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快乐人生99 2023-03-13

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善根增长、皈命三宝、修学大乘、早证菩提!

回向佛法常兴、正法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 、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

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书记载不一,多认为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涅槃。

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腊月初八则是佛成道日。至于佛出家日,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

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一说二十九岁),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后世遂以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出家日,往往会在该日举行相应的法会。 

释迦世尊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西元前六世纪左右)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是释迦国的君主,母亲叫作摩耶夫人。

据说世尊出生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瑞相,包括大地有六种震动,而且光明普照。记载中刚出生的小婴儿(悉达多太子),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自己站了起来,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了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坚定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指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来就圆满具足的实相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又称为如来藏!

世尊诞生七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改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长大成人。世尊从小拜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学习四吠陀、五因明等学问,少年时开始学习文学、算术、兵法、武器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很快都能融会贯通。

世尊在十七岁的时候,与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尔后生有一子罗睺罗。世尊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因此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但都无法获得离苦之道。二十九岁那一年,一个月圆的晚上,世尊毅然舍弃了王位,悄然离开妻子和家庭,偷偷带着侍从车匿,骑上白马离开了王宫,出家作沙门,去追寻人生的真正解脱之道。

祂首先来到了苦行林,拜访修苦行的婆罗门,学习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国,拜访阿罗蓝仙人和郁陀仙人,学习禅定;经过六年苦行,形体瘦弱,才体悟到修苦行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放弃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河畔,独自在菩提树下思惟解脱之道。

由于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导致五位侍臣误会 世尊已经退转了道心,因此不告而别。世尊后来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天,战胜了天魔的威胁与诱惑,夜睹明星而悟道,证得揭示诸法实相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

佛陀悟道以后,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宣说四圣谛,这就称为初转法轮,为 世尊的四十九年弘化生涯拉开了序幕;此时佛、法、僧三宝正式完备出现于世间。

佛陀在人间要示现成佛,必然要经过出家这个程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示现让世人看到,我们走解脱道或者走佛菩提道,最后的成就必然是有别于世间法(而弃舍一切世间法),必然是有别于世间人追逐五欲的成就,所以必然是要以(弃舍五欲的)出家相来示现,所以必然会有出家的过程。

世尊在成道之前历经六年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非常辛苦。世尊做这样的示现,是为了要告诉当时在古印度许多的修行人,苦行不能解脱、不能成佛。

因为当时非常多的修行人,都以苦行作为求得解脱的方法,所以 佛陀之所以以祂的万金之躯,经历这些苦行,其实就是要示现、要告诉我们说:苦行是没有办法成就解脱的,而世尊是经过大家所无法修习的大苦行,然后放弃苦行,藉智慧才成就佛道的!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以手按地而“开悟明心”。

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七住位的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状况!

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圆满具足上品的“妙观察智”和上品的“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对应第八识如来藏;上品的“妙观察智”对应意识;上品的“平等性智”对应意根。这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将从七地入八地时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断尽。

之后在后夜分时,佛陀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境界;当这个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也同时成就了“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这五个识可以独立去运作、独立去成就度众的功德,这叫作“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的这个境界非常非常广大胜妙!并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当下,也把最后一分所知障断除无余。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断除之后,就能够成就“处非处智力”。

“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祂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众生

在经文上都能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这是八相中“成道”的状况。还有降魔的部分等等。

“成道”之后是“转法轮”。“转法轮”一般从教理上以及实证经验上来讲,比较可信、比较正确的是“五时三教”的分类。也就是说,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部分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部分是“法华”。

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部分,因为它的地位特别重要,所以独立出来作为“三教”(初时四谛法轮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法轮的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等方广的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一切种智),这样成就了“五时三教”。这是 佛陀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都是 世尊为了教导众生能够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

转法轮之后,佛陀虽然具足明行足,可以住世一劫,但还是要示现给众生看,示同众生一般,最后要“入涅槃”(这是“八相成道”中的最后一种法相)。

每一尊佛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佛果,都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长时修行,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并于百劫当中修诸相好,即“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努力利乐有情,才能渐渐圆满成佛的福德资粮。成佛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悟即至佛地”!

而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具足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之后,还要加修无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圆满了,才能够成就佛道!

至诚祈愿正法久住,佛陀正法光明遍照寰宇,普度万源!

至诚祈愿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至诚祈愿一切众生,皆能早日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来源:《如来藏网》

热文推荐: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内耗
恭迎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日
恭迎南无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尊师重道(一)
土耳其大地震中的浅思
“法师圆寂 来世还要做和尚” ?
新的一年,所求皆如愿,所得皆所期!
新年快乐!大发七圣财!
从今起,不为万事愁,不为明日忧
千万不要中计!
一场没有发生的火灾 -----佛菩萨到底有没有在护念我们
“行”走职场
万圣节还是万鬼节?
不是人!
时光,请放过我的爸爸妈妈
国庆节,从断舍离开始
《千年一脉 - 从佛陀到玄奘系列讲座》第三场(完整版)
“儿子,你比我有出息,这次你闯得过去!”
“一命换几百命,我必须做!”
骗子,无处不在
别让情人节,变情人劫
忍无可忍时怎么办?
为何会被陌生人袭击?
失眠的妙方
众生为什么每一世都失忆?
生病的真正原因
恶报现前怎么办?【王同】
冤亲债主的讨债预兆及化解之道(深度好文)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为什么梁武帝大布施而被饿死?
不花钱的776,您学会了吗?
您的下一世将去往何处?
写给520
世界上最短的婚姻
学会给自己“看病”
真爱
我们都是幸存者!
世上最厉害的算命,看完什么都明白了
别去考验人性,请做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越来越有福气的3个迹象
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学佛的人就是在懂人性(深度好文)
为什么往世的事情会在定中和梦中出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