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情人节丨美女如云,孤鸾若星,老三届“鸳鸯谱”被谁错点?

何求 新三界 2021-04-24

原题
美女如云,孤鸾若星




作者:何求




01
美女不得展其容

记得一年多前在CND读到一篇《美女如云》(点击可阅读),文中讲到,美女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一种宝贵资源,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一资源全被浪费了,损失不可估量。

作者当时大概是个北京的中学生,她举了几个认识的美女的例子,有的因为长得美被红卫兵当成流氓给打了;有的本该当电影演员的也是因为长得漂亮被剃了“阴阳头”;有的被分配到理发馆当理发员,结果招来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整天捣乱,领导只好把她“调到后面当会计,藏起来”。美女不得展其容。更多的美女随大队人马下乡修理地球去了,从事粗糙、笨重的体力劳动,“西施也会脱层皮”……

本人与作者应属同一代人,对文中的描写并不陌生。那是一个以摧残美好为快的年代。如今若冒出一个美女,万众争睹,粉丝无数。而50多年前在同一片土地上,美色却带来灾难,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真正够得上“美女”标准的毕竟是极少数。对于我们那一代年轻人来说更普遍更可悲的灾难是什么呢?我以为应该说是青春的毁灭,各种形式的毁灭,而且,青春之后的“余生”也常常无可挽回地随之毁灭了。


02
“错配”的痴女愚男

过来人都会记得,“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而涉及千家万户的一大社会问题竟然是骤然涌现的大量的“错配”“未配”的年轻人。“错配”即指男女本不该步入婚姻殿堂的却结为夫妻,阴错阳差;“未配”即本该结婚成家的年轻人却仍孑然一身,又称“大龄青年”。

先说说错配吧。我是1968年夏随我校50多个同学乘一趟满载知青的“专列”离开北京去北大荒的。在嘈嘈杂杂、熙熙攘攘的北京站台上,一个画面掠过我的眼帘:一个头伸出车窗外的梳短发的女生在向送行的亲友挥手,一双大眼睛含泪欲滴。这副面孔即便和今天的“美女”也可有一比。到北大荒之后我才知道她是我校高二的同学L,比我高两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L的父母都是1950年代初期投身“新中国建设”的东南亚华侨,在文化艺术部门工作。

我们下去时听得最多的口号是扎根边疆!和工农相结合!不记得是到北大荒的第三年还是第四年,出乎大家意料,L嫁给了本地的一个比她矮小半头的贫下中农,拖拉机手,成了生产队里第一个结婚的知青。这事让不少同学心里挺堵。一年后L生了一个漂亮的胖儿子,然而婚姻并没维持多久……

在那个年代,离婚多少还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事,加上当地人、“领导”都向着男方,官司打得冗长bitter,L被一遍遍地追问,为什么要离婚?答曰:“他性欲太强……”想来其原因固多,但或难于启口或有“政治不正确”之嫌,故以此搪塞,图安全耳。后来L虽然争到儿子的抚养权,并最终回到了北京,然而身心俱疲,再没有跟同学们有任何联系。

这只是顺手拈来的身边的一个例子。由于“文革”造成的“错配”如果统计下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究其原因,盖人生轨迹突发异变也。年轻人被抛到异乡异地,举目无亲,孤独无靠。一些下乡的知青由于考虑到当地人有家底,有人脉,不像知青两手空空,为生存计,嫁给当地人,并不罕见。至于是否两情相悦,是否志同道合,已顾不上了。


我的前夫。王国斌油画


前些年网上传了一幅油画《我的前夫》——一对新人端坐土窑洞前的“结婚照”,新郎是一位欢天喜地的老农,新娘是一位忧伤无奈的知青。据说该作品初展时很多知青在画前泣不成声。此画所表达的就是这种并非鲜见的“错配”。

另一大类错配属“出身排序”的恶果,“黑五类”子女在“婚姻市场”上只能“贱卖”“甩卖”。孰知多年后出身优劣贵贱的“排序”大反转,曾经的“贱货”成了香饽饽,婚姻解体就不足为怪了。

我有一个当时在读大学本科的亲戚,明明有心仪的男生,但“出身不好”,还有“海外关系”。左思右想,最终痛下决心,要找个出身好的,否则俩人出身都不好,往下怎么过?将来孩子也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就不难想象了,没有共同语言,南辕北辙,同床异梦。或许说“异床异梦”更确切,仅“鸡犬之声相闻”而已,凑合了一辈子。其实还不如及早解体,另起炉灶。身边这类故事数不胜数。

03
“未配”的旷女怨男

再说说“未配”。五十年前国人的婚姻观相对单一,城市人口一般到25岁上下就或成家或有“对象”了,农村更早些。我在北大荒一个生产队干了九个年头,回到北京时光棍一个,好像一头扎进了一个“单身待配”的汪洋大海里一样,来介绍对象的络绎不绝。而且,似乎人人手头上都有个“剩男剩女”的名单,伺机为他(她)们物色对象,或亲友或邻居或同事或同学。没有人统计,我相信这更是个天文数字。

究其原因,和“错配”相似,人生轨迹异变,年轻人被抛到一个陌生歧异的社会环境,没有归属感,遇不到知音。另外户籍制起了很大作用。知青都惦记着能回到家乡城市,不敢成家,怕一旦成家就回不了城了。当时大家常以此开玩笑,说谁谈恋爱了谁就是“绷不住”了,坚持不谈的人都属“绷得住”的,意志坚强。本该是男欢女爱的年龄,却偏偏要努力“绷住”,社会环境多么病态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种毁灭形式应该说一说:“两地分居”。两地分居并非始于文革,然于文革期间为烈。也并非局限于知青,各年龄段的人都有。造成两地分居的主要原因还是严苛的户籍管理和僵硬的人事制度。共和国人口分三六九等,居住地也分三六九等。你要想从“地势低”的地方调到“地势高”的地方,难于上青天。

按规定分居两地的夫妻“享有”探亲假,一年12天。一年365天仅有12天在一起,那还叫夫妻吗?这么不人道的制度,还要冠之以“革命的需要”。那时又没有互联网,通讯全靠鸿雁传书。一封平信走一个星期并不算太慢。多少有情人天天在掐着指头算,何时能收到对方来信……然而大家也都默默地忍受了。说起来这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04
“三剑客”的阴差阳错

我在北大荒的后期知青越来越少,当兵的、上学的(工农兵学员)、招工的、提干的……原来热热闹闹的宿舍就剩三个人了:老李,阿昌,还有我,我们自诩“三剑客”。

老李是我校老高二的,长我两岁,时任队里的统计员,每天早出晚归,丈量土地,统计耕作进度;阿昌是江苏知青,长我三岁,时为队办小学的教师;我是出纳兼文书,掌管收发、户籍、和现金,但农活也并不少干。照说文书一职本该是由党支部成员担任,但前几任文书走的走跳的跳飞的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只好找我这个“非党群众”代理。

“三剑客”的一个相同之处是,尚可教也——那时不知是谁发明了一个对“出身不好”者的委婉蹩脚的“昵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我们是光荣的兵团战士。上海知青刘宇廉油画


先说说剑客老李。我们学校整个高中二年级有两个高才生被内定提前一年保送上大学,老李是其一。何等优秀可见一斑,尖子学校尖子学生。“文革”碾碎了每个人的玫瑰梦,让老李更难接受的是,身为公安部干部的老爹被“打倒”,关进秦城监狱的“单间”,渺无音讯。无论老李在广阔天地如何奋力“改造”,仍是“尚可教也”,好事轮不上他。

一天,我看见老李在宿舍里坐在那儿发呆,便问他有什么心事。他犹豫了一下,跟我说,收到突兀一信,是表妹来的,什么意思看不明白。我要过信来一看,啊,是情书呀!人家就是写得含蓄一点嘛!“心悦君兮君不知”。老李一个劲儿摇头,说不可能。

原来,这位家在上海的小表妹从小就敬仰我们这位大表哥,虽然并未见过几面。届时表妹属老高一,亦是覆巢之卵,下乡安徽,后通过招工辗转到了一个县城的化肥厂当工人。寂寞,孤独,无助,就想起大表哥来了。可是,她那时已经是城镇户口,而我们北大荒可是农村呀!

那时的户籍管理从来都是只能“下”,不能“上”的,即老李不可能在那个安徽县城落户,只有表妹调来北大荒——这个大家都千方百计想离开的地方。结果,表妹义无反顾,放弃了城镇户口,千里投夫,来到我们农场,这已经是我们下乡的第九个年头了。

转年,老李正在以初为人父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他的“荒二代”降临之时,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以老李肚子里的墨水,考大学应是指哪儿打哪儿,然而他不能把表妹一人甩在北大荒。当成千上万学子坐在延迟了12年的考场里为命运搏斗之际,老李的女儿在北大荒的大雪中诞生了,取名“雪娃”。

老李与高考失之交臂。后来我每次见到老李的母亲,她都跟我长嘘短叹,埋怨那位表妹,“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最关键的时候……”这又能怪谁呢?


05
二十二年北大荒

再说说剑客阿昌吧。“上山下乡”并非始于“文革”,“文革”前就实行了,阿昌便是一个。

阿昌家祖上殷实兴旺,出过举人。祖父是留德学人,归国后曾任京浦线徐州铁路局局长。1940年代末家族中不少亲属移居海外,滞留未走的人在新政权下的政治命运就可想而知了。阿昌从小是随奶奶、表哥在南京长大的。表哥表嫂俩口大学毕业后,一个分配到南京炮兵速成中学教书,一个分配到徐州空军速成中学教书(又是一对“两地分居”)。

1958年政府将十万官兵裁减下放到北大荒。表哥俩口为能调到一起,也借此机会主动申请作为文职人员去了北大荒。四年后,即1962年,奶奶准备将阿昌和表哥的一个女儿一起都带到香港去,但阿昌未被批准。十五岁的阿昌心灰意冷,走投无路,干脆投奔表哥,也来到了北大荒。

到北大荒后再投考高中,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又被告知不予录取。阿昌彻底绝望,始知“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阿昌的“罗马”是完达山麓的一个生产队罢了。1976年春,也就是阿昌来农场的第14个年头,他和同在我们队办小学教书的一位1968年来的北京老高三知青结婚成家。1978年春女儿问世。

女儿一岁时,“诏书”宣,“六条”下,知青返城大潮遂起。新建的小巢刚有些许温馨,阿昌只好把太太女儿送上了火车,先走一步,迁回娘家北京。下步何去何从,再从长计议。独坐在顿时冷清的家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那时起,阿昌便开始四方拜佛,南北奔波,成了当时成千上万的别鹤孤鸾中的一只,“跑户口”大军中的一员。


调入北京是根本不可能的。阿昌所能做的就是每到寒暑假便坐上那个绿皮火车赴京探望妻女,一路“咣当咣当”地去,再一路“咣当咣当”地回。直到五年之后,阿昌终于借“落实侨属政策”的光,调离北大荒,在南京落户。次年,也就是1985年,太太女儿再由北京迁至南京,三口之家终于团圆,那时女儿已经7岁。

阿昌后来跟我说,在北大荒前后一共22年,攒的那点钱全给了铁路了。我说,你应该把这些都写下来。他说,嗨,都翻篇儿了,写了也没人看,他们还嫌你烦。我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打拼,顾不上。将来他们一定会坐下来细细品读的。

顺便说一句,阿昌的表哥一家也是借“落实侨属政策”的光,于1980年代初悉数迁往美国。我曾专程前往他们在Arizona的家拜访。他的一个在北大荒农场长大的女儿对我感慨道,当年在地球上那么一个偏远的荒蛮之地的我们,居然又在美国相遇了,简直难以置信……是啊,这世界说小也确实很小。

06
错秦晋之好 犹余音绕梁

我的故事比起老李和阿昌就简单多了,或许可说“幸运”多了?说起来,在北大荒我是我们学校这些同学中最先“坠入情网”的。尽管遵循了当时谈恋爱的“地下工作模式”,偷偷摸摸,还是没能逃过“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在“组织”及时的“帮助挽救”之下,我“改邪归正”,“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彻底决裂”,并向组织保证,一定要“绷住”。这一绷就绷了12年。


我是在来农场的第9个年头,以父母身边无子女为由返城的,又称“困退”。在“三剑客”里居然还是最早离开北大荒的。回京后先到街道办事处去报到注册,听候安置。一位中年妇女办事员头也不抬地说,“只有送煤和粮店,不想干就在家等着。”

那时北京的做饭取暖都是烧蜂窝煤(又称煤饼)炉子。送煤就是蹬个平板三轮车往各家各户送煤饼。干这行难免蹭上一脸煤黑,像京剧里的黑脸包公。那时的粮店既零售也卖整袋的大米、面粉、棒子面等,50斤一袋,比起农场180斤的大麻袋是小意思。粮店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干活的伙计们一脸白粉,像京剧里的丑角时迁。

我选择在家等。至此终于消停下来,不必为在哪儿“扎根”所困扰,可以舒口长气了。再举目四望,发现曾经心仪的女孩子都成了他人妇,心中不免怅然,方知何谓“‘荒’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在家等我也没闲着,而是乒乒乓乓地打起家具来,准备迎娶夫人,虽然还不知道夫人在何方,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分到几许“平米”安身,放进这些家具。真可谓“高瞻远瞩”也。当时城镇居民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居无所”,包括无所内的硬件——家具。原因是政府把钱都拿去搞重工业、搞“三线建设”、搞原子弹了,民居建设民用硬件严重滞后人口增长。无数年轻人都在翘首以待,等那“几许平米”安家。

一天,一个老同学来说,你怎么还在干这个呢?我们都考大学了!这我才知道自己错过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即77级高考,并无年龄限制。幸好几个月后又“大赦”了一次,78级高考,仍旧不限年龄。我赶紧扔下锛凿斧锯,找出几本旧课本复习,好歹考上一所大学,赶上了末班车。

顺便说一句,我打的家具最终也没能搬进我的“几许平米”——这是需要排长队等的!后来我索性跑到大洋彼岸去了,发现这边不仅“平米”不用排号,而且,人家写在宪法里的“迁徙自由”也并非摆设。看来还是在这边“扎根”吧。这都是后话了。

几年前的一天,我正在波士顿的办公室里写工程报告,突然收到一位老同学老荒友来信,告知我的初恋的后来定居秦皇岛的女同学病故。我冲出办公室,在后面小山上徘徊良久。

逝者如斯。“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想到50年前夭折的爱情,不胜伤感。回到办公室疾书挽联一幅,请老同学代为致哀:


小清河完达山错秦晋之好

秦皇岛波士顿犹余音绕梁


老同学回信道:你的意思我一定带到,只是,你这挽联若摆到灵堂,让人家亲属情何以堪?

是哦,情何以堪……可是,五十年,八千里,情何以寄?



07

后记


去年一个仲夏夜,我在院子里乘凉,举头望去,满天星斗。蓦然间想起50年前的那一代年轻人,恒河沙数,苦闷孤独。相比之下,几个美女的“不得展其容”只能算是小委屈吧,一代人的岁月蹉跎可是大委屈啊。阿昌说,“已经翻篇儿了”,可又有谁知道下一篇儿会是什么呢?不是已经有人为二十世纪的“上山下乡”涂脂抹粉了吗?二十一世纪的“上山下乡”呼之欲出……
 
今日再叙吾辈殇,“只缘妖雾又重来”。

2021年1月29日


延伸阅读

何求:五十年祭哭健儿

陶洛诵:美女如云,

却总被雨打风吹零落去


文图转载微信公号新三届
给老编发个新年红包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之恋张宽:小姐姐和我,上海街角那碗定情的阳春面张乃千:千里奔她而去,
只留下未完成的亲吻1978,我那没有发声的初恋山佬:情窦初开的往事张辑哲:体育委员与文艺委员拉郎配张正涛:77封"两地书"的校园之恋
刘山泰:我和我的“小芳”鲍风:触电般的初吻感觉
伴着我度过整整一年鲍风:太太是个傻丫头
我在她眼里也很蠢吴耀华:我的初恋,为他脸红的那个桂林知青韩晓秋:家有憨夫,咱有话好好说陈小鹰:火车奇遇结良缘
我的新潮洋派婚礼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卢治安: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卢治安:青春萌动时期的单相思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于慈江:北大,我姗姗来迟的初恋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最完美礼物李夫瑞:农村娃,你没有爱她的资格吉培坤:30岁超龄大学生的两地书
卜新民: "北漂"四年,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徐瑞清: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40年后,李银河回信王小波:
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葛有彦:我们三岁相识,牵手到七旬丁爱笛:北京娃娶了陕北羊倌的女儿陆庆和:女大当嫁蒋蓉:哥哥的小芳徐晓: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