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抗战檄文作者、学贯中西的程沧波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程沧波,对今日中国的大多数同胞而言,应该是一个颇为陌生的名字;但对全面抗日战争之初那篇著名的《告全国军民书》中“和平未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牺牲一切之决心” 等名句,直到如今知悉者也大有人在,此文的作者就是学贯中西的民国大学者程沧波先生。



程沧波(1903-1990),原名中行,字晓湘,笔名沧波,晚年自号沧波居士,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城茭蒲巷一书香官宦世家,父亲程景祥为晚晴举人、曾授四品候补知府衔。程沧波少年起即受蒙于江南大儒钱名山先生,后来还成了其恩师的乘龙快婿。1912年他入读冠英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取常州中学堂。1917年,15岁赴沪就读南洋中学。后考入圣约翰大学,读了3年文科后转入复旦大学攻读政治学。1925年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后在复旦大学任教,任教授兼新闻系主任;1927年初夏,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政治与历史专业学习,之后又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英国著名思想家拉斯基教授。



1930年代初,程沧波归国后历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中国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教授、上海《时事新报》主笔、《新闻报》社长、《中央日报》首任社长、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及立法委员。他擅长书法,早习李北海,后兼学魏碑、兰亭,再临怀素。1951年经香港去台湾后还荣任了“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及中央评议委员;1990年因病辞世于台湾,享年87岁。有《时论集》、《沧波文选》、《土耳其革命史》、《民族革命史》及《历史、文化及人物》等多部著述留存于世。

程沧波留学英国期间的导师拉斯基教授,是一位与哲学家罗素齐名的著名思想家,倡导“改良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这些政治主张也影响了程沧波。程沧波留学回国后,由当年在上海读大学时的好友陈训恕之兄长陈布雷(字训恩)推荐,担任了《中央日报》首任社长。他在上海读大学期间,就与后来的蒋委员长首席文胆陈布雷结识,陈布雷十分欣赏这位学贯中西的挚友,因此经常会在自己任主编的报纸上发表程沧波的文章。


程沧波在《中央日报》任职期间,撰写了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文章,而其中最举世瞩目的无疑就是1937年8月在“庐山谈话会”期间,他为抗战统帅蒋介石起草的《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告全国军民书)。此文相当于中国及国民政府的抗日宣言或檄文,程沧波接到蒋委员长托付并后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写出了这篇义正词严、刚柔相济的雄文,把国民政府希望与日本政府和平相处,但如果为了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尊严,一定会不惜一战的态度表达得清晰有力。此文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全世界播报后,大大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决心及意志;此文也是程沧波一生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抗战期间,程沧波随国民政府奔赴重庆,继续在《中央日报》社工作,后因私人原因,辞去了社长职务,改任于右任担任院长的监察院秘书长。


据程沧波先生的女儿回忆,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蒋介石对她父亲说:“布雷先生病了,你替我写一篇稿子,预备在庐山训练团发表。”当时蒋介石扼要地交代了他的基本想法,其中包括“和平未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以及“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牺牲一切之决心”等重要内容。这时已经是下午二点半左右,蒋要求晚上七点务必完成。


程沧波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住在隔壁的胡适进来对他说:“委员长平时的文稿总嫌过长,你能否用三百字完成此文?”程回答道:“能用六百字或一千字完成已很吃力,用三百字,我没这个本事。”胡适笑着说了一声“打扰了”,便起身告退。不一会儿,侍从室主任钱大钧进来说:“能不能五点完成?因为夫人(宋美龄)要看一看。”这时已经是四点左右,程沧波只好说:“你快走,到时候再来。”五点一过钱先生准时到来,他的文章初稿已经完成。


2000字的文稿几经修改以后,正式发表时的标题为《对卢沟桥事变之严正表示》。其中除了蒋交代的内容以外,还有许多警策世人之语,如“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等等。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对于发动全民族抗战,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旧学根基深厚、西方新学融会贯通的程沧波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对联作者及书法大家,他一生中交友无数,其中不乏大名鼎鼎之文化及政治人物,笔者特选程先生为哀悼其老友而创作的8副挽联,供各位看官分享:


·  完一大事因缘而去;宜其长眠海峤如生。——挽胡适


·  血泪伴忠魂,江山无恙;死生关大计,社稷有灵。——挽陈布雷


·  寂寞寒窗,三年僵卧孤臣泪;凄凉灯影,千载犹怀烈士心。——挽狄膺


·  借什声华,自有勋名垂宇宙;表里纯正,俯仰无愧第一流。—挽余井塘


·  学术擅中西,零落山丘同一哭;达官兼名士,苍凉身世又谁知。——挽叶公超

·  谈笑论英雄,将相帝王,谁是健者;凄凉感身世,山林钟鼎,臣本布衣。——挽左舜生


·  博学多闻,利济众生,伟载成已成物;只立千古,本来面目,渺矣经师人师。——挽王云五


·  二十年金石同心,天道人事,到此宁论;千万世肝胆相照,伤逝念存,勉为其难。——挽谢玉岑


·  执手犹温,音容宛在,不信回生终乏术;临门一恸,天地寂寥,也知造物本无情。——挽张道藩

推荐阅读:

蒋廷黻,被婚姻与爱情击垮的大学者

复旦校歌词作者及大文豪刘大白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国事家事

追思协和医学院首任华人院长李宗恩

看看中国真正的“战狼鼻祖”—伍廷芳

闲话人才济济的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

叶恭绰的“护家宝”及弟子启功奇事

缅怀铁骨铮铮的复旦教授孙大羽

大作家沈从文一生的两次大哭

被遗忘的地质学界“带头大哥”—丁文江

被遗忘的中国近代科学奠基人—任鸿隽

诗人、翻译家与出版家邵洵美的跌宕人生

冯友兰,“毕生追赶进步”的哲学大师

一代大师陈垣的思想改造之路

蔡孟坚,借力打力的情报高手

看看尼克松与克林顿下台的真正原因

小军官,干大事,推日本帝国进火坑

梁漱溟—中国新乡村建设之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