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鸟儿啁啾 | 神奇的南汇

老蒋 老蒋博物 2022-10-24

对于观鸟人来说,上海南汇是个神奇的地方。


为什么神奇?因为每次去南汇,总会有惊喜,有时想找的没找到,不曾预料的却突然出现,使你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之鸟种丰富,数量也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被称为“妖怪”的罕见鸟儿出现,从不让人失望。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南汇地处候鸟迁徙的东部路线中段,每年都有各式鸟儿南来北往过境;


二是南汇夹在长江入海的吴淞口和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之间,两江入海口之间这块向海凸出的三角地带,可以为沿海迁徙或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跨海而来飞累了的鸟儿,提供最急需最合适的落脚歇息之地;



三是此地的滩涂湿地和芦苇荡,为鸟儿们提供良好的掩蔽和丰富的食物,作为远程迁徙途中的驿站,南汇湿地满足了鸟儿们安全落脚、能量补充和体力恢复的需要。



正因如此,大量的鸟儿,有的在此暂时休息和进食,吃饱喝足后,继续踏上千山万水的迁徙旅程,也有的就此驻足越冬,直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才会启程北归,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继续繁衍后代的使命。


在南来北往的迁徙大军中。不时出现一些被称为“妖怪”的零星稀客,也就不奇怪了。


长尾鸭(Clangula hyemalis)就是这样的稀客。这种鸭科冬候鸟,体长约58厘米,黑白色,颈侧有黑斑,仿佛头戴耳罩似的,繁殖期雄性尾羽特长,善潜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对它的描述是“非常罕见“,曾在杭州钱塘江短暂出现过一次,错过目睹机会。时隔十多年后,2020年的年尾现身上海南汇。


这回可不能再错过了,新年伊始,得一机会,搭车赴南汇,终得一睹,可惜天气阴沉,一度还下雨,光线甚差,而友人有事需要早回,无法长时间等待更好的拍摄机会,只得草草记录而归。


终于还是不甘心,选了一个大晴天,数日后约了几个同样心痒的朋友二赴南汇。4点钟起床,5点不到就摸黑出发,途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吃了简单早餐,到现场8点多,果然阳光明媚,然而寒风呼啸,浪激冰花,迎面吹来的北风刮在脸上,连眼睛都睁不开,手端相机一会儿就冻得麻木,手指不听使唤了。


近处,只有白骨顶(Fulica atra)和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飘在波浪起伏的水面上沉沉浮浮。



同行数人一起端起望远镜在水面上仔细搜索,终于发现远处长尾鸭的身影,然而离岸甚远,无法拍摄,只能耐心守候,等待机会。还好,约半小时后,其中一只在风浪中慢慢漂近,于是大家顾不得寒风凛冽,手指僵硬,“咔”、“咔咔咔”……快门声顿时响成一片。尽管离岸距离仍不近,400毫米镜头有些力不从心,但光线甚好,照片比上次大有改善。


观赏和拍摄长尾鸭的过程中,当然也顺便记录了周边的其他鸟类。


凌空疾飞的红嘴巨鸥(Hydroprogne caspia),鸥科偶见旅鸟,鲜红的嘴,流线形的体态,极具飞翔之美,以前只远远见过一次,看不清楚,这回第一次拍到清晰近照,意外收获。


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鸭科罕见冬候鸟,体长约53厘米,雌雄都有冠羽,嘴细长带钩,胸部红棕色,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暗近暗褐色,头部近红色渐变成颈部灰白色,善潜水捕食鱼虾。也是第一次相见。离岸远,勉强记录。我国的四种秋沙鸭,至此总算全都见过了,不过有的种类只是目击记录,下一个Flag是照片记录,虽然难度很大,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鸭科冬候鸟,体长约60厘米,黑白栗羽色醒目,嘴红,额部具皮质肉瘤,在长江以南各地越冬,浙江亦有记录,但杭州不常见,我只在温州海边相隔数百米使用单筒望远镜远远看过一眼。这回遇见大群掠海飞行,相距仍在百米以上,不过足以辨认,虽无靠近观察细节的机会,大群掠飞却也壮观,且作记录。


斑背潜鸭(Aythya marila),鸭科罕见冬候鸟,体长约48厘米,羽色和凤头潜鸭相近,但无冠羽,雄鸟背部灰白斑驳,雌鸟嘴基具白色宽环,常潜水捕食。在东南沿海各地越冬,浙江亦有记录。离岸甚远,照片模糊,勉强记录,所见多和凤头潜鸭混群。你能准确识别吗?


绿翅鸭(Anas crecca)、赤颈鸭(Anas penelope)和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都是鸭科冬候鸟,赤颈鸭在浙江相对少见些,另两种常见。以上所有鸭科鸟类,都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寻找角䴙䴘未果,遇见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和凤头䴙䴘(Podiceps cristatus),都是䴙䴘科冬候鸟,善潜水,前者在浙江较为少见,后者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鸻科留鸟,在干涸的滩涂上疾行骤停,仿佛一个个滚动的小毛球,富有喜感,我们都看乐了。


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反嘴鹬科偶见冬候鸟,以往只见过它在浅水中涉水觅食,是典型的涉禽(如白鹭)行为特点;这回却见它在深水中凫游,行为类似游禽(如鸭子)。


矶鹬(Actitis hypoleucos),鹬科冬候鸟,比较常见。


冬天的南汇,观察重点是水鸟,不过遇见其他鸟类当然也不放过。


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伯劳科留鸟,眼神犀利,因其黑眼罩,号称“佐罗”鸟,正在堤岸上蹲守它的猎物,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鸫科(有的资料列入鹟科)冬候鸟。


斑鸫(Turdus naumanni),鸫科冬候鸟。


黄腹鹨(Anthus rubescens)和理氏鹨(Anthus richardi),都是鹡鸰科冬候鸟。


白鹡鸰(Motacilla alba),鹡鸰科,前者是普通亚种(M. a. leucopsis),常见留鸟;后者为黑背眼纹亚种(M. a. lugens),少见冬候鸟。


(Pandion haliaetus)抓到一条大鱼,远远拍了几张,不甚清晰。这种猛禽食鱼为主,不多见,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遗憾的是,一只黑翅鸢,在路边小河旁晒太阳,距离不足十米,停车刚摇下车窗,还没来得及举起相机,它就飞走了。


天不亮出发,往返路上六小时,中午简单吃了一碗米粉,吹了一天的凛冽寒风,冻得嘴唇哆嗦,手指发紫,心满意足而归,回到家里已是晚上8点。照片加伙伴们目击汇集,此行观察记录46种,成果如下:


1.长尾鸭×4

2.绿翅鸭×8

3.斑嘴鸭×300

4.绿头鸭×50

5.琵嘴鸭×6

6.罗纹鸭×2

7.赤颈鸭×4

8.赤膀鸭×2

9.针尾鸭×4

11.翘鼻麻鸭×150

12.凤头潜鸭×200

13.斑背潜鸭×8

14.红胸秋沙鸭×3

15.小×50

16.黑颈×4

17.凤头×6

18.白骨顶×200

19.环颈鸻×30

20.红颈滨鹬×3

21.反嘴鹬×2

22.矶鹬×1

23.红嘴巨鸥×5

24.红嘴鸥×1

25.银鸥×1

26.白鹭×3

27.苍鹭×5

28.夜鹭×5

29.白鹡鸰×2(普通亚种和黑背眼纹亚种各一)

30.棕背伯劳×1

31.树鹨×3

32.黄腹鹨×4

33.理氏鹨×1

34.戴胜×3

35.斑鸫×6

36.北红尾鸲×2

37.红胁蓝尾鸲×1

38.喜鹊×5

39.八哥×8

40.珠颈斑鸠×4

41.麻雀×15

42.环颈雉×1

43.游隼×1

44.白腹鹞×1

45.黑翅鸢×2

46.鹗×1


以上略窥南汇冬季鸟儿之一斑。迁徙季节则是另一番景象,以短暂停留的过境鸟类为主,以下是2020年9月25日(特别说明的除外)的部分记录:


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八色鸫科偶见夏候鸟。


紫寿带(Terpsiphone atrocaudata),王鹟科罕见旅鸟。


白腹蓝鹟(Cyanoptila cyanomelana),鹟科旅鸟。


乌鹟(Muscicapa sibirica),鹟科旅鸟。


淡脚柳莺(Phylloscopus tenellipes),莺科少见旅鸟。


白喉矶鸫(Monticola gularis),鸫科偶见旅鸟,2018.10.03。


红角鸮(Otus sunia),鸱鸮科猛禽,猫头鹰的一种,罕见留鸟。


燕隼(Falco subbuteo),隼科猛禽,少见旅鸟,2018.10.03。


个人所记有限,难免挂一漏万,众多鸟友记录若是汇集起来,就是南汇鸟类较为全面的记录文档,而连续多年的记录,还能看出南汇鸟类的时序消长,这是南汇湿地重要生态价值和保护成效的体现。



鸟儿灵动,夕阳美丽,回来的路上,我不禁浮想联翩。我国东部沿海湿地本来不多,受开发和污染影响,这些年来面积缩减,破坏不少,南汇这块神奇的湿地至今幸存,成为万千鸟儿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块湿地能安然存在下去吗?鸟儿们明年、后年……还能年复一年在此歇息和觅食吗?保护这块珍贵湿地,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都能做些什么呢?


--------------------------- 

点击可阅相关的


1.路边的小鸟你不要捡

2.鸳鸯在西湖

3.守护鸳鸯,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写成诗

4.鸟儿们怎么度过寒冬

5.冬天的鸭鸭们

6.小天鹅得救记

7.黑脸琵鹭观赏记

8.浙江蛙类--A杭州的蛙蛙们

9.浙江蛙类--B蛙声十里出山泉

10.浙江蛙类--C稻花香里说丰年

11.浙江的蝾螈们

12.浙江的石龙子

13.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蛇

14.秋花秋果百种览胜(上)

15.秋花秋果百种览胜(下)

16.秋深芦花美

17.蜡梅一家

18.婆婆纳一家

19.常见玉兰辨识速成

20.吴山博物行,在司空见惯的地方读出新鲜韵味来

21.凤阳山-百山祖考察记实

22.临安古道中秋游

23.入侵大螺

24.大肆入侵的克氏原螯虾

25.漫谈生物入侵

26.怎样防范山蚂蝗

27.蜗牛和蛞蝓

2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29.漫谈蜘蛛

30.江豚观赏记

31.十四年的情缘

32.两小时内阅尽蝴蝶一生

33.关于采挖野生植物的一段对话

34.这个年代,我们怎样摄影?

35.关于博物学的在地化

36.生命蕴含希望(上)

37.生命蕴含希望(下)

38.绿马甲故事:杭州自然教育圈里的“大长老”



--------------------------- 

《老蒋博物》主要用作自然观察记录,兼供同好分享。《老蒋博客》写了十几年,只要新浪不关闭,我会继续写下去。那儿的材料我会精选后逐步迁移过来,但十几年的内容都搬过来没那么快,若需要更多资料,暂请移步老蒋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zjh1763。



我用镜头

探索生命的奥秘

展示生命的美丽

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我们共同的家园

长按上面二维码

欢迎关注



--------------------------- 

如果你喜欢自然,乐于参与户外登山、观鸟、夜观、赏花识草、自然笔记、科普讲座、博物旅行、夏令营等活动,可关注《浙江山野》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项目报名,欢迎你,我们共赏自然,保护自然。


让自然生活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