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百家|| 范藻:美学百年路 续航新征程——有感于潘知常《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



美学百年路  续航新征程

——有感于潘知常《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

文/范藻


摘 要以王国维等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已经百余年了,其间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俨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潘知常首倡生命美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最有前景的学派。潘知常新近出版的《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在这三个方面将生命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地:“万物一体仁爱”:继承中国传统“仁爱”思想,促使生命美学思想的深化;“自然界生成为人”:阐释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丰富生命美学理论的来源;“以生命为视界”:直面当代美学研究的泛化,廓清美学研究的思路。再一次阐述了生命美学,不是“关于生命”的美学,而是“源于生命,基于生命,同于生命,为了生命”的美学。

关键词潘知常;生命美学;实践美学;美学建构


回想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里指出:“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在艺术和审美对人生意义的美学询问中,王国维终于开启了近代以来生命与美学的第一声倾诉。

从那以后,一百余年来,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在奋斗中前行,人生悲欢离合,命运大起大落,酿就了辉煌的“生命美学”。“生命美学犹如这个民族的生命一样,历经坎坷而奋进不已,它们凝聚成了王国维的‘生命意志’、鲁迅的‘生命进化’、张竞生的‘生命扩张’、宗白华的‘生命形式’,还有吕澂、范寿康、朱光潜、方东美等人对于生命美学的提倡。”幸运的是,上个世纪初年有王国维的筚路蓝缕,继之者八十年代中期有潘知常的振臂一呼,他们将生命的呐喊和呻吟、生命的诉求和呼吁完美地加以呈现,从此,生命美学庄严而隆重地登场。而今,这部《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的面世,可谓“百年美学路,续航新征程”。




一、“万物一体仁爱”:继承中国传统“仁爱”思想,促使生命美学思想的深化

从思想解放风起云涌的新时期到民族复兴如火如荼的新时代,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由潘知常首倡并积极建设的生命美学,紧扣时代风云,秉持“生命之爱”的宗旨和“审美救赎”的理念,大致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生命为本”。它以1985年初发表的《美学何处去》为发端,第一次揭示美学毫无生气的“冰冷”状态以及“可信而不可爱”的尴尬处境,继之以1991年出版的《生命美学》、1997年出版的《诗与思的对话》和2002年出版的《生命美学论稿》。它们从“生命活动,美学的现代世界”、“审美活动”生命的意义生成和“生命美学”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生命美学的学理框架,并酝酿了“带着爱上路”的生命美学的核心思想。

第二个阶段是“信仰至上”。它以2009年出版的《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2012年出版的《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2016年出版的《头顶的星空:美学与终极关怀》和2019年出版的《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等为代表。它们从中外的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宗教与哲学诸多方面和视角,强调了“我爱故我在”的生命美学宗旨,阐释了“爱美之心人才有之”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生命美学内涵,提出了“为爱转身,为信仰转身,在终极关怀的维度重建美学”的全新构想,形成了“一个中心”即审美活动,“两个基本点”即个体的觉醒和信仰的觉醒生命美学的重大理论建构。

第三个阶段是“万物仁爱”。它体现在202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学术文章,如刊发在《东南学术》《文艺争鸣》和《当代文坛》上的几篇与李泽厚公开商榷的文章里,一再强调奠基于“万物一体仁爱”生命哲学,强调情本境界论的生命美学或者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强调“因生命而审美”和“因审美而生命”,强调将生命与美学水乳交融并血肉相连。尤其是在这部《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新著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所谓“万物一体仁爱”的生命哲学涉及到我时常提及的所谓两个“美学的觉醒”——“信仰(爱)的觉醒”“个体的觉醒”中的“信仰(爱)的觉醒”,也涉及到我频频强调的美学研究的信仰维度、爱的维度。”进而又指出“源于生命,基于生命,同于生命,为了生命”的生命美学的宗旨和目的,从而概括言之曰:“在纵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的美学与横向的审美哲学、审美形而上学、审美救赎诗学之间的,则是生命美学的核心:成人之美。”

而且,潘知常的这一思考,其实早在1991出版的《生命美学》就已经有所流露:“生命因为禀赋了象征着终极关怀的对之爱才有价值,这就是这个世界真实场景”,“学会爱,参与爱,带着爱上路,是审美活动的最后抉择,也是这个世界的最后选择!”后来2009年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头顶的星空——美学与终极关怀》、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之重,对于“‘带着爱上路’的思路”更是做了集中的讨论。例如,他先后阐述了基于西方的“博爱”和印度的“慈悲”的有中国特色的“仁爱”,不但发展了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而且丰富了当代哲学家张世英的“万物一体”论,所谓“万物一体仁爱”。人作为“万物灵长”,也是“万物之心”,既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协同共进,更以天地之道的实现作为自己的生命之道,最终实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佐西马长老所的“用爱去获得世界”的终极目标。



二、“自然界生成为人”:阐释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丰富生命美学理论的来源

本书上篇的题目是《实践美学,“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来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有关人类和自然关系的论述,也成了实践美学立论的重要依据,而潘知常却从这部经典著作“接着讲”,不但看到了“自然的人化”,而且看到了“自然界生成为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过是人通过劳动生成的历史,不过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自然的人化”只是存在于人类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即人类主体意识觉醒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由“自在”的自然逐渐成为了“我在”的自然。而“自然向人生成”则是一个比“自然的人化”更具有美学意义的洞见。它意味着:美学的奥秘在人—人的奥秘在生命—生命的奥秘在“生成为人”—“生成为人”的奥秘在“生成为”审美的人。

在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美学思辨中,生命美学迥别于实践美学,关乎着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方向。李泽厚将“自然的人化”纳入他的“历史本体论”的美学思想中,企图实现中国当代美学从中国古代美学和西方美学完成“转型”。他说:“自然的人化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美学上(实际上也不只是在美学上)的一种具体的表达或落实。就是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这就是主体论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李泽厚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实践哲学”,他的最大失误是将美的本质和根源都归结于实践,明显地暴露出了自身的困惑。因为,实践原则并非唯一原则和根本原则,只是重要原则。而潘知常也是立足于中国当代美学转型的大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指出:“在我看来,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应该从把实践活动原则扩展为人类生命活动原则开始。这就是说,美学研究应该从实践美学转型为生命美学,也应该从对于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的考察转向对于审美活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考察。”很显然,这是从实践唯物主义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因为“人类的生命活动确实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但却毕竟不是‘唯’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拓展到人类生命活动本身上面来,从实践活动原则转向人类生命活动原则。而这就意味着:美学要在人类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构筑自身”。实践唯物主义不能“唯实践主义”,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因此而揭开了美学历史的全新篇章。

例如,针对李泽厚建基于实践论的“积淀说”而派生的“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潘知常着眼于马克思宏观而辽远的“全部世界历史”指出,这里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任何意义上的历史,而只能是审美活动的历史。所谓‘自然向人生成’,实际也就是向审美活动生成,向自由的生命活动生成。而且,“自然”之所以能“向人生成”,不仅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存在,而且因为“生成”过程中的“人”,不是实践美学理解的“吃饭哲学”含义的人,而是“审美”与“成人”互相作用的人,即“因审美而生命”和“因生命而审美”。因此,“美学的普遍有效性就在于:审美活动的从知识论阐释框架的向生存论阐释框架的转换。这就是说,将审美活动从认识活动深化为人类的自由生命活动(这正是生命美学为美学本身所带来的新的美学智慧),才使得美学的普遍有效性成为可能。”可惜,李泽厚却是这样解释美学的:“我以前提出过的‘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的说法,只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当前美学作某种现象的描述和规定而已。”,即便是以后又增加了“情本体”“度本体”,两者其孰高孰低,无疑是一目了然。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此为节选版本,文中注释已省略,全文请参阅纸质刊物)



刊于《文艺论坛》2022年第1期 

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实习编辑|陈媛

责编|佘晔

审核|孙婵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目录

(2019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0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1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2年)

第1期

世纪凝眸

赵卫东|李彦仪|刘飞|吴敏

起点批评

柳伟平|谭旭东|魏华莹|程光炜|周珉佳|张福贵|郭垚|郜元宝|顾奕俊|何平

评论百家

夏可君|罗如春|张光昕|张志忠|喻晓薇|龙慧萍

新锐批评家

雷鸣|李铮|欧阳澜|汪树东|孙桂荣|张文娟|王泽正

新锐之思

杜寒风|陈仲庚|汤奇云|何美

艺林撷英

王兴业|杨卫

文艺沙龙

梁振华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CN 43-1551/I0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ISSN 2096-6474

邮发代号| 42-31


投稿邮箱

1.艺术、影视评论

孙    婵 | 610757625@qq.com
孙海庆 | 190055205@qq.com
肖    弋(特约)| 714583104@qq.com

2.文学、影视评论

佘    晔 | 874009234@qq.com

刘    瑶 | 2372951610@qq.com

马新亚(特约)| 602692733@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评论百家|| 范藻:美学百年路 续航新征程——有感于潘知常《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