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 | 以约之行,在佩特拉西峡淋成落汤鸡

钱明红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钱明红,女,副教授,196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79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理学学士。毕业后曾在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现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爱好文学艺术摄影旅游。

          

原题

以约之行




作者:钱明红



1、准备


有动议去以色列是2017年10月,每年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享受着比一般中小学放寒假早的福利,因此国庆节一过,我们就早早地浏览收集各种旅游信息,开始做功课了。综合比较分析研究,与心仪的地点、同伴的想法、价格的优劣、线路的设计等各种因素是否相吻合,经过多次商议和伙伴的交流及确认,最终2017年11月底定下跟随浙江省国际旅行社,走“以色列约旦12天全景深度之旅”。


12月初,我负责与旅行社的小徐联系并确认,交了每人10000元的定金。一个60后、一位70后,还有一位80后,别人想想你们怎么会组合在一起?是啊,缘分啊。三人的组合来自于是2016年的夏天,那年,本来四位伙伴一同游俄罗斯,结果另一位同事有公干没能前行就形成了三人同行,小X与小W是同一处室,我嘛,也分别与小X与小W在不同的时候同部门工作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就走到一起来了。俄罗斯之行大家趣味相投,三观相近,就想到再同行了。而且,三人因分别去过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不然会重复,以约行都没有去过,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月亮谷


那么为什么要去以色列哪?


以色列这个国家太神秘,以色列有耶路撒冷,这两点足以让人去了还想再去。


定下行程,再作细功课。堂堂的杭科院图书馆,号称藏书80万册,只找到并借阅了《以色列列国志》《约旦列国志》,认真阅读,书本的信息太陈旧了;于是乎网上、百度、知乎、谷歌一起上,总算将两国的基本情况摸了一下。第三步,我自己上网看了两个2013年拍摄的纪录片《耶路撒冷》,反复地看了三遍;还有NHK拍摄的纪录片《耶路撒冷(前编):圣地的攻防》《耶路撒冷(后编):和平为何难以实现》《五次中东战争的相关背景与历史》等资料,又查阅了有关以色列网友游记。旅行前做的功课比任何一次都要认真与仔细。我还认真做了笔记,真是做足了功课。


然而,正当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时,形势突变,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将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中国驻以色列使馆12月8日网上通知:提醒旅以中国公民注意安全,谨慎前往耶路撒冷地区,有效期至2018/01/10。那一个月是十分“艰难困苦”的一个月,天天关注国际新闻,关注中东形势,关注巴以局势的变化。周围的好友同事知晓我们要去以色列,也纷纷劝我们另择时间前往。



我不止一次打电话给浙江国际旅行社进行咨询。最后的结论是:假如旅行社发团的话,那一定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假如一个月后形势不好,不能启程,那费用会全额退还,我们则另择时间前往。真所谓“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到了2018年1月8日,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再次“提醒旅以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局势发展,赴耶路撒冷老城及周边时,务必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加强自身防范。尽量避免前往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地区的城市,以及北部以黎、以叙边境地区。”


我们再次与旅行社联系并确认1月22日的行程。接下来的事情在认真做好期末各项工作的同时,1月13 日,利用双休日我负责与旅行社签合同,交护照与材料、交尾款,领包包等小物品,三人各自整理旅行清单,换美元等等准备工作。


2018年1月22日,下午我们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长途站长上了杭州至上海浦东的大巴,晚间九点准时到达2号航站楼24号门口与大部队集中,然后出发。


特拉维夫巴比伦空中花园


2、感受


以约线是小众线,此次之行共十二天,我们到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地区,走马观花了特拉维夫、戈兰高地、萨法德、耶路撒冷、伯利恒、安曼;游了死海、佩特拉、瓦地伦、加利利湖区;途中经历了沙漠、荒原、湿地、咸水湖、峡谷等自然地理,游览了世界文明古城,三大宗教的发源圣地,人文的历史与自然的景观是任何一次旅行不多见的。


以下仅仅记录感受最深的几点:


(1)绿色的以色列及滴灌技术


没有去以色列之前,知道那儿缺水,还以为那儿是一片荒漠,到了那儿,才看到城市周边的绿化比我国的北方要好很多。我们去的是雨季,所以看到了绿色的植被,绿色的农作物、各种放着盆花的热带植物,更看到了那植物下的管道系统。我们问了导游陈小姐,她说以色列所有的绿色植物下面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滴灌系统,水及肥料都是通过此系统进行输送。这项技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农业专家就去过以色列学习取经。



我们参观了戈兰高地的一家葡萄庄园,近距离地看到了他们的大棚种植,和埋在地下的四通八达的管道系统,以及开满各种热带植物与鲜花的花圃、长满香蕉与柑橘的果园、葡萄园,身同感受科技的先进性。以色列的节水也是闻名世界。他们目前多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供民众生活与饮用,废水进行收集并处理二次水用于工业及洗刷用水,而加利利湖、约旦河水等自然水资料用于农业灌溉(以确保农业用水的安全性)。


以色列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主要是水和耕地资源极其短缺,而以国又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中东沙漠上创造的农业奇迹已经成了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他们有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先进的农业及农业机械化技术,使这个国家利用2.2%的农业人口在养活840万人口的同时,还成为欧洲冬季蔬菜进口基地。


我们在以色列吃的蔬菜、水果、奶制口多为以国自产,那生吃的甜椒(红椒、黄椒)、红萝卜满口又脆又甜,连我一个一向不吃生菜的人也要吃一大盘。以色列的农业对于人均水和耕地资源同样短缺的我们国家而言,我想一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耶路撒冷


(2)耶路撒冷与宗教


耶路撒冷(Jerusalem)是一座有5000多年历史的举世闻名古城。耶路撒冷旧城是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宗教和传统、历史和神学以及神圣的处所和祈祷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为备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圣城市。它又是一座“和平之城”,一座“圣城”。


耶路撒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区,约旦则占领城东旧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该国的总统府、大部分政府机关、最高法院和国会均位于该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但是,大多数国家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当我们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走近它时,忐忑不安的、疑惑的、甚至是还有一点儿害怕与恐慌。


早晨,当导游接上我们汽车到达橄榄山下车后,看到一幅如此宏大的历史长卷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说实在有点晕眩。


俯瞰耶路撒冷全城,对着圣殿山远眺,远处耶路撒冷老城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金顶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主泣大教堂、圣墓大教堂,东正教圣女玛丽亚教堂等建筑一字排开。毫不吝啬地展示在众人面前。我抓紧从阿拉伯小贩中买了一张两美元的地图,想着以后回来好着辨认那些耳熟能详的极具历史沧桑感的建筑群。


我不是基督徒,我只是一个旅游者,以一个观光者的眼光在极为短暂的时空中去感受一下自然与文化。


耶路撒冷哭墙


我们旅游说明上安排是这样写的:


“早餐后前往耶路撒冷,登上橄榄山,俯瞰耶路撒冷全景。然后沿山势,顺着棕榈主日大道而下,参观主泣教堂,意为“上帝哭了”。教堂形状似一颗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根据《路加福音》第19章,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时候,震惊于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前往喀西玛利亚园,在此耶稣被出卖,被罗马士兵带走;一墙之隔是金壁辉煌的万国教堂,这座教堂得到许多不同国家的资助因而得名,每个国家的标志放置于天花板的玻璃上,教堂的前面有一排列柱,上面是现代的镶嵌图案,描绘耶稣基督象征上帝与人类之间的连接,教堂为拜占庭风格建筑,有圆顶、粗大的列柱和镶嵌图案。随后亲历基督耶稣受难时背负十字架所走之--苦路,在耶稣升天的圣墓教堂结束苦路历程。下午前往犹太人的第二圣殿遗址-哭墙,在庄重肃穆的气氛里,您可将看到虔诚祷告的犹太信徒和衣着独特古板的犹太教拉比。”


事实上,那天有团友统计,我们步行20000多步。古老的以重叠历史而呈现城墙与城门,穿越时光隧道的苦路,全世界各国的游人,夹缝中生存的阿拉伯人,全民皆兵的以色列人,严格的安检,极端的犹太教徒,不停的走马观花,各种来不及消化信息与图像,那是极为不真实感的紧张的一天。来,让我慢慢梳理一下:


教堂:我们走进了主泣大教堂、喀西玛利亚园、万国大教堂、耶稣与十二门徒最后的晚餐地、圣墓大教堂。


道路:我们分别在棕榈大道、穿越老城的14站苦路、犹太人墓地、大卫城塔、西律门、锡安门、西墙(哭墙)停留,我们穿过了老城的犹太人区、阿拉伯人区、亚美尼亚人区和基督教区。


耶路撒冷哭墙下的孩子们


耶路撒冷是宁静的。宗教是人们内心的信仰,宗教是在灵魂深处的,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足以使人类生存或毁灭。走在老城或新城,虽然看到飞弛在两轮上的警察、或骑警,或荷枪实弹的帅哥美女,各色肤色、各种年龄、各种穿着,人们的脸上写着安详与淡定,生活是继续着的,战争与冲突是偶尔或片刻的,更多的是追求幸福和平共处的日子,阳光下孩子们在嘻嘻,老人们在下棋,妇女们在购物,男人们在喝咖啡,游人在街头弹上一曲,我们则努力用相机记录着一切。


耶路撒冷是虔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们怀着极其虔诚的心情,唱着圣歌,吟诵圣经,走进圣殿,朝拜圣像,抚摸圣物,甚至亲吻圣物,那种虔诚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半点虚情假意;而观光者、旅游者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份神圣与庄严。


耶路撒冷是分裂的。在耶路撒冷有东与西,有地域上的分治、时空上的隔离、党派的统治;更重要是国家间争纷、人心间隔阂,主权的控制。高高的隔离墙,硬生生地将同在一个蓝天的人们分而治之,那些特定的区域是某些人们不能入内的,要有相关证件;某些人们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生活工作直至死亡。


耶路撒冷是重叠的。地质的年代是考古学上的定义,在耶路撒冷,历史在这儿层层叠叠堆切弯曲,而且是裸露的。三千年还是五千年?我不知道。但近现代的历史遗迹与人文遗址,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保存得如此之完好,今天看来恍如昨天发生的人与事。几千年来的故事与传说,在今天的耶路撒冷的街道、城墙、教堂中你不经意的都能一一对应上。神奇的现实版感受,彻底晕眩!


耶路撒冷是美好的。“上帝赐给了人间十分美丽,其中的九分都在耶路撒冷”。虽然是石头砌的池城,多少次的毁灭但它仍浴火重生;尽管目前分而治之,但人们想往和平与统一的信念坚不可摧;“昨日的战乱、今日的动荡、明日的辉煌,呵,金色的耶路撒冷”多少国家,多少人民的期盼……


耶撒冷老城下棋的老哥俩


(3)伯利恒初印象


伯利恒是位于犹太山地顶部,耶路撒冷以南,巴勒斯坦中部的人口约25万人的小城。由于是耶稣的出生地而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基督徒前来朝圣。伯利恒在历史上曾经被众多的帝国所统治。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对于基督教来说,伯利恒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该城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迹是坐落于市中心马槽广场的圣诞教堂。它位于耶稣出生的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遗址之上,其使用权主要归属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基督教派。在过去的1000多年间,重建后的圣诞教堂屡遭战火洗劫,创痕累累。


伯利恒因其独特的宗教地位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尤其加速了它从宗教圣地向旅游胜地的演进。但是,伯利恒区域内不允许以色列籍人非穆斯林人入内,以至于我们的陈导,一位有以色列国籍的且在以生活了十多年的香港人不能进入伯利恒。我们临时换了导游带我们。由于团友购买了钻石要进行加工,有幸跟随那位在上海读过五年书的中国通进入伯利恒的加工厂并与其交流。


他在伯利恒买了房,因为房价便宜,房价120万美元,250方的别墅带游泳池,相比杭州上海便宜多了;他的犹太人老板将钻石加工厂设在伯利恒,店铺也开有一间开在伯利恒,因为后者房租便宜更重要的是没有税收;我们关切地问到有关安全问题,他说在伯利恒,阿拉伯人不会乱来,犹太人的治安还是很有保障的。我们在他们的加工厂看到进门有院门,进房间有看到六七个摄像头显示实时情况的监示屏。但他也说一般晚上不要随便外出,特别是一些小巷子,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是有小偷的。


在隔离墙内的伯利恒住了一晚,没有想象的异常平安无事。同一酒店中白人老外居多,还有韩国人一个团,另外就我们中国团24位中国人,导游再三告诫不要外出,注意安全。


隔离墙


说到隔离墙,一定要提到巴解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于1964年5月28日成立于耶路撤冷,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8个背景各不相同的政治派别组成,其中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居领导地位。现在的巴勒斯坦领导人是温和派阿巴斯。


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第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领土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全部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巴民族权力机构已经在加沙地带60%和约旦河西岸42.9%的土地上实行完全自治,巴控制的实际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巴勒斯坦从1974年11月开始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实体。2012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138票赞成,8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观察员国地位。


没有国家,没有自己的货币,没有自己的家园,不用说巴勒斯坦人是极其痛苦的。何时才能建国,何时才能在国际上有合法的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巴勒斯坦民众期盼着。


远拍安曼


(4)马赛克之城——约旦的马达巴


约旦的马达巴,是一座已经有3500多年的历史古城,马达巴城内的圣乔治东正教教堂的地面上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的、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中东地图。该地图约完成于公元560年,它准确无误地标出了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等古巴勒斯坦和埃及城市以及河流、海洋的位置。


约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等统治。七世纪属阿拉伯帝国版图,十六世纪归属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约旦由英国代国际联盟管理。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边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1946年5月25日约旦获得独立,阿卜杜拉登基为王(埃米尔),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50年4月,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合并称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约旦是中东的十字路口,它与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领土、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共享边界。但它与以色列关系良好,在这个纷争交错的中东地区,约旦比任何邻国都更安全。约旦是整个穆斯林世界里,世俗化非常高的国家,得益于发达的金融业和稳定的政局,它的货币第纳尔比美国元还要值钱(1美元=0.710约旦第纳尔)。


约旦虽然80%的国土为沙漠所覆盖,但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建立了古老的文明。古代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西伯莱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十字军、土耳其人等都在不同的时期居住或占领、统治过这一地区。最为著名的是古罗马建筑艺术,古罗马帝国在约旦历史中虽然只占据300年的篇章,但由于罗马人喜欢建造公共建筑的天性,这个时期在约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特别是在一些教堂中现存下来的精美绝伦的马赛克壁画,美伦美奂。我们在安曼的街头,在城堡山的博物馆、在尼泊山的教堂、在马达巴城圣乔治东正教教堂、在亚喀巴花园、在阿杰隆城堡等无数次地看到并拍到公元前马赛克的作品。那些图案放在现在的图案设计中一定也会得到现代人的青睐。


约旦安曼城堡山遗迹


(5)死海一飘


约旦的西部,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东非大裂谷约旦裂谷,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5到16公里不等,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除水草外生物。


由于死海被陆地环绕,不与其他河流和大洋相连,所以死海没有潮汐现象。据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相关数据,死海水位正以每年3.3英尺(约1米)的速度下降,随着不断减少的水量,使得死海的盐浓度大大提高,最深处有湖水已经化石化。


我们是在约旦一侧的死海进行飘浮的。在团友们的鼓励下,在仍在寒意的初春的湖水中体验飘浮。掌握好平衡是重点,在约旦救生员的指点下,下到齐腰深的水中、然后半深蹲、后倾、双手打开、注意平衡,慢慢抬起双脚。哈哈,你的双手双脚都在水平面上,你的整个人都飘浮在水面上了,那感觉还是很仙仙的。说说容易,一开始没有掌握好平衡,手被水下的岩石上的石化盐结晶划破。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死海成分含量高的护肤美容品可达到提亮肤色、改善暗沉、深层清洁、淡化纹路等功效;体验死海泥就是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我们参加了AHAFA死海护肤品工厂,有人还选购若干准备回国后作送人的伴手礼。我只是弱弱地将少许死海泥带回酒店房间体验了一下,用后还真的皮肤滑润细腻。


阿拉伯的劳伦斯瓦伦地山谷


(6)瓦迪拉姆的红沙


位于约旦南部瓦迪拉姆保护区,作为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列入名录。瓦迪拉姆沙漠浩大,一望无际,似神殿般的广阔,据介绍占地74000公顷,这片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这里的岩画、碑铭和考古遗址拥有大约1.2万历史,这里还是行踪不定的阿拉伯羚羊和贝都因人(阿拉伯游牧民)的家园,贝都因人长久以来一直与当地的自然奇迹和平共处。


瓦迪拉姆沙漠酷似外星地,它是阿拉伯的劳伦斯曾经纵横驰骋的地方,也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主要外景地。当年英国人建造的铁轨在茫茫荒野上穿行延伸至远方,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铁路目前仍在正常的使用中。


到过国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柴达木盆地沙漠、埃及的阿拉伯沙漠,第一次看到了红色的沙漠,令人惊叹不已!


我们有幸在沙漠酒店住了一晚,感受了沙漠中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幸好房间有电热毯不觉冷(早晨沙漠中有厚厚的霜冻),欣赏了沙漠落日。凌晨四点半起床看星星,我清晰地看到满天的繁星,北斗七星高悬天空,因没有带三角架,无法手持相机拍摄下这美景。


约旦小佩特拉


(7)佩特拉历险记


佩拉古城位于约旦南部沙漠,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峡谷中,佩特拉是一座因贸易之路改变而荒废的古城。它几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古城”。


佩特拉为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国首都,公元前 1 世纪时极其繁荣,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


这里的岩石呈褐色、红色、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等。各种不同颜色岩石的扭曲岩层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颜色曲线。古城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入口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名为“蛇道”,也称“西峡”。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


雨中的佩特拉西峡


心仪已久的佩特拉是约旦的国宝,1985年就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江浙沪来的我们的到来带来了雪,下雪对于约旦来说是极端恶劣气象,当日暴雨如注,但行程我们要走的,不能放弃。峡谷中风光旖旎地貌如同羚羊谷,红色的岩石风吹雨淋起伏跌宕,然谷中水漫金山,一手雨伞一手单反相机,那么的美景真是可惜了。


一路雨水,如同舟行,防水的徒步鞋漫进了水,双脚就完全浸泡在水中了,好不容易穿过西峡到达卡兹尼神殿,却被告知原路因大雨淹没,不能原路返回,当然再向前也是不行了。


在大雨中徘徊等待许久,幸而景区有应急预案,派工程车进入,我们与其他国家的游人顶狂风,冒暴雨,如同难民强行撒出,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任风刮雨打淋在脸上身上,几乎湿透全身。冷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景区旋即关闭。那著名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凿山而建的古迹就要等下一次再来了(估计可能性不大)。我们戏称,人生有此历险,也对得起这世界上五十个最值得到的地方之一了。


约旦夜幕下的佩特拉古城


结语:


旅行是到另一个地方看另外人的生活,世界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走不过来;世界又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可以快捷地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看你想要看的风景与人文。期待下一次的前行。

                                

初稿:2018.03.19-22

修改:2019.05.28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行者系列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穿越岁月的瓦砾,寻找昔日的美

——约旦以色列浮光掠影

阿拉曼:未曾忘却的纪念

 童润棣:埃及女导游和金字塔下的混混们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以弗所寻古

张援春:我看到的委内瑞拉(完整版)

 姚克勇:在东欧遭遇“狗检”

姜波: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张援春供图)

严向群:秘鲁高原行

王宝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食之旅

王宝泰:我和阿根廷小姐的近距离接触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高初建:回忆阿塞拜疆之行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38000公里!

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张伟光: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

张岳庚:在北极守望北极熊

张岳庚:我两次从南极归来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