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青年对“红宝书”的一场大型误读
[中国姑娘]首映礼上,那些八卦的记者在忙着问戈达尔和秘密结婚的19岁妻子的风流韵事。
而这位年轻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刚刚主演了这部[中国姑娘]。
就连主持人,都不甚在意地将片名说成了“东京姑娘”。
©[敬畏]中,戈达尔和妻子安妮
后来终于有人问到电影:“这是一部关于毛主义者(maoist)的电影,您是毛主义者吗?”
戈达尔回答“当然是”,还引用了毛的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即和身旁的安妮低语:“这记者,就是个典型的笨蛋嘛。”
曾以戏仿闻名,拍出过[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这次拍活着的伟人戈达尔。
于是,有了这部[敬畏]。
©[敬畏]海报
以上[中国姑娘]首映礼的片段,就出自[敬畏],这一段充满了戏谑和幽默,又同时有着严肃和认真。
像极了戈达尔拍[中国姑娘]这件事本身,也像极了法国68年手捧“红宝书”、口念“主义”,上街振臂高呼的青年一代们。
68年,巴黎“五月风暴”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段对“红宝书”的集体误读和青年幻想。
01.
“紅寶書”
五月風暴中的奇觀
1968年5月,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从巴黎发酵,最终吞噬了整个法国。
它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席卷法国各所大学,而且迅速扩大到工人阶级。
学生们占领大学、上街游行,工人们举行全国性大罢工,整个5月,都充满了激情、动乱、混战、主义、高歌和理想。
©“五月风暴”街头一景
这场差一点颠覆法国政权的运动,史称“五月风暴”。
而“五月风暴”中的巴黎街头还有一个奇观,那就是,手捧“红宝书”的青年们。
“红宝书”啥?曾经统治一个时代的《毛主席语录》,当时国内7亿多人口,几乎人手一册。
不过,你大概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红宝书”也曾被翻译了30多种语言,总计超过10亿册出口到了西方世界。
一时间,在西方青年中得名“Little Red Book(小红书)”的“红宝书”,红遍整个世界。
©[中国姑娘]中,手捧小红书的青年
在西德的剧院,摆放在茶点旁玻璃柜子里的,是漂亮的“毛泽东圣经”(每本售价2马克)。
在中国驻东德的大使馆,每天都会有近百人,前来索要那本小红书。
不过,要说最爱小红书的,还是当属法国人。
在法国,小红书不仅仅是很多年轻人随身携带的时髦装饰品。
他们也把它带到了街头抗议运动中,高举在手中,在街头建起的堡垒中,在呼喊的口号中。
连同那些高举的“中国特色”大字报,放大了的毛的头像,挥动着的红色旗帜一起,成为一大奇观。
©“五月风暴”中高举的毛的头像
用“奇观”这个词,自然是现在语境下的。
要知道,在那时,无论是毛也好,还是切·格瓦拉、胡志明,或是托洛茨基,上街青年的偶像们虽然各不相同。
但那些观点大相径庭的革命偶像,被他们的支持者高举着,就可以和谐融洽地、肩并肩地战斗在巴黎街头。
©青年们高举的头像
这是这场运动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决定的。
小红书,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毛派,也只是其中发挥力量的一环。
02.
“中國姑娘”
引發的政治時尚
这事赖戈达尔,铁定没跑。
1967年,戈达尔拍[中国姑娘],电影封面就是一本本小红书堆成的堡垒。
安妮扮演的革命青年在堡垒中,手持着枪,一脸认真严肃,连她的脸都被染成了红色。
©[中国姑娘]封面
[中国姑娘]讲什么呢?
以安妮为代表的几个激进青年,在暑假的家中组成了一个学习毛主义的小组。
整个暑假、整部电影,就是年轻人们躲在房间里不断学习马列主义,凑在一起分析天下局势,进行观点辩论。
©[中国姑娘]中的学习小组
墙上写着的,是小红书里的毛的语录,书架上作装饰用的、房间里堆成堡垒的,都是小红书。
几个人甚至开始角色扮演“中国姑娘”,身着蓝色工农服、头戴工人帽、左臂佩红袖标,手握小红书。
©[中国姑娘],cosplay红卫兵
小红书成为一种文化和政治时髦,就从这部电影开始。
在[敬畏]里,戈达尔拍完[中国姑娘],就陷入了惴惴不安,他害怕听到别人的评论,害怕被误读。
拿给中国使馆的人看,不被喜欢,媒体不喜欢,青年们倒是开始把戈达尔奉为偶像。
要说它超前还是吊诡的就是,[中国姑娘]成功预言了第二年的“五月风暴”。
甚至预言了学生运动发展到后期极致,就会成为恐怖主义的源头。
©[中国姑娘]中,激进到极致就生发出了“炸学校”的想法
对,戈达尔就是这么早、这么明智地做了预言。
又或是,这部时髦片子引发的潮流,给了激进青年们更多的灵感。
这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又多少让人觉得,[中国姑娘]的名声复杂,说它臭名昭著还是辉煌睿智,我都不会感到意外。
[中国姑娘]本身,也成了戈达尔前后创作转向的一个节点。
©戈达尔本体,在“五月风暴”被抓
和大学里青年毛主义者的接触,催发了这部电影,也成为戈达尔思想转向的契机。
而[中国姑娘]的诞生,终于将小红书推向革命的象征,小红书时髦一时,也对那个5月做了某种指引。
03.
面目模糊
是誤讀還是幻想
35年后,贝托鲁奇回忆起那个狂风骤雨的5月,拍出了[戏梦巴黎]。
电影里,有一段法国青年和外来者美国青年的对话。
©[戏梦巴黎],法国青年和美国青年的对话
法国青年觉得,彼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切,是一部史诗巨片:
“成千上万的红卫兵,手上拿着小红书;拿书不拿枪,是文化不是暴力。”
美国青年却反驳“你崇拜的那些人拿的不是任何书,而是一本特定的书(小红书)。”
这一段很有意思,因为法国青年的意见,很明显是68语境下、普遍的青年想法。
而反观美国男孩的透彻,超越了时代,根本是从现在语境回望68时,才会有的观念。
©[戏梦巴黎],墙上的背景才是68的语境
68年,关于遥远中国的一切,对那一代的西方青年来说,始终是面目模糊的。
那些自诩毛派的人中,其实很少或几乎没有人会中文,小红书流传的都是翻译版本。
而且,那个时候,尚没有可靠的新闻影像和多媒体发展,关于彼时中国面貌的真实信息几乎无从获得。
正在进行青年文化革命的中国,就成了他们想象里的样子,小红书里的模样,革命理论中的图景。
©68年当时的街景海报
这是西方青年一代自己建构出来的集体幻想。
中国的学生们不读书在闹革命,青年人能反抗和批判领导和权威,革命得到了最高领袖支持...
法国青年蓦地意识到,自己追求的一切,早在遥远的中国大地实现了。
而小红书,恰做了这一切的指引和纲领。
呵,黑色幽默。
法国的青年们认认真真地照着小红书去革命,去叛逆,去反抗。
©运动中举旗的青年们
在他们最美好的幻想里,小红书甚至包含着、并且可以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
就像戈达尔以38岁“高龄”活跃在属于青年人的街头,参与、奔跑、挥舞、呐喊着。
就像[敬畏]里把戈达尔拍出的那个样子,他们偏执、刻薄、执拗到底、甚至因此有时显得荒唐可笑。
©[敬畏]里,在街头的戈达尔
但你知道,彼时信奉着小红书的青年一代们,又是绝对的严肃而认真、理想主义又深刻地在战斗着。
所以,似乎不用赘言“五月风暴”是如何深刻改变了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无需强调那个5月,带给西方社会的自由与革命的浪漫气息。
一场理想又悲伤的误读而已,一个已然远逝、从此不可能再复制的梦而已。
【推荐阅读】
李小璐 | 约炮简史 | 嘴是性器官 | 性、谎言 | 性别之战 | 蜜桃初成熟 | 长安梦 | 操秃 | 生而为人 | 卧槽徐克 | 童颜巨乳 | 星战8 | 刺青简史 | 折虐电影 | 性教育 | 蹦迪 | 无问西东 | 恶魔人 | 梦中人 | 英版断背山 | 跨物种 | 神秘巨星 | 小品喜剧 | 脸啊脸 | 双性恋 | 养幼女 | 长得美 | 作为演员的蜘蛛 | 男人这东西 | 女人这东西 | 日常尴尬 | 铁雨 | 话痨 | 忌日快乐 | 掰弯 | 披头士 | 畸形秀 | 和平饭店 | 小人国 | 这篇挺浪的 | 火星人大卫·鲍伊 | 女人上厕所 | 穿什么搞定刘易斯 | 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