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丨古今读书百人百法百味①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

本文作者/易书生

 

【按】近读吴应箕编著的《读书止观录》、堂江编写的《读书百法》以及丛书《关于书的书》等几本探讨读书之道的书,深感古今读书人用功之勤,意志之坚,令人敬仰。可见,但凡学业成功者,必有其相适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琳琅满目,趣味横生,启人思维,于读书中攫取一些进行延伸阅读,考其身世、学问,或凝神概括冠之以名,揣测其中要领,可佐读书之道。本文全篇12000字,考虑到拿着手机阅读比较辛苦,特分割为四部分进行连载,此为首篇。

周公旦(西周武王之弟):日读法。墨子说:“昔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下,其修至于今。”抱朴子说:“周公上圣,而日读百篇。”每天读书百篇,吃顿饭还要停下来三次招待来访的士人,如此看来,周公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日理万机中,读书就占了重要一部分。周公的超级粉丝是孔子。

老子(约前571~前472,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得惑法。老子已是出神入化之圣哲,孔丘对其尚神龙不见首,加之老子史迹生平记载不多,难觅其治学之道,但《道德经》有句话: “少则得,多则惑。”原意非指读书,却多为有心的读书人自勉,引申过来理解为:读书本来是求解惑的,结果书读多了不仅未能解惑,反而愈读愈惑,这就失去了读书的本意。读书不能先入为主,又不能六神无主。读书少而精且能有所得,远胜于读书多却依然糊糊涂涂者。

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时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学思结合法。孔圣人之学,望之若泰山,浴之若江海,其读书之法,难举一而窥全豹,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流传甚广,启示诸多后学,取而列为一法。

子夏(前507~前400,孔子弟子):温故知新法。“日知其所无,月无忘期所能。”强调学习要着重记诵,要求学者,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此种读书学习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推动力,其能独创“西河学派”,被大唐列“十哲”之一,也便显得自然而然。

子思(前483~前402,孔子弟子):五觉察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句本不见《家语》,《中庸》所见,或为子思所补。子思以“诚”为世界之根本,“诚者物之始终”,“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诚无物”,人通过修养达到“至诚”,便可与天地相通。五觉察法很显对读书学习之“诚”,符合子思“诚”的思想核心。诚以待人可以立世,诚以待书,安能无获?

宁越(战国周臣):苦读法。人休我不休,人卧我不卧,学十五岁而为周威王之师。

孟轲(约前372~前289,孔子三传弟子):不信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是指上古奇书《尚书》,孟子本意是对《尚书》相关真实性的怀疑,然,时光流转,此《书》演绎为广泛意义的书籍,原句也演变为“尽信书不如无书”,针贬那些本本主义、唯书是从的书呆子,如此读书方法不仅为后世诸多读书人所接受,且代有奇效,成就不少伟丈夫。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赵国人):思索贯通法。“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多读几遍以知书全貌,深入思考来贯通书之要旨。荀况有专文《劝学》论学习,其中,“学不可以已”、“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等思想作为读书方法传之已久,思维贯通法,因于学习的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能够称之为完美,用此方法,讲究条理、递进,具有逻辑思维的特征,与其推动逻辑思想的发展相一致。

董仲舒(约前192~前109,西汉思想家):痴狂法。“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读书勤奋,如痴如狂,紧邻的舍园也不去参观,专精一思,志不在他。文景时,乘母马者常常被“摈而不得聚会”,而董仲舒却“尝乘马不觉牝牡,志在经传也”。董仲舒学通五经,兼及百家,长于议论,善为文章,被称为“群儒首”,盖有此痴狂之功。

杨雄(前53~18,西汉思想家):求师法。“务学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害不少矣。……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一部书,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要有好的老师来模范。老师可以领着学习,少走弯路,避免被书中异说引入歧途。别看他口吃不善言谈,但是对读书学习却很得要领。但不知他晚年视作赋乃雕虫小技时,是否还把司马相如视为楷模?

曹操(155~220,东汉末丞相):手不舍书法。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回看其年轻时“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学业”,后却在军事、诗文、音乐等方面取得非凡造诣,此法不可小觑。

诸葛亮(181~234,三国刘蜀丞相):观大略法。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独观大略”,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两种方法,成效悬殊。

董遇(三国魏国学者):三余法。提倡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之“三余”时间读书,即处理工学矛盾,“挤”时间读书。不过,我还觉得在读书人请他讲学的时候,他回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最为读书之法对后世读书人影响更为深远。

王充(27~约79,东汉哲学家):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如此古今是基础,以此基础又采取“正读反思”法,正读书之原义,不拔高作者的思想,或折服深信不疑,或提出质疑予以修正。王充一生读过近一万三千卷书,此种读书方法,助他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然又不守章句,以此能写出《问孔》、《刺孟》等文方有底气。而其“古今法”,置身其时又出乎其世,以三十年之功写下《论衡》,矛头直对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此种立身于历史学问之长河而不随波逐流,才有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又一高峰。足见,此法堪为读书之要。

葛洪(约281~341,东晋人):拾薪法。“积学如拾薪,见一芥焉,则掇之。”学问是积累出来的,不弃一字一理,见则拾来。捡来的都是好东西,日积月累必有不凡收获。抱朴子少时能以儒学成名,后又改信道教,身兼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士、医学家、文学家于一身,实有其缘由。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不求甚解法。对有的书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深入“解”。但凡大有志向的人都珍视时间,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此法可不迂腐。但凡超然脱俗之士必高洁,不是所有书籍都能入眼,读书由的是性情,此法可显自然。陶渊明少年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四十以后归隐田园,乐天知命,此种读书之法甚得化外飘逸之风。

崔浩(?~450,北魏名臣):沉梦法。专心思书,废寝忘食,乃至梦中还在与鬼争议,遂得周公、孔子之要术。读书到这份上,想不出成果都难。但不知其长天文历学,制订五寅元历,或有沉梦之功。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文学家):自耻法。读书万卷,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知耻而后愤,日日俱进。有此之之功,难怪他文、医、道兼通,隐居句曲山中,礼聘不出,朝中每遇大事,武帝无不去咨询,时人称“山中宰相”。

颜之推(531~591,北朝琅琊临沂人):开门读书法。“《书》云‘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私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提倡切搓琢磨,互相探讨,反对闭门读书,自以为是。那些读了一些书,自视甚高,甚至“凌乎长者,轻慢同列”,是要不得的。谦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读书的美德。

杨大眼(南北朝北魏大将):耳读法。“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大名鼎鼎的后赵明帝石勒也好此法,“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用耳朵听别人读书,边干边听,省时方便,一举两得。现代社会,消磨于路上、车上时间多,此法堪可借鉴。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探访全国第一座毛公山

掀开神秘面纱,黎族是一个很绅士的民族

毛主席胸中百万兵,出访同步运筹解放海南,直抓敌之罩门

云起五指山,“娘母洞”里有玄机

苗乡问俗,耸闻“放蛊”

海南就是一个大植物园

探寻海南最长的溶洞

穿行在原始森林里寻找山之精灵

出厦门行

吃馒头算不算杀生

相信司马迁及《史记》吗?他证实扁鹊拥有透视人体的异能

莫道庙宇遍地,巨佛林立,不得佛教真谛而大兴佛教实为佞佛 

谦卑为文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上篇)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下篇)

说个事儿:中国现在还有没有“汉奸”?

白洋淀里荷花香 

闲扯影视:他们正以自己之污浊肆意涂抹朗朗乾坤 

网络对话:不要以为指责了别人自己就是好人

科学技术不应成为魔鬼向人类索命的绞索 

为健康的人类文明成就祈祷

武夷岩茶记

乘坐火车雨夜横渡琼州海峡

毛主席绝对称得上是追求民主的先驱和典范 

甲申年,不止有李自成,还有崇祯帝

“寿比南山不老松”确有其地其物

要把老娘也请出来吗? 

拜谒岳王墓

关于网络谣言和辟谣那些事儿 

“京都”就这么成了倭子国的专有名词? 

对民间科学家还是多一些宽容和支持 

 关于毛主席的50个历史细节

53条随感,我对你国已有成见乎? 

谁掐折了中国科技腾飞的翅膀

活着 就是资本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 

毛主席满门忠烈 

 

冷眼再看倭子国


☆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