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雅理译丛【No.3】|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

雅理君 雅理不读书 2021-02-18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是雅理三号,2015年5月出版。如题所示,这本书讲述了发生于1911年美国纽约市的三角工厂大火悲剧,再现了这场悲剧发生的时代背景,也记录下进步的政治力量在此后的各种改革努力。我国知识界曾一度尤其关注美国进步主义时代的政治,这本书也可以放在这个问题意识中来阅读。


关于这本书,从我们作为编者的角度来说,两个地方值得说一说。一个是,刘怀昭老师开始了同“雅理“的合作,我们因再版《起火的世界》这本书而结识,从此刘老师给了我们这个初创的出版系列以极大的信任,先后为我们翻译了多部作品,《兴邦之难》是第一本,著名美国史学家王希教授在推荐这本书时,就称译笔“出神入化”。


另一个是,也是从这一本开始,我们仿效英文图书在出版时的一个惯例,邀请在同一问题上有精深研究的学者就这本书写作推荐语,《兴邦之难》就邀请了崔之元、潘毅、王绍光和王希等四位著名学者撰文做推荐,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学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这种做法虽然现在是常态,但在“雅理译丛“的出版中,是从《兴邦之难》这本书开始的。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

【美】大卫·冯·德莱尔 著   刘怀昭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


内容简介


在这本备受赞誉的年度好书中,大卫·冯·德莱尔将我们带到1911年3月的明媚春日,那一天,146名工人失去了生命,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年轻的移民女工。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三角女装厂当天下班时分突发火警,短短几分钟内,大火吞噬了大厦最高的三层。这是9·11事件前纽约历史上最惨重的职场灾难。


本书展现了纽约历史上这一火灾事件前后的政治变革。就像马丁·路德·金带领黑人争取民权之路一样,美国制度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三角工厂大火所带来的灾难,改变了之后美国的劳工制度以及移民工人的生存环境,是美国工人斗争血汗史上的转折点。本书描绘出这一事件如何成为开启未来的钥匙:妇女权益与劳工力量的未来,以及在世纪中期成型的都市自由主义的未来。


作者通过生动激越的文字,带领读者穿越时光,回到20世纪初期的纽约,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而扣人心弦的历史……


 本书荣获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年度新锐奖亚马逊年度书榜Top50哈达萨十大犹太畅销书榜《新鲜空气》评论2003年度顶级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关注书目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图书纽约学会图书馆年度图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关注书目《圣何西水星报》最佳图书《洛基山报》最佳图书《罗德岛日报》书评之选2004年克利斯托弗奖得主2004年悉尼·希尔曼基金会奖


作者及译者简介





作者:大卫·冯·德莱尔(David Von Drehle),美国畅销书作家,先后任《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及《时代》周刊特约编辑,主要著作有:《最卑微的死者》、《僵局:美国最难解难分的一场选战》及《伟人之路:林肯与美国最险恶的年头》。 

译者:刘怀昭,资深翻译、编辑、撰稿人,台湾第二十七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评审奖获得者。曾任北京《三联生活周刊》国际版编辑、香港《明报》纽约分社编辑及《星岛日报》洛杉矶分社采访部主任。其译著《起火的世界》(World On Fire, by Amy Chua)2014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再版,收入田雷主编的雅理译丛。



名家推荐


19世纪末20年代初,美国工业事故的频发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解放人类的劳动的力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禁锢、残害工人的力量。1911年的三角衣厂火灾以146条生命为代价拉开了反抗和改革的序幕,被称为“新政第一天”。大卫·冯·德莱尔细腻地刻画了火灾发生及其前后经历者的众生相,真实地还原了这段(容易被人遗忘的)工人阶级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历史。读史方能阅世,这是一段距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的历史,应当为我们所阅读。——崔之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是一部明道醒世的著作,记录了1911年美国三角工厂一场火灾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有效改善了劳动者的权益。我期盼本书中译本的出版,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共同寻找改变中国和第三世界劳动者的命运的道路。——潘毅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女工》作者
在任何国家的发展中,过失在所难免;美国如此,中国如此,其它国家也概莫能外。关键是能否过则匡之、审时适变。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百年前的美国故事,中国也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王绍光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作者
我第一次读到三角工厂大火的故事,是在三十年前的研究生课上。教授讲述时,悲愤难抑,令我终生难忘。若干年后,我自己教美国史,也从不舍弃讲述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移民故事,也是一个透彻描述资本原始积累的故事,我们得以从中窥见20世纪初新旧政治经济秩序在纽约的博弈,更见证了美国人为“进步”付出的代价,包括那些被大火吞噬的女工。作者的构思精巧,文笔生动,译笔也同样出神入化。——王希 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原则与妥协》作者



媒体评论


一个惊心动魄却又久已遗忘的故事。一部文笔优美细腻、牵动人心的历史著作。——Bob Woodward
冯·德莱尔以极大的热情为我们重构了20世纪美国历史上一个决定性事件。他成功地将枯燥的史料研究化为有血有肉的人生悲喜剧,让我们重温那被火烧掉的一切。——Samuel Kauffman Anderson,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冯·德莱尔成功地刻画了美国制衣业的成长历史、移民工人的生活、20世纪初期纽约的政治以及1909年的罢工。他对火灾事件本身的描写更是点睛之笔。——Joshua Freeman, 《华盛顿邮报》
在这场火灾的背后,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血汗工厂史,及工会组织羽翼未丰的萌芽时期。冯·德莱尔这本书的传神之处是对那场火灾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笔触令读者掩卷陷入深思。——《洛杉矶时报》书评版
冯·德莱尔这本书读来令人不忍释卷,在社会正义的主题下对受害者的记述充满人性光辉,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美国工运史上惊心动魄的一章。——《出版人周刊》
冯·德莱尔成功再现了一段历史……不仅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而且将事件成功地放置在工运史和城市自由主义兴起的历史中。——John C.Ensslin, 《落基山新闻报》
引人入胜……为三角工厂事件找到了一个适当的历史位置,让东欧犹太移民在进步主义时期的历史重新浮现出来……这本书是美国犹太人历史的主要一章,应该在相关著作中拥有一席之地。——Jo-Ann Mort, 《犹太前锋报》
一部对历史事件的不可多得的记录。冯·德莱尔让我们了解到,一场火灾如何直接触发了“当时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法行动。——Kevin Baker, 《纽约时报》书评版
冯·德莱尔对火灾事件的描述扣人心弦、细致入微,并依据他手上占有的庭审资料,同样精彩地再现了涉事厂主所经历的过失杀人案(他们最终全身而退得以脱罪)。——《纽约时报》
冯·德莱尔这本书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冯·徳莱尔的兴趣所在远不止是那个午后发生的悲剧……很显然,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一个已经远去的年代的精神与能量中:那个藏污纳垢而又动力十足的工业兴起时代。遥想当年,为了这座移民城市的何去何从,那些操纵政局的政客们负隅顽抗,与社会主义者、妇女参政论者及正直的进步主义改革派展开交战……冯·德莱尔将一段大众历史写得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字里行间充满个性与周到的分析。此书是对20世纪初纽约这样一个戏剧性事件的精彩介绍。——Annelise Orleck, 《芝加哥论坛报》



本书目录


序:苦巷
第一章 时代精神第二章 三角工厂第三章 起事第四章 遍地是金第五章 炼狱第六章 三分钟第七章 异尘余生第八章 改革第九章 审判尾声


精彩片段:
三楼窗口外搭架上爬出的一朵牵牛花;狭小房间四壁用模板画出来的墙纸;浆得像纸一样洁白平顺的桌布——这些具体而微的事物,都是纽约穷人富于人情味的标志。

那是令人肝肠寸断的一幕:楼下的路人看到他们拥吻了一下。“接着,他抱她到窗外,松开了手。但就在一眨眼间,他自己也登上了窗台。他的外套向上翻卷着;空气灌满了他的裤管;我可以看见他穿的是棕色的鞋袜。帽子还戴在头上。”

从窗口看去,世界真是无情到荒唐的地步,命悬一线,天人之隔。窗内是一片恐怖笼罩下的哭喊,和来势汹汹的大火。就在她们站在窗台前时,脚下已经陷入火中。透过热腾腾的空气,她们看到楼下的路人那一张张在恐惧中颤抖变形的脸,一张张O字形的嘴,听到从中传来的是“不!别跳!”,他们高举双手,好像这样一个姿势能够挽回那些将被火葬的生命……



编辑 | 二二不二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生而优越 | 性暴力 | 国际顶刊 | 读大学 | 严谨的(?)德国 | 哈佛、耶鲁法学院院长联合撰文 灵魂·命运 | 隐藏角落 | 说走就走 | 民主&仇恨 北美独立 | 黑人 | 性教育 | 年轻人,你太天真 | 书和事 | 没有律师的时候 | 经济繁荣却不自由 | 光明前途 | 好律师 | 当打之年 | 毕业寄语 | 阅读的衰落 | 不读书的日子 | 旧日子的幸福 | 甘阳 | 王小波 | 毛尖 | 饶毅 | 苏力 | 王希 | 钱穆 | 冯象 | 制造集体焦虑 | 大学与中学贯连 | 民国宪政往事 | 鲁迅与香港 | 国剧之光 | 生活由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决定 | 学术自由 | 闭塞的美国心智 | 黎明到衰落 | 战争法是伪善还是法律?美国战争法史 | 婚姻=爱情?| 杨绛读《傲慢与偏见》| 匆忙与闲暇 | 理想的大学 | 中国简简简史 | 我们需要历史知识


关注雅理“不”读书,从此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