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的杨在葆》
身材高大魁梧的杨在葆以“银幕硬汉”形象为大众所熟知。一年多前他以85岁高龄离开了我们,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怀念他,写他拍摄电影《代理市长》的故事(点击括弧内蓝色标题可查看·杨在葆与电影《代理市长》)。今天再写写他与电影《血,总是热的》之间的故事,借以缅怀这位优秀的电影艺术家。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杨在葆主演的几部电影叫好又叫座,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我那时曾经多次采访过他。记得1988年夏天在广州举办新中国十大影视明星颁奖会期间,杨在葆是获奖嘉宾,我们是主办单位,因此大家都住在广州珠岛宾馆。珠岛宾馆类似于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是由很多栋小楼组成,但餐厅在其中一栋楼,我们几乎天天见面,常常一起吃饭、散步、聊天。
我当时为了写一部人物传记的书,常常和新观察杂志社的作家于大卫在晚饭后到杨在葆房间串门聊天。杨在葆是一位非常友善的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说话客气,没有架子。他曾说过:“人生就是一幅自画像,关键的几笔不能画歪了,不然就不好看了。演员更是自画像,欣赏什么追求什么,往往是他塑造形象的准则。我不会为了挣钱而演戏。”他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1983年,杨在葆因在电影《血,总是热的》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激情洋溢的当代改革者形象罗心刚,登上了《大众电影》当年8月号的封面。此后,他还因此片相继荣获“金鸡”和“百花”两项大奖的最佳男主角,红极一时。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部影片开拍之前,杨在葆差点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因为摄制组本想找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演员,原剧本将这个人物写得个子矮小,因此有人嫌杨在葆身材太魁梧,浑身散发着一种凛然正气,怕引起别人说这个形象“高、大、全”。况且,《血,总是热的》最初搬上话剧舞台,就伴随着争议。后来因为这部话剧赞扬声越来越多,才被电影制片厂决定搬上银幕。这期间,一直有人为这部作品中出现的反映宗教的情节不满意,想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因此这部电影在酝酿及拍摄过程中,几次险些夭折……
影片《血,总是热的》故事以1979年春中国经济体制急剧变革为大背景,描写了江南市凤凰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在改革中冲破重重阻力,推进企业改革的故事,使观众感到改革的必要性。影片改编自宗福先、贺国甫创作的同名话剧。这出话剧进京汇报演出是在北京东风剧场。该剧场坐落在王府井里的东风市场北边,与我所工作的经济日报仅仅百米之遥。因此每场演出前,我常常到后台采访编导及几位主要演员。
两年之后,改编自这出话剧的电影却让这部作品又一次引起轰动,并使这部作品获得了新生。其艺术成就和社会效果远远超越了原话剧,电影语言及画面的真实感大大提升了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在电影中,主创人员试图把镜头伸向人物的内心深处,探索人物深层次的感情活动。相比话剧,电影《血,总是热的》更人性化,更加给人震撼。尤其是影片结尾时的最后一场戏,罗心刚在银幕上竟滔滔不绝做了长达5分多钟的讲话。一般情况下,在电影故事片中,一个人讲这么长时间的台词,往往容易引起观众感到枯燥和厌倦,观众甚至可能会出戏,那样的话,这部电影就拍砸了。但杨在葆扮演的罗心刚在这5分钟的演讲戏却是给整部电影锦上添花,给人震撼,令人印象深刻,并产生强烈共鸣。我们摘录几段:
罗心刚:“同志们,从今天起,我就要接受审查,也许很快就要滚蛋。今天在这抢时间说几句,也可能是临别赠言了。我没有把厂子搞好,对不起大家……”
电影中这场戏拍摄于上海丝绸印染一厂,摄制组在狭小的院子中间搭制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大阳台。100分钟的影片,前95分钟都是为罗心刚这最后5分钟临别赠言铺垫的。开拍后,摄影机随着罗心刚的脚步跟拍,罗心刚艰难地迈上台阶,观众也逐渐把心悬起来了,不知道厂长要讲什么。这时候,他开腔了:“同志们,难道你们看不出来?我们的退路已经不多了。我们搞了三十年,不理想。可再搞二十年还不理想怎么办?没有退路了。同志们,我们只有和党同心同德,拼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来!否则我们这些人再被打倒,就不会有人再为我们平反了……”这是一番带有一种磁性声音的话语,虽然有一些沙哑,还包含着一种饱经沧桑的痛苦,又渗透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刚毅,这番话还体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危机感,这是一种铁骨铮铮的硬汉嗓音,从此人们熟悉了杨在葆的独特的嗓音。杨在葆曾经和我说,当年他想演罗心刚就是被这些精彩台词深深地吸引了。
1983年,影片《血,总是热的》正式公映,使许多正身处困境的改革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致《血,总是热的》等影片获奖及颁奖大会的电文中,要求电影工作者“努力再现四化建设沸腾生活,塑造勇于创新、积极改革的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形象。”
今天,重看《血,总是热的》这部影片,人们仍然不觉得过时,影片中罗心刚的临别赠言依然唤起人们的共鸣:“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这话已经说滥了,不时髦了,没人要听了。可无论如何,我们的血总是热的……”
杨在葆扮演的厂长罗心刚把人物的那种锐意改革又处变不惊的气度表现的恰到好处,他也因此获得了第4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7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两年后,杨在葆凭借自导自演的《代理市长》再次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杨在葆是以“银幕硬汉”著称,他不但在银幕上是一条硬汉,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仍然是一条硬汉。他在拍摄电影《大刀记》的时候,由于有的环节不严谨,有一场爆炸戏突然发生意外,预设的炸药提前爆炸,一个小木屑直接飞到杨在葆的眼睛里。他一使劲拔出木屑,可是却血流不止。导演吓坏了,杨在葆却捂着眼睛开玩笑说,“没事没事,这个眼瞎了以后,还有一只眼,再说我还可以当导演呢。”到了医院以后,清洗了伤口,庆幸的是没有打到眼珠,伤得不重,他只住了一天医院就迫不及待地赶回了剧组,他不愿意因为自己这点小伤耽搁了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度。
杨在葆认为,演电影的时候,最起码主要情节是真实的才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离开生活的真实,就不会给观众留下记忆。艺术的生命就是真善美,你丢掉了真,就没有善,更不会有美。岁月无情,很多事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消失在时光中,但是也有一些故事、一些信念、一些人物,在时光中历久弥新,任何时候重温,都会受到震撼。对于电影演员杨在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那么熟悉这个名字,他代表了一个时代对男性气质的最高审美。“银幕硬汉”这四个字,既是杨在葆饰演荧幕形象的特点,也是他本人的性格特征,还是电影观众对于他的奖赏。可以说,他就是中国“硬汉”形象的标准。尤其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他的表演形象、声音是塑造“硬汉”的模板,深深地受到观众喜爱。当时还没有“老戏骨”这个称呼,我想,现在将这个称呼用在杨在葆身上肯定是当之无愧的。
杨在葆和其他演员不同的地方是,他在数十年的影坛生涯中,几乎没有改变过戏路,一直饰演着各种硬汉。如同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这个名字就代表硬汉。沉默的时候坚毅隐忍,爆发的时候雷霆万钧。杨在葆认为一个男人要成为硬汉,应该有一股阳刚之气,在生活中要有一种责任心,要有奉献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这种刚毅的性格也正好符合他扮演人物的铮铮铁骨,对电影艺术,他是一个特别有信念的人。
杨在葆曾经说过:“电影作品应该弘扬民族优秀的精神,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我没有办法,但我同流却绝不合污。”杨在葆一生坎坷,少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儿子曾经身患重病,但这些磨难都没有压垮他。虽然他曾特别缺钱,有好心人曾经劝过他:“你去参加个晚会,上台只管把台词念一下,就可以挣钱了。”但他执意不肯,他说:电影它是一个整体,不像卖猪肉,你割一块下来可以去卖。表演哪能这样,太不尊重艺术。他说:“我这辈子,打心眼里尊重艺术。”有人认为他的知名度高,找他拍摄广告,他都婉言谢绝了。他知道自己主演的那么多电影中都是正面形象,观众对自己有一定的信任度。但他认为,广告如果有水分就对不起观众。无论何时,永远不能对不起那些信任自己的观众。这是他做人、做演员的根本原则。
杨在葆的一生都在追寻自己所钟爱的电影事业。也曾经在艺术舞台上获得过很多成就,荣获过很多荣誉称号。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杨在葆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电影艺术家,他的血,总是热的。
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杨在葆主演了《红日》《白求恩大夫》《年青的一代》《这是我应该做的》《大风浪里小故事》《江水滔滔》《从奴隶到将军》《双雄会》《昨日的承诺》《绥远之光》《党小组长》《卧薪尝胆》等多部影片,还在话剧舞台上主演了《全家福》《无事生非》《甲午海战》等多部大型话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刘晓庆在1980年主演的影片《原野》,由于这部影片基本没有在国内公映,很多观众不了解,但在海外放映时却引起国际影坛的关注。影片改编自著名剧作家曹禺经典同名话剧。在这部电影里,杨在葆开拓戏路,打破了一贯扮演正面人物的情况,出演了“性格极其复杂,集正气、匪气、流气于一身的”艺术形象仇虎,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比较少见的剽悍粗野刚烈的男子汉形象。
请扫描下方 ↓ 二维码关注“秋和随笔”
本公号文章大体分六类,如想看之前发表的部分文章,请点击下面标题看看:
一、北大荒情
《北京六九届怎样炼成的》《我当团长我的兵》《兵团特务连之歌②》《北大荒的退役军人王德正》
二、抒情写意
《关羽成为武圣的故事》《走进兰亭》《圆明园记》《都市中的宁静》《喜欢<父母爱情>的10个理由》《玉兰花开时》
三、医者仁心
《跟随专家医务体验》《医者仁心台卫平》《致敬,李兰娟院士》《感恩节发生急诊故事》
四、域外见闻
《观广岛和平纪念馆》《弹丸之地卢森堡》《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发现啥》《谈<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五、七彩人生
《忧乐天下范敬宜》《指挥家卞祖善》《森林诗人吴宝三》《曲汝铎先生·生日歌》《摄影家钟观永》
六、亲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