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恩相知相遇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今年的感恩节不冷,疫情还在徘徊,可是,人们似乎已经受够了,也无所畏惧了,该团聚的还是要团聚的。于是,邀请了父母和婆婆来家里享用感恩节大餐。


跟去年一样,孩子自告奋勇主厨,从早上就开始准备,我负责打下手,洗碗洗菜之类。母子在厨房里谈天说地,感恩的是孩子们都长大了,会做大餐了,父母和婆婆都还健在。

 

这是感恩节家庭的传统食物:


火鸡(turkey)

要把火鸡烤得比较有汁水,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底的。



火腿(ham)

将火腿烤得又嫩又多汁,一样需要功底。




填料 (stuffing or dressing)

可以塞进火鸡肚子里,不过,也可以单独作为一道配菜(side dish)。




土豆泥 (mashed potatoes) 

土豆去皮煮熟之后捣碎,再加入黄油、牛奶和少量大蒜,软糯香浓!




肉汁 (gravy)

烹饪火鸡或者其他肉类时的汤汁可以调制成为浓稠的汤汁,然后,倒在土豆泥上或者填料上增味。




蔓越莓酱 (cranberry sauce)

口感好似布丁,滑润微酸,看儿子将蔓越莓倒进锅中加热搅拌的时候,真是又香又美。自制蔓越莓酱中还加入威士忌。




四季豆砂锅(green bean casserole)

制作原料是奶油蘑菇汤、炸洋葱和四季豆,香甜可口。




蜜汁甘薯 (candied yams)

将甘薯在烤箱中烤熟之后, 打烂;然后,与红糖和黄油搅拌;最后再在上面撒上棉花软糖,甜美软糯。当儿子从烤箱里将甘薯取出时,香气诱人,趁着儿子不注意,偷吃了一个甘薯,呵呵~





南瓜派或者苹果派(pumpkin pie or apple pie)

饭后的甜点。个人更喜欢苹果派。


孩子还担心外婆外公不习惯吃西餐,特地手工做了珍珠肉丸和八宝饭,味道不错,可谓是中西合璧了。





每次感恩节大餐后,总觉得吃撑了,北美交大校友们又开始呼朋引伴地虚拟马拉松了。室外雨绵绵,于是,在家中狂跑,心中感激这些促人奋进的天使们。 


感恩节是我最喜欢的美国节日,借这个时机来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相知相遇的人。


自从去年三月疫情蔓延、宅家教学以来,坐在案前坐着坐着就成了一个zuo家。经由一位素未谋面的热心读者介绍,签约成为一家出版社的自由撰稿人,虽说是自由撰稿,可以随便写,但是还是有交稿的压力。不过,读与写一直是小张老师生活的一部分。 


前段日子,突然接到一通热情洋溢的电话,邀请担任俄亥俄州中文教师协会会长,感到十分意外。自己手上的工作已很繁重,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我很感激同行们对我的信任,我也乐于义务服务的,但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很犹豫,不知道家人的意见如何。


在晚餐提及此事时,先生说:只要是你喜欢的,我就支持。我不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不过,鉴于西方人对东方的了解还太欠缺,如果自己的工作能够改善这种局面的话,也算是有意义的吧。 


移民美国十余年,不知不觉中,前庭的银杏树从种子发芽到现在的亭亭玉立。在我看来,银杏树这种古老的树种最中国了。尤其是深秋时分,看到满地铺满明丽的落叶,乡愁就是那一枚枚金黄的银杏叶啊。


捧着一大把的银杏叶到学校,和学生们讲述银杏这一物种,然后让他们在银杏叶子上书写中文字,很多学生都写了“谢谢”。



感恩节不仅有可口的传统美食,温馨的家庭团聚,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心怀感恩,拥有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知足常乐。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美国“鸡娃”

小兰来信

我的芳邻

爱在深秋

悼念小明

家菊有佳色

青春的日记

我在美国做陪审员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美国永久邮票上的中国女人

一个美国 “革命” 家庭的族谱

美丽的冰川之旅 温馨的家庭团聚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续)

致敬路上的你 中文项目十年之回顾

一夜火爆 《咸宁西路28号》背后的故事

77级校友汪时奇和他的父母亲 两代交大人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跳自己的舞,让别人说去吧!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离婚了

一个河南弃婴和一个美国医生的故事

美高师生与中国奥运跳水队员的情缘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美国四年级学生的“特权”  国家公园任你游

美国工薪家庭孩子们的福利

46岁拿到美国博士学位 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

老师,请帮我写大学推荐信

在诺奖得主前侃中医中药

不入园林 怎知秋色如许

李泽厚: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

此岸已开放 彼岸呢

一个人的编辑部 我写 只为 与你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