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 | 周初:谈谈日本天皇退休的事

周初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周初,北京理工大学附中高68届,1969年延安插队,其间任公社干部。1982年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日本政治。1986年作为公费研究生入日本一桥大学,后考入该校社会学部博士生。1992年入日本住友信托银行研究所,1994年入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海外总括部,负责中国投资项目。2011年退休。

原题

写在明仁天皇退位之际

 

作者:周初



提起日本的天皇,中国人是没有好感的。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中国人会很自然的把天皇和“皇军”、“鬼子”联系在一起。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施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的皇军,以及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等都是在天皇的“御批”下成立的,都是效忠于天皇的军队。人们不理解,为什么二战胜利后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罪责。


二是,人们对“万世一系”的天皇制的历史持有怀疑态度。包括日本人在内,都认为天皇的历史中存在虚构和编造的成分。不然不会出现历史上有的天皇的寿命竟长达100多岁的可疑现象。可见,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是缺乏自信的。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值得研读

 

战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占领军对日本的天皇制实施了保留和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美国占领军主导制定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天皇的职责包括在内阁的指导和同意下颁布修改宪法、法律、政令以及条令;召集国会;接见外国大使和公使等。

 

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的美国对日政策,完全以是最大限度维护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为根本目地的。二战初期,美国也曾经准备以conspiracy (共谋罪)起诉天皇的。


麦克阿瑟


但是,1943年8月,美国的约瑟夫·塞·格鲁、尤金·霍·杜曼等日本问题专家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保留日本天皇制的主张,他们指出:如果盟国采取严厉态度,主张废除天皇制,那么日本人就会为天皇而誓死战斗到底,因为日本国民对天皇制有着一种宗教式的崇拜,这将会在战场上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1945年2月至6月,经过四个多月的激战,美军终于夺取了硫磺、冲绳二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尚有690万皇军,其中有257万驻扎在日本本土进行防卫。美国政府意识到,如果日本誓死不投降,美军攻占日本本土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的。


进而意识到,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也将会出现无穷的麻烦,将会给美国带来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耗费。保留天皇制的建议和提案渐渐得到美国政府方面的重视和认可。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8日,以美军为中心的联合国军派遣由150人组成的先遣部队到达日本,开始占领日本本土。两天后,麦克阿瑟降落在厚木机场。9月2日,在密苏里舰上签署了日本战败投降书。


同年9月27日,裕仁天皇亲自登门拜访麦克阿瑟。会见结束后,麦克阿瑟立即致电杜鲁门总统,建议美国政府“不能把裕仁作为战犯逮捕”。在麦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下,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对当时的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院部协调委员会”表示:必须清楚,追究天皇战争责任的决定将增加多少占领费用,需要延长多少占领时间,甚至很可能需要派百万军队无限期的驻留日本。


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在美军施压下发布《人间宣言》,第一次向全国民众申明自己不是神,是人。


让我们回顾一下,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军在日本紧锣密鼓的推行的一系列民主化、非军事化政策:1945年月10日,公布《言论和新闻自由》政策。9月11日,开始逮捕东条英机等39名战犯。9月22日,美国政府公布《日本投降后美国的初期对日方针》。10月2日,GHQ(联合国军总司令部)正式开始工作。10月4日,废除治安维持法,释放政治犯。10月11日,发出五大改革指令,解放妇女,鼓励工会发展等。11月6日,开始解散财阀。12月6日,命令逮捕近卫文麿、木户幸一等。12月9日,公布《农地改革》政策。1946年1月1日,天皇发表人间宣言……


应该说,战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占领军对日本采取的一系列占领政策是富有成效的,是成功的。对天皇制所采取的保留和改革政策也是富有智慧的。


当年,麦克阿瑟把当时的日本民族视为“14岁的少年”,对这个“可塑期”最佳的少年,西方的政治家们用西方的理念、价值观、文化等随心所欲的进行塑造和培养。为日本全民族的民主化、现代化、西方化奠定了基础。


作为日本的近邻同时又具备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我们的对日政策应不逊于麦克阿瑟,甚至应该做的更好,更得心应手,使中日关系能为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走向更加有利的方向。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深刻的了解日本和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国民性、宗教、地理、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实情实况。而不是肤浅的表面感观,一知半解。更不能动軋就激起历史仇民族恨,狭矮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总是会给国家、民族的根本和长远的战略利益帮倒忙的。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是没有自己的哲学的,处理不好,是有危险的。二战期间的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期间,日本对各国的侵略,犯罪是“民族犯罪”,而不是“一小撮儿”的问题。


笔者自1985年以来,一直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以我自身的感触而言,天皇和皇室在日本民众的心目中是有一种神秘而微妙的色彩的。


在与日本人接触中,当谈论到国家、政党、政治家、公司、社会等方方面面时,他们都会毫无顾忌的作出各种的批评、指责、甚至嘲讽。然而,每每谈论到天皇和皇室时,则人们往往少有微辞。这种现象,在日本的男女老幼,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基本如此。


再来看看日本每年一度的“一般参贺”日(新年伊始,日本民众和天皇一家互贺之日),十几万日本民众从清晨就开始有序的聚集在天皇的皇宫前,人们手持太阳旗,高呼:“天皇陛下万岁!万万岁!”,有的人甚至当场流出激动的热泪。这场面,近似于中国当年伟大领袖接见红卫兵时的情景。

 

我在思考,自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来,至今已经历了150年整。这150年间,日本倾国推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脱亚入欧”等诸项国策。


特别是日本战败,美国占领期间,日本的民众愈加狂热的追捧和吸收美国和西方的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民主文化等。可以说,整个日本民族都经历了数次“现代文明的启蒙运动”。这使得日本不仅实现了工业化,并曾成功的取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果。此外,还使得日本全面建立建成了现代化且富有效率的国家管理体系,以及包括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领域在内的各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昔日,在美国大兵营房外,羡慕的爬窗偷窥美国大兵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到处追围美国大兵吉普车哄抢巧克力的孩子们,基本是明仁天皇的同龄人,他们后来都成为成就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一代主力军。


那么,已基本实现现代文明的日本民众为什么会对带有封建色彩的天皇制仍保持不可割舍的拥戴呢?为什么不像中国那样,把清朝末代皇帝彻底的从皇宫扫地出门呢?尤其是,自明仁天皇的平成年代以来,日本民众对天皇的拥戴气氛不断高涨,对皇室的关注度越发提高。


对于平成时代皇室对日本人的影响之大,可略举一两个例子。


1993年2月,赴宫内厅接受教育的准太子妃雅子,被媒体拍摄到背着帕洛玛∙毕加索的包。第二天,全日本各商店的该产品就出现了断货现象。不止是背包,皇太子妃的着装等也都成了日本时尚的风向标,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时尚追求。


现代日本成了“少子国家”,政府为出生率的大幅下降而十分忧虑。2006年9月6日,日本皇室41年首次添丁。小亲王的诞生,使得当年日本的出生率出现了6年以来的首次回升。有统计表明,日本皇室每诞生一个小生命,日本当年就会多出生2万多名婴儿。


我在想,日本天皇之所以能受到民众的如此拥戴,除了那些日本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传统因素外。我们是否还应该在明仁天皇本人身上找出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原因呢。


有个性有主见的少年


1933年12月23日早上6时39分,明仁在皇宫内的产殿诞生。是裕仁天皇和香淳皇后的第五个孩子,而且是第一个男孩,因而受到了国民盛大的祝福。称号“继宫”名“明仁”。


1938年的明仁

 

1936年3月29日,明仁满两岁,依皇室规定,必须离开双亲,由赤坂离宫内的东宫仮御所东宫傅育官抚养,开始了他一生中印象深刻的孤独生活。


1944年,日本日趋战败,明仁被疏散到枥木县的田母泽御用邸,后来又转移到奥日光汤元的南间酒店,直至战争结束。这使儿时的明仁经历了恐怖动荡的战时疏散生活。


根据皇族身位令的规定,皇太子要在满10岁后到陆海军担任少尉军官,于是明仁被要求加入近卫师团,军部也有这种要求。但是根据父亲裕仁天皇的意思,明仁没有去任职。故此,明仁没有皇军的履历。


1946年10月至1950年12月,皇室遵从“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的方针,任用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贵格派教徒伊丽莎白·维宁(Elizabeth Vining)为明仁的家庭教师。


伊丽莎白•维宁教师按习惯给自己的学生明仁也起了个英文名字,但明仁始终没有接受,至使这个外国名字一直没能得以使用。


通过老师伊丽莎白•维宁的介绍,明仁与当时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见过面,进行过交谈。


幼时的明仁,曾被皇室遵从惯例按女孩子的打扮进行抚养。但在入学学习院初等科时,被剪了娃娃头上的头发。明仁郁闷了好几天。之后,明仁竭力的抗议道:“以后,请再不要欺骗我做这种事了!”


据日本的媒体报道,青春反抗期的明仁也曾因不愉快的事情而出走过,曾引起过宫内厅及有关部门的一片惊慌。


自由恋爱 娶平民为妻

 

1957年8月,爱好网球运动的明仁来到轻井泽参加网球比赛,遇见了前来参赛的正田美智子。明仁对美智子一见钟情。此后,明仁主动约美智子一同郊游、打网球。回东京后,明仁又频频组织网球赛邀请美智子参加,两个人迅速相恋。


美智子祖父是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的日清制粉集团的创始人,父亲正田英三郎一直担任集团的社长和董事长。据日本史料记载,日清公司最早是旅日华侨创办的企业。我想,如认真查询,上朔几代,美智子家族中难免会有中国人的血缘。当然,这纯属是笔者个人的畅想。


美智子的平民身份导致皇太子明仁和美智子的婚事出现了巨大的阻力。长期以来,日本皇太子妃的人选都是在皇族和贵族中产生的。

 

在皇室的眼里,平民出身的美智子没有资格嫁入皇室。裕仁天皇和香淳皇后也反对过这桩婚事,担心美智子没有能力处理繁杂的皇宫礼俗。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两人的爱情之路颇为坎坷。其间,美智子借故前往欧美等地旅行,实则为躲避国内舆论。


美智子刚一回到日本,明仁就给她打电话说:“一切障碍都能克服,全看我了,请拿出勇气来!”


明仁皇太子对皇室的近亲结缘是有看法的。因皇室的近亲结婚造成皇族的后代频频出现生理缺陷者。大正天皇就是一例,据传,有生理缺陷的大正天皇在正式场合,曾把诏书卷成万花桶状,并透过望花桶看大臣们,使得众臣子哭笑不得。


最终,还是明仁的父亲裕仁天皇率先同意了这桩婚事。1958年11月27日,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日本皇室召开了专门讨论明仁皇太子妃候选人的会议。会议正式作出决定,批准正田美智子为皇太子妃。


1959年4月10日,明仁和美智子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当天有53万日本民众涌上东京街头,待婚车经过时,人们高呼“万岁!”。各电视台对婚礼全程进行了直播。随后,日本掀起了一股“美智子热”和“皇室热”。



即位天皇 一改旧习

 

1989年1月7日,昭和年代的裕仁天皇驾崩,明仁皇太子即位天皇。成为日本第125位天皇,改年号为“平成”。


在即位发言中,明仁一改过去皇家发言居高临下的“郑重体”,采用日本普遍民众使用的“丁寜语”。不仅如此,他还首次使用了“和全体国民一同”的字眼,让日本民众耳目一新,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他要求在他上班、出行时,轻车简从,遵守红绿灯。在东京的原宿车站,有专门停靠天皇专列的站台,但明仁天皇极少使用,而是与平民百姓一样,在新宿、池袋等车站上下车。


2013年11月19日,新任美国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向明仁天皇递交国书,并与天皇握了手。


媒体报道称,日本天皇在皇宫的“松之间”宫殿接受了卡罗琳递交的国书,并与她站立着交谈了10分钟。在递交国书后,天皇伸出手,与卡罗琳握了手。


按照以往的皇室传统,天皇与民间人士是不握手的。当年,日本败战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在联合国军司令部办公室接受裕仁天皇的拜访时,宫内厅预先叮嘱麦克阿瑟不可与天皇握手,但是麦克阿瑟将军在会见结束后,还是向天皇伸出手去,裕仁天皇愣了一下之后,还是与麦克阿瑟握了手。这一举动,被美国媒体解读为日本天皇由“神”变成“人”的象征性举动。


据宫内厅的统计,年过七旬的明仁天皇,平均每天参加公务活动的次数,是其父亲裕仁天皇同年龄时的2.3倍。


明仁天皇一贯谨言慎行,从未因自己的言行给日本政府带来内政、外交上的麻烦。他十分敬业,即便身体不适时也会努力参加各种礼仪性活动,尽量满足社会需要。

 

一个有专业有造诣的男人

 

明仁天皇爱好并刻苦钻研生物学。这一专业爱好也是受父亲裕仁天皇的影响。


从1967年开始,明仁天皇先后在学术刊物《鱼类学》上发表了32篇专业论文,成为世界虾虎鱼研究的权威。


1986年,明仁天皇被伦敦林奈协会(国际性生物家协会之一)授予名誉会员称号。明仁天皇的论文中,至少有五篇是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论文。人们说,这五篇优秀的论文就足以使五名博士生顺利毕业。


学术界为表示对他研究成果的尊敬,把一种生活在珊瑚礁里的扇尾虾虎鱼命名为“明仁鹦虾虎鱼”。

 

遵守交通规则的典范

 

明仁自1954年3月考取汽车驾照后,64年间里,从未出过交通事故,从未有过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明仁天皇自即位后,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亲自驾车,让美智子皇后坐在副驾驶位,从皇居后门出发,前往网球场或是东御苑。


明仁天皇开的车是一辆1991年产的灰色本田,当时的售价为1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元),已经开了近30年。

 

开放亲民


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主动走访日本全国各地,多方接触普遍的日本人,被誉为“亲民开放的皇室”,赢得了众多日本民众的好感。


特别是,2011年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明仁天皇和皇后马上发表了电视演说,鼓励全体国民勇敢地活下去。并随即亲赴灾区慰问。


在避难场所的体育馆的地板上,天皇和皇后跪着与坐在地板上的灾民亲切交谈的景象,让无数的日本人为之感动。

 

明仁夫妇视察地震灾区悼唁死难者

 

最大的普世理念——和平主义

 

日本宪法规定,天皇只是国家的名义元首,是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天皇无政治实权。


但我观察到,明仁天皇作为人,是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的。他反对战争,对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历史持深刻反省态度。对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日本的和平宪法等,多次以象征性天皇的特有方式向日本国民以及全世界表达赞成和维护的态度。


他从不参拜祭祀着14名二战期间被盟军远东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世界一片对华制裁,中国最困难之际,明仁天皇实现了日本天皇的首次访华。


1992年明仁天皇访华


最近,在日本右倾化,极端民族主义抬头之际。特别是,2012年,安倍首相上台后,公开提出要修改和平宪法,并抛出了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方案时。明仁天皇一直通过象征性天皇的独特和委婉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


2014年12月23日,明仁天皇在生日致辞中呼吁:日本要作为世界上稳定和平的健全国家,继续走和平道路。


2015年1月1日,明仁天皇在新年讲话中指出:日本应该以二战结束70周年为契机,学习始于“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的战争历史,思考日本今后的走向。


2015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在日本政府主持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表示对先前战争“深刻反省”。这是日本天皇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首次使用“深刻反省”的说法。


2018年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明仁天皇在悼词中第4次延用了“深刻反省”后,又增加了一句话:“战后,我们度过了漫长与和平的岁月”。暗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修改宪法,重走战争之路是没有前途的。

 

还有一件事,也使安倍首相感到“没面子”,他担任首相已6、7年了,天皇和皇后还没有单独邀请过安倍夫妇去皇宫共进过晚餐。而那些只当了一年首相的人,都曾有过此“殊荣”。

 

从明仁天皇的上述言行,不难看出明仁天皇的各种政治倾向是正义的、普世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和平主义。

 

日本民族之幸

 

前面提到日本民族没有自己的哲学,但是日本民族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失为优秀的民族。


在日本这个国家里,犯罪率低,贪官、贪腐少,“老赖”少,小偷少,假冒伪略少,违规违章少,坑蒙拐骗少,不守信义少,损人利己少,排队加塞少,粗暴无礼少,大声喧哗少,随地吐痰少……


日本有个传统习俗叫作“村八分”。就是在一个村里,一个社区里,一个集体里,只要有人违反了纪律,就会遭到八成以上的人们的敬而远之。


再加上严格的法律和管理等因素,日本的社会环境确实让全世界称慕。


我个人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的确有道理。日本的天皇及皇室作为国民的象征,给日本民众树立的榜样和行为规范,似乎比雷锋的影响还要大得多,因为他原来曾是“神”。


现代天皇的典范作用,大到世界和平,和平主义,普世理念,以及对战争,对国计民生等领域,都有天皇的声影。小到个人的人格,做人标准,恋爱结婚,专业爱好,工作态度,遵纪守法等方方面面,天皇和皇室都作出完美的示范。



日本民众对天皇的拥戴,更能说明他们对天皇的典范是绝对效仿,绝对引以为偶像的。天皇对日本民众良好行为规范形成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应该说,现代天皇和皇室是当今日本人民的幸运。


周初阅读室

我与王小波都曾住过的教育部大院

我那淘气惹祸捅娄子的童年岁月

京城端王府夹道旧事

佐尔格的墓和731部队

生活在教育部大院的往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域外系列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杨劲桦:我认识的同性恋朋友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犹太人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黑人朋友

陈鸿仪:那些外国朋友们的故事

李榕:巴黎惊魂,一次奇异的旅行

李榕:留美生活记忆

李榕:在华盛顿英国使馆的"内急"

田军:我在英国的车族生涯

孟国庆:改开时代走出国门的第一批"洋三届"

高文军:我在日本放歌《恶魔的饱食》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郭爱平:一不留神混成美国金苹果劳模

王勇:我在美国上演现实版《狮子王》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陈小春:磕磕碰碰闯美国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陈小春:在美国开车吃罚单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百草止痒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