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入园林 怎知秋色如许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学季结束也是要兑现自己给孩子的承诺:如果成绩优秀的话,妈妈会带你们去远行。其实,不管孩子们成绩是否优秀,实在是我自己想出去放一下风,只不过顺水推舟而已,呵呵~


当车子行进在南下的高速公路上时,无边秋色就像壮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时晴时雨一点也不妨碍我们欣赏层林尽染,而车中音乐光盘流淌出悦耳的乐章也仿佛是一首首秋天的协奏曲。 


两个小时后,我们驶进了秋色正浓的伯恩海姆植物园和研究森林(Bernheim Arboretum and Research Forest)。



此处是一个占地 16,140 英亩(65 平方公里)的植物园、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以南25英里,是慈善家和远见卓识者艾萨克·伯恩海姆 (Isaac W. Bernheim) 给世人留下的无比珍贵的遗产。



伯恩海姆先生于 1848 年 11 月 4 日出生于德国。1867 年 3 月,年仅 18 岁的他揣着口袋里仅有的4美元,移民美国。在纽约、宾州东部和新泽西州奋斗了几年之后,他搬到了肯塔基州并开始从事蒸馏酿酒业务。多年后,他在伯恩海姆兄弟蒸馏公司和深受人们喜爱的波旁威士忌品牌 I. W. Harper 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伯恩海姆先生于1928年以每英亩1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块土地。购买之前,这块土地曾用于开采铁矿石,几乎没有绿色植被。


为了感谢肯塔基州人民给予他成功的机会,1929年,伯恩海姆先生捐赠了这片土地,希望人们在这里增进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在园林的湖畔有一张伯恩海姆先生的照片,上面写着:


My vision embraces that all will be made welcome and treated with an equal consideration with no distinction related to wealth or race.

我的愿景是,所有人都将受到欢迎和平等对待,与财富或种族无关。



1931年,奥姆斯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景观建筑公司开始依照伯恩海姆先生的意愿设计公园,1950年该园对外开放。此景观公司曾设计过很多举世闻名的景观区,其中就有纽约市的中央公园。


伯恩海姆先生和他家人都长眠于该园的森林里,见证梦想的实现:将一块不毛之地改变为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自然园林。现在每年有超过500,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



今天,伯恩海姆600英亩的植物园内有超过 8,000 种有记载的树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著名的枸骨冬青(俗名鸟不停,Holly) 系列,拥有超过300种标本。我从来没有见过品种如此繁多、种植如此密集的“鸟不停”树林,况且植物品种标签齐全,可谓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悠游其间,能欣赏到每一处都散发着天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置身其中,感觉任何语言来描述心中的感受都显得苍白。


当我们在池塘边走过,突然雨云低落,微雨如酥,看雨幕密密编织在一起,雨滴轻打在湖面上,点点荡漾开去。




不用打伞,漫步在树林间,听雨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让人暂时忘记时空的存在。


草原上开辟小径,曲径通幽,小径两旁齐人高的野花野草已凋零, 色彩依旧温馨;耐冻的百香果仍是绿叶葱茏,到处攀爬,果实累累。



穿过草原,云开日出,天空蓝得如同宝石一般。行进在树林中,踩在半干半湿的落叶上,软软的滑滑的,一种独特的清香沁人心脾。仰头环顾四周,透过金黄的树叶看蓝天、白云和金色阳光,心头暖暖的。








几处池塘倒映着五彩缤纷的树木,竟有几分九寨沟的姿色。“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看到眼前的景象,古诗句跳跃而出。只是池塘边的长椅提醒着自己,这是一个西方园林。印象派画家到此一定会收获颇多。





园中还有三位巨人,分别藏于园林三个不同的地方;沿着路上的大脚印,可以寻到他们的踪迹。三位巨人均为木质结构,非常伟岸,造型生动有趣。一位巨人在湖边似乎以湖面为镜,一位巨人在玩石块,还有一位巨人妈妈还怀孕了,平躺在树林中,满脸透出那种为人母的骄傲和担忧。








伯恩海姆的秋天有一种朴素之美,却美得令人窒息。有一处庭院,看到若干大花盆在其间,步入其中,发现里面种植的花草蔬菜瓜果与我后院极其相似,让人欣喜几分,美得令人称奇。 



伯恩海姆的步道很多,有长有短,漫步其中可以感受一年四季光阴的改变,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当我们驶出伯恩海姆时,一阵大雨袭来,没过多久,雨中阳光又开始晃人的眼,忽听得孩子一声尖叫:妈,你看!转过身,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贯在空中。我相信,这是伯恩海姆发出的邀请,我们一定还会重游的。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美国“鸡娃”

我的芳邻

青春的日记

我在美国做陪审员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美国永久邮票上的中国女人

一个美国 “革命” 家庭的族谱

美丽的冰川之旅 温馨的家庭团聚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续)

乘着歌声的翅膀 请随我前往学习中文

致敬路上的你 中文项目十年之回顾

一夜火爆 《咸宁西路28号》背后的故事

77级校友汪时奇和他的父母亲 两代交大人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跳自己的舞,让别人说去吧!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离婚了

那些曾经让人泪目的银幕教师形象

一个河南弃婴和一个美国医生的故事

美高师生与中国奥运跳水队员的情缘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美国四年级学生的“特权”  国家公园任你游

物质的奢华与内心的宁静

美国工薪家庭孩子们的福利

46岁拿到美国博士学位 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

老师,请帮我写大学推荐信

如水的月光中 追忆与学生一起度过的中秋

在诺奖得主前侃中医中药

奔跑时 我们与上帝对话

美国大叔的茶和麦当劳叔叔的咖啡

幸福感 VS 屏幕时间

鲍威尔将军:贫民区走出来的美国公立教育的作品

一个人的编辑部 我写 只为 与你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