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如何勇闯低空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区研究院区域战略规划研究所主任郭毅谈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

深圳卫视 通航圈 2023-12-25
通航圈编者按

乘坐空中“飞的”、外卖从天而降,这些昔日的想象正在变为现实。近日,随着直升机定制航线开辟无人机物流配送方案获批试运行等等(人口密集区无人机配送运行获批!美团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民航局运行审定),深圳的天空有点忙,低空经济领域正不断开辟新赛道。


在2023年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将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中心,新增省、市级创新平台6家、无人机航线30条,载货无人机飞行量达50万架次,低空经济产值突破700亿元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中心)。2022年8月25号,中国民用航空局为深圳等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授牌,这是深圳继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之后,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试验区称号(第二批试验区诞生)。近日,深圳卫视连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区研究院区域战略规划研究所主任郭毅

主持人:郭主任您好,深圳低空经济的新形态不断涌现,这里面蕴含着哪些发展新动能和发展潜力呢?
郭毅:低空经济是以通用航空为主导,各类有人和无人驾驶低空飞行活动为基础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核心包括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和综合服务等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随着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飞行服务将从专业应用、高端应用领域进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将显著带动低空制造、保障服务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
深圳经济体量大、发展活跃,居民消费能力强,对低空服务消费潜在需求旺盛,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将推动产业企业加速集聚发展。
主持人:深圳承担着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多项创新试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您认为接下来需如何加快推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郭毅:在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困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监督管理问题。
首先是需要优化低空空域和飞行器监管机制,不搞“一刀切”,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深圳应该充分利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示范区的重大契机和拥有特区立法权的独特优势,完善立法规配套,积极争取中央空管委的支持,探索建立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
第二是建立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低空管理数字化水平建立低空智联网,完善全市直升机起降点规划布局,加快探索开通深澳跨境和跨市直升机服务。


第三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低空综合服务等相关产业,打造无人机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推进无人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链龙头企业,强化自主可控,打造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完整的生态


以无人机为例,虽然深圳品牌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但制造所需的大量元器件,特别是芯片,80%依靠进口。应该未雨绸缪,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技术攻关,推进进口替代和保障供应链安全,避免“卡脖子”的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是支持企业创新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低空+”模式发展,促进多场景融合,降低应用成本,开发更多普通消费者喜闻乐见、消费得起的航线和低空消费产品
来源:深圳卫视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