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张志鸿,湖南邵阳人,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7月毕业,曾在中学、中专执教17年,现为某央企湖南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定居长沙。
原题
一个老将军的凛然正气
——重读《从战争中走来》一书
忽然发现,刚刚过去的1月9日是张爱萍上将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网上有一些纪念文章,除了李殿仁中将写的一篇《顶天立地傲苍穹》有些价值外,其余都很平平,无非就是那么几段,他的功勋卓著:他是新中国海军、二炮部队的实际创建人,他在1955年组织指挥了解放军第一次陆海空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1964年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1975年组织指挥了第一颗可回收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在1980年代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的个性突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军队中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一些网文更肤浅,只会八卦他的夫人是某某的遗孀,他的长子是解放军中将,他的女婿是正国级领导某某某。于是,我又打开了一本书,书的标题是《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作者是张爱萍的次子张胜。一般情况下,出自家属、下属的回忆,很可能为传主评功摆好,隐恶扬善,甚至还有人故意歪曲、编造。但我感觉:这本书相当可信。理由之一是本人喜爱文史,看过不少党史典籍,但迄今为止,还没发现此书有什么违背事实的硬伤。理由之二是作者的态度比较客观。(担任红军指挥员之后)他的性格变得粗犷、豪放,言语辛辣、尖刻;他的意志刚强,喜欢独断;他不再热衷谈理论,而更崇尚实干;他的面容渐渐脱去了天真和无邪,变得威严而刻板;眼神由温情和忧郁,变得冷峻甚至冷酷;他总是腰板笔挺,再热的天也是风纪扣、腰带、绑腿严紧,不苟言笑;他自信,甚至自负,他认定的事情,几乎没有商量。他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和别人闲聊,没有任何嗜好。空闲时一个人关起门来读书。即使读书,也是正襟危坐;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他也很潇洒,探访名胜古迹、写诗、照相、书法、篆刻。他好像总有些和周围的氛围不大和谐。他的上级、同级认同和信任他,但很难说是喜欢他;他的部下倒是喜欢他,但又怵他。他还引用陈毅挖苦其父的话:“被你张爱萍看得上的人没几个;但要知道,看得上你的,也没几个!”理由之三,是作者本人的经历令人敬重。作者1964年参军,从基层小兵做起,当过几年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1993年,组织决定提拔他担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兼战役局局长、战略研究室主任。但他考虑再三,主动写报告退出了现役。不把大好前程看得最重,这样的价值观值得信任。书很厚,53万字,几乎没有同类书籍中常有的照片、配图。张爱萍经历曲折,故事太多,有些事现在也不宜细说。我就说说这本书讲的几件小事吧。第一件事,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五十年代,张胜在北京八一学校读小学,这是一所著名的干部子弟学校。小伙伴问他父亲是多大的官,他就回家问父亲,父亲勃然大怒,恶狠狠地盘问。知道缘由后,父亲说:我就不赞成搞子弟学校,风气不好!第二个学期,就把张胜转到一所普通学校去了。开学前,他还告诫张胜:“记住,你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是一样的。将来长大后,要靠你自己!”三年困难时期,张爱萍对长子、次子说:“你们都住到学校去,和老百姓的孩子去过一样的生活。”于是,张胜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了吃不饱饭的滋味。其实,舐犊情深也没有错,但是应该有一些前提。张爱萍没有特权思想,也不允许子女有,说明“平等”、“民本”的理念是深入他的骨髓的。1967年12月26日,张爱萍被捕,在狱中呆了整整五年,饱受摧残。如1968年1月8日至22日,连续接受了15次突击审讯。专案办采用连续突审、罚站、编造证据等手段,逼他承认自己是假党员、日本特务、通敌。其中,专案办的一个副主任非常活跃,扮演了类似“酷吏”的角色。到了1980年代中期,这个专案办的副主任身患绝症,托人捎话给张胜:他一生参加革命,只做过这么一件坏事,他对不起老首长。现在行将不久于人世,希望首长能原谅过去,他就能瞑目了。想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胜心中充满了悲凉,郑重地答应转告。张胜描述了转告父亲的过程。那天父亲在批阅文件,我在他身边静静地坐下,看到他专致的神态,往事不堪回首啊!父亲抬起头来,似乎有些惊讶,有事吗?我讲述了这个临亡的人哀婉的请求。沉默,父亲一直凝视着前方空空的墙壁,就这样沉默了很久、很久。最后,父亲转过头来,他说:“不行!这是不能原谅的!”他的态度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震惊,不!是震撼。他补充道:“我绝对不会对这种人说一句原谅的话!这不是我和他个人的问题。不行!绝对不行!”看到这里,我真想为他喝彩: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真丈夫也!天理昭彰,惩恶扬善,才是人间正道;不讲原则、混淆是非的“原谅”,只会使这个词语贬值。到了90年代中期,在一次纪念刘少奇的座谈会上,张爱萍依然愤激地说:“有些人,在文革中坏事做绝,又毫无悔改之意,到现在还在为自己涂脂抹粉,到处招摇撞骗!”在一旁看在眼里的方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说:“爱萍同志讲得好,就是要这样讲!大声地讲,公开地讲!”
1994年的张爱萍将军
在连续3次卫星发射失败之后,1975年3月8日,中央任命张爱萍为国防科委主任。在邓小平领导下,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直至年底被再次打倒。在张爱萍晚年,儿子问他:“邓小平1975年搞整顿,你和万里、胡耀邦、周荣鑫被誉为邓小平的四大干将,你知道吗?”张爱萍很生气:“什么邓小平的四大干将?他们是不是我不知道,我不是!我谁的人也不是!”说我是邓小平派,是他手下的四大干将,这是对我的侮辱!一个人怎么能成为某一个人的工具、信徒呢?这是把自己的人格都贬低了。对的,正确的,我能跟着你;不对的、错误的,我怎么能跟着你呢?跟着你,也不是跟你个人,而是跟你的思想,你的路线方针。张胜又问:“那该怎样理解1975年你在邓小平领导下搞的整顿?”我们没有任何私下的往来和谋划,完全是从工作出发。整顿是党中央的决定,也是毛泽东的决定。要整顿必然要否定“文革”,因为他们把国家和军队都搞坏了,绝不能允许!这里是思想体系的一致,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个人关系。搞小圈子,搞帮派,几个人搞到一起,叽叽咕咕地,只有“四人帮”才喜欢这一套。还有林彪!反对宗派主义,不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吹吹拍拍,这不正是党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吗?“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和而不同”,这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完美人格的倡导吗?不少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但张爱萍是真的做到了。他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认理不认人,跟理不跟人,一身正气,心无旁骛。张爱萍2003年逝世后,曾任国务委员、中顾委常委的张劲夫撰写《平民将军》一文回忆:“我和爱萍同志交谈过,我们当初找共产党,革命的目的都很简单明了:一是不当亡国奴,二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但他的价值应当得到体现,他的品格应当得到赞颂。张胜说他是一个刚烈的人,一个透明、率直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作者张胜,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平民将军》一文,作者张劲夫,原载于《解放军报》,2004年7月5日人民网转载;
《顶天立地傲苍穹——深切怀念敬爱的张爱萍同志》一文,作者李殿仁,载于2020年1月8日《祖国杂志》公众号(点击可阅);
《张爱萍:顶天立地傲苍穹》一文,作者邓德江,载于人民网之《大地》副刊2009年第24期。
延伸阅读
张志鸿:怀念一个日渐高大的身影
张志鸿:40年前那场战争的硝烟与回声
张志鸿:大学逃课记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