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lpha拍卖说〡今年秋拍,来聊聊那些有意思的作品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秋拍在即,各个拍卖公司的图录已纷至沓来,结束了上一周精彩绝伦的上海艺术周,阿尔法君从周末开启了图录翻阅大战模式。


在翻看秋拍图录的时候,阿尔法君时不时的会发现一些或意义重大,或市场稀缺,或性价比高的作品,各种买点时不时地跳出来。


我们在这里将一些有意思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这一次先聊一聊嘉德秋拍的四个专场,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此次嘉德秋拍,油画部分分别为: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日场

72件拍品,11月21日下午5点

“华郦藏臻——亚洲重要私人收藏专场”

36件拍品,11月21日晚7点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24件拍品,11月21日晚7:30

“当代艺术夜场”

31件拍品,11月21日晚8点



常玉《白瓷瓶中的粉红玫瑰》


常玉《白瓷瓶中的粉红玫瑰》,布面油画,1931年作 ,

估价:咨询价



先说一件阿尔法君在“华郦藏臻”专场最关注的作品吧,常玉的《白瓷瓶中的粉红玫瑰》。


“华郦藏臻”专场的36件拍品都是来自台湾华郦馆的主人,他是亚洲最资深的大藏家之一


因为流传有序,这种“出身名门”的作品都是自带光环的,而此件常玉长得又超级好看


常玉在绘画的主题上可以大致分为瓶花、人物以及动物等几个系列,而市场比较青睐,卖的贵的多数是他花的系列。


在1931年前后常玉特别喜欢用粉色,也特别喜欢画白瓶粉花,这样的作品在拍卖上价格都很高。以下面这件为例:


常玉 《白瓶花卉》,布面油画,1930年作 ,115×88cm,

成交价:6600万RMB,香港佳士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作品本身。古今中外很多艺术都爱表现白色花瓶,比如静物画家莫兰蒂几乎每张作品中都有洁白花瓶。中国定窑素净的牙白花瓶也是无尽华美。常玉用几根线勾勒出来的这个瓶子极具马蒂斯的风范,极简,又极高贵



莫兰蒂《静物》中的白色花瓶(图源:网络)



不但是花瓶,整幅画基本都是用线张弛有度地的勾勒出来的,并不像多数油画用大量色彩堆叠,仅有的赋色也透着画布的底色,显得整张画轻巧通透,飘飘欲仙


常玉爱妻玛素•夏绿蒂•哈祖尼耶(图源:网络)



1931年,常玉和爱妻玛素•夏绿蒂•哈祖尼耶离婚,此后终生未娶。在同年创作的这幅画,玫瑰的色彩是粉色,是最浪漫,最柔软,最女性的色彩,花朵花枝的走势也像妙龄少女婀娜的身材一样,暗含了艺术家对女性温婉,对爱情浪漫的怀念,谁说这朵清纯欲滴的粉色玫瑰就不是玛素的化身呢?


推荐点:大师名头、极美的画面、名家旧藏


专场:华郦藏臻——亚洲重要私人收藏专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7:00




关良《六人武剧团》


关良《六人武剧团》纸本彩墨,

1984年,69.5×124.5cm,

估价:RMB 1,600,000-2,600,000



关良的水墨画中,造诣最深的就是“戏曲人物”。为什么呢?因为关良自己就是个超级戏迷,能不出好东西么


如今都很少提“戏迷”这两个字了,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群体呢?知道今天玩吃鸡成瘾的吧,戏迷也差不多这样。一点不夸张,电影《霸王别姬》和《梅兰芳》当中都有相应的描述。


关良与他的戏曲人物(图源:网络)



关良爱戏,是幼年就早早铺垫好的。关良家隔壁就是戏园子,他就用水墨涂鸦戏中的人物。从日本留学回来以后依然是个戏痴。关良看戏经常带着速写本现场描摹人物,还把自己放入角色,或捧腹大笑,或热泪盈眶,甚至有时候连画速写的头等大事都忘了,完全晕在了戏里。


很多戏曲大师都是关良的朋友,包括梅兰芳、盖中天。每每聚会他还要求人家扮上行头再来,穿着什么,手里拿什么都一一速写下来。



网友用关良作品制作的表情包(图源:网络)



但是关良的戏曲人物又完全不是写实的,笔墨质朴至极,甚至有人会觉得太“简陋”了,但这种七扭八歪,幽默好玩,一派天真的境界,又岂是凡夫俗子之辈能理解的了呢。


《六人武剧团》是晚年关良戏曲人物的大尺幅精品,当中六人各具特点,彪形大汉张牙舞爪,小白脸清瘦斯文,当官的端着身段,老百姓被掀翻在地,生动传神的画面体现了关良的艺术水准,是关良的粉丝可以考虑的一张。


推荐点:大师晚年精品、画面精彩饱满、出版展览记录详实


专场: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7:30




方君璧

《温婉》《何弢女儿像》


方君璧《温婉》布面油画,1929年,46×33.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这次嘉德的方君璧作品阵容强大,一共9张。日场7张,夜场2张。夜场人物肖像《温婉》来源于艺术家家属,创作于1929年


中国的老油画中,创作于20年代的作品本身就极其稀少,像方君璧这种画作保存相当完整的艺术家,市场中也不到10张,几乎全都创了高价。


比如《吹笛女》(1924年,成交价944万港币),《恂恂》(1925年,成交价414万人民币),《儿睡》(1929年,成交价141万港币)。此幅《温婉》艺术水准属于上乘之作,而30-50万的估价十分有吸引力。



方君璧《吹笛女》1924年,布面油画,

成交价:944万港币



日场中几张水彩花卉、风景、人物品类齐全,重点说下画面最讨喜的《何弢女儿像》



方君璧《何弢女儿像》纸本彩墨,

1954年,38.5×33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方君璧出身名门,一生交往之人多为社会名流,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她画面中的肖像仔细去查一下基本都有出处。比如《吹笛女》中的方于是《悲惨世界》的翻译者和中国第一代音乐家。《方召麐》是艺术家,《苏雪林》是著名作家,等等。


而这张中提到的女孩子的父亲何弢是什么人呢?大家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吧,就是他设计的。


何弢毕业于哈佛大学,集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艺术家于一身,主要作品有:香港艺术中心、加拿大世界博览会香港馆、上海浦东新金桥大厦等,一生成就斐然


这么有才华的人,长得也不错啊,来看看他在香港方君璧画展上的合影。



1956年香港方君璧画展上,

何弢(左一)与方君璧(中)合影



Lot1415中他的女儿也是相当的美,皮肤白里透红,大大的眼睛十分机灵,蓝色洋装典雅文静,辫子上的蝴蝶结又很俏皮,看面相完全是继承了家庭的优良基因。


推荐点:家属来源、中国第一代最有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名人画名人


专场:二十世纪艺术夜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7:30,11月21日(星期三)下午5:00




吴作人《比利时画室》


吴作人《比利时画室》布面油画,

1934年,66×77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吴作人的这件《比利时画室》是黄显之家属的旧藏。黄显之与吴作人都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都曾经在巴黎留学,1941年又一起在成都办过画展,两个人的交情非常好。

 

吴作人曾经赠送给黄显之不少画作,都是十分优秀的。而此件《比利时画室》是非常特别的一张。

 

在刚见到这幅画时,阿尔法君眼前一亮,因为吴作人画的室内场景题材太少见了。市场中多是他的人像或静物,而此幅又描绘的精彩有趣。

 


留学期间,吴作人受到院方奖励,可独立使用画室



《比利时画室》是吴作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留学期间,画的自己的画室


整个画室吴作人只选择了一个角落表现在画布上,视角很特别,说明这个角落物体错落的样子是极具均衡感和美感的,吸引了画家的眼睛。而吴作人把这种错落有致的秩序美感表达的十分到位。画面用色也极具古典、稳重的气质,整个画面统一在暗褐色的大色调中,边上的蓝绿纯色与中心的白墙又提高了整幅作品的明度和纯度,构图和色彩都是高级而有韵律的,体现了艺术家深厚的功力。


推荐点:名人旧藏、艺术家难得一见的独特题材、精彩的画面


专场: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7:30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布面油画,1995年,100×130cm

估价:RMB 16,000,000-26,000,000



第一次见到张晓刚的画,阿尔法君并不感冒,还记得那是上高中的时候,去美术馆看一个当代艺术展,重要位置的一面墙上挂着三张大家庭作品。当时我就皱起了眉头,这几个表情麻木的人有什么好看的呢?直到长大后看了很多心理学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才恍然大悟,张晓刚原来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大家庭”是个史诗般的系列,作品对老照片的再演绎并不独指一个家庭,而是整个“中国面孔”的群像。在那个模糊了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法遁逃。麻木不只属于成人,是向后代遗传的。本应该私密的“家庭”,被张晓刚诠释成标准化的符号,不安、恐惧和不确定的感受已经辐射到整个社会,这是一种大体悟和大悲悯。


后来阿尔法君每每驻足于“大家庭”作品前,一种面对时代大潮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被唤醒,感动油然而生,我想这种“物”与“人”的深度连接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了。


在1996年12月刊Beijing Scene 中对中国艺术市场

报道里引用了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Lot1577《血缘——大家庭:全家福》创作于1995年,并在吕澎先生所著的《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中出版。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巅峰的时期就是1995年左右,这个年份前后的作品在学术上和市场中认可度最高。这个时期也是很多国内外大藏家和艺术基金追捧的对象。


1995年的《血缘大家庭3号》在2014年香港拍卖中创下9400万的张晓刚纪录: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布面油画,

1995年作,179×229cm

成交价:9420万港币



推荐点: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艺术家最重要时期作品、权威出版展览


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8:00




赵半狄《削苹果的女孩》


赵半狄《削苹果的女孩》布面油画,

1989年,200×115cm,

估价:RMB 7,000,000-9,000,000



在80年代末中国出现的“新生代”艺术家中,赵半狄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自“新生代”起,中国的当代艺术掀起了一阵崭新的风潮


这个风潮与之前的“伤痕美术”和“乡土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将表达社会的创伤转而关怀个体内心,对整个九十年代的艺术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赵半狄在回忆这个时期他的创作时说:“我给自己定了规则:拒绝大题材,拒绝猎奇题材,拒绝画远方、画农民、画少数民族等,我只画我的生活,我身边的生活。”



1991年,赵半狄李天元在天地大厦的画展上



而“赵半狄、李天元画展”被誉为“新生代崛起的标志”,Lot1569《削苹果的女孩》就曾经在这个展览中展出。这个展览让赵半狄一炮而红,被认为是难得一遇的油画天才,在几乎没有艺术品市场的90年代作品被销售一空。


值得一提的是:《削苹果的女孩》是赵半狄的两张毕业创作之一,另一幅《 远方来信》被龙美术馆收藏。



赵半狄李天元画展海报,《削苹果的女孩》被印于其上



在这之后,赵半狄放下画笔,开始了他多年的“熊猫”行为艺术,而留给世人的早期油画,仅仅10张。如今每一张在市场中出现的时候都会引来不小的关注,就会被一些收藏家暗自“盯上”。


这些作品张张经典,本身不再赘述,闭着眼买。


推荐点:艺术家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作品稀缺性、带有历史节点性质的展览


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8:00




周春芽《中国风景》


周春芽《中国风景》布面油画,1993年,194×130.5cm,

估价:RMB 15,000,000-20,000,000



去年嘉德秋拍,周春芽的一张《中国风景》在当代艺术夜场中出尽风头,这幅作品以巨大的尺幅,惊艳的色彩,贯通中西的绘画风格最终斩获4400万高价,成为当晚的明星之一。


本次秋拍的Lot1573,是与《中国风景》一个系列里的另外一张,此系列中的三张作品在1994年的中国经验展览上并置呈现,此幅被挂在最左边的位置



1994年中国经验展展览现场



1993年,与《中国风景》同一时期,周春芽一共创作了五张作品,在谈到它们的时候他说:“我非常珍惜这一批'山石'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我绘画艺术在形态提炼和文化命题两方面的第一个标程。而《中国风景》是这个时期山石作品中的关键节点,对以后的山石系列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幅《中国风景》运用了相似的色彩和表现手法,而此幅是唯一画面中有具体物象的一张


周春芽的创作大致分为石头系列,桃花系列,绿狗系列等,最被市场追捧的就是石头系列,创下不少高价,这一系列无论从学术高度,画面精彩程度还是艺术家创作生涯的重要性来讲,都是立得住脚的尖货。


推荐点: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艺术家转折时期代表作,学术与艺术的高度


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晚上8:00




符罗飞《开垦处女地》


符罗飞《开垦处女地》纸本水粉,1950年代,52.5×77cm,

估价:RMB 220,000-280,000



符罗飞这个艺术家其实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特别重要,但由于一直没有很好的研究挖掘过,就被学术和市场一直忽略了。


感谢一位叫陈莺的香港学者,她写了一篇《符罗飞留学意大利考》的论文,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人这么了不起。


1922年符罗飞开始在上海美专学习,1931年就去了意大利那不勒斯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不仅多次拿到奖学金,两年后还在那不勒斯办了个展。


这个展览在意大利很轰动,还惊动了王室,皇太子为他主持了开幕礼,还买了他的作品,这可是中国艺术家在意大利独一份儿的待遇了。


自此符罗飞声名鹊起,蜚声欧陆画坛,被意大利评论家誉为“罕见的心灵画家”。


更厉害的是,1936年夏,符罗飞参加了“第20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是已知最早的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记录。



符罗飞《雷雨夜行军》纸本色粉,1939年,67.5×60.5cm

成交价:667,000人民币



1937年日军侵华,符罗飞抛家舍业(当时已有妻儿)回到国内,立即受到明星般的礼遇。蔡元培1938年为《符罗飞先生抗战画集》题词:“意到笔随,心精力果”。


符罗飞的艺术很多都是描绘被战争灾荒饥饿折磨的底层人民,描绘他们的绝望和痛苦,极具感染力,遗憾的是很多作品已经流失了。



符罗飞《擦皮鞋》 纸本水墨


这次嘉德秋拍的作品《开垦处女地》来源于艺术家家属,是符罗飞在刚解放的时候创作的,依然关注的是冲在第一线的劳动者,可以说是他解放后作品的一个代表。像这种尺幅大,画面完整又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过的作品,实属珍贵


推荐点: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艺术生涯后期代表作、家属来源


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下午5:00




毛焰:《自画像》


毛焰《自画像》布面油画,1990年,59×55cm,

估价:RMB 580,000-880,000



毛焰是一位学术圈、艺术家圈、市场圈都相当被认可的艺术家,像这样的公允在容易相互diss的Art world不太常见。而且阿尔法君认为,他的市场还能走得更远,好画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毛焰《青年小卡的肖像》布面油画,

1996年,200×115cm,

成交价:1150万



毛焰90年代的作品是在拍卖场上屡创纪录的一批作品,很多成交价超过千万。嘉德日场这件《自画像》是第一次在拍卖中出现,正是创作于1990年,毛焰在中央美院准备毕业创作的时期。虽然不是那种创纪录的大制作,但也是相当有趣的一幅


这幅作品能看出求学期间的毛焰受到席勒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他曾经评价席勒:“他画过的肖像画,我到现在都觉得是最好的肖像画,他不简简单单是画人,而是在里面提炼了很多个人的认识,充满他对整个人,对整个德国日耳曼人的理解,充满很强的人文性格。”


这段话,同样也可以用来描述毛焰自己的作品,用肖像来探讨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



埃贡·席勒 《有浆果的自画像》 图源:网络


在这幅自画像中我们看到了学生时代毛焰的性格。他是一个放纵不羁的年轻人,个性张扬,力量爆棚,自信甚至有点傲娇。此画把只属于学生时代的热血和张力放到了最大,让人不禁感染其中。


推荐点: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艺术家重要创作时期的作品、估价合理


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11月21日(星期三)下午5:00



篇幅有限,阿尔法君依据个人所好再甄选部分佳作与大家分享。



朱沅芷《马上舞旋》 (一组两件) 

布面 油画/纸本 水彩,1939年 ,

估价:RMB 12,000,000-18,000,000

周春芽《石头与鸟》 布面油画,1993年,65×123cm,

RMB 1,200,000-1,800,000


藤田嗣治《小小少年》 纸本水彩,1933年, 43×31.5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藤田嗣治 《Nelly Cosmelli 肖像》 纸本水彩 ,

1927年,40.5×32cm,

估价:RMB 350,000-550,000


张晓刚《浩瀚的海》纸本油画 ,1989年,54.5×78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阿尔法君先说到这里,本次嘉德值得关注的亮点还很多,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跟我们一起探讨。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ArtAlpha艺术阿尔法所有,图片来源为嘉德官网以及网络,文章中引用部分图片属于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上海的艺术周,更是世界的艺术周

>“派对之王”赵半狄:好画比好收藏家少

>Alpha圆桌会 |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艺术家的创作吗?

>新一线城市榜首的成都,艺术生态有什么新的可能

>他建造了一个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 | 专访阿那亚创始人马寅

>赵无极是拍了5.1个亿,市场是不缺钱,只是钱不去你那里 | 香港苏富比现场直击,专访胡湖

>大IP时代,这个老板这么玩

>这个艺术家的老公为自家打造了五个院子,坐看春夏秋冬

> 如何收藏和购买艺术品之收藏家速成记

十年前的那一场金融危机,到底给艺术行业带来了什么

> 他在500年后,让文艺复兴的经典雕像面目全非地回到佛罗伦萨

画家的视角 | 我是如何去看一幅画

他的画一箭穿心,被用作莫言小说的封面,冯小刚电影的片头 | 专访魏东与他的粉丝

> 如何购买和收藏艺术品之怎么去参与一场拍卖会

她是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的华侨,刘海粟、吴作人为她站台

如何购买和收藏艺术品之“萨奇式收藏”

> 来说说抖音上最火的艺术家

为什么我们都爱老树的画儿?

新手入门之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购买闲逛指北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