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诺奖得主前侃中医中药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一星期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后,再与少男少女们挥拍草地上;中文社的活动结束后,还有一个周五的happy hour要赶场,结果开车拐错一个弯,与原来的定位越驶越远,干脆回家休息一下,准备另一个会议了。朋友们发来短信: “We missed you.”


会议结束后,下地挖坑将朋友送的绿植移到地里。然后,随手在园中摘上一篮子菜蔬花果。



这一周和学生们复习“医药”这一章节,绕不过的“中药”话题,有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说:中药比西药好得多。


我在他演讲完毕后,提出:第一,老师从没有扬中医贬西医之意;第二,你没必要投老师所好;第三,要客观地认识一种事物。


中医和西医之争历时已久,不过,每次讲到这一章节,从中药的历史,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慢慢聊起华佗、李时珍,自己针灸按摩的亲身体会,以及菲尔普斯的拔火罐,最后结束于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学生们听得一愣一愣,被说得心服口服。


学生们不知道屠呦呦,但他们都知道诺奖。1971年,屠呦呦成功地从一种草药中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时,她的获奖感言中提到:“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为人类的健康,中药西药各自都做出了贡献,切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妄自尊大。


这个星期,每天都有诺贝尔奖揭晓。想起很多年前在西子湖畔与一位诺奖获得者相遇的情景。


那一年,市里问我们公司要人,需要一位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理科的英文翻译兼导游。于是,我被推荐到市里。


当我走进会议室,与市领导打个招呼后,很快就被眼前的一位美国学者所吸引,他头发花白,面容和气,身材高大,他的夫人站在身旁,也是面带微笑。


领导笑着对我说:小张,这是诺贝尔生理奖和医学奖获得者慕拉德先生,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你安排一下,他和太太今天就交给你了。学者说:叫我费德,这是凯萝。


说真的,平生第一次与诺奖获得者面对面,竟然没有一丝生疏感,反而觉得很亲切,接到任务后,居然也顺理成章地“好为人师”了起来。这只能说慕拉德先生极其接地气。


第一站,灵隐寺。香烟缭绕中,大雄宝殿前,大侃佛学,慕拉德先生和太太听得极其认真,还不时提些问题。



拾级而上到了灵隐寺的“药师殿”,开始扯起中医中药,眼前的这位药神居然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只能感慨当初年少不知天高地厚,换做今日,给我一百个豹子胆,也不敢口若悬河的。




聊天中,还得知慕拉德先生与我父亲年龄相当,他与太太子孙满堂。我也借机恭维了一下他的太太: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慕拉德先生冲着我调皮地眨了眨眼,他的太太笑成一朵花。


慕拉德先生 (Ferid Murad) 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 “discoveries concerning nitric oxide as a signalling molecule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发现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中的一种信号分子)”。他为解决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无意中带出了一种新产品,从而解决了很多男人的难言之隐,人们因此尊称他为“伟哥之父”。


陪同“伟哥之父”游山逛水收获不小,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对事业的执着、对同行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


尤其是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永远都不应该想当然,谦逊是求知的第一步,而且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可以为思维增加精度和广度,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open-mindedness”。




当年在诺奖得主面前"大言不惭"指点江山的瞬间,均被《杭州日报》的摄影记者捕捉下来了,成为终生的纪念。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批昙花了,天亮了,还继续盛开,不忍离去...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美国“鸡娃”

我的芳邻

青春的日记

我在美国做陪审员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秋季开学,我们穿什么?

美国永久邮票上的中国女人

一个美国 “革命” 家庭的族谱

美丽的冰川之旅 温馨的家庭团聚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续)

乘着歌声的翅膀 请随我前往学习中文

致敬路上的你 中文项目十年之回顾

一夜火爆 《咸宁西路28号》背后的故事

77级校友汪时奇和他的父母亲 两代交大人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跳自己的舞,让别人说去吧!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离婚了

那些曾经让人泪目的银幕教师形象

非诚勿扰 与有趣的90后留学生共话桑麻

一个河南弃婴和一个美国医生的故事

美高师生与中国奥运跳水队员的情缘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美国四年级学生的“特权”  国家公园任你游

归去来兮真富贵 美哉寿也活神仙

物质的奢华与内心的宁静

美国工薪家庭孩子们的福利

中元节以及其他

美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眷恋生命 执着人世间最美的情感

开学前的小确幸

冰火两重天 准备开学第一周

46岁拿到美国博士学位 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

美国的劳动节为什么不在5月1日?

劳动节,劳动从不缺席

写在中国教师节:天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911, 永不忘却的记忆

学生的名字 老师的期望

不安的世界 遇见纯美的日落和月升

雨天的中秋 心中有月光 也能把梦照亮

老师,请帮我写大学推荐信

为生命而跑 为理想而读

如水的月光中 追忆与学生一起度过的中秋

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

史无前例的返校周 师生们齐嗨

一个人的编辑部 我写 只为 与你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