513家研学机构调查分析报告和应对策略汇总
徐冲:PBL是践行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论
邓青:日本修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什么?
张玉梅:教育部新政让校长和家长“急眼了”,都和研学相关……
李锦鹏:设计历史文化类主题研学活动6步法
于进勇:投资人最青睐什么样的研学机构?
魏巴德:疫情下研学机构如何突围?
国家级研学营地的5个师资构成和2种课程,以四川广元基地为例
研学课程设计如何挖掘和判断国家教材知识点?

策划运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管理培训班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联盟
                 研学猫云课堂
执行单位:亲子猫国际教育        
主任编辑:萧   为
研  究 员:邓志恒
见习编辑:李锦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精彩课程



人人用得上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含权威证书)

(扫码查看课程)

如何用PBL设计专业的

研学旅行方案

2月25日开播(扫码查看课程)

新高考研学


研学安全实操

(扫码查看课程)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国家教材(小学版)对标方略

(扫码查看课程)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国家教材(初中版)对标方略

(扫码查看课程)

无人机研学实践在线课程包

(扫码查看课程)




近期培训论坛



第六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论坛

PBL与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 2月25日开播新高考研学人人用得上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含权威证书)研学安全实操研学小猫说(初中版)研学小猫说(小学版)无人机研学实践在线课程包


研学战“疫”系列

自然生态类研学课程更受重视,线上研学培训提升从业者素质 | 5

研学方式将发生变革,疫情后难以形成补偿性暴涨 | 大咖说4

暑假压缩、社会实践调减时长,研学行业应共享各地特色课程 |3

研学企业需系统“充电”,联盟应引领行业度过难关 |大咖说2

二季度研学将迎来“井喷”, 关键时刻留住关键人才 | 大咖说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研学机构正确的应急预案应该是……

干货 | 研学企业疫情防控完全手册(文末 “ 行业调查 ”)


疫情“宅家”研学系列

宅家研学系列1 | 恶补经典,网逛15家数字博物

360度全景漫游700个知名景区研学目的地 | 宅家研学系列2

44种急救知识,研学从业者火速收藏一次全学会 | 宅家研学系列3


研学3周年系列

王晓燕:研学旅行亟需专业化引领发展 | 12

知名中学校长:研学旅行还需继续出台细则 |11

参加“危险”活动是确保研学安全的最好方法|10

研学旅行是新高考改革之需|9

《2次日本考察,终于发现修学旅行40年0事故的秘密!| 8

研学行业需要标杆引领,研学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7

《研学安全:安全无事故完成研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6》

研学旅行为学生减负,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注意4个方面 | 5

40家教育部挂牌研学营地:课程和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 4

谁说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是博物专家? | 3

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 2

带着课本去旅行,到底误导了多少学校和研学机构? | 1


研学论坛系列

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研学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中国民办教育论坛实践教育主题论坛圆满举办

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聚焦教育改革热点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成功举办

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

中科院科学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

首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圆满举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学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