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泽厚: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编者按】

李泽厚老师已经架鹤西去。二十多年来,家住科罗拉多州的屠新时老师与李泽厚老师有很深的交情,屠老师的书法美学与李泽厚老师的美学理论琴瑟和鸣,异曲同工。点滴回忆,情深意重。本文转载自中美邮报,经中美邮报社长屠新时老师授权。编辑:魏炯才。

(中美邮报讯)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于美国科罗拉多时间11月3日7时在波德逝世,享年91岁。李泽厚,生于1930年6月13日,湖南长沙人,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论语今读》等,在国内国际影响巨大。

李泽厚先生和中美邮报屠新时社长合影留念

李泽厚先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先后定居生活了20多年。1992年起,李泽厚教授受聘位于科泉市的科罗拉多学院(Colorado College)开设了中国哲学课程。这座著名的学院和来自中国的学生和教授有着长久的连接,30年代梁实秋、闻一多就曾在此就学。新世纪后,李泽厚先生定居位于丹佛西北的波德市,那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波德校区的所在地,成为时任该大学研究教授的刘再复教授的近邻。他们两位在中国社科院就是同事和朋友。20多年中他们两位都在波德完成了多部各自的学术著作。

李泽厚先生与北大王岳川先生、屠新时社长一起合影留念

李泽厚先生曾多次接受《中美邮报》的采访,在海外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并关心和指导中西文化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和对话。2004年,李泽厚先生得知本报社长屠新时也在科罗拉多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书法课程,还将出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新书《墨韵易经》,他特别打破了自己十多年来从不为他人写序言的惯例,以《书法易经》为题作序文,以表达对海外中华文化艺术传播教学的支持和鼓励。

在序文中李先生写道:“今天致力于西方传播中华文化,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孤独的工作。我就从不敢以此自许。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屠君今日努力工作,又在美国大学教授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更远的将来,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热烈的反响和回报。”李教授的仙逝,让我们倍感悲痛,我们将永远怀念和敬仰尊敬的李泽厚教授。

李泽厚夫妇、刘再复夫妇和屠新时社长合影留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前行。在当时的“美学热”中,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风靡一时,被那一代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李泽厚的美学著作让艰深的哲学与美学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当时每间大学宿舍里都能找出一本《美的历程》。易中天也曾回忆,认为“《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让我怦然心动”。今人或许很难想象,哲学与美学这种看起来过于“高大上”又显得沉闷的领域,曾是那个年代的青年最为热衷的话题。李泽厚的去世让人感伤,却也成为集体记忆被唤醒的契机。李泽厚先生的最大启示,便是让美学不再悬于空中,而是真正走入生活,将衣食住行都化作美学乃至哲学的一部分。

李泽厚夫妇、刘再复夫妇和科州朋友们一起欢笑合影留念

因此,许多人认为当年的美学热,不仅仅是对美的迫切需求,也是对生活改善的迫切需求,而李泽厚的“吃饭哲学”恰恰成为答案。李泽厚本人也是其美学的坚定实践者。即使在他面临人生极其困难的时期,也仍然可以依靠稿费积蓄维持生活。李泽厚的作品在学界和市场上都通过了检验,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十分罕见。从年轻时代开始,他便习惯按自己意愿生活,“走自己的路”,特立独行,坚定执着。只为了争取做学问的时间。即使在动荡岁月中,他仍如自己所说的那样,“争取了最多的自由时间”。他坚持不开会、不演讲、不上电视,习惯孤傲面对这个世界。有人曾说,“李泽厚一辈子都未通晓人情世故。能在一生中为自己争取最安稳的生活与最多的自由时间,李泽厚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

李泽厚先生、刘再复先生与屠新时社长一起合影留念

【编者按】

屠新时老师与李泽厚先生和刘再复先生的合影摄于2018年。李泽厚先生身后的书法为屠新时先生所题。“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选自辛弃疾的词,也是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这幅字是李泽厚先生点名要的词句。北大王岳川先生访美时,由屠新时老师引荐,了却了他拜访李泽厚先生的多年夙愿。这幅字至今还挂在李家!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美国“鸡娃”

爱在深秋

我的芳邻

青春的日记

我在美国做陪审员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美国永久邮票上的中国女人

一个美国 “革命” 家庭的族谱

美丽的冰川之旅 温馨的家庭团聚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续)

乘着歌声的翅膀 请随我前往学习中文

致敬路上的你 中文项目十年之回顾

一夜火爆 《咸宁西路28号》背后的故事

77级校友汪时奇和他的父母亲 两代交大人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跳自己的舞,让别人说去吧!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离婚了

那些曾经让人泪目的银幕教师形象

一个河南弃婴和一个美国医生的故事

美高师生与中国奥运跳水队员的情缘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美国四年级学生的“特权”  国家公园任你游

物质的奢华与内心的宁静

美国工薪家庭孩子们的福利

46岁拿到美国博士学位 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

老师,请帮我写大学推荐信

如水的月光中 追忆与学生一起度过的中秋

在诺奖得主前侃中医中药

奔跑时 我们与上帝对话

美国大叔的茶和麦当劳叔叔的咖啡

幸福感 VS 屏幕时间

鲍威尔将军:贫民区走出来的美国公立教育的作品

不入园林 怎知秋色如许

一个人的编辑部 我写 只为 与你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