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背景解读与政策思考

张得煜 中制智库 2021-11-2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李克强总理多次部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021年7月27日上午,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主题为“专精特新 成就未来”。在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线致辞指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资本市场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发生的变化而做出的应对策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中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代呼吁我国众多“专精特新”企业颖脱而出。

一、 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出现并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国家间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等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并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也出现了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处于竞争优势,获得最大的利润,需要不断降低成本。跨国公司或称头部企业往往把自己最具优势、价值最大的部分保留下来,而把他们看来价值不太大,而且自己不擅长或者没有优势的环节外包出去,外包的环节或产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管理,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也随之形成。

对于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引进、吸收了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成功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加速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机会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

但是,由于基础、历史等原因,我国除了在个别领域处,大部分领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二、 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需要科技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成为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高效益的必然选择。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专业化分工使得产品的价值链或产业链被无限细分,形成了头部企业或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生产代工企业和装配服务型企业等多种多样的企业形式。其中,头部企业基本上被国际跨国公司所主导,处在价值链的顶端,它基本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对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典型企业有美国的GE、苹果,德国的奔驰,法国的空客,英国的罗罗等公司;“隐形冠军”是在专业领域掌握了“独门绝技”,产品或服务具备不可替代性,处在价值链的次顶端,也有着源源不断的可观利润,典型企业有日本的堀场制作所、YKK、JAMCO,德国的ALDI等公司;生产代工企业长于生产制造系统,在关键工艺、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独树一帜,具有风险小、利润稳定的特点,典型企业有我国台湾省的台积电、富士康等公司;装配服务型企业在人力成本、生产管理方面优势明显,但处在价值链的末端,利润较小且容易受制于人,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属于这一类。这些企业相互链接、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全球制造业的产业生态系统。

处在产业链中低端的我国制造企业,其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一些产业严重国外,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发动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上,主要都是依赖进口;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基本上受制于人;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等领域都有难以克服的瓶颈或短板。如果长期依赖国外技术或产品,必然导致日趋严重的技术空心化问题,给我国的产业及产业链安全带来隐患。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这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唯一现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三、 “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要义

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 号),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并对“专精特新”进行了定义。

“专”,即专业化。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精”,即精细化。是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特”,即特色化。是指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新”,即新颖化。是指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显然,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要义是提倡“创新”。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发明”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重燃对发明创造的心灵之火;让“嫘祖始蚕”般的伟大创举再次为人类贡献华丽之“核”与舒适之“基”;情系“创新”、心衷“精细”,让“精益求精、匠心独具”成为中国制造的普遍品质;推崇特色、创新品牌,让“出神入化、巧夺天工”成为中国人渗入骨髓的耀眼时尚;崇尚新颖、注重品位,让“独辟蹊径、炉火纯青”成为中国人鉴赏世界的本质习性。

四、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思考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支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以领航企业为引领、以单项冠军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跟进跃升的高质量梯次发展格局和梯队,这无疑是我国保持制造业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就如何发展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我们进行了如下政策思考。

(一) 制定 “专精特新”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2018年10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先进制造战略》(Strategy for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这是美国国家科技委NSTC下属的先进制造技术分委会最新撰写的报告。重点仍然是如何激活美国制造的创新力,从而维持美国在全球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它提出了三个目标:发展和推广制造新技术、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新劳动力、建立可控的弹性产业供应链,以及相对应的举措。

与此同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打击不公平的全球贸易。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促进美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报告将三大目标进行分解,具体到了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卫生部、自然基金委、宇航局、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而国防部几乎参与了所有三个大目标的行动,有点包办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的意思,这种细致的发展战略值得借鉴。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人们熟知的半导体行业的摩尔法则“每18个月半导体集成度将提高两倍”就是基于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的一个表述。摩尔法则的意义不只是描述了一种现象,在半导体开发技术的精细化、高度化的过程中,对关联企业明示了应该开发的具体技术和达成期限,使其向此集中。英特尔公司握有自己绘制的半导体开发技术路线图,随时察看技术发展动态,预测技术创新点,督促关联企业的开发竞争。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更加清晰地描述这种技术的发展轨迹,帮助企业减少盲目性,明确技术研发重点、发展方向和未来市场,凝练企业核心能力,制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步骤。

针对我国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根据我国自身实际情况,综合政府、企业、社会全部的资源,以一个统一的技术路线图指导各方,实现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 重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美国企业在研发、知识产权、标准、战略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四者通过联动机制变成行业规则,形成技术壁垒,在这里企业扮演了一个“引链者”的角色,通过标准规则从源头主导和控制技术进步的方向和节奏,进而控制产业链的发展,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美国企业先行、他国企业跟随”的现象。以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为主导的美国标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也就是由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使用者主导标准化的活动,在美国就制定了超过10万个标准,且几乎都被批准为美国国标。美国非常善于将专利嵌入标准,也就是专利标准化,这样所形成的技术壁垒会更加坚固,而且通过技术授权、认证许可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效应,最典型的就是高通,高通一直在主要芯片标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时甚至是占据主导地位,其很大的一块利润来源就是技术授权。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颁布了大量的技术标准,但在标准的技术含量、对产业的指导作用方面,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未来的技术标准应主要从我国“专精特新”企业中来,收集、总结这些企业长期的技术沉淀,并上升为技术标准,指导这个行业的发展。


(三) 发展我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为人所称赞,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员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工匠。

双元,指的是职业教育过程中两个培训场所,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是传授与职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另一元是以企业等为实训场所,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要交替在学校和企业两处分别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其中,每个学生至少学习三年,毕业后,还要在师傅带领下,经过3-5年的学徒训练,系统培训学习350多种工匠技艺,且注重良好的职业品德与素养、守时诚信、精益求精以及团队精神等的培养。学生不但要获得学校的毕业证,还要有相应的合格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德国政府通过各类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要求自己国家的企业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给学生。

这种教育体系在德国被广泛应用,对学校、企业以及学生都很有利。学校通过实习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企业通过招聘具有相关知识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能提前储备人才;学生可以促进自身技能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四) 营造宽松和有吸引力的创业环境

回顾硅谷的成功之路,宽松与容忍失败的文化是秘诀之一。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创业评论》(MIT Entrepreneurship Review)的共同创办人在访问硅谷之后所发现的,在硅谷存在 “失败可以创造机会和更好的创新”,这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所以有人认为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文化成就了硅谷。

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美国西南部地区成为美国新的制造中心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等美国西南部地区,为了吸引企业到这些地方投资设厂,除了这些地方独特的地理优势外,当地州政府还出台了许多务实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培训教育配套等。这些政策的特点是务实,可操作性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把低房价、生活舒适、配套学校等生活因素作为重要的条件向人们展示,主要目的是吸引年轻人来这里长期工作和生活。

“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一定生长环境,国外的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THE END


编辑:一阳
声明:文章来源中制智库张得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拜登政府上台半月,对华政策渐趋明朗刘元春展望“十四五”:制造业占比要重新纳入到未来五年的关键计划里
新望:信息战与先进制造业美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强国

【购买链接】

刘元春 | 郑新立 | 李罗力 | 黄汉伟 | 张明 | 刘世锦 顾强 刘志彪 | 苏晨汀 | 华杉 | 管清友 | 黄益平 | 杨志明刘利华刘世锦贾康吴甘沙吴晓波王宏广周长益陈志武秦朔张维迎夏斌余永定姚洋施展马光远丨单忠德赵晓曹仰锋刘九如屈贤明迟景朝吕廷杰梁宁童有好蒋锡培丨新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