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天飞:用华师人的担当,扛起月翁村的梦想丨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2017-08-21 党建全媒体 南方先锋号

上南方先锋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系列之三十七《林天飞:用华师人的担当,扛起月翁村的梦想》。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梦醒

实习生丨陈秀萍


“扶贫工作是一件充满情怀的善举,我很高兴自己有这份幸运,能够投入到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去。”经历一年多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林天飞动情地说。


2016年4月,华南师范大学启动对口帮扶月翁村的工作。留校工作20余年的林天飞带着满满的情怀和足足的干劲来到小小的月翁村。初来乍到,林天飞是担忧的,面对土地资源匮乏、大部分帮扶户无脱贫意愿的情况,他该如何处理?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教授(右一)为月翁村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2016年10月,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教授(左一)到月翁村指导扶贫工作并入户慰问贫困户。


2017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兆团(右二)、组织部部长吕美荣等到月翁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林天飞走访贫困户后,席地做起笔记。


林天飞不是扶贫新兵。


二十多年前,他留校工作刚满两年,就曾被借调到某地担任基层干部,深入农村工作。时光流转,月翁村的一切依然让林天飞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只有深入到农村,深入到现场,才能体会到群众的困难和扶贫工作的艰巨。”


精准识别阶段,辛苦是唯一的关键词。村里情况复杂,不光要听村干部介绍,更要第一书记亲自去走动、去了解。那段时间,除了跟着村里的干部走访村户以外,林天飞还花了大量时间和村民们聊家常,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记录最真实的扶贫数据。最终,工作队确定了月翁村的家底,更调查出其中的321人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月翁村是有希望的!


家底摸清了,未来怎么办?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原本能够较快带来经济效益、使村民较快脱贫的光伏发电项目,并没有条件在村里广泛开展。林天飞陷入深思,什么是适合月翁村的产业?怎样才能让村户们能够做力所能及、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地脱贫呢?


走过许多艰辛的路,林天飞又踏上了调研考察的征程。在亲身观察下,林天飞逐渐发现了出路:月翁村不连片撂荒耕地比较多,饲料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当地牛肉市场价格稳定可观,市场消费量大,尤其是散养的牛肉更为抢手。


这几个特点,一下子打开了林天飞的思路,“咱们的村民完全可以做散养黄牛呀!”于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林天飞和村“两委”干部开会研究,在学校党委和钱坑镇党委、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最终将发展黄牛养殖繁殖项目作为帮扶月翁村主导产业发展项目。


思路打开了,调研做好了,林天飞带着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足,散养子母黄牛很快有了成效。按当前的市场价格,1年龄的小牛可卖6000-8000元,经济效益明显,贫困户们一下子心里乐开了花。驻村工作队超额完成了2016年的脱贫任务,其中通过养牛一次性脱贫的村户就达15户67人。


月翁村公共服务站


月翁村公共活动场所


月翁村特色农产品


一部分人的困难解决了,另一部分不适合养黄牛的人该怎么办?林天飞再一次陷入了思考:有山地,有饲料资源,可以发展小面积养殖,让养殖成为月翁村脱贫致富的抓手!


思路一开天地宽。工作队和村委会定下方案,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作经营。养牛后,又开始养鸡,山清水秀的月翁村,鸡犬互闻,仿佛是那桃花源村成了真。


脱贫工作有了成效,村民们的脸上便有了笑容。工作队又开始忙活给村里“整容化妆”:村里道路干净了,新的公共设施建立起来了。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去处。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林天飞深深地知道,教育对一座村庄意味着什么:“只有教育水平跟上,脱贫才是真脱贫。”


林天飞的“教育脱贫计划”,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全力支持。全校各个学院轮流来到村户开展具体扶贫工作,还积极跟踪贫困户子女情况,为他们申请教育补贴,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因贫穷而辍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来到村里,给孩子们带来一场场生动的课程和具体帮助工作。


“教育脱贫计划”的愿景,远不止如此,林天飞决心把华南师范大学高质量的课堂也带到村里,让月翁村乃至整个揭西县的孩子们都能够和广州的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目前,林天飞正和同事一起推进一项工作:把城市的优质课堂教学即时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乡村学校的课堂——2017年的秋季入学,“手机直播课堂”便将走进揭西。


说起点点滴滴的扶贫工作,林天飞不言苦不言难。每次遇到困难,想起乡亲们渴盼的眼神,他心里就不由得感动起来,又变得浑身是劲。


秋天要来了,孩子们又要背起书包走进课堂。月翁村里的牛羊悄然生长着,“林天飞们”正走在月翁村的乡道上,携起乡亲们的手,走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月翁村潮汕特色民居


月翁村潮汕特色民居


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学生到月翁村与留守儿童共度儿童节


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的素质教育课程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广东省扶贫办 南方杂志社 联合主办

统筹丨戎明迈 执行丨李焱鑫 运营丨刘树强

系列报道


李德刚:人到,任务到,心更要到

李军: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黄德山:走进深山,是为了走出贫困

钟汉宏:这个最美揭西人来自他乡

邓波群:唱好脱贫攻坚的客家新歌谣

林晓丹:一位80后母亲的驻村故事

邢华龙:整村搬迁,黄正村走进幸福时间

韩志勇:这个群主不简单

郑晓峰:金光大道上走出“村长伯伯”

伊江林:“小鲜肉”也有大作为

梁音: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王培忠:饶平柘林的海风最提神

曾庆辉:带头吃苦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陈光:从“白面书生”到“乡镇干部”

林炎勇:让几十年的“饮水难”终成历史

侯广勇:“三地分居”为“大家”

古新标:援非归来的驻村人

彭彬:我是一名“番薯哥”

郭朝明:妻子临产,我离开了家

覃朝阳: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杨小帆:新点子走出新路子

孙凯军:总书记的接见,鼓舞我前行

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

梁劲:用知识改变贫困乡村的命运

李云华:土地就是“农垦人”的家

张剑峰:从“县长”到“村长”

钟培敬:人到了村里,村就在心里

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

张俊峰:沧海之旁出桑田

冯永成:扶贫十五年,我无怨无悔

张武龙:“问题导向”是脱贫攻坚的钥匙

张仕通:“诗人书记”,不悔今生有此行

何彦华:脱贫的信心比金子还珍贵

邹钢民:客向古道来

蒋耘:生态就是生产力

汪建春:篛过村的幸福,是暨大人的牵挂

特稿:南方杂志笔下的“最美第一书记”,省扶贫办主任为他点赞

致敬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


致敬第一书记!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多少位第一书记,就有多少座被改变的村庄,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树起一面旗帜。欢迎各省直、地市组织部门提供先进人物报道线索,也欢迎各界人士推荐或者自荐。在这里,您可以针对穷根子开出药方,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可以充分阐述对脱贫难点的思考, 把您的心里话,和我们、和读者倾诉、分享。


联系邮箱:nfdysj@163.com,或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林琳 莫群 李梦醒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先锋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