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苏格拉底之死:让真理活下去
苏格拉底之强,则由于发现真理,从命运之强到真理之强,人有灵魂不死,而与神相当。
目前,社会科学报音频节目已登录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阿基米德FM平台,将为大家奉献更丰富的人文社科音频读物,在以上平台搜索“社会科学报”就能找到。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相见!
原文 :《让真理活下去》
作者 | 南开大学 李冬君
图片 | 网络
审判苏格拉底,陪审团五百人。第一轮投票,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法庭判苏格拉底有罪。经他一番申辩,求死得死,遂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被判死刑。
法庭上,苏格拉底以真理嘲笑了“国民性”,傲视其“人民”。他没有违法,却违背了“民意”。雅典要法律,还是要“民意”?由三位雅典公民出面,控告他“不敬神”,就能搞个陪审团来公审,这样的民主,毕竟当初还以民意为基础,非以个人权利为主,个体属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一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
苏格拉底自视为神,可雅典人却把他的信仰和理性视为猛兽。在柏拉图看来,雅典也就是个“洞穴”,雅典人用“民意”打造的制度——民主,就是个充满了假象见不到真理的“洞穴”。
被“民主”的囚徒,惯于“洞穴”,四肢套枷锁,头颈被固定,只能往前看,看到一堵墙,背后,有火光。囚徒见他人投影在眼前的墙壁上,就把影像当真相,将回声当真音,而曰“现实”。若有囚徒忽然解脱了桎梏,可以站起来环视周围,看见事物本身,他想改变那些以影像和回声为“现实”的“囚徒世界观”,但他所说的真相囚徒们多不以为然。局部解放了的囚徒,假如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见过万物真相,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了。当其返回洞穴告以真相时,没人信他所言,一致认为,他出去流浪,回来眼睛就坏了,耳朵也不行了,曾经司空见惯的影像,竟不能如从前那样辨别,早已耳熟能详的回音,再也不能区分。他们都不想离开洞穴,还想把以真理为由而鼓动出走的猛兽处死。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流浪汉。
洞穴里的民主是囚徒民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反对这样的民主,他们期待用真理之光普照的理想国取代被假象误导的洞穴,用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知识王国的“哲学王”取代基于囚徒共识的民意。
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有着伟大的抱负,它参与政治,与政治一体化,要造就“哲学王”。苏格拉底之死,是哲学的第一次受难。在哲学与民主制的冲突中,苏格拉底视死如归,捍卫了哲学的价值和尊严。可民主制呢?似乎比苏格拉底的生命还要脆弱,在真正的毫不妥协的言论自由面前,它表现出了神经质的冲动,对一个无所畏惧的言论自由者,作了最后的判决——饮一杯毒酒。
群众扼杀个体,可制度却没有战胜哲学。苏格拉底不惜一死,意义何在?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一死,那是对肉体而言的,灵魂不死。灵魂从自我来,往天国去,他以一杯鸩酒为挣扎的灵魂接生。肉体必须受难,灵魂方能出生,灵魂之于人,乃美德与善行,知识与真理,而自成一哲学王国——理想国。
有关苏格拉底的一切,都是他学生柏拉图在对话里告诉我们的。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留下什么有文字的东西来表明他自己,假如真有灵魂附体,那么柏拉图就是寄寓了他灵魂的体,他的灵魂像火一样有分寸地燃烧在柏拉图的对话集里。
原以为民主之邦应该是思想者的家园,是哲人的天堂,但事实令人悲怆。苏格拉底之死已然是民主造恶,可他并非特例,此前,已有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指控教人不信神而逃亡,并在逃亡途中遇难;更早,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
或许,受难就是思想者的宿命,因为思想活动本身必然趋于异端。凡思想问世,如婴儿出生,必有阵痛,思想者分娩,是个受难的过程,顺产还是难产,除了自身孕育的程度,还要有外部接生的条件,因为思想的婴儿那第一声啼哭,就是对他来到的世界的不满,预告了他对传统和民意的挑战。而此时,正是思想者及其产物最为脆弱之时。苏格拉底之死就如此。真理诞生时,遭遇了群众信仰和囚徒共识的阻击,苏格拉底面临难产的抉择:保母亲,还是要婴儿?真的思想者,会像一个伟大的母亲那样,作出最高尚的选择。苏格拉底宁以一死,确保真理诞生,愿以一死,求得真理永存。
无与伦比的坚强,唯神话之普罗米修斯可比。普罗米修斯之强,因其掌握命运,而苏格拉底之强,则由于发现真理。从命运之强到真理之强,人有灵魂不死,而与神相当。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16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2021年征订开始啦!
01
《社会科学报》简介
《社会科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社会科学界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1985年,《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份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专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对话、思想交流、理论争鸣平台的专业性报纸,创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三十余年来,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传阵地,《社会科学报》以“思想性、问题性、前沿性、信息性”为目标定位,践行学术标准和宣传原则,坚持在突出主流价值的同时提供多重视角,在贴近现实热点的同时把握长远方向。
02
订阅价格
定价1.5元/份,月度订阅价6元,全年订阅价72元。
03
订阅方式
读者请向各地所在邮局(所)订阅,或者通过中国邮政APP、中国邮政微邮局、中国邮政官网等进行网上订阅。
邮发代号:3-62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4
如果在订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电话:021-33165492
Email:xiaohaodong@sass.org.cn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会科学报社
拓展阅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许知远:边缘随时可能变成进入舞台的空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历史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新路径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