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龚玉:未雨绸缪大学梦

龚玉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档案

龚玉,1949年生于南京,1968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至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原题 

未雨绸缪大学梦




作者:龚玉



秋天,古都北京最疏朗明媚的季节,蓝天高远清淡,太阳艳爽迷人,西山平日若隐若现的剪影,突然就清晰拉近于眼前。我与几个先后从兵团返城的女生,一身轻松的骑车在西郊公路上。

这天是1977年10月1日,距离我们下乡的日子——1969年3月31日,已经过去了8个年头。比一个抗日战争还要长的岁月,这其中酸甜苦辣百种滋味、千般熬忍,也许只有下过乡的知青及他们的父母,才能够真正体味。现在,无论或早还是已经迟晚,是容易还是艰难,大家总算又回到了原先的生活轨道上,就想高兴一下,于是约好了在国庆节,远离城内的集会和喧嚣,伙伴们一起到香山看红叶去。


骑着自行车,追逐谈笑,风儿吹拂着黑发,衣服在身后鼓起一个大包。此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是近30岁了连恋爱还未谈过的“老姑娘”,却浑身充溢着轻松与欢快。突然一辆公共汽车从身后疾驶而来,长长的车身拉着一节拖车,车内塞满了乘客,那时的京郊公路远没有现在宽敞,车子经过我身边时,尾部突然一摆,后轱辘贴在我身上。右边是公路的边缘,一个跟头,我连车带人栽到了公路下边。当我翻身从地上爬起来时,汽车已经远去,摇摇摆摆地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冲着那团渐远渐散的黄尘,我突然大喊了一声:“我还不想死呢!我还要考大学呢!”


在死神与我擦肩而过,并恶作剧地向我扮了一个鬼脸之时,我冲口而出的,也许正是我内心深处最渴求的。这个瞬间,一个在我心中犹豫了许久的决定,瓜熟蒂落了。原来,已经被我掐扼而死,想上大学读书的欲求,从未冷却凝固过,只是像岩浆一样在地壳深处吞吐翻滚,当地理气候合适时,就会喷薄而出,击毁一切阻力。于是,我向伙伴们提议:组成一个复习小组,以迎接全国高校举行的首次招生考试。


但是,没有人响应我的提议。其实我也一样,大学统一招生的消息,父母早就告诉了我,并多次动员我再试试,我却保持着沉默。我很害怕,我怕的是历史的重复,怕被时代政治再一次戏弄于掌股之间。已经结疤的伤口如再一次遭创,那隐痛也许一辈子再也医治不好了。


1969年3月,我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这是内蒙古高原上一片丰饶的土地,十五团位于巴彦淖尔盟的五原县一带,是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后套地区。可是由于不懂生产和瞎指挥,不到一年,团里不但没做到屯垦戌边、自给自余,反而把原来农场殷实的老底子也给糟塌光了。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是在规模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时期,以国家所有制形式,吸收容纳城市知识青年的五大生产建设兵团之一。它从基层连队开始,就由现役军人领导,对知识青年实行组织性、纪律性、整齐划一的正规部队的严格管理,个人没有一点自由。这不但在编制上,也包括对意识形态的严厉控制,比如我们连队就规定:不许看除“毛选”以外的任何书籍。


3年后有了探亲假,情况有了些变化,尤其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的连队,不少知青从家里背了书回来看。我当时在团篮球队打球,社交面扩大了,也与人换了书来读。第一本看的是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的中短篇小说集。这本书从前在学校时就读过,现在重读,则需要偷偷摸摸的,主要是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


我在自己的墙头钉了两个寸把来长的特大号铁钉,上面搁一块小玻璃片,造出一个平台。在这个还没有女生巴掌心那么大小的极简陋的灯架上,可以放一个玻璃瓶。我一般用蛤蜊油瓶子。蛤蜊油的油性比较大,是冬天用的擦手油。这种只有半个小号墨水瓶那么大的瓶子,盖子却都是金属的,在上面用钉子砸一个眼,再穿一根用断了的鞋带,灌上点煤油,读书的基本条件就具备了。


当时知青们都睡炕,是通铺。睡炕一般头冲外,只有我独特,头冲着墙。晚上,熄灯哨响后,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很快就呼呼入睡了,我爬起来倚着墙偷偷看书。书中的精彩世界,我从前就很迷恋,现在再次铺展在面前:学校、老师、同学,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久违的远去了的一切,似乎又近在身旁,伸手可及。

在这精神的王国里,我神游八极,尽享愉悦。常常一章读完,错眼再看身旁,一个个如春卷般的被窝,那探出在被窝外的小黑脑袋,我竟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为何在此?等回过神来,知道刚才不过是书中的幻境,有时就掩卷闭目,回味反刍一番旧日美好的生活,有时则颓丧茫然,不知那似真如梦的逝日能否复返?


另一本印象颇深的书,是《牛氓》还是《三侠五义》?总之没头没尾,断章缺页,油渍斑斑。借我书的是同连机务班的一个男知青,他告诉我说,那天他轮休,正读这本书时突然全连大搜查,情急中他无处可躲可藏,突然灵机一动,当下把书胡乱卷了两下塞进了机油箱,等过后再把那书从油嘴里掏出来时,油还直往下滴答呢。擦呀,晾呀,晒呀,反正这本书从此每页纸都通体透明、油光泛黄。


把读书与今后的前途、学业联系起来的契机,在1972年露出一点倪端。我当时正在五原县打一场篮球赛,突然听说从北京来了大学的招生人员,就住在我们同一个招待所里,但是不许与兵团知青随便往来。

远远望着这些来自家乡但已经十分遥远、仿佛天地之隔的招生人员的身影,心里就萌出了一种渴望:我想上大学!我要读书!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专业或者一点特长,而这个专业或者特长无论是什么都行,只要它能往我已经像被虫蛀空了的脑袋里灌进一点知识,能帮我摆脱以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从事的无效的劳动就行。

这愿望朦胧而又细若游丝,这冲动强烈而又怯生生的。当时的口号是:“扎根边疆,干一辈子革命!生为兵团人,死为兵团鬼!”上大学,好像天外之音,我们可望而不可及。这年,我们连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的天津女知青。


第二次探亲假时,我尽力搜寻了一大摞中学教科书背了回来。我那时的想法还十分单纯而且充满了罗曼蒂克,就是想学高尔基,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靠自修完成学业。我顶名是个高中毕业生,但文革开始那年我只上到高一,最起码,我要把高中学业完成,做到名副其实吧。

这时光有一盏煤油灯就不够用了,倚墙拥被而坐可以读闲书,却做不了习题,我需要一个类似书房的小小空间,还有桌子和椅子。

一间6米长4米宽的大屋,是10个知青除劳动以外的日常生活空间。每人在这间屋里所拥有的生活空间,就是褥子所铺下的地盘。我紧贴北墙,塞外的冬天,墙角常冒出丝丝蒙霜的冰凌花。我是个没火气的人,但北墙有三大“地利”之便:

一是对北墙墙面的利用,我在北墙贴上了自购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每当读书看报遇到有地理问题时我便去查看地图,借以复习巩固地理历史知识。由于地图连结着五大洲四大洋,喻示着关心国家大事,所以虽有些特殊却不犯禁。

二是北墙高处的小窗台被我利用了做书库或曰小书架,码放了一些教科书、习题集、草稿纸、笔等等。窗户上沿贴一张白纸(在后来,就挂上用纱布撕开的口罩做成的白“窗帘”),白天把白纸像卷帘似的放下来遮住里面的一切,外面看仍然是一堵白墙,无碍整体形象。

三是炕沿、北墙,以及身后那个箱子侧面所构成的三壁环绕的“死角”。半尺来宽水泥抹面的炕沿是我的书桌,两只自制的小板凳摞起来就是我的椅子,只是时刻要记着别往后靠,别伸懒腰,也别左右晃动,否则极易从那上面栽下来。我借班长身份向保管员多要了点煤油,终于苦心经营造出一个能向隅面壁苦读的“书房”了。


每晚,不管同屋的人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忙乎折腾什么——写信、补衣、聊天、唱歌、洗洗涮涮,甚至发歇斯底里,我都坐在这里置苦罔闻、雷打不动,或是埋头看书,或趴在炕沿上做习题。我现在挺要命的颈椎炎、颈椎骨殖增生,估计就是那时落下的毛病。

有音乐节目的时候,我也打开那个探家时与教科书一齐带回来的五波段半导体收音机。买它,是因为北京电台首次开设了一个英语教学节目,每日数次播出,我只能收听到晚上9点半以后的那次。少得可怜的音乐节目一播出,屋子里便安静下来。音乐是神奇的艺术,再不懂的人,也能假其以飘渺的心灵些许慰藉。


1973年夏,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全国各大学公开从工农兵中招收大学生,并按周总理指示,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团这年共有30个名额,按1:4的比例推荐参加考试。我有幸被连队知青们推荐,成为这1/120的一员。

黄天不负苦心人,我考得相当不错,听说是全团女生第一名。但这距离迈进大学的漫漫长路仅仅是第一步,紧接着还有政审、体检、劳动表现、连队党支部以及群众的评议意见……筛子一遍一遍的过,据说只剩40个人时,我仍在名额之内,但张铁生的一份“白卷宣言”,宣告了这次考试的无效。从此我的情况便音讯杳无了。

那几个月里,我夜夜做梦,都是徘徊在我报考的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各个理工科大学的校门口,有时,又好像被百般地拒斥,几近那大门而终不得入。正所谓“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终于有一天晚上,连队的有线大喇叭里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新闻:今年全国招生工作已胜利结束,××万从工农兵中招收的大学生正昂首阔步,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我当时正一个人在连队的操场上,残存的最后一点侥幸被彻底粉碎,眼泪刷地就下来了,但本能又告诉我,绝不能在这哭。我强忍住泪,一口气跑到营区外干渠边的小树林里,这才放心大胆地任眼泪哗哗地下……


这天晚上我没有去参加连队的晚点名,一个人在树林里尽情尽性地哭,哭得伤心伤意、悲恸欲绝,但又绝不发出一点声音。等我终于哭够了,我就仔细擦干眼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回连队,并立刻打盆水洗了个头,以便能向人们解释:我是因为洗头时被肥皂水迷了一下,眼睛才红肿的。

现在想想,一个人在极度哀伤、痛苦绝望至几不能自抑之时,却又仍能做到这么样的小心翼翼、工于心计,人的心理是怎样被扭曲了啊!那又是一个多么残忍剥夺了人性的时代啊!这件事,最让我感到不能忍受而又违心屈辱地接受下来的是:不久,连里交代下来一个任务:要我在全连讲用,讲自己是如何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扎根边疆,正确对待上大学问题的。


这年暑假后,团部的学校要调我去做教师,我没犹豫就答应了。很简单,留在连队虽然明年仍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第二次被推荐,再涮下来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但既然被人推荐、被人挑选,也就有可能再一次被人涮下来或者被人顶替,而我,已经尝够了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被时代和政治戏弄于掌股之间的滋味了。

后来,我从团部学校又进过师里的高中教师培训班,再后来返城进了工厂,虽然每年都有竞争“工农兵学员”的机会,我却再也没有报名参加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香山遇险,使我终于说出了内心深处仍然痴迷于能进大学的梦想。我决心即使组织不起复习小组,也要一个人,以近30岁的年龄,再奋力拼搏一次。我想:考不上,那是自己水平不行,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能考上而不去试一试,也许与最后一次机会失之交臂,那我会后悔一辈子的,至死不能原谅自己。而如果像1973年那样,能考上又不录取我,那我今生今世将再不报考大学,再也不做上大学的梦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天意,是我命中注定没有上大学的命!


这年冬天,待在朝阳区工人口片的考场内,环顾四周充满着自信眼光的小弟小妹们,我心中忐忑不安。我有能力与那些小我10岁的应届高中生们试比高吗?10年来,社会的整体应考水平有多高?我自己在这其中又处于何等位置?心中真是一点数也没有。


每场考试下来,自我感觉考的还不错。但是发榜时,一切几乎就是1973年那次考大学的翻版。眼看着工厂里先后有十几人接到录取通知书了,我却音讯杳无。记得1973年后,每当探亲时,同车的旅客们听说我还是知青,常常闪着怜悯与怀疑的眼光说:“怎么还在农村?不是表现好的都已经推荐上大学或招工提干走了吗?”每次我都低头沉默不语。生活早就教会了我,“成者王、败者寇”,社会永远只承认成功者,尤其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鲜有能抚尸恸哭那虽然失败却尽力奋斗过的牺牲者的。


幸亏这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在这年年底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有许多代表提出了扩大招生名额的议案,认为10年来,积压了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一些老高中生,文化基础好,又在基层锻炼过,只要稍加培养,四五年后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建议在北京的各大专院校扩大招收一批走读生,这样投资不多,收益不小。还批评招生工作有“择幼录取”而不是“择优录取”的倾向,建议公开考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有机会到区招生办去查对了自己的考试分数,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在整个朝阳区的工人口片考生中,我名列榜首。数学得了满分100分,单科成绩也平均近90分。招生办的同志惋惜地讲:你是个女的,年龄大,报的志愿还高,如果第一志愿不录取你,第二志愿还是全国重点大学,人家早招够了。如果你的第三志愿是第一志愿你早就成大学生了。

我愣在那里,懊悔莫及。上惯了好学校,从小养成的心高气盛的习惯,什么都要追求那个最好的。就是在社会上混了十几年,仍没能完全改造过来。我怎么就没学会在关键时刻,应该能折一折腰,以委屈求万全呢?招生办的同志好心地表示:愿意帮我到报考的第三志愿医学院去说说,看扩大招生时能否把我招进去。


我几乎又跌落到绝望的谷底,一切都似乎又在重蹈覆辙。但我这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条道不走到黑是不会甘心的。第二天,怀着微如烛火的希望,我又去找区招生办。没想到回答竟是:你报考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中文系已经录取你了!回工厂的路上,我脚步轻飘飘的,心儿膨胀开来,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


当我终于坐在北京大学阶梯教室里听老师们讲课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正上高一,本该1968年高中毕业升大学。然而当我1978年3月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大学生时,已经比我应该进入大学的时间晚了整整10年。这正是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时间!也是我10年前下乡的时间!


十年,整整十年的时间!在人生的旅途上划了一个大起大伏的波浪形曲线后,我又回到了原先生活的起点上。而这是怎样的一个十年啊!它从我将满20岁到我将满30岁。这正是一个青年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血气方刚,事业有成的时间;是一个姑娘含苞欲放,亭亭玉立,瓜熟蒂落,婚嫁生育的时间;是一个人完成学业,初涉社会,求取经验,创家立业的时间。十年了,历史一瞬,人生一代。青春有否悔乎?!

写于1994年



选自《青春方程式:50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

本号获许可转载自微信公号熊窝2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北大新三届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夏晓虹:我所经历的北大留学生楼陪住

珊伊:我在燕园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我们与北大留学生的陪住伴读生活剪影

夏晓虹:那一年峰回路转补录北大中文系

史铁生:她叫吴北玲

查建英:那的确可以说是一个浪漫时代

黄爱平:用未名湖水浇灌学问精神

宋红:随贻焮师驾游巴蜀

梁左:他有趣又深刻,热闹又孤独 

范东升:重回学校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陶海粟:邓力群之子邓英淘的学术人生

陶海粟:准确踩到历史"点"上的儒商杨滨

陶海粟:北大77级的"屠夫状元"任保山

杜创业:山西官场里的"清流一派"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追记北大经济系77、78级同学相聚深圳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谢思敏:回忆40年前高考往事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专业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潘维:先师陈翰笙,上海左尔格小组幸存者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查曙明披露胞兄鲜为人知的故事

二湘:怀念北大的嘘声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