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随专家医务体验

王秋和 秋和随笔 2023-10-11

我跟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知名专家、主任医师陈炜进行医务体验,真正体会到了医者仁心,因而收获匪浅,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4日下午三点整,我准时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医务体验。在门诊大楼二层长长走廊的尽头,坐落着心内科陈炜主任医师的诊室。我走进诊室,看到里面不过七八米,安放了一张病床,还有一张写字台,三把椅子,一个洗手池,诊室里几乎就转不开身子了。写字台前坐着一位青年男患者,有一位中年女医生在给他测量血压,一位年轻女医生正敲击着键盘写病历,年纪稍大些的应该就是陈主任。我自报家门和来意,陈主任微笑着马上站起来,和蔼可亲,让人感到这是一位令患者信任的好医生。我握住了陈主任伸向我的手,感到暖暖的。

我悄悄地看了看当天的诊疗记录,陈主任已经诊治了约六七位患者。此时正在接诊的年轻患者才三十出头,胖乎乎、红扑扑的脸上透着一种单纯,但他的血压收缩压却高达180。陈主任建议他立即住院检查治疗。小伙子似乎不想住院,因为他是开车来的,今天下午还有件重要的事情去办。陈主任与他商量一番后,便建议他过几天后如果血压还降不到理想程度,马上来医院,看看是否应该住院治疗。年轻患者点头答应。陈主任接着便给他开药,并反复叮嘱他拿到药后不要立即开车走,必须在医院吃完药再走,门诊楼每层都有热水锅炉。另外,注意慢点开车,回家后要及时把病情告诉家里人,如果感觉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赶紧到医院看急诊;一定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听到这一番体贴入微的嘱咐,感觉陈主任似乎是这位小伙子的母亲般关心、细心、耐心。

这位年轻患者刚出门,进来一位60多岁的患者。陈主任招呼他坐下,便亲切地问,最近血压控制的还好吧?我以为他们很熟。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同志是新华社记者,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由于在异国他乡工作繁忙,吃药断断续续,血压一直控制不好,收缩压曾一度达到200多。他去年退休回到国内才来这里看病,陈主任给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理,现在他的血压已经基本控制住了,血糖也稳定了,看得出来,患者非常信任陈主任,言谈话语间有一种言听计从的认真劲儿。

这位老记者刚走,陈主任没顾得喝口水,又进来一位年逾花甲患者,看着身材适中,身体很健康,声音很洪亮。他听说我是来医务体验的,马上过来对我说:“我过会儿再开药,我先跟你说说吧。陈主任救了我一条命,我那次来看病,要不是正巧陈主任值班,你今天就见不到我了。”我劝他慢慢说,他后来的一番话让我对陈主任更加由衷敬佩。

这位老同志对我说,第一次来找陈主任看病,是因为血压稍高一些,身体别的方面也没感觉有什么大毛病,本想拿点药就走人。陈主任给我认真检查后说,你的冠心病很重,血管堵的也已经很厉害了,再不采取紧急措施,随时可能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我以为是陈主任吓唬我,开始没当回事。陈主任认真对我解释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让我马上打电话把家里人叫来……我终于被说服了。我到阜外医院一检查,结果我的血管已经堵住了90%以上,随时都可能被全堵上,到那时似乎就是死路一条。结果阜外医院立即给我做了开胸手术,搭了一座桥,放了两个支架。这位患者说着话便解开衬衣纽扣,露出前胸正中一条十多厘米长的伤疤,我看着有点瘆人。这位患者很豁达也很乐观,他继续说,我现在来这儿看病就听陈主任的,因为是她捡回了我这条老命……

陈主任给这位老同志量了血压,很正常,便告诉助手开了药,然后嘱咐老同志,现在天气凉,血压容易波动,要注意保持平稳,吃菜不要太咸,还要禁烟限酒,坚持适度运动……老同志不住地点头一一答应,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时进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陈主任热情招呼他坐下。原来他前几天来过,陈主任让他做了心电图及相关的一些化验。我听他和陈主任的对话才明白,原来这位老同志想和老伴下月初去美国看望女儿,照顾外孙子,大约要去三个月左右。他担心自己身体是否能顶得住,所以现在提前来多拿点药,顺便问问陈主任,依现在的身体情况能出国那么长时间吗。陈主任拿着他的心电图及几张化验单指给我们看,一边安慰着老患者说:你的心率很平稳,血压也保持的不错,把药带够,在国外要按时服药,自己随时测量血压,你出国三个月肯定不会有问题,一会儿你把给你开的药拿来,我给您注明怎么吃。刚才进门时还愁眉不展的老同志如释重负,脸上也有了笑容,拿着刚开的药单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时一位医院内的同事带着一位少女和一位老人进来了,还带来了一叠病历。同事指着她刚带进来的女孩说,她现在还不到20岁,正在宁夏上大学,前些天突然晕倒,测不出血压和脉搏,在当地医院住院检查也没有诊断出个结果。她家里人都急坏了,来北京请您给看看……陈主任给女孩量了一下血压,又给她号脉,果然都听不到。她让病人躺在病床上,助手拿着血压计在少女腿上测量血压。这情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陈主任的助手先是在少女大腿上测量,测量不出来;然后是在小腿上测量,仍然测量不出来;助手又在其膝盖上边一点再测量,终于听到了一点微弱的声音。陈主任很肯定地说,这是典型的动脉出现了病症,虽然不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却是很危险的病,得这种病的患者中大多是这种年龄女孩子,而且发病时如果抢救不及时就有生命危险。据我所知,协和医院的刘某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们尽快去挂他的号,千万别耽误……

    医院同事连声道谢,带着父女二人急匆匆地走了。我问陈主任,你们只是量了量血压和脉搏,怎么就能肯定这个学生是得了这种病呢?陈主任说,我刚开始看了这女孩子的病历就猜测出可能是这种病,虽然这种病不属于心内科,但症状却有相似之处。我也见过一些来这儿看这种病的患者,后来我也注意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向这方面的有关专家请教了这种病的病因和发病情况,所以对这种病了解一些。这种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找对专家才行,也才能脱离危险,尽快康复。

陈主任送走患动脉炎的少女之后,我还想问陈主任一些有关动脉疾病的病因,门诊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位年过花甲的妇女颤颤巍巍地挪着步子走进来,苍白的脸上挂着痛苦,她随手拿着心电图和一叠检验单。陈主任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她有气无力地说:“陈主任帮我看看这些化验单。”

陈主任接过化验单仔细翻看,一边指着单子轻声解释着。解释完这些化验单中有问题的指标后,陈主任对患者认真地说:“看您检查的这些指标有的还真有些问题,我建议您还是住院治疗吧。”

对方有些迟疑地轻声问:“什么时候住院啊?”

“我现在就安排你住院,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否则你这病还真有点危险。”陈主任十分肯定地说。患者似乎没有心理准备,并不想住院,一会儿说没有准备住院的东西,一会又说家里没人,女儿上班了,家人不知道自己今天来医院看病等等。陈主任耐心地劝她说:“住院并不复杂。我先给你安排,你现在就给家里人打电话,让他们带着住院押金,再带一些卫生纸和你用的水杯……”

女患者似乎有点六神无主,在书包里翻了翻,也没摸到手机。不知是忘了带,还是刚才丢了,愁苦的脸上写满了沮丧。陈主任马上掏出自己的手机说:“把你女儿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吧,我替你打。”陈主任拨通了手机,自我介绍后便把女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叙述了一番,然后让对方和自己母亲通电话,便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女患者。陈主任已看到女患者行动不便,担心她办住院手续时不方便,甚至出意外,便让助手给医院有关部门打电话,尽快送过来一辆轮椅给女患者用。

我看到这一切,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肃然起敬,陈主任这一番言行体现的也不仅仅是一位尽职尽责医生的职务行为,还是一种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是一种扶危济困的善良之心,是一种中国好人的心灵之美……

轮椅推走了女患者,陈主任叫了下一位患者的名字。一位高大魁梧的青年人一边打着手机电话一边答应着走进来,他手里拿着挂号条。陈主任看着挂号条感到男青年嗓门洪亮,似乎不像是有病的患者。原来男青年是拿自己的医保卡替一位现在国外的患者朋友开药,然后再托人带出国去,他刚才打的是越洋电话。男青年只知道取治疗心脏病的急救药,陈主任很认真地问:“是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治疗心脏病的急救药比较多,搞错了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男青年一着急更想不起应该什么药名了。陈主任只好让助手查阅患者在本院的病历,以了解患者在本院用过什么药的线索。

那位在国外需要治疗心脏病药的患者叫李伟,助手居然从本院档案中翻出来十多个叫李伟的患者,真令人哭笑不得。好在打电话小伙子知道李伟的生日,助手又查这些患者李伟的出生年月日,以尽快锁定这个国外患者李伟。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认定了所要找的李伟,这还是因为本院就诊过的患者中,这一天出生的李伟只此一人,否则还要再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甄别,那就更麻烦了。我告诉陈主任,看到过一个统计,全国叫王芳的人达26万多人,看来起名字是门学问。陈主任说,同名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麻烦,尤其是医院……

患者李伟的身份确定后,陈主任让这位男青年与患者再打越洋电话,由自己口授,男青年复述传达。例如现在病情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症状?用过什么药?对什么药过敏?用过的药哪些最有效……如此费劲费心费事的沟通。我这旁观者都有些不耐烦了,陈主任依然和颜悦色,非常耐心,一丝不苟。最后终于确定了那位在国外的患者需要什么药。这番越洋电话不由得令人感慨,要做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具备职责、美德、医德,还必须有足够的仁心、耐心、责任心。

右二为陈炜主任

在我医务体验的期间,还亲眼看见到一些挂不上号的患者、甚至有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恳请陈炜主任加号,加的号几乎超过了她在门诊挂号量的一倍以上,陈炜主任总是尽量满足患者要求!这种满足也能诠释医者仁心的含义。

请扫描下方 ↓ 二维码关注“秋和随笔”

本公众号文章大体分六类,如想看之前发表的文章,不妨点击下面标题看看:

一、神州揽胜

诗者共韵天心阁

平谷仙境张家台

游珠海长隆

醯醢与三味书屋

风景如画红塘湾

登黄鹤楼

相亲就来振兴村

二、北大荒情

北京六九届·序言

李秀人作《情系北大荒》

北大荒生活是座富矿

北京六九届怎样炼成的

北大荒知青最懂爱恨情仇

读《十五六岁闯大荒》

特务连之歌

三、读书札记

新凤霞吴祖光合作书画

参观茅盾纪念堂

醯醢与三味书屋

“人在做天在看”出自哪里

诸葛亮与马谡

《史记》的第一读者

汉献帝是了不起的人物

四、抒情写意

走在长安街上

感恩节与感恩

吴金河摄《最美金秋

过生日感觉真好

珏山颂

沈园之千古绝唱

扈志恒摄《鸳鸯系列》

五、医者仁心

赞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认真对付老年痴呆症

合作愉快的申虹医生

关注阿尔茨海默症

赞白衣天使高媛

医者仁心台卫平

六、七彩人生

记者职业很神圣

书法家韩宁宁跨界京剧

摄影家钟观永

巾帼英雄高利萍

彭书民中外师生书画展

最美村官裴春亮

金牌工长钱宗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