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递|自然资源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2023-06-07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公告。


从基础通用、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及地理信息与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运输、信息安全、密码等行业领域协同发展,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3版)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改产业〔2020〕202号)、《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自然资规〔2022〕1号)等要求,加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规范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制定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用于指导相关标准研制。
《建设指南》主要从基础通用、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及地理信息与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运输、信息安全、密码等行业领域协同发展,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完整、规范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更好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安全合规应用,以及智能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规范指导与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国情,需求牵引。结合我国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与车载单元、路侧单元和云平台等车路云协同应用场景中的需求瓶颈,形成一系列既符合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有关规定又满足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深度应用需求的技术标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在地理信息领域政策制定、地图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优势,推动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落地落实。
2.统筹发展,共同推进。根据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行业发展和应用现状,注重政策法规研究、标准体系规划、标准规范编制与落地实施推广的协同,统筹利用地理信息、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运输、信息安全、密码等相关行业领域优势资源,发挥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行业企业等在标准研究与制定方面的作用,共同推进我国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立与完善。
3.聚焦重点,急用先行。聚焦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采集、生产更新、应用服务、安全保护与管理等重点环节,加快基础通用、数据采集、动态更新、服务分发、安全保护与审查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合理安排相关行业急需的标准制修订工作进程;鼓励地方依据统一的标准体系开展先行先试,积极参与国家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
4.开放融合,深化合作。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创新融合驱动与跨领域协同,统筹协调现有标准之间相同业务场景相同指标的一致性,引导和规范各行业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的安全应用;紧跟国际技术标准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相关协调与交流工作,适时调整、优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三)建设目标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规定》和《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根据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现状、产业应用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分阶段适时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到2025年,初步构建能够支撑汽车驾驶自动化应用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重点标准,涵盖基础通用、数据采集、动态更新、数据分发、交换格式,以及多种智能端侧相关数据安全保护等技术要求和规范,解决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深度应用的迫切需求。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制定2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涵盖数据生产、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地图审查等技术要求和规范,引导和推动我国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安全合规应用,为我国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安全出行及新型智慧城市等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及产业落地提供标准支撑。
二、建设内容
(一)体系框架
依据测绘领域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参照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相关标准体系结构,以及《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中的有关要求,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的“专项类700”进一步拓展,并创建“地理信息——智能汽车基础地图706”(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将该专项划分为基础通用、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等五个部分,并根据各具体标准在内容范围、技术等级上的共性和区别做进一步细分,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界限清晰、囊括17个子类的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


图1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在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中的定位


图2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框架图


(二)体系内容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通用、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等部分,涉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行业领域现有发布、预研阶段、待修订或待研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31项,并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标准间相互协调与兼容预留空间和接口,详见“附录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表”。
1.基础通用部分。基础通用部分主要涵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术语定义、空间参照、分类编码、面向机器理解的物理或逻辑数据模型以及地图表达等内容。
(1)术语定义。术语定义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的基本概念,为各相关行业应用场景的协调与兼容奠定基础,同时为其它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2)空间参照。空间参照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的时空基准和坐标转换,为高精度导航定位和车路云协同等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相关社会化应用提供重要空间位置基础。
(3)分类编码。分类编码标准用于帮助各相关行业部门认识和理解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的对象、边界、层级关系和内在联系。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标准用于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数据模型的结构设计、属性、格式及其相关功能对象进行标识与解析,为后续智能汽车驾驶自动化相关应用奠定基础。
(5)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标准侧重于提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要素及相关属性内容表达方式与规则。
2.生产更新部分。生产更新部分主要涵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以及车路云协同场景下的数据更新等内容。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及相关产品在车路云协同等复杂场景下多种智能端侧采集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2)地图编制。地图编制标准侧重于提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处理及其相关地图产品制作等的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3)数据更新。数据更新标准用于规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及相关产品在车路云协同等复杂场景下,涉及地图要素信息与动态地理信息融合匹配和产品动态更新等方面的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3.应用服务部分。应用服务部分主要涵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高精度定位与导航、增量或全量数据分发,以及车路云协同场景下各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与信息交互等内容。
(1)导航定位。导航定位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产品在导航定位应用方面的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2)服务分发。服务分发标准侧重于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及相关产品在云端与车端间的分发与应用,包括服务对接方式、数据产品类型及功能性能等。
(3)信息交互。信息交互标准用于对规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及相关产品在车路云协同场景的动态交互与感知融合提出明确要求,涵盖车端和云端相关数据交换格式和接口协议等的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4.质量检测部分。质量检测部分主要涵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空间精度和属性内容方面等的数据质检,传感器设备及其作业系统等的测试评价,以及数据产品服务质量评测等内容。
(1)数据质检。数据质检标准侧重于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质检对象、技术方法、精度和属性等评定方面提供标准支撑。
(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标准用于规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传感器设备或作业系统架构设计、技术链路、接口方式以及相关数据输入输出等方面测试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要求。
(3)服务评测。服务评测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数据产品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评测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要求。
5.安全管理部分。安全管理部分主要涵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及相关产品在不同场景各智能端侧存储、传输、使用和服务等业务环节的安全保护,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以及地图合规审查等内容。
(1)安全保护。安全保护标准用于统一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安全保护的总体要求,包括数据产品在智能终端安全处理、云平台端安全服务以及各端侧间安全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安全监控。安全监控标准用于规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服务安全运行的总体要求,包括监测信息分类、对接联调、管理维护以及对外提供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安全审查。安全审查标准侧重于提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在境界、要素和重要地理信息等内容审核,送审数据规格和送审方式等方面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要求。
三、组织实施
(一)加快标准研制  
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依托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各项标准的规划、预研、立项、制修订以及评审验收等工作,调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行业领域产学研用等各方的积极性,共同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
(二)加速体系更新
按照测绘成果管理、汽车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社会化应用的发展趋势,建立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动态更新工作机制,为推进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技术创新应用和智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有力保障。
(三)加大宣贯实施  
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标准化组织、行业学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作用,通过持续强化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行业标委会的协调协作,加快推动各项标准的技术研讨与宣贯实施。
(四)加强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根据未来技术发展特点和应用多样性需求,适时开展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相关国外标准采标与国际标准参编工作,推进国内国际标准法规的制定与协调。


附录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表

— END —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全球数字治理前沿系列:重磅|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速递 | 中央网信办全国网络法治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数据二十条”政策解读|吴沈括:构筑面向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数据跨境流通生态
聚焦网络法治 护航数字经济: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法治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
动向|欧洲2023年立法议程:数字立法位于第二位
美国要求互联网公司研发针对中国电信设备的攻击武器 外交部回应“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
前沿瞭望|美国首次公布联邦《数据隐私与保护法案》(全文)
动向|美国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 想做什么?动向|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日韩澳印等13国加入洞察|欧盟-美国有关未来数字治理的立场异同欧洲EDPS与EDPB关于欧盟数据法案的联合意见(5月5日)
高端视野|吴沈括 李涛:流量劫持的的刑法应对
吴沈括|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的公共数据与政企合作吴沈括|欧盟2022年《数字服务法案》:平台新治理的欧洲样板
吴沈括|欧盟2022年《数据治理法案》:数据要素流转利用的欧洲方案
美欧就跨大西洋数据隐私框架达成原则性协议(含监管历史演进梳理)光明网 | 吴沈括:强化数字安全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磅|欧盟《数据法案》(Data Act)草案(中译本)重磅|欧盟《数据法案》(Data Act)草案全文
高端视野|吴沈括 Deuse Clément:欧盟数字主权与《数据法案》立法进程高端视野 | 吴沈括 S. Boutillier: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与《巴黎倡议》高端视野|吴沈括 L. Valenti:数据跨境调取与布达佩斯公约第二补充议定书高端视野|吴沈括 H. MANZOOR:数字安全与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高端视野|吴沈括 Elena Scarpelli:欧盟数据主权与《电子证据条例》立法高端视野|吴沈括 Andrea Fusi:欧盟数字转型与《数字权利和原则宣言》高端视野 | 欧盟委员会《欧洲数据治理条例》提案研究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跨境数据治理前沿系列:【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10):澳大利亚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9):俄罗斯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8):印度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7):马来西亚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6):新加坡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5):韩国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4):日本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3):德国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2):爱尔兰
【研究报告】数据跨境治理国别规则(1):欧盟数据出境|浙江:已接收69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材料(附工作问答)
重磅|国家网信办《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全文)
重磅|国家网信办《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答记者问
数据监管 | 上海:启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政策系列宣讲活动
动向|印度:拟设立“数据大使馆” 为数据提供“外交豁免权”
重磅|北京:建设“数据特区”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重磅|上海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工作十问十答(二)
重磅|发改委、商务部: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
数据跨境|欧-美数据隐私框架充分性决定草案:认可美国数据保护水平
数据跨境|英国就韩国达成数据跨境充分性认定 助力实现双边经济增长
数据跨境取证|吴沈括 蔡佩原:英国-美国《数据访问协议》中译本(2022-10-03施行)
数据跨境|拜登《关于加强美国信号情报活动保障的行政命令》(中译本)高端视野|吴沈括 孙鹏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下的出境合规准备工作重磅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全文)
重磅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附答记者问)
速递|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关于欧美跨大西洋数据隐私框架协议的声明动向|欧盟与美国有望在2022年春季达成新的数据跨境传输协议高端视野|吴沈括 蔡佩原:欧盟《数据法案》(草案)的非个人数据跨境制度高端视野 | 吴沈括 邓立山:WTO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高端视野 | 吴沈括 邓立山:OECD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高端视野 | 吴沈括 邓立山:DEPA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
高端视野 | 吴沈括 邓立山:G20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
高端视野|吴沈括 邓立山:CPTPP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
高端视野|吴沈括 邓立山:RCEP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
高端视野 | 吴沈括 邓立山:APEC框架下的数据跨境规则研究高端视野|吴沈括 邓立山:APEC框架下关于数据跨境的CBPR规则研究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据治理前沿系列:监管|上海:限期认定重要数据、每年风险评估、试点首席数据官
洞察|企业数据资产盘点与数据标准梳理方法监管|工信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2年版)重点处罚15类数据安全违法
速递|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强化个人信息刑法保护
吴沈括|全面落实上位法律规范 培育数据安全管理生态
重磅|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全文)
数据司法|欧盟法院:如果个人信息“明显不准确” 有权要求搜索引擎移除搜索结果
最高检发布5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医院核心信息全国互通 强化网络与数据安全
汽车数据处理、个人信息安全工程指南等14项国家标准发布
EDPB:执法资源不足导致个人数据保护的监管面临风险
速递|印尼国会审议通过《个人数据保护法》高端视野|吴沈括:《企业涉个人信息刑事风险合规风控》研究报告重磅|中央深改委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瞭望|英国公布2022年《数据改革法案》具体计划 称为“脱欧后的胜利”数据执法|法国数据监管机关:对谷歌分析工具的整改不会让它变得合法高端视野 | 跨国企业数据保护官(DPO)设置研究(上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的公告观点|阻碍医疗数据研究革命的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基础设施
检察日报|吴沈括 李涛:数字经济语境下流量劫持的刑事治理数据监管|匈牙利就AI数据处理侵权对布达佩斯银行科处高额罚款数据监管|法国数据保护机关就健康数据泄露处罚生物公司150万欧元
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关于执法合作的声明(4月28日)
速递|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关于比利时数据保护机关独立地位的质疑关切数据监管|芬兰数据保护机关因诊所实现数据主体权利不力科处行政罚款数据监管|欧洲数据保护专员(EDPS):是时候瞄准在线广告了!数据监管|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宣布对Meta(脸书)处罚1700万欧元数据监管|意大利数据保护机关就面部识别处罚美国Clearview公司2000万欧元数据监管|波兰数据保护机关就员工造成数据泄露对公司处以创纪录罚款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网络安全治理前沿系列:重磅|《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全文)速递|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 美国公司洛克希德·马丁与雷神在列
速递|美国禁止华为中兴等5家中企在美销售设备
英国延后华为临时禁令 但2027年底前全面移除5G设备不变
美国网络安全禁令生效,限制向中国等国家共享网络漏洞重磅|欧盟委员会2022年《网络安全条例》提案(全文)重磅|欧盟委员会2022年《信息安全条例》提案(全文)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网络平台治理前沿系列:速递|工信部征求意见: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强化全流程个人信息保护
重磅|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罚款8760万元并责令全面整改(附行政处罚决定书)
重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非法证券活动网上信息内容治理工作方案》(全文)
重磅|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全文)
国家六部门:网约车平台采集个人信息应在中国内地存储使用 保存不少于2年
重磅|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禁止利用数据算法不正当竞争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修订《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
EDPB通过有关TikTok的法律文书 TikTok停更个性化广告的法律基础重磅|国家广电总局、文旅部《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全文)
重磅|中央深改委: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网信办《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披露反垄断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二审稿修改内容
重磅|国家网信办修订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文)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字政府治理前沿系列:重磅|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未成年人保护前沿系列:光明网|吴沈括: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面临技术、组织、内容三重风险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前沿系列: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报告:以短视频平台为样本的研究
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倡议!北师大主办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法治论坛
吴沈括 黄诗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治理要旨与合规启示英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文)重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文)重磅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全文)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据跨境取证前沿系列:重磅|司法部明确涉诉数据信息的跨境调取规则数据跨境取证|吴沈括 蔡佩原:英国-美国《数据访问协议》中译本(2022-10-03施行)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据认证前沿系列:专题|数字大咖谈:中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面面观
高端视野|吴沈括: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制度意义与实践价值
吴沈括 邱芷蕙|美国TrustArc隐私与数据治理框架(P&DG)要览吴沈括 周奕达|美国TRUSTe企业隐私认证的机制概要与价值启示前沿|EDPB批准德国州数据保护机关有关数据保护认证计划的意见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据要素市场前沿系列:速递|深圳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数据治理|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全文)
动向|印度:拟设立“数据大使馆” 为数据提供“外交豁免权”
重磅|北京:建设“数据特区”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重磅|发改委、商务部: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
Meta将个人数据用于广告投放 被欧盟罚款3.9亿欧元
数据要素市场|厦门公布《厦门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全文)
《四川省数据条例》获表决通过 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数据要素立法|《陕西省大数据条例》(全文)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人工智能治理前沿系列:动向|欧盟AI法案欧洲议会遇阻:创新和安全难以兼顾
洞察|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洞察|大火的“ChatGPT”,潜在的“数据安全隐患”重磅 | 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
速递|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人工智能培训法案》
EDPS: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公约》谈判应当加强基本权利保护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数字经济治理前沿系列:动向|美国议员鼓动强化对美在中国投资审查
吴沈括|构筑面向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数据跨境流通生态
美国PCAOB:现行合作框架满足对中概股审计底稿核查的要求
数据资产|财政部:企业应按规定披露不同类型数据资源
吴沈括 崔鑫铭|《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助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
重磅|《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通过 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国别研究系列(美国):突发 | 美国商务部把5家中国公司和研究所列入“实体清单”(附名单)
洞察|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重磅|外交部网站:《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及其危害》报告(全文)
吴沈括 黄诗亮|美国智库CNAS《数字监控生态系统》报告解析吴沈括 黄诗亮|美国智库New America《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报告解析
吴沈括 黄诗亮|美国智库CNAS《开放未来:5G的未来之路》报告解析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国别研究系列(欧盟):跨境合规|如何应对外国投资审查?聚焦欧盟和英国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系列:吴沈括 胡云|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特委会工作路线图(中译本)
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出口管制与制裁前沿系列:动向|美荷日达成芯片管制协议 对华加大限制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APP治理前沿系列:重磅|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数字治理全球洞察 | 反洗钱治理前沿系列:重磅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反洗钱报告》(全文)
图文编辑:北京师范大学 徐梓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