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张大眼睛看看妈妈的失败
自驱力强大、抗挫力弱小
我家老大Suki是个心气很高的孩子。她做事充满激情、自驱力十足,可一大弱点就是抗挫力不足。
她平时很少发脾气,但有段时间她偶尔会发生情绪崩溃,都是因为做事遇到了挫折。一失败,她就会跟自己较劲,先爆炸、再瘫倒。
做手工,她创意十足,可有时把手工弄坏了、或者与设想的有偏差,她就会急得满脸通红,越折腾越糟,最终崩盘大哭。
运动上,也会被畏难情绪阻挠,她本来最爱学校每周的游泳课,但到了鼓励学生跳水的阶段,她就开始泄气了,心里害怕、不愿配合,从此一到游泳课这天就撇嘴呻吟。
学习上,如果是自己都能做对的题目,她就兴致勃勃、多多益善,可一旦题目有点难、连续出错,她就会烦躁得坐如针毡,有时还会气哭。
阅读上,如果整个故事没啥生词,她就会得意地张罗爸爸和妹妹来听她朗读,可一旦遇到多几个生词,读起来磕磕巴巴,她就会一跺脚,把书一扔说:“太难了!”
她的性格是“强大自驱力+弱小抗挫力”的矛盾组合。这给自己招了不少麻烦,因为她总是精力充沛地张罗高难度任务,可一遇到挫折,她就像鼓鼓的气球遇到细细的针头:一戳就爆了瘪了,很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脚手架”和“大道理”
应对她抗挫力不足的问题,我也想了很多办法。
首先就是“设置脚手架”:控制任务的难度,把那些她有激情但过于难的事先拦下来,取代的是和她能力匹配的任务。基于我对她的能力水平极为熟悉,无论是艺术、运动、阅读还是学习,我都尽量安排“踮脚尖就能够到”的“脚手架挑战”,保护她的信心,减少挫折感。
可是,即便用心良苦地安排了“脚手架”,也免不了情绪充沛的孩子会受挫呀!因为学习和成长,怎么可能会完全避开“失败”与“错误”呢?
躲开失败并不是解决方案。
于是,我又新技能上线:作为育儿博主,“大道理”还不会讲么!
我苦口婆心跟她灌输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
1.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才是吸收知识经验的最佳时机,而知识经验会领你走向成功。
2. 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
你感到挫折和困难,正是因为你走出了“舒适区”呀,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因为只有走出了“舒适区”,你才能够成长,才会变得更好。
五岁的Suki听得懵懵懂懂,这些词有点抽象。她大概能明白这是说明“此刻的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些话确实会让她的情绪平复一些。
然而,这些“脚手架”和“大道理”都还只是触及到表层。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句她的反问,才对孩子的心理恍然大悟!
“无所不能”的父母也会失败吗?
一次她做手工失败而气急败坏时,我说:“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困难呀,妈妈也有做不好事的时候,我也会感到挫折。”这时,她一副完全不相信的样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妈妈怎么会有做不好的事?这些事对你都很简单啊!”
这句反问让我一下子愣住了,我终于明白:她一直以为失败的时候会孤立无援,是因为没有人在她面前展现过失败的样子啊!遇到失败,她会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做不好。
我们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是保护者、是教育者,永远是完美的、强大的人,漫长的时间里只展现出自己的“无所不能”:她做不来的手工,我轻松就能修好;她不会读的字,我一下就能点播;她不敢跳下水池,我轻而易举。她觉得难的事情,对他人都易如反掌,因此她根本想象不出来:别人也是会失败和受挫的啊!
意识到这一点,给了我不小的震动。于是我肯定地说:“当然了,妈妈也有害怕的事、做不好的事。我也要一遍遍地尝试,才能从笨拙一点点地变得灵巧。”
然而,说再多也只是话语,从她的眼神里,我还是看得出她将信将疑。
笨拙的妈妈、迎头而上的挑战
而这时,证明我“笨拙”的时机忽然出现了!
我遇到了一个必须迎头而上的挑战,在它面前,我幼稚又笨拙,进步得特别慢!我开始充分体会女儿在各种挑战中的畏难情绪和挫败感,忽然更理解她了:成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来,我习惯了在女儿面前做一个全能妈妈,没有想过让她看到自己不灵光的一面。但这次,我忽然意识到:女儿要去认识本来就不完美的妈妈,才会更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啊!
于是,我将自己赶鸭子上架、把迎接挑战的整个过程呈现在了她面前。
说来你们这些老司机可能不相信:我接受的挑战就是.......学车。别笑话我啊!这个我十几年前就应该完成的任务,被畏难心理硬生生地拖到现在!谁说只有孩子是胆怯的呢?
话说,十年前我刚和老R认识的时候,他就鼓励我学车。但我一直觉得没啥必要,理由可以列一推:
1. 伦敦公交系统世界第一发达,有什么必要开车呢?又堵车又污染!
2. 我天生就对大型机器心生畏惧,完全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操作。我没有开车的愿望,对车子本身也毫无欲望;
3. 老R是个开车溜溜的老司机!做他的副座太舒服啦,一进他的车、我整个人的脑力系统就会关掉,根本都不考虑自己在哪儿。让他当司机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4. 自动驾驶汽车不是马上就要实现了吗?我天真地一直在等......
怀老大时,老R又怂恿我学车,他很害怕孩子出生以后就成了司机。事实情况是,孩子一出生我就忙得不行了,当然由他来做母女俩的司机。
随即,老二又来了,于是老R成了家里三位女主的全勤司机!我仍然不着急:反正平时去幼儿园就在家门口,去市中心的话我推着童车坐地铁驾轻就熟,周末又有老R随时待命。
当学车终于变得刻不容缓时,是因为Sui上学了!学校离家开车15分钟的距离,坐巴士却要45分钟。早上老R开车送老大去学校,下午就得我来接。
没有车,我终于体验到了行动不便的痛苦,有时我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赶上下雨下雪、放学高峰,等出租车或者等巴士都要等到地老天荒。再加上我还想带孩子参加一些课后活动,几个月下来,打车花的银子成本、等巴士花的时间成本,都血淋淋的!
妈妈也需要走出舒适区
当我和家人宣布:“我要学车!”老R高兴得立刻开了瓶酒庆祝,他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两个女娃更是不明状况地瞎欢呼。
但,学车的过程,很痛苦!
首先,我是真的害怕,一想要自己要操作那个大家伙上路,我就完全不相信自己能行。
二是我真的没时间!我要陪孩子学习和玩耍,每周还要写三篇公号文章,平时已经忙得四脚朝天了,再塞进驾驶课程,一出门俩小时,一天就基本上白搭了!
因此每次驾驶课前,我都坐立不安,一边害怕上路、一遍琢磨着晚上得加班写作了。学车,徒增了不少烦恼。
但这次,我没在Suki面前掩饰我的胆怯。
当Suki呻吟说:“今天又是游泳课,我不想跳水!”
我坦言道:“妈妈也心情不好,因为我很害怕学车,我觉得我开不好。”
她觉得很新奇:“妈妈,你也会害怕做不好吗?”
我说:“当然会啊,我总是出错,转弯忘了打灯、上坡忘了换挡、倒车总倒不进去,真的好难!我一点也不喜欢开车。但是,学车是我今年的任务,学习肯定就是这样的,会有挫折,哪有不痛苦的成长。”
她说:“你不喜欢,是因为开车不是你的舒适区?”
我大吃一惊,原来她默默地记住了我说的话,大道理反过来投射在我身上了!我笑着说:“对啊,就算是妈妈,也需要走出舒适区,才能变成更好的妈妈。”
她说:“妈妈,你今天驾驶课加油啊,祝你好运。”
我说:“也祝你游泳课好运!”
于是,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我和Suki就是这样相互鼓励着、安慰着彼此的自我怀疑、再各自奔向自己的挑战。没有更多大道理,但是妈妈的每一个举动,她都看在了眼里。
她看到我有时会焦虑。尤其教练说“今天做的不够好”的时候,让我感觉开车这件事遥遥无期,因而心情会低迷。Suki学着爸爸的样子,过来摸摸我的头发,说:下次会做得更好!
她也看到我有自满的时候。第一次上高速,我神经紧绷,但全程没有出错。我感受到一种畅快的自我提升的感觉!回家时我心情超好,说:“今天我做得不错!”Suki和妹妹捧场欢呼。
我通过了笔试,拿着几乎满分的成绩回到家,Suki高兴地给我祝贺,还指使爸爸去给我倒了一杯酒。
然而,最慎人的挑战还是来了:我要接受第一次路考。
那天早上,女儿们和爸爸大声祝我好运,就差手摇红旗了。但我还是失败了,上坡的时候车子熄火了。
我那天回家后真的感觉很挫败,忽然不明白自己干嘛非要做这件事:我本来就不喜欢开车,也显然不是开车的料子,干嘛要给自己这份压力呢?我很泄气。
Suki看到了我的情绪,她过来搂住我说:“妈妈,你这次失败了,但是你有了经验啊,下次就能成功了。”
我又愣住了,这孩子又一次让我反治其身!这不是我一直和她说的话么?“失败带来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带来成功”,她用五岁的解读给我当解药。
我欣慰地抱住她。作为妈妈,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地要求孩子不畏惧困难,那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有自己不被挫折打倒,才是言传身教。
于是,我立刻又加了十小时驾驶课,报名了3周后的路考。
孩子和我一起经历改变
而这段时间,我发现Suki的性格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有一天,我接她时,她跳上跳下地和我说:“今天游泳课时我把头埋进水里去了!”
又有一天,她说:“我今天游了整个游泳池的长度。”
还有一天,她说:“我今天跳水了,一点都不可怕!”
她为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而感到骄傲。跨越了舒适区,从挣扎到完成,她在这个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巨大的“提升感”,这种感觉让人上瘾。
做手工的时候,剪错了没法修改,她平淡地和自己说:“那我再做一遍好了。”
读绘本的时候,遇到生词,她就试着通过自然拼读法去拼,不再因为遇到生词而生气了。
孩子在变化,是不是因为妈妈也在变化?
这一次,我和她一起经历着,从畏惧到失败、从挣扎到克服、从总结经验到完成进步的过程。今后,我们会更有勇气面对困难和失败,因为我们都深有体会:走出舒适区,挫折是必然呀。
没有皆大欢喜、只有共同上路
终于,第二次,我的路考过关了。全家开派对庆祝!我内心也挺激动,终于可以享受开车带孩子们到处玩的自由了。
今年的一个目标完成了。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早已完成的目标,但对我来说是跨出了一大步。
我买了车,姐妹啦这下子更兴奋了,嘴巴带蜜,说:妈妈拿了驾照太厉害啦,新车太漂亮啦什么的。弄得我心情一好,就给她俩买了两个粉红色的安全座椅......
“在妈妈的车里不许吃东西”,就连这个要求她俩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简直把老R气坏了,他抗议到:“为什么在我的车里孩子就能吃东西呢?五年来,谁也没有制止过这件事!”我笑嘻嘻地说:“现在开始也不迟嘛。”
不过,这样就皆大欢喜了吗?当然还没有!虽然我可以开车上路了,但每一次都是舒适区之外,无法放松、挫折不断!
我第一次开车送Suki去学校时有老R陪同。他第一次坐副驾,整个人都是僵的,好像比我还害怕!Suki也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平时高音喇叭的她,居然一整路都没敢出声,真是太配合了。
由老R陪着开了几次之后,我终于自己上路了。每次我都怕得要死,怕出错,尤其上高速的时候,心都要从喉咙飞出来了。一停车就觉得自己超级笨,经常焦头烂额找不到地方停车,第一周就收到了停车罚单!
状况百出的司机妈妈,连女儿们都时不时地指手画脚笑着点评:“妈妈,你今天开车开得不行啊!”
那还能怎么办?刻意练习呗。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开,怕去的地方也要去。紧张和焦虑的同时,我终于在上路的时候生出了一点点畅快:我开始能够体会到打开音乐、在路上奔驰的飞扬心情;我这个多年对车完全无感的人,也开始爱上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自由感觉;
我越发相信:培育孩子,不需要总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和她一起经历、一起上路,是更有力的证明。
在路上奔驰着的
安潇 2019年6月 于 伦敦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评论、分享、点赞都是最好的鼓励,感谢阅读!不想错过彼此,请别忘了把我的公号设置为“星标”哦。
姐妹读着它长大,来自英国百年童书品牌的分级读物,配练习册和闪卡
到底如何应对“不听话宝宝”?除了吼叫和唠叨,真的还有其他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