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域为场景应用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发布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完成“一体两翼”产业布局,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100亿元

通航圈 2023-12-25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3月24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了《成都高新区发展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并同参会企业和行业协会就工业无人机产业专项政策开展座谈。中航无人机、纵横自动化、时代星光、傲势科技、爱乐达、立航科技、携恩科技、浩孚科技、睿铂科技、九洲迪飞、国翼电子等工业无人机企业,以及民航二所、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等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代表参会。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基于成都高新区在工业无人机整机研制、航电系统、交管系统、运营服务等领域产业集聚优势,以需求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与应用“双轮驱动”,以研发、制造、试验、应用服务产业链为主线,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建设全国工业无人机产业引领高地。力争到2023年,构建完成“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一体两翼”产业布局:高新南区为研发创新集聚区,高新西区为整机生产智造、验证中心,未来科技城为整机制造拓展发展空间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高新全域为场景应用试验区);2024年,工业无人机产业能级位势实现显著提升;2025年,基本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循环畅通的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培育50亿级链主企业1家10亿级骨干企业2家本地配套率达40%

为加快实施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成都高新区谋划了系列重点任务: 聚焦招大引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加大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智造能力;推动成果转化,抢占技术优势赛道;建强平台载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资本整合,强化金融支撑体系;着力人才引培,打造智力引擎 ;打造产业品牌,鼓励企业走出国门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作为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抢抓机遇,着力构建完整、快速、持续发展的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为打造面向未来新优势的现代产业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作为成都无人机产业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区目前汇聚了5家无人机产业相关上市企业,其中包括无人机整机研制企业中航无人机、纵横自动化,以及配套企业振芯科技、爱乐达、立航科技等,还成功培育、孵化了沃飞长空、时代星光、翼比特、携恩科技、浩孚科技、睿铂科技等多家本土无人机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依托无人机平台,企业正在大力拓展警务安防、农业植保、地理测绘、航拍航测、遥感测绘等应用场景。
此外,成都高新区汇聚了多个重点无人机产业创新平台,如5G网联无人机创新中心、四川省无人机创新中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省重点实验室等。
成都高新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抢抓制造强省、制造强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产业建圈强链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引领、整装赋能、场景拓展、集约集聚为核心思路,围绕工业无人机产业链构建供应链、围绕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围绕价值链打造创新链,加快构建专业化产业生态,打造全国工业无人机产业高地。
来源: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视频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