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王敏:我和《高老头》《第二次握手》

2018-04-24

作者 王敏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王敏,吉林延边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原海关系统干部。


原题

买书与伙食互助


 

    有些事越经久越清晰。那些年,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有这样两件事。


    一,买书


    我们是1977年秋季参加统一考试,直到1978年春季才开学。开学了,才知道,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也是刚刚从农村回来的,而有些课,仍然因为没有老师而不能开。就连学校的图书馆,也如萧条日久的校园,藏书寥寥。老师开列的必读书目,让管理员连连摇头。


    找书读,成了我们入学后最要紧的事。


    新华书店是指望不上了,用四壁空空来形容它,一点都不夸张。相信印刷厂很快就会把所有的书柜填满。可是当下怎么办。于是,大家分头想办法。


    我有幸认识一位教授,就去借书。也许是借书的人太多或是有人借了不还,反正我去借书时,教授总是笑咪咪地在我身后看着。他的书在里间屋,与三面墙等高的书柜里,都是我想借的书。可是,我一次只能借一本,还要央求他。多少年后,我心爱的书也常常有去无回,我就在心里说,这个借书的人,不是合格的读书人啊。


    借了书回来,立刻就会呼啦啦围上一群人。于是,现场排序,敲定各自的阅读时间。不能让书闲着啊。


    书是这样来之不易,自然,挑灯读书成了常态。那时,还不兴统一熄灯。但总不能影响别人休息。不说你都想不到,那时,我们是全班女同学加上3名外班同学同住在一个房间里,有二十多人啊。那原是一间教室。


    在宿舍里是不能挑灯夜读了,可是教室可以。教室通宵达旦亮着,是那时的一道风景。有一天,班长宣布,终于买到了一批书,人手一本呢只差一本,希望有人能“高风亮节”。


    那些天,我们真的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整天盯着班长,生怕书来了不在现场,成了“高风亮节”的人。


    那天,不知谁借来的《第二次握手》,终于轮到我的手上,我接过那本书的感觉,就像前不久接到录取通知书一样。我刚刚抚摸过那软软的书皮,那是一本手抄书啊,由衷的敬意正在升腾,就听有人喊,书来了。


    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我从二层铺上一跃而下,饿虎扑食般扑向教室。已经有人拿到书了,正乐滋滋地捧着。可是,班长和一摞新书仍被围得密不透风。我踮着脚伸着脖子,企望看看有什么书而不得,情急之下大喊一声,我要《高老头》。


    这一喊真有用,原来密不透风的一圈,被轰的一声炸开了,接着,书就递出来了。不得了,还真有这本书。


    这个笑柄,使我与书有了更深的缘分。


    二,伙食互助


    入校时,我们的伙食是配给制,每顿定量,不吃作废。就是说,如果你周末回家了,你那三顿饭就算自动上缴了。


    不记得夏天都吃过什么了,只记得冬天基本上是每顿一份缺少油星的海带大酱汤,一块黄色的长条苞米面发糕。饭碗自带。两个碗扣在一起,堆在饭桌中间。


    记得那时,我从家里拿了两个粗瓷大碗,因为碗边粗糙,总是不能好好地扣在一起。后来还用毛巾缝了一个碗袋,才算解决了两个碗之间的矛盾。


    饭堂的窗口小小的,看不见里面的情形,也少有香味飘出来。排到了,里面的师傅舀一勺子稀溜溜温吞吞的汤,倒在伸过去的碗里,随后递出来一块扁扁的发糕。


    饭桌是圆的,没有配板凳,我们都站着吃饭,一边吃一边打趣,完全不用心在吃饭上。尽管如此,一碗汤一块发糕,也是眨眼功夫就吃完了。当然,也偶尔有刚刚从家里回来,带了一盒咸菜或是大酱的同学,那我们这一圈就变成欢乐的漩涡了。还要惹得邻桌也挤过来,共享那咸咸的美味。那时节,吃个咸菜就是开荤了。


    总是这样少肉又少油的伙食,男同学就有些不够吃。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女同学买好了饭,就挤到男同学旁边,然后把发糕一掰两半。年轻的我们,情同手足。饭后,我们会相约着去散步。


    学校在城市边缘,出了校门不远处就是菜地,那是我们喜欢的风景。我们那一届学生,多数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吧,才会有一个发糕掰两半的自然和亲密。


    后来,有年龄大些又有阅历的同学,向学校提出请求,要求取消配给制,将伙食补贴直接发给学生自由支配。这个请求迟迟没有达成,就像后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样,需要磨合更需要观念的改变。


    好在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我们拿在手里的,不再是印有日期印的早午晚字样的饭票,而是钞票。


    那之后,食堂的饭菜也神奇地好了起来。一块发糕掰两半的情景也成了珍贵的记忆。

 

原载《南方都市报》  2017年07月20日

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荐读


        本号文章结集的《新三届致新生》一书,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昨日正式首发,并走进全国20多所高校,参与大学生读书日活动。该书部分作者亦来到各高校现场,与年轻朋友分享新三届人的人生履迹。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许明:我的1977年高考

"第一代复读生"李斧:

我放弃重点大学重点专业,在当时有点"另类"

许士华:新三届大学生之歌

姜展鹏:不擅体育的代课体育教师考上体育系

江佐中:放牛娃的春天

郑丽萍:我的高考作文在中央电台连播几天

纪平雄:改变命运的二十天

彭澎:应届生没有优势只有压力

何学忠:我的高考我的痛

邵学新:跨越十三年的两次高考

朱志宏:我难以忘怀的地质实习

张耀祥:四十年后重聚首,回眸刻骨那段情

郑启五:一名炊事员的大学梦

俞微:大叶榕的新叶

北大经济系77、78级同学相聚深圳

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青春芳华,四十年不老的神话

陈小鹰:1980年代初期之复旦大学影像

他们的大学故事,也是77级的青春记忆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乔凯华:我们给邓小平写信要求“专升本”

雷飞志:猪肉、香烟及那年高考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