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臣”字源新说——兼说臨、朢字源
“臣”字源新说
兼说臨、朢字源
張銘
(揚州職業大學 江蘇揚州 225009)
摘要:臣是一个象形文字。“臣”的字源与“目”的字源无涉,只是它们非常相似,以致“臣”和“目”的字源被长期混淆。“拱手称臣”的人形之说,不仅是对臣的身份和地位的解说,同时也是对臣的字形和字源的解说。
关键词:臣;字源;臨;朢;汉字;释义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由来及研究现状
臣字的字源问题,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臣字的取象语焉不详,于是后人各抒己见,异说纷呈,其中以“目形说”影响最著。“目形说”认为,臣的字源取象于“目”。为了更好地研究臣的字源,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现有的主要观点及存在问题,以便提出全新的解说。
1.许慎的屈服说
许慎在《说文》中说:“臣,牵也,事君者,象屈服之形。”〔1〕
如何“象屈服之形”呢,许慎并未给出明确的解说。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申述道:“《庄子》曰‘擎跽曲拳,人臣之事也’。稽颡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故于文,臣象人屈服之状也”[2]。在屈服说基础上,《金文形义通解》又进一步提出臣字的跪跽形、匍匐形、趴伏形。“臣,象人束缚拜服之形。”[8]
上述观点只可意会,不能象形。可贵的是,虽然《说文》中臣的字源取象不太明确,但是,许慎却忠实地解说了臣字的取象本义和它的引申意义。《说文》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正确而且珍贵的认知思路!详见后文阐述。
2.目形说――董作宾的瞋目说;郭沫若的竖目说
1)董作宾说:“臣为瞋古字。”(高鸿缙《中国字例》〔8〕
2)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中说:“以一目代表一人。人首下俯时则横目形为纵目形,故以竖目形象屈服之臣僕奴隶。”〔5〕
郭沫若的这一“目形说”观点是目前关于“臣”字源的主流观点。它很巧合地解释了“朢”、“臨”等字的字源。诚然,臣和目,字形非常相似。这一观点似乎也能得到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例支持,特别是三星堆出土了纵目形头像(见图1)后,使很多人对“竖目说”(凸目之形)深信不疑。
图1 三星堆纵目头像
臣的“目形说”是有问题的――
问题1:无论是臣的本义还是引申义,都不在于用“目”看。将臣的字源本义定位于“目”是令人费解的。如果认为臣是瞋的初文,似乎也有问题,臣是屈服、顺从、恭敬、谦卑的,臣的形象应该是一副唯唯喏喏、承命执事的样子,怎么可以横眉瞋目呢?
问题2:“人首下俯时则横目形为纵目形”之说,于情于理能通吗?读者不妨实际操作一下!它完全是为了牵合“臣”的字形。
臣的“目形说”,似乎能胜人之口,却不能胜人之心。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臣的“目形说”是一个有趣的错误,当然也是一个有阶段性价值的错误。“臣”和“目”的构形太相似了,它们之间的混淆既是有原因的,也是有历史的。
3.捆缚说――杨树达的反缚说;黄焯的跪缚说;李国正的捆绑说
1)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臣牵解》中说:“卜辞、金文,臣作
如何“反缚”呢?我们还是难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形象。“臣”字的上下两画象反扣的两臂吗?中间两竖象捆缚的绳索吗?杨先生没有明说,我们姑妄猜测之。杨先生笔锋一转,进而论述了臣的“牵”义――
我们以为,杨先生对于臣的“牵”义的分析是正确的,不过他认为牵只是“名其事”,而非名其形,于是与臣的字源本义失之交臂矣!
2)黄焯先生在《说文笺识四种·字通》中注曰:“臣,《说解》云:‘牵也,事君也。象屈伏之形’者,古文当作 ,象人跪而束其手足。此即牵之最初字。”〔7〕 因“牵”而联想到绳索,进而联想到捆绑,据此黄先生将“臣”释为跪跽捆绑之形,于是得到“臣”象一个人被捆绑起来的样子。
3)李国正在《“臣”字新论》中说:“‘牵’从牛,牛泛指牲畜,须以绳牵引,人被缚如牲,亦须牵系,故‘臣’训‘牵’。‘臣’乃‘牵’之初文。再看甲骨文之‘臣’,作 ,或 ,象一个人手足对缚,中部圈状物象绕绳之形。金文之‘臣’作
值得注意的是,李国正先生对甲骨文和金文“臣”字中的圆点和短线作了解释和说明。对此我们持保留意见。黄焯和李国正二人将“臣”解说为“牵”之初文,这是有待厘清的。
4.陆宗达的绳索说
在《训诂简论》中,陆宗达先生说:“臣的笔意 ,象缠绕的绳子。”〔6〕
陆先生的这一观点,意在附和许慎的“臣,牵也”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只是孤零零地解说了臣字,没有从根本上澄清臣字的“似目而非目”的字源关系。而将臣的字义定位于“缠绕的绳子”似乎不合臣的本义。
我们以为,以上各种观点都对臣的字源作了积极的探索。由于这些观点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臣的字源,以及与“臣”相关的其它问题,因此关于臣的字源话题还是不断地被人们提起。
二、臣字源取象
1.字源资料分类及字源取象
我们试将现在可以明确释读的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臣字作一个分类,根据字形的差异,可以分为三类,为了减少摹写的误差,我们径直采用了截图的办法。〔2〕〔5〕〔8〕〔9〕
图2 臣(中间空)字例
图3 臣(中间有短横)字例
图4 臣(中间呈圆圈)字例
第一类如图2所示,臣字中间空。这是主要字形。在后来的文字演化中传承了这一字形。
第二类如图3所示,臣字间有短横。
第三类如图4所示,臣字中间呈圆圈状,在金文字例中,第一组圆圈中有一点,第二组省略了其中的一点。在臣的“目形说”中,这些字例中的圈和点被认为是眼球和瞳孔。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目形说”没有解释臣字的右下方赫然翘起的一笔象何形?也没有解释臣字中间的一短横和上部竖起的一笔象何形?
图5 束手受牵之臣
我们知道,臣的本义是战俘。〔12〕更广义地说,臣可以理解为受拘羁的罪犯。汉字起源于“仰观”、“俯察”、“近取”、“远取”。只要结合古人的服饰和穿作习惯,我们就不难理解臣的字源取象。试观察一幅双手拘羁的,被牵引前行的古代战俘图像(示意见图5)。我们将战俘的形体按比例微缩,便可以很直观地得到“臣”的字形取象!――这正是图2中所示的“臣”字形。那“臣”字中间的凸起部分,恰恰是双臂向前平伸时的宽大衣袖!臣字的右下方赫然翘起的一笔象履舄之形!臣字上部竖起的一笔象苍头之形或发髻之形!
臣,取象人之形。僕与臣的社会地位是相似的。僕字,古文作䑑〔11〕,古文的“䑑”与今文的“僕”,以“人”易“臣”,它们在汉字构形上是完全等价的。如果将“臣”理解为“目”,那么僕与䑑在结构上的等价性就变得不可理解了。
图3中所示的臣,那中间有一短横是什么呢?至少可以有两种合理的解释:一是手臂平伸时的衣袖上栩栩如生的衣褶纹;二是如图6中所示的“臤”字的遗笔。显然,这个衣褶纹(或臤字遗笔)在显示“臣”字的战俘义项中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在臣字的演化中,那一短横便逐步淘汰了。在臣的“目形说”对这一短横没有作任何说明。如果说图4中的一点像眼球,难道这一小横也像眼球吗?难道这个问题不需要说明吗?
2.臣的第三类字形
臣的第三类字形是最像“目”形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那个“目”,特别是那个像眼球的“圆圈”和像瞳孔的一“点”到底是什么?
至于整体字形,是一个略带写意的人形,无需赘述。
在臣的第一类字形和第二类字形中,我们看到的是“拱手承命”(两手臂伸出)的臣。当臣子没有接到命令时,臣子是袖手以待的。在第三类字形中,臣象袖手以待之形!
当臣子袖手以待时,从侧面看,那个“圆圈”正是圆圆的袖笼;那个“点”正是袖笼中的手!在汉字构形中,那一点是无关宏旨的,因此它常常被省略。
三、《说文》中关于“臣”的三个义项新释:
1.第一义项“臣,牵也。”
单从“臣”字,似乎还不足以全面反映牵引(战俘)之形,所幸的是,金文的“臤”字为我们保留了完整的牵引之形和牵引之义―― “臤,从臣从又,象从手牵致囚俘之形。”〔4〕
臣是战俘,那“手”正是战胜者牵引战俘的手! “臤”字例见图6,其中的青铜器引鼎和引觥,特别用臤字强调了牵(臤)引之义。
图6 臤的金文字例
由于不明臣的字源,《金文形义通解》将“臤”释为:象手抉目之形。[8] 这是由于臣的“似目非目”的原因而将“臤”与“𥄗”混为一谈。
将臤释为賢,这是臤的引申义。古人不杀技能賢达之臣(俘虏),如获至宝,转而为我所用。参见“罷,遣有罪也。从网、能。言有賢能入网而贯遣之。”〔1〕“賢者,賢臣也。臤者,执事也。”〔2〕 “臤,堅也,从又臣声。……古文以为賢字”。[1]
从音韵学角度来说,臤(音牵)、堅、賢,古音通。我们以为,臤就是牵引战俘之牵(臤)。如果说臤字中还缺少一根直接可见的捆绑的绳子的话,那么在“緊”和“奚”字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那根捆绑战俘(或奴隶)的绳子――
“緊,缠丝急也。从臤,从丝省。”〔1〕
《韵会》、《正韵》:“奚,隶役也。”〔11〕
关于緊字的形义,似乎可以得到两种不同解构:其一,緊,从臣、从手、从丝省。会意:手执绳以捆臣。其二,緊,从臤,从丝省。会意:手执绳以牵(臤)臣。
许慎在解说“緊”字时,将上述两层含义揉合到一起了,从字形来看,他以为“从臤”――牵;从字义来看,从捆束的程度――緊。汉字是由形、音、义三部分组成的。它的音和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汉字构形的主旨。从“緊”的音和义可知,它的构形主旨不是强调牵引,而是强调捆束。注意,这里是捆“臣”(人――俘虏),而不是捆“目”(眼睛)!
在《说文》中,臣训牵,省略了一只牵引的手,同时也省略了一根捆绑的绳子。我们以为,这种缺省并不妨碍臣字意义的完整性,它已经用两臂向前平伸,会意前面有所牵引;它用两手靠拢会意双手被拘系。这是一种朴素的原始思维方式,同时也是造字经济思想的体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从“六书”的角度来说,臣字是象形兼会意的。
臣(臤)和牵,字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奚与牵,形义更近)。训诂学理论说:音同义近。臣(或臤)是牵人(战俘),牵是牵牛或牲畜。臤与牵的关系是“音同义近”的关系,而不是初文的关系。将“臣”解说为“牵”的初文是没有理据的。
緊、臤、臣等三字是一组意义紧密相关的三个字,它们有共同的形符“臣”,而意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緊,侧重绳子捆绑俘虏的松紧情况;臤,侧重牵引俘虏的情况;臣,侧重双手拘系被牵引的情况。
臣字源本义一:臣,牵也。象束手受牵之形。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臣”字的形义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于是臣又受义于第二个义项――
2.第二义项“臣,事君也。”
从緊、臤、臣的变化来看,字形的差异反映了它们的意义的差异。緊和臤二字反映了刚刚捉到俘虏的情况,而“臣”则是解除捆绑,并能够帮助做事了。这时的臣是业已驯服的臣。这正是《说文》中“臣”的第二层含义。这时“臣”的字形取象于拱手听命之形,见图7。
图7 拱手事君之臣
有一个大家熟知的成语:拱手称臣。我们以为,“拱手称臣”之说,不仅反映了战败方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在《说文》的第二层含义上反映了“臣”字的字形和字源。
臣字源本义二:臣,事君也。象拱手承命(拱手称臣)之形。
臣字在《说文》中的上述两层含义,被陆宗达先生称为双本义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双本义”在汉字构形上发生了有趣的图形重合现象!
3.第三义项“臣,象屈服之形。”
对于臣字“象屈服之形”,许慎语焉不详。从字形上看,臣字并无甲骨文中的“叩”和“女”字那样明显的跪跽屈服形象。臣到底如何“屈服”呢?让人颇费猜思。从许慎对臨字、朢字、臧等字的解说中,不难看出,对于“臣”的取象,他好像没有弄清楚。
仔细分析“臣”字的社会地位,我们或许可以想象,臣是被奴役的,是低头的。有一个成语――俯首称臣, “俯首”之形也可以理解为屈服之形。
另外,我们也可以广义地理解“屈服说”――首先,战场上投降而成为俘虏,这是一种屈服;其次,身为僕隶,卑躬屈膝地伺奉君主,这也是一种屈服。有趣的是,这两种“屈服”,在汉字构形上是完全相似的。汉字构形在这里发生了有趣的巧合与重叠。所以,许慎的“臣,象屈服之形”在这个意义上说又是非常正确的。这里的“屈服”既是指心理意义上的,又是生理意义上的。
四、臨、朢诸字的取象与释义
臣的“目形说”影响太广了,它似乎成功地解说了一些文字,特别是具有观、看意思的汉字,如臨、朢等。现在,我们如果采用臣的“人形说”,会不会与相关汉字的字源形义发生冲突呢?试释二例:
1.臨
在现有的甲骨文中,未见臨字。《说文》:“臨,视也。从臥,品声。” “臥,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 〔1〕“臥”字有休、息、寢、偃之义。
《尔雅·释诂》:“臨,视也。”《礼·檀弓》疏:“以尊适卑曰臨。”〔11〕
在臣的“目形说”中,为了牵合“屈服”和“目形”之说,臨在字源上被解释为:一人屈服下视之形。
谁“屈服”下视?是尊者屈服下视吗?这在道理上显然是说不通的!我们说,“目形说”的这种解释是有失“以尊适卑”的臨字旨趣的。
从臣的“人形说”来看,臨,从臣从人,品声。莅臨视察的尊者是右侧的人,见图8所示字例。青铜器盂鼎中显然可见一个大大的“人”,而卑者是左侧的拱手欢迎的人――臣。那个声符“品”也是有意义的,它是众位臣子。为了显示“臣”和“品”的一体性,有些金文字例中的“臨”直接将臣和品是连接在一起的。在其它字例中,作为尊者的
图8 臨的金文字例
“人”虽然构形不大,但它在居右、居上的。
古人以右为尊。臨的字源取象是:一人(右上方 的一人)屈尊下视之形。
从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臨字是一幅构形完整的画面:一个大人居高臨下地俯视众臣,小臣们拱手欢迎大人的光臨。注意:这里的“臣”不是目!从字源上说,臨是俯视的意思。这一点与仰视的“朢”正好相反。
監字也可作上述理解。《尚书·酒诰》:“人无于水監,当于民監”。它是告诫人君,不要到水中去照自己的影子,而要到臣民中去照自己的影子。仔细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告诫既是在说監事,也是在说“監”字。在監字中,既有皿中之“水”,又有臣民之臣。
2.朢
朢是仰视和远视的意思。朢与望或是不同字源的两个字,字例见图9。
《说文》:“朢,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𦣠,古文望省。” 〔1〕
“望,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声。”〔1〕或作𥩿。〔1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朢与望已合二而一。这里我们且先关注“朢”字。
朢字也是“双本义”的。一是月满谓之朢;一是朝觐君主谓之朢。这两重“朢”在汉字构形上也是相同的――仰视!在甲骨文和金文字例来看,第一类“朢”字是满月之朢(月之朢日),同时也表示仰头观朢(观朢月相)之朢;第二类“朢”字,则是朝觐君主谓之朢(臣之朢君)。这里我们再一次发现,“朢”字中的构件“臣”是拱手的人形,而不是“目”。
图9 望的甲骨文金文字例
朢的字源构形:一人拱手,登高翘首以朢月。
我们以为,“目形说”是一个有趣的错误,也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之所以说它与“人形说”巧合,就是因为凡是有“人”存在的场合,都有“目”的存在。这正是解说很多汉字时“从臣,从目每相通”[5]的字理依据。臣的拱手“人形说”是兼容“目形说”的,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一以贯之解释很多相关的其它字源问题,容当另文阐述。
综上所述,臣字是一个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臣的字源取象和后来臣的职能形象。臣的俘虏义项与臣的恭敬义项在字源取象上发生了有趣的重合。“臣”的字源与“目”的字源无涉,只是它们非常相似,以致“臣”和“目”的字源被长期混淆。现将“臣”的字源以及在相关汉字中的字源取象总结如下(见图10)。
图10 臣字源取象总结
从文字的演变来说,楷书而下,“臣”字字形已相对稳定,它已经凝结成一尊活化石。我们以为,“臣”字中蕴藏着凝重的文化内涵,它沉淀着古人的奴役观念和人臣观念。汉字的肇始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拱手之形是古人习惯动作之一,用它作为汉字的构形元素是完全合乎情理的。“臣”字形不仅是一个象形的书写符号,它的字形同时也记载了古代的战争状况、奴役状况和礼节状况。有人说,一个汉字的演化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汉字中的每一个拐角都是一段故事。我们有理由说,汉字是奇妙且有理性的文字。汉字不仅是象形的符号,而且有精辟的思想。
張銘先生
作者簡介:
張銘(1960-),男,江蘇揚州人,揚州職業大學副教授。聯繫郵箱:yzzhangming@sina.com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2.〔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10
3. 方述鑫.甲骨金文字典〔M〕.成都:巴蜀书社,1993.
4.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1
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5
6. 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2
7. 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
8. 张世超.金文形义通解〔M〕.〔日〕东京:中文出版社,1996.3
9.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3.1
10. 罗文宗.古文字通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1
11. 张玉书.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1
12.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0
13.李国正. “臣”字新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1.
A new explanation to the etymology of the character “臣”
ZHANG Ming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225009,China)
Abstract:“臣” is a hieroglyphic character. “臣” and “目” don’t share the same etymology but often confused due to their similarity. "Stretching arms ahead to concede defeat" shows the status of “臣”, and also gives an explanation to the form and origin of this character.
Keyword: 臣;etymology;Chinese character;臨;朢;interpretation of character
【相關閱覽】
教育部:举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指南》答记者问
漢學家韓森(Valerie Hansen)當選2021年度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