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旭紅:中國語言文學的先進性
錢旭紅:中國語言文學的先進性
錢旭紅院士
中文是中華文明區別於西方文明的第一大重要特徵。中文的象形、發音、聲調、文字、表意,都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中文是最有效率的一種語言。同樣一篇文章,比如聯合國憲章,中文版本永遠是最薄的。
當然,版本的厚薄可能並不具有科學性,但是確實有研究者,通過物理概念“信息熵”的方法,對中英文單個漢字和英文字母、英文單詞所包含的信息量進行了計算。通過計算得出的單個漢字包含的信息量是9.56,而單個英文字母是3.9,單個英文單詞只有2.62。這從一個方面,確實證明了中文的效率要超過英文。可是人們卻不知道其原因,我認爲,中文的高效率要從量子論中去尋找根源。今年10月是華東師範大學70年校慶,我們將公開發表《量子思維宣言》,因爲生命和人類本來就是處於經典和量子規律交界處的神奇。
人們通常的印象認爲,中文這種單個漢字包含的信息量較大,其直觀的現象就是一詞一句往往多義,在表達的嚴謹性上比不過英文,容易產生誤解,比如說,中文一句“喜歡上一個人”,如果翻譯成英文,可以有多達至少4種不同的表達,有至少4種不同的含義。然而,有人因此而認爲這是中文的一種缺陷:表達嚴密邏輯的科學論文時,往往比不上英文。殊不知,能用於科學論文發表寫作的,中文是僅有的少數幾個語種之一。
輕視中文、誤解中文,往往源自單純的經典思維模式。以牛頓力學爲代表的經典思維,是一種確定性、慣性、唯一性的思維模式,即事物在某一個瞬間只能呈現唯一的狀態,或在此處,或在彼處,不可兼得。因此,經典思維讓人們相信自己有能力精確描述事物在任何時刻的確定狀態。在這種思維模式下,英文這種具有嚴密邏輯性的語言,能夠非常精確地表達一個概念,因此也更加顯得重要。
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思維已經廣泛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經典思維不同,量子思維具有典型的量子特徵,即具有量子概率性、非定域的思維方式,允許狀態的疊加性,即便是互斥的狀態也可能同時集於一身,其不確定性普遍存在。
人類的思維是經典思維和量子思維之和。如果我們站在量子思維的角度,再來審視中英文,我們可以發現,中文應該是一種超越經典牛頓邏輯思維的語言,更體現量子邏輯的特點,即其擁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多的可能性,其真正含義判斷,不僅僅取決於詞句本身,也取決於詞句的上下前後文,即語境!正像具有無限可能性的量子“波函數”,因爲你的觀察微擾,而崩塌變現爲眼前的“粒子”實在。所以,中文既言簡意賅,又豐富多彩;一詞多意,一語雙關,一語多關,春秋筆法,異彩紛呈。在機械打字機時代,中文輸入遠遠不及英文,而在智能的電腦時代,中文通過其聯想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其輸入速度超越英文及任何其他文字,正是體現了它量子邏輯的優勢。
我很高興地注意到已經有專家開始關注中文語言學與量子現象相關的研究。可以這麼說,把中文研究和我們的現代科學最前沿緊密地結合起來,賦予中文更多的現代性,這代表著“新文科”中文研究的一種嘗試。
我想,中國經濟和科技曾經在牛頓時代落後,而如今在量子時代應該能重新領先,這必然和我們中文的語言和思維有一定關係。因此,我們的中文研究,可以有更多的嘗試和探索,來豐富我們的研究內涵,打造新的研究範式,形成自己的話語權。
【相關閱覽】
午元心:啟蒙經典教育和周恩來、鄧小平、朱德、劉少奇、陳雲、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