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桑代克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读《学习论》心得(1)
暑假读的第二本书是施良方教授的《学习论》。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理论著作,“啃”起来非常吃力。妻子曾打趣我说“啃不动就别啃了,别硌坏了牙!”我还是那句话:既然弓已拉开,就要射出有力的一箭!能够领会多少是另外一回事,起码我得把它“啃”完。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的启示
爱德华·桑代克187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在韦斯里扬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时读了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后来就在哈佛大学做詹姆斯的学生,成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他著名的谜箱实验,为其学习理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其学习律包括以下内容:
1.准备律:动机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
启示:在学习之前,一定要激发学习学习的欲望。
我经常给老师们讲“点火”的重要性,也曾经在多篇文章中强调要重视“点火”。其实不只是教师需要掌握这一技巧,做教师培训亦需要这种技巧。如果讲师在报告中多次成功“点火”,那这个报告一定是非常成功的!
2.效果律:强化和惩罚都有可能提高保持率,反之则效果较差。
启示:学习过程中、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辅之以激励和惩罚。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测评?笔者以为必须用好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过程性评价是定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是定量评价,两者结合起来,便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了。如何进行两个评价?在笔者的文章和讲座中都有详尽的叙述,不再赘言。
3.练习律:由使用律和失用律构成,一个已经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使用律),反之则会减弱(失用律)。换言之,所谓练习律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另外,练习本身并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
启示: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必须辅以重复练习;练习必须让学生看到满意效果;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换言之,那些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作业方式,只是学生的无效体力劳动,徒劳无益,效果极差;老师们一定要研究布置作业的方式和内容;必须布置分层作业(即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适合他的不同的作业)。
4.从属的附律:
(1)多重反应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可能会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当某一反应不能产生满意的效果时,就会作出其他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效果为止。
启示:作为教师,一定要选择能够使学生产生“满意效果”的刺激,这就是“高效课堂”、“高效学习”。
(2)定势律:或称“态度”或“顺应”的原则。桑代克认为,反应是学习者态度的产物。
启示:与“准备律”相同,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态度,因此教师不要只是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之前,端正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
(3)选择性反应:桑代克发现,有机体在学习时往往会有选择地对刺激情境中的某些要素作出反应,而对其他要素不予理会。
启示:教师对“刺激”方式的选择非常关键!
(4)同化律:或称“类推”原则。当有机体对新的刺激情境作出反应时,这种反应往往是与他在以往类似情境中习得的反应相类似的。
启示:教师在选择刺激方式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
(5)联想性转移律:有机体已习得的对一组刺激的反应,可以逐渐转换成对一组新的刺激的反应。
启示:还是教师对刺激方式的选择,要注重潜移,注重关联性。
(未完待续)
============================更多教师成长文章,请点击阅读积极创新“升旗仪式”,把舞台交给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的理解或许更加全面和深刻(张晓东报告)赵宪宇讲座《诗词的想象力》第五部分 (附PPT和音频)赵宪宇讲座《诗词的想象力》第四部分 (附PPT和音频)赵宪宇讲座《诗词的想象力》第三部分 (附PPT和音频)林崇德:基于《教育的智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想法(附课件和音频)
20200913程翔老师讲座《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录音_100105.m4a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 听课笔记(附讲座地址链接)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